第1801章 難以逾越

天色漸暗,隔空對峙的兩軍陣地也終於恢復了平靜。孫丙帶人在距離碼頭百米左右的外圍地區點起數堆篝火,並在幾處倉庫房頂部署了哨兵,以防天黑之後有敵軍悄悄摸營。雖然清軍到目前爲止都沒表現出要出城與海漢軍正面對決的跡象,但孫丙依然半點不敢大意,畢竟清軍在此地經營已久,對環境的熟悉程度遠勝初來乍到的海漢軍,說不得會採用諸如夜襲這類非常規的戰術來嘗試打開局面。

按照正常的作戰部署,如果要求穩妥,碼頭上的部隊在夜間應該後撤到威化島才能確保安全,但王湯姆認爲駐守碼頭會給予九連城的清軍更大的壓迫感,清軍不出擊就堅決不撤。不過考慮到駐守碼頭的陸戰隊兵力有限,王湯姆還是儘可能地爲其提供防禦保障,將留在戰船上的兩個陸戰隊預備連也一併派到了岸上。

除此之外,從戰船上卸下的鐵絲網也被迅速部署到了碼頭外圍。不管敵軍是步兵還是騎兵,高低縱橫交錯的鐵絲網在戰場上所發揮出來的阻攔效果從未讓人失望過。在金州的攻防對峙期,海漢便用縱深達數十米的密集鐵絲網加上拒馬,成功攔下了後金軍的數次騎兵衝擊。

雖說清軍也不太可能在夜襲中使用大量騎兵,但海漢軍還是提前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便對手在夜間發動騎兵衝鋒,也要確保碼頭陣地能夠守住這種非常規攻勢——最起碼也要撐到艦隊的遠程火力能夠輸出爲止。

到了半夜兩點多,王湯姆被自己的警衛從睡夢中叫醒,稱哨兵發現了九連城方向有敵情。王湯姆的睡意一下便褪得乾乾淨淨,立刻起身穿衣出了船艙,臨走時沒忘記讓警衛拿上他個人專屬的望遠鏡。王湯姆帶到這個時空的私人望遠鏡有好幾幅,其中便有帶微光夜視功能的特殊型號。

負責瞭望的哨兵所使用的望遠鏡都是軍中列裝的普通型號,當然沒有這麼特別的功能,不過先前藉着從雲層間隙中透過的月光,看到九連城左右兩邊的山林邊緣都是人影憧憧,似乎有清軍正在集結,至於九連城城門附近倒是沒有什麼動靜。哨兵不敢大意,發現狀況之後便立刻通知甲板上的軍官,然後去叫醒了正在休息的王湯姆。

王湯姆到了甲板上之後,一邊聽取下屬的報告,一邊用望遠鏡確認遠處的狀況。果然正如哨兵發現的那樣,遠處山林裡的確是有不少人影活動,但暫時還沒有出擊的跡象。像這樣能見度不太好的夜晚,部隊要在野外山林中悄無聲息地摸黑完成集結並非易事,王湯姆估計以清軍的軍事素質,要完成這個環節所需的時間肯定短不了。

這對於海漢軍來說自然是一個利好消息,王湯姆立刻下令,陸戰隊全部進入一級戒備,各艘戰船上的炮兵也要火速就位準備戰鬥。

但清軍的行動效率比王湯姆預計的還要差,又等了差不多一個鐘頭,王湯姆都開始懷疑對手是不是在故弄玄虛的時候,終於見到清軍的先頭部隊從山林中慢慢摸了出來。

或許是爲了儘可能地控制聲響,清軍並沒有使用騎兵,慢慢出現在望遠鏡鏡頭裡的全是手持刀弓的步兵。如果不是先前就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行跡,僅憑肉眼的確很難分辨出遠處這些藉着各種灌木樹叢充當掩護緩步前行的清軍。

王湯姆忽然發現了清軍耽擱這麼久才發動攻擊的原因:“原來他們是在等着這些篝火熄掉啊!”

入夜後在碼頭陣地外圍燃起的數堆篝火,這個時候已經基本上燃燒殆盡,而海漢軍目前也沒有多少可燃物再進行補充,除非是連夜將這碼頭給拆了。清軍應該就是在等着碼頭陣地外圍能見度降低,再趁勢摸過來實施偷襲。只不過他們想不到自己的行跡早早就已經暴露,這個時候再摸過來,夜襲的效果就得大打折扣了。

碼頭陣地的陸戰隊士兵們都已經在掩體後面就位,將裝填好子彈的步槍斜靠在掩體上,等待着指揮官的命令。對於陸戰隊來說,夜間作戰其實也是他們訓練內容的一部分,只不過極少會遇到實戰,戰鬥經驗說不上豐富。

