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3章 佔據主動

在大明與海漢建交伊始的這種大環境下,想要借勢渾水摸魚的三教九流的確不少,而其中像汪灝這樣藉機行騙的傢伙,手段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又運氣不好撞上了荀鵬程這種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懂一點的機靈人,自然就只能認栽了。不過也正如任亮所說的那樣,想要儘快杜絕借建交之勢行騙的行爲,也只有趕緊讓正主來三亞亮相,以免不明真相的民衆被騙。

但施耐德卻認爲民間出現一些小打小鬧的騙局無傷大雅,當前還是應該以大局爲重,大明使節既然還在廣州,那就沒必要去催促對方,以免讓後面的談判接觸喪失了主動。對方越晚開始正式接觸,海漢就越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各方面的部署,儘可能多地在需要進行談判協商的各個領域中佔得上風。

比如在施耐德主管的金融系統方面,海漢與大明之間的貨幣通存通兌業務就是雙方需要進行磋商的問題之一。雖然海漢的實力還不足以利用這樣的手段來實現對大明經濟命脈的控制,但至少在海漢目前所能影響到的沿海地區,金融制度和運營手段方面的優勢,的確可以有效地幫助海漢在大明境內更爲便利地進行貿易活動。特別是某些非公開的銀錢往來,走海漢銀行的渠道就要比大明的地方錢莊順暢安全多了,這也正是前段時間海漢駐浙江等地的機構都在設法整合當地金融業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種帶有一定目的性的滲透,大明也不是沒人注意到。朝廷裡也不乏有識之士曾經建議過應該嚴禁海漢金融機構進入大明境內經營,並且禁止海漢發行的貨幣在大明境內流通,但這些措施因爲種種原因,最終都被卡在了戶部未能順利推廣實施。而以銀行爲首的海漢金融體系,卻是繼續在大明運營,將金銀等貴金屬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海漢境內。

可以想見在兩國建交之後,大明必然會在這個方面提出一些要求,而施耐德則是希望能夠趕在前面儘可能多兼併一些大明地方上的錢莊和其他金融機構,先行佔據主動,讓大明即便有想法也會因爲現實的狀況而無法施行下去。

類似這樣的手段也不止被應用到在金融領域一處而已,貿易、政治、軍事,海漢在各個領域都在發力,但大明的體量終究太大了,海漢想玩蛇吞象的手段,那在短時期內肯定也還是行不通的,但至少可以多爭取一點主動權,爲今後的動作先留下一些施展的空間。

但陶東來還是更傾向於先處理好治安問題,特別是最近愈演愈烈的詐騙案件,已經開始成爲了影響三亞社會安定的危險因素。

“只要有一起詐騙成功,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大明在我國的聲譽。”陶東來道:“雖然大明的聲譽對我們來說無所謂,但考慮到今後跟大明還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合作關係,還是得儘可能維護他們的聲譽不受這種損害才行。”

“陶總的意思是?”任亮何等精明,立刻聽出了陶東來應該是要有所指示了,連忙接着這話頭拋出問題。

“針對以兩國建交爲由的詐騙活動進行一下嚴打吧,司法部牽頭,搞個專項治理行動,把宣傳媒體都發動起來,要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陶東來果然立刻便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已經抓到的騙子,就從重從快處理了?”任亮請示道。事實上這種嚴打措施在三亞早就有過,只是每次所針對的治安問題會有所不同而已。

陶東來點點頭道:“就按以前的規矩來。”

所謂以前的規矩,便是在嚴打期間從重判處違法者的罪行。類似詐騙而且未遂這樣的案情,擱在平日頂多判一年苦役,但如果是在嚴打期間,必然刑期會加倍。再加上冒充大明使節這個罪名,涉案者的懲罰肯定就很重了。

按照執委會的指示,司法部很快就開始了專項治理行動,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已經收押到牢中的數名相關犯人,被荀鵬程揭穿的汪灝也在其中。

司法部爲此專門安排了公審大會,雖然這個審理過程中並不需要荀鵬程作爲證人出場,但司法部還是通知了他到場候命。在十月初的秋風中,荀鵬程與其他三千餘名旁聽民衆一起,見識了海漢司法部雷厲風行的手段。

