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圖書館

“您想去市立圖書館看看?”張千智聽到費策賢突然提出的要求也未免有些訝異。這些天費策賢一直守在使館工地這邊當監工,倒也沒什麼異常動向,怎麼今天去了一趟銀行回來,就想着要去圖書館了?張千智肯定不會認爲費策賢是要去查閱什麼經史子集之類的書籍這麼簡單,必然是有其他某種目的。

“本官既然來了海漢,也想好好了解一下這南海的地理環境,聽聞市立圖書館中藏書衆多,想必也有這類資料可供查閱,所以想去看看。”費策賢倒是沒有刻意掩飾去圖書館的目的,只是沒有提及自己爲何會突然對這方面的知識感興趣。

張千智身負的任務有兩重,一是作爲安全部的幹員就近監視費策賢的言行,二是作爲外交部安排給費策賢的導遊,負責引領他熟悉本地的環境和各類機構。原本費策賢去海漢銀行辦事也應該由張千智陪同,但對方以事關使館資金安全爲由拒絕了張千智同行,所以張千智也並不清楚費策賢在去銀行辦事期間所遇到的事情。

按照安全部事前的安排,倒是並沒有禁止費策賢去圖書館這類場所。事實上海漢在之前安排的各類活動都是爲了拓展費策賢的視野,試圖用先進的社會制度和所取得的發展成果來逐步影響對方的三觀,而圖書館這種地方無疑也是能夠起到相同的作用,費策賢自己想去,遠比海漢這邊安排他去的效果會更好。至於圖書館裡那些真正涉及到海漢核心利益的機密,以費策賢的身份自然無法接觸到。他去到圖書館之後所能親眼看到的資料,肯定都是在經過了篩選評級的安全範圍以內了。

“好,那費大人打算何時去,小人好作安排。”張千智對費策賢提出的要求沒有絲毫猶豫,一口便答應下來。

這種態度倒是讓費策賢稍感意外,他原本還準備了一番說辭,要是張千智不肯痛快答應,他便要嘗試說服對方,但沒想到如此順利,自己順口一提,對方就立刻應承下來了。

費策賢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擇日不撞日,今日便去如何?”

張千智心想對方如此心急想去圖書館查閱資料,莫不是對南海局勢有什麼想法?但大明在南海的影響力已經被海漢逐步代替,如今的大明在南海國家既無駐軍又無使館,就算想與南海這些國家拉攏關係,人家也未必會買賬了。不過去圖書館這事肯定需要自己陪同,費策賢到時候查閱哪方面的資料,自然也瞞不過自己的眼睛,想到此處張千智又覺得放心了不少,便立刻應下來。

使館工地這邊其實一直都有工頭盯着,並不需要費策賢在這裡壓陣,他每天在工地守着也只是向外界表明一個重視的態度而已,真有事的時候,費策賢當然也就不用一直在這裡守着,該幹嘛幹嘛去就行了。張千智叫來了給費策賢配備的專用馬車,再叫上一名費策賢的親隨,便出發向三亞市立圖書館去了。

根據安全部這些年所積累的經驗,但凡到三亞執行潛伏任務的外國情報人員,幾乎都會將市立圖書館當作一個必去的目標。在這些情報人員眼中,館藏有大量秘密資料的市立圖書館是一個極佳的信息來源,可以讓他們毫不費力地收集到許多有關國際關係、自然環境、天文地理方面的資料。不過這也對情報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別說從圖書館蒐集資料了,就連判斷哪些是有價值的信息都很難做到。

所以大明情報機構後來挑選的人員往往不以武力爲主要能力,而是注重文化基礎,比如一年前派來三亞的劉尚之流,便是走這個路子的間諜。但這又催生出了另一個新的矛盾,越是有文化,能夠了解到海漢厲害之處的情報人員,就越是容易受到海漢價值觀的影響,心態從而產生變化,甚至到後期會像劉尚這樣在合適的時機選擇變節。

海漢這邊多少也會注意到這樣的細節,所以對於圖書館的經營也有了更多的改進措施,制定了更爲周全的分級制度,外國人、普通國民所能查閱到的資料,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又能適當地讓瀏覽者瞭解到更多的社會、自然、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知識,拓展其眼界見識。