孫丙手裡的望遠鏡幾乎就沒放下來過,儘管入夜之後氣溫已經降到有些偏涼的程度,但他額前的頭髮卻是已經被汗水浸得溼漉漉的。類似這樣的夜間作戰,他其實還是第一次擔任指揮官,所以不免心中會有些緊張。這種明知道不遠處正有大隊敵人緩緩逼近己方陣地,但視野中卻一無所見的錯覺,讓他的神經一直緊繃着,唯恐錯過了下令開火殺敵的時機。

如果是在白天交戰,海漢軍自然可以憑藉武器裝備的射程優勢拒敵於百米之外,就算敵軍派出數倍於己的兵力進行衝擊,也不過就是讓駐防碼頭陣地的陸戰隊多費些彈藥而已。但實際上以今晚的能見度,僅憑肉眼很難看到三十米之外的人或物,想要如白天作戰那樣憑藉武器優勢拉開交戰距離,就不是那麼容易能達成的了。

以當下環境的可視距離,能清楚看到敵人的時候,對方几乎就已經進入到碼頭陣地的防線邊緣了。儘管外圍還佈置了數層鐵絲網,但孫丙知道清軍其實也在一直嘗試着用一些手段來攻克海漢這種慣用的防禦工事,比如直接往鐵絲網上鋪木板或棉被然後迅速通過,亦或是讓攻堅的士兵揹負着長臂鐵剪來剪開鐵網。

步兵要通過鐵絲網障礙,比起必須要靠衝殺的騎兵更加容易,如果敵軍準備做得足夠充分,那麼提前佈置的鐵絲網工事頂多也就能拖個幾分鐘而已。如果駐守碼頭的陸戰隊沒能在這期間給敵人造成足夠沉重的殺傷,一旦對方突破鐵絲網之後,就基本上是面對面的血戰了。

大約在這種令人不安的寂靜中又過去了兩炷香的時間,忽然陣地外的黑夜中傳來了一些奇怪的聲響,聽起來彷彿是一些金屬器物互相輕輕碰撞的聲音。孫丙從望遠鏡裡看到了閃動的反光,很快這些反光便越來越近,越發清晰,勾勒出一個個的人形。

突然十幾名身披重甲的敵軍士兵就出現在了守軍的視野中,他們快步奔來,手中無一例外持有長柄大斧或大號開山刀,身上的鎧甲隨着跑動嘩嘩作響,原來這便是先前聽到的響動。

這些沉默無聲的敵軍士兵奔至碼頭陣地前方二十來米的地方,便舉起手中的武器,向攔住去路的鐵絲網劈了下去。而在他們身後的黑暗中,正有不計其數的清軍士兵奔涌而出,朝着碼頭陣地直衝過來。看樣子清軍的夜襲戰術是要依靠這些體壯如牛身披重甲的巴牙喇戰士破開外圍的防禦工事,然後一擁而入,尋求與海漢軍近身搏殺的機會。

不得不說清軍的戰術的確是有一定的針對性,也很清楚要如何在於海漢軍交戰時揚長避短。他們試圖利用夜色掩護,儘可能快地縮短交戰距離來尋求勝機。一旦雙方陷入貼身混戰,海漢軍的先進武器所能發揮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而清軍的兵力優勢則會立刻突顯出來,這也是他們唯一能夠爭取對海漢軍造成重大殺傷的機會。

不過守在碼頭陣地上的陸戰隊當然不會對清軍的攻勢坐視不理,隨着孫丙一聲令下,槍聲四起,衝殺在最前面那些重甲巴牙喇無一遺漏都是身中數槍。哪怕他們身上所着的鎧甲十分厚重,但在當下這個交戰距離上也很難完全抵禦得住海漢步槍的射擊,當即便紛紛倒地不起。

但這個時候已經有幾處鐵絲網被巴牙喇戰士的重武器破開了最外一層,後續涌上來的清軍迅速衝向這幾處缺口,甚至有衝在前面的清軍哇哇亂叫着直接撲向鐵絲網,用身體將其壓下去。而遠處的黑暗中陣陣弓弦聲響起,想來是清軍的弓箭手在向碼頭上進行拋射。

守軍對於眼下的狀況也有應對的作戰方案,數枚手雷從防線後方飛出,落在了那幾處敵軍最爲密集的缺口處。轟隆隆幾聲爆炸之後,頓時慘呼聲一片,混亂中也不知有多少清軍被手雷所傷。

部署在防線上的六門野戰炮早就根據孫丙的指令換上了葡萄彈,這個時候已經對準了正在突破鐵絲網防線的敵軍,然後開火轟擊。這近距離炮擊的威力比手榴彈還要大了許多,當場便有數人被這一波葡萄彈炮轟給打成了篩子。