首先審判的是另一起詐騙案,兩個騙子自稱是大明朝廷派來的秘密特使,來海南島的目的是要爲朝廷取出埋藏在島上的一大筆價值連城的寶藏。當然了,要挖出這批寶藏肯定是需要一定的運作費用,所以這兩個人便要求他們的詐騙對象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來進行週轉,然後趁機吞錢走人。這種騙術雖然原始,卻依然能夠騙到無知民衆。而兩人結伴出動的好處就是能夠互相打掩護,

本來這兩人騙了財也就算了,就算被抓到那也只是詐騙罪。當日一切準備停當,但偏偏被騙對象因爲損失太大受不了這個心理刺激,結果就弄出了人命。這兩人還想逃亡去南海,結果被警察攔下一查,頓時便被盤問出了破綻。

雖然苦主在案發時便自尋了短見,沒有辦法再充當人證,但這個案情調查起來並不困難。在覈實完案情之後,法庭便在現場給出了判決,對兩名案犯都判了槍決,以命償命。兩名案犯雖然大呼冤枉,但卻並沒有尚方寶劍可以救他們,當即便由軍警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這種公審省去了大部分的舉證和辯護階段,因此進行的速度極快,幾乎是案情介紹加上宣佈判罰一氣呵成,留給被審者爲自己辯護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如果沒有在審訊前就想好自己的辯護措辭,那基本上就只能伸着脖子等宣判了。

荀鵬程看了審判過程也有些感慨,作爲一名曾經的新聞從業者,他也曾旁聽過一些案件的公開審理,大概知道法庭審理判決的流程該是怎樣。以今天這個審理過程來看,荀鵬程認爲這基本上就是官方要快刀斬亂麻地處理這些犯人,並且以較重的判罰來震懾社會上還在蠢蠢欲動的那些人。

公開審理的第二起案件便是由荀鵬程舉報查獲的汪灝假冒大明使節一案,公審過程中並不需要荀鵬程親自出面,自有公訴人代爲陳述他的證詞。而被告席上的汪灝顯然已經沒了當日意氣風發的模樣,臉色蒼白得如同紙面一樣,想來在牢裡的日子也是不太好過。

汪灝的詐騙手段本來就比較粗糙,加上人證物證俱在,根本就沒有給他留下抵賴的餘地。除了伏法認罪,他也沒有別的路可走了。最後法官宣佈,雖然案犯行騙未遂,但因爲其冒充大明使節的行爲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且涉案金額達數萬之巨,按照海漢刑法的量刑原則,最終判了汪灝三年苦役。

汪灝大概並不是太瞭解海漢的苦役意味着什麼,聽完了判決之後還是有點懵。但荀鵬程卻知道海漢設在各地的苦役營都是有着極高的勞動強度,很多人根本就熬不過三年。像汪灝這種身板,說不定進去一個月就累垮了,三年苦役,那基本上就是後會無期的意思了。

當然荀鵬程對汪灝並無什麼歉疚之心,對方當初可是安了心要將他騙個傾家蕩產的,如今送他進苦役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像汪灝這種故人,不管能不能熬得過三年苦役,以後最好都不要再見面了。

但經過這件事一耽擱,荀鵬程原本打算去海南島北方考察種植園的計劃也不得不暫時擱淺了。好在這起詐騙雖然給他帶來了一些麻煩,但錢財方面倒是沒有遭受到直接的損失,他依然可以將自己的投資計劃保留着。

雖然汪灝的案子已經結束了,但荀鵬程又遇上一件很妙的事——《三亞快報》準備就汪灝的案子寫一篇報道稿,而最主要的採訪對象自然便是他這個當事人了。

荀鵬程也不知道報社是從哪裡打聽到了他在這起案子裡的影響,但他作爲曾經的從業人員,當然不會像普通小市民能有上報機會那麼興奮。荀鵬程向報社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身份保密,二是報社需要付一筆酬勞,答應這兩點之後才能接受專訪。

報社的新主編當然也認得荀鵬程,不過此時荀鵬程離職已經多日,要套近乎也有些晚了。第一條要求倒是簡單,答應下來也就是了。但第二條要求卻是有些麻煩,一開始主編給荀鵬程開出了五十元的價碼,荀鵬程連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點錢還不夠他在外面吃兩頓大餐,他又何苦爲此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最後這個價碼加到兩百之後,荀鵬程才終於答應了接受專訪,然後吐露了一些此案的內幕。至於報紙會不會因爲這些爆料而獲得大賣,那就不是荀鵬程所關心的問題了。