費策賢在來海漢之前自然也從情報機構的渠道瞭解過三亞市立圖書館的情況,毫無疑問這個地方是一個極具價值的信息寶庫,據說海漢現有的各種先進技術也都能從圖書館裡查詢到。當然了,東西放在那裡,但未必每個人都有資格看到,就算有資格看的人,也未必能看懂其中的內容。

費策賢其實也早就想過了到三亞之後要來圖書館見識一下傳說中的寶庫,但來了之後因爲其他事務就暫時將這個打算拋在了腦後,直到今天遇到三名商人閒談之中提及了他所不知的學識,才讓他想起來可以到圖書館這邊查閱資料,化解心頭的疑問。

乘坐馬車來到圖書館,張千智先領着費策賢去登記了身份手續,辦理了一張借閱證,然後便帶着費策賢進了圖書館。

“費大人,你要看的地理海圖方面的書籍圖志,得先查詢相關目錄,找到你想看的,再去辦理借閱手續。不過你這證件是不能將借閱的書籍帶出去的,只能在這裡查閱。”張千智一邊帶路,一邊向費策賢介紹這裡的規矩。

費策賢對此倒是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制度本來就很合理,而且海漢人一向說一是一,也不用再打聽能不能有什麼特殊待遇了。再說他要看的內容也說不上是什麼絕密的軍事情報,不需要做謄抄之類的動作,自然也不用帶走了。

不過費策賢查閱目錄的時候,還是被這裡所收藏的書籍種類和數量給震撼到了。光是他想查詢的南海地理海圖方面的書籍文獻資料,就多達百餘種。這其中除了早年由大明製作發行的資料之外,還有安南、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等國所繪製的海圖、航海日誌等等。當然了,自然也少不了由海漢官方製作的南海海圖。

費策賢見目錄上的每一份文獻名後面還單闢一欄標準了甲乙丙丁的字樣,便問張千智這是何意。

張千智應道:“這是對應借閱者的閱覽權限等級,如標註的等級高於借閱者的權限,那就無法借閱這份資料。”

費策賢將自己剛辦的借閱證拿出來,見背面標註了一個大大的丁字,當下苦笑道:“那本官辦這證件,便是權限最低的一等了?”

張千智點點頭道:“正是如此,費大人目前就只能借閱丁字級的文獻。”

費策賢仍是不肯甘心,又追問道:“那這等級可有提升的機會?”

張千智應道:“有是有,但過程會比較麻煩,如果是本國國民,在借閱了一定數量文獻之後就可申請升級,但越往上附加條件會越多。如果是如大人這樣的外國友人,那除了借閱數量之外,還得在海漢待夠年限才行。丁級升丙級,至少也得兩年。”

費策賢聞言不禁皺了皺眉頭,兩年之後才能升級,這條件也未免太苛刻了一些。要想借閱那甲等資料,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了。

張千智彷彿是看透了他心頭所想,繼續說道:“費大人莫要以爲這規矩是故意苛責外國人,實在是因爲有些館藏文獻來之不易,若是誰都能借到,那又如何體現出其珍貴之處?再說有些文件事關國家安全,須得對外保密,設立分級也是要防止外國間諜打探這些機密。費大人雖然貴爲大明使節,但圖書館的這個規矩也還是得遵守才行。”

張千智這話就是要防止費策賢拿身份講條件,而且特地點出外國間諜這個重點,好讓費策賢知難而退,別自己硬往這話題上撞。

費策賢當然能聽懂張千智的弦外之音,當下也只好作罷,先仔細翻看相關目錄,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文獻資料。但圖書館這個分級制度真的是很妙的一個措施,在他查詢這個分類下的丁級資料並不多,一共也就四份而已,其中兩份還是明人所著,都是幾十上百年前的老古董了,對他當下的需求並沒有什麼大的幫助。還有一份是葡萄牙人繪製的南海海圖,但費策賢不用多想便將其否決了,他見過葡萄牙人的文字,彎彎拐拐如蚯蚓滾沙一般,就算拿到面前也根本看不懂。

最後這一份文獻,只看名字倒是頗合他的需求——《南海地理》。目錄上標明瞭這是海漢所著,用以在各級書院充當基礎教材的一本讀物。費策賢雖然不太明白海漢爲什麼要在書院裡講授這些跟經史子集完全無干的東西,但既然是公開發行的讀物,那麼被標爲丁級也就不奇怪了。反正就這獨一份,費策賢也沒什麼好選的,便讓張千智帶着他去辦理借閱手續。

很快這本書就到了費策賢手裡,看着還挺新的,想來是因爲發行量夠大,就算被借閱的人翻舊了也還可以換一本新的放進書庫中。費策賢翻開這本書的封皮,第一頁上便是印着一張簡略的南海地圖,雖然未曾標註地名,但費策賢倒是能看出來大明東南海岸、雷州半島以及海南島的位置所在。

海圖下方還有一行字:南海乃我海漢國之根基,切記切記!