這番槍炮集中火力之後,原本已經險險要被突破的幾處地方頓時被清軍的傷兵和屍體給堵住了。不過這些傷亡並未讓清軍的攻勢停滯,仍是不斷有清軍從黑暗中涌出衝向碼頭陣地,指望能夠快速突破這最後不到十丈的距離殺入碼頭陣地。

這個時候,停泊在江岸碼頭的多艘戰船終於鳴響了艦炮。因爲射角問題,這些艦炮的轟擊目標並不是正在突入海漢防線的清軍,而是其後方黑暗中尚未現身的部隊。

在黑夜之中,這些停泊在江邊的戰船瞬間變成了固定炮臺,數十門火炮次第鳴響,任是清軍頗爲亡命,見到這樣的場景也不免大受震撼。至於黑暗中有多少清軍被炮彈擊中,交戰雙方當下卻是完全無法確認,只是後續衝入戰場的清軍明顯就減少了許多。

孫丙此時反倒已經鎮定下來,開打之後他彷彿一下子回到了熟悉的環境中,槍炮聲、硝煙味、喊殺聲,讓他的頭腦也變得更加清醒了。孫丙一連下達了數道命令,讓陸戰隊將火力集中到清軍在碼頭左右兩側的重點攻擊區域,同時讓預備部隊就位,隨時準備增援薄弱地段。

陸戰隊的陣地搭建比較倉促,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棱堡、坑道、立體火力網之類的設施,基本就是用就地拆下的各種建材搭建胸牆掩體,再就是將碼頭上的各種建築都在牆上打了洞充當射擊孔。至於原本設立在各處房頂上的火力點,在遭到清軍有針對性的弓箭拋射之後,便迅速撤了下來以減少傷亡。

當孫丙意識到場面已經控制住之後,便又再次做出調整,有意識地減輕了火力輸出的強度,讓清軍能夠有機會將火線再向前推進一段距離。等對方涌入近處的兵力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孫丙便下令火力全開殺傷敵軍。如此反覆兩三次之後,清軍指揮官大概也意識到了這道防線已經是他們無法逾越的天塹,再打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最終還是選擇了鳴金收兵。

由於能見度太差,孫丙沒有下令追擊如潮水般退去的敵軍,只是命令士兵們立刻檢查自己的軍械和彈藥狀況,作好迎接下一波戰鬥的準備。他現在無法確認清軍的攻勢究竟是到此爲止,還是在遠處的黑暗中還有一輪攻勢蓄勢待發,只能先做好繼續作戰的準備。

不過清軍似乎已經放棄了繼續摸黑進攻的打算,很快便有消息傳來,清軍已經原路退回。王湯姆傳令給孫丙,讓他先安排火線上的連隊輪換消息,清點己方戰損狀況,其他的事情待天明之後再說。

在這一波摸黑進攻中,陸戰隊方面有十一人戰死,三十餘人受傷。昨晚部署到陣地之外的幾隊哨兵,竟然只有一隊順利撤回,另外幾隊人都是未能及時回撤而導致死傷慘重。而清軍在進攻期間的弓箭拋射,也給陸戰隊造成了一定的傷亡數字。而真正與清軍正面對決的幾處交火點,反倒是沒什麼人員損失。

這些戰損也反映了陸戰隊在排兵佈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漏洞,不過這個責任並非孫丙一人所造成,王湯姆執意要將陸戰隊部署在碼頭上過夜,其實就是打着用其誘敵的算盤,交戰之中風險肯定難免。好在相比敵軍的戰損,海漢這邊的情況倒是還算說得過去。

2534.第2534章第2028章3015.第3015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1837章 拖延時間第328章 廣州民亂2691.第2691章第1133章 追剿餘孽2792.第2792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1793章 落腳之處3077.第3077章第2226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2399.第2399章3338.第3338章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第169章 沆瀣一氣3235.第3235章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2446.第2446章第2334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3036.第3036章第1844章 工作交接第2057章第272章 黎峒變化第1578章 有得有失3203.第3203章第1342章 軍民融合第2207章第1810章 力有不逮第1215章 安不納見聞2369.第2369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2216章第41章 打掃戰場第1245章 切斷退路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2870.第2870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1023章 先遣隊(四)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39章 港灣激戰(一)2473.第2473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1835章 難以脫身2788.第2788章2788.第2788章2450.第2450章第291章 福建來客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第1061章 計劃變更第163章 推銷大成功第2309章3228.第3228章第1038章 後撤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1130章 懟上門來2578.第2578章第2248章第1119章 眼見爲實2963.第2963章2452.第2452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結案第288章 慶功總結3059.第3059章2621.第2621章第1531章 幕後主使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082章 懷疑對象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1491章 應對乏術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第1778章 指揮權第220章 越南之行(三)第1704章 棱堡工地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2302章2804.第2804章2403.第2403章2719.第2719章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2350章2739.第2739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五百四十章 繼續南下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商定細節第1254章 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