但問題就在於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正當荀鵬程準備安排行程重新出發的時候,快報刊載了汪灝詐騙案內幕的報道發行了。這個案子在經過公審之後本來就已經成爲了近期的社會熱點話題,快報社也正是因此才做了這個選題。而報道內容因爲有了荀鵬程這個當事人的第一手資料,也就遠比此前另外幾家報紙的報道更爲詳實,一發行便將這個本來已經開始減去熱度的話題又重新送上了熱門榜。

而一向關注輿情的安全部也再次注意到了這個跡象,不過此前警察司調查此案的時候,安全部並沒有介入,而是看到了快報的報道之後才注意到了這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情報安全漏洞。向警察司對案情稍作了解之後,安全部這邊才發現原來涉案的荀鵬程這個人還是之前被調查過的對象。

不過一名剛剛辭職的小報記者爲何會成爲江湖騙子的目標,這顯然是個說不通的事,除非那個江湖騙子是眼瞎了,亦或是荀鵬程在與其接觸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與身份不相符的財力,讓其誤以爲荀鵬程是有錢人,纔會有了後面這高達數萬元的詐騙金額。

徐十七將瞭解到的情況彙總之後,也覺得這事透着些古怪,但他又記得之前因爲馬打藍使者炫富一事對荀鵬程進行調查時,也曾查過這人的財務狀況,並沒有什麼起眼的問題,但爲什麼那個騙子會誤以爲他是個有錢人?

“找警察司把這個案子的調查卷宗拿過來看看。”徐十七這人眼裡揉不得沙子,一旦發現疑問就一定要查個明白,於是便派了人去警察司調卷宗。

這起案子已經宣判執行了,警察司那邊自然也不會再對安全部要借閱的卷宗保密。拿回來之後徐十七仔細閱讀了筆錄,然後便注意到了新的疑點。

按照荀鵬程的供述,他與汪灝在碼頭碰面之後,便請汪灝去吃了一頓午飯。而根據徐十七的印象,他們去吃飯的這個地方可並不便宜,至少以荀鵬程曾經的職業而言,在這種檔次的酒樓請客消費是有點吃力的,而這或許便是汪灝誤認爲荀鵬程是有錢人的原因了。

警察司的調查着重於汪灝的行騙過程,而徐十七的注意力卻是在失業記者怎麼突然變成有錢人這件事情上。卷宗上並沒有寫明當日消費幾何,只提及了第一天是由荀鵬程結賬,第二天兩人又相約在這裡吃了一頓飯,是由汪灝結賬,吃完之後兩人便一起去了銀行,然後荀鵬程在銀行裡設法揭發了汪灝的騙局。

“去酒樓查一下荀鵬程和汪灝那兩頓飯究竟吃了多少錢。”徐十七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就要將這個事查個水落石出。

部下領命正要離開,徐十七又叫住了他:“等等!你再順便去一趟銀行,讓他們查一查荀鵬程的賬戶,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變成有錢人了。”

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2186章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2240章第2227章第2221章第2332章第1846章 交換條件2574.第2574章第378章 劉香來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2041章2655.第2655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超出預計的順利2628.第2628章第2010章3214.第3214章第1817章 無解難題第144章 命案第2220章第1896章 經營之道第1088章 福山縣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2892.第2892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126章 利益相關2858.第2858章第2226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第2042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1043章 浙江局勢第2240章3071.第3071章第九百九十七章 安全部的使命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3093.第3093章2612.第2612章第1458章 大遷徙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14章 漫長的一天(四)第2341章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2077章第1130章 懟上門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方案地1250章 戰後賠償3307.第3307章第1481章 戰爭機器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四百九十八章 公門中人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2197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2819.第2819章第2129章3060.第3060章第六百六十四章 與總督大人對話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1450章 盡在掌握2539.第2539章第1979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1954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1530章 利益之爭第1436章 攻防轉換第1320章 跟蹤與擺脫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第142章 轉運策略2819.第2819章第1809章 人口輸送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2221章3061.第3061章3344.第3344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九百四十八章 聯盟雛形2482.第24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第2123章2436.第2436章3264.第3264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90章 錦衣衛(一)第2065章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第2129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瞌睡遇枕頭2699.第2699章第2313章第22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