這行字讓費策賢心中略感不爽,想當初南海諸國都是以大明爲尊,各個國家都會派出使者到大明朝貢,甚至連國王更換也要請大明皇帝發文冊封。但這海漢國不但搶了大明的瓊州島來建立國家,而且從未派人到京城朝貢,更別說自稱臣子請皇帝冊封了。如今兩國建交,海漢更是強行要與大明平起平坐,連這書院教材上都將南海劃作了自家勢力範圍,費策賢看了怎能舒服得了。

但他這口氣也只能憋着,畢竟大明如今在南海的影響力已經幾近於無,雖然福廣兩省也還保有水師編制,但這兩地的水師都是跟海漢人穿連襠褲的,根本不會爲朝廷去奪回南海的控制權。而南海的大部分國家如今與海漢都有貿易往來,與海漢作對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因此越來越多的南海國家開始臣服於海漢制定的國際規則之下,大明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費策賢深吸了幾口氣平靜了一下情緒,然後才繼續翻看後面的內容。這教材上寫得倒是頗爲詳細,讓他很快便忘了剛纔的不快。

“南海北起廣東南澳島與臺灣島南端鵝鑾鼻一線,南至婆羅洲、蘇門答臘島一線,西依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東抵菲律賓羣島……”

對於這樣的描述,費策賢其實還是感覺很抽象,畢竟這些地名對他來說都很陌生,也不知道其具體方位所在,不過好在後面的配圖一張接着一張,而且都是局面放大標註了地名,看起來就直觀多了。從這地圖上的比例,費策賢就不難看出南海的幅員面積有多麼廣闊了,作爲海漢國核心所在的海南島,在整個南海地區所佔面積比例,也不過才百分之一而已。

只是海南島相距大明、安南兩國較近,但與其他國家之間所隔的航程可就太遠了,動輒以千里計,如果沒有發達的海運業,就很難將海漢與這些國家聯繫起來。站在費策賢的立場,他不是太能理解海漢爲何要想方設法與隔着大片海洋的那些國家建立聯繫,真要擴張的話,難道不是選擇大陸方向纔對嗎?

帶着這樣的疑問,費策賢繼續翻看着這本《南海地理》,但可惜上面並沒有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對於他想了解的南海地理分佈,這本書上的內容倒是基本滿足了他的需求。

第1955章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2265章第九百三十七章 衝動消費2394.第2394章第1232章 形勢所迫2419.第2419章3137.第3137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2466.第2466章第1403章 臨時調令2694.第2694章第3431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2205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66章 火炮(五)2451.第2451章2973.第2973章第2128章2615.第2615章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3231.第3231章第2243章第1707章 重生機會3143.第3143章第1168章 爲國聯姻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2723.第2723章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第1949章第217章 對越策略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第1069章 北上準備第1700章 流放五千裡3230.第3230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2719.第2719章第1285章 蒸汽挖掘機第2216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第2306章2856.第2856章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1246章 甕中捉鱉2957.第2957章2525.第2525章2771.第2771章第1183章 逐步推進第1793章 落腳之處第2310章3143.第3143章第2247章第75章 參觀訓練營2743.第2743章2510.第2510章第208章 新來的小夥伴們第1378章 取其輕第1617章 收集情報第1670章 發財大計2577.第2577章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判第1556章 建交之後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3155.第3155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達維亞城2569.第2569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關於香港島的爭論2408.第2408章第1833章 孤注一擲第2299章2685.第2685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2121章第3章 分工合作第1452章 後勤安排第1572章 競價與競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33章 北美幫2919.第2919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交換條件2862.第2862章第1945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法照搬的模式第1052 角色扮演2421.第2421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2644.第2644章第21章 碰頭會(一)2568.第2568章第1893章 現實問題2600.第2600章3181.第3181章第1242章 這是村莊還是堡壘3141.第3141章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1263章 市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