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半殖民地

事實上在福建至浙江之間的航線上,海漢所能調配的海上運力已經着實不少,不算“迭戈”號這種跑單幫的個體戶,光是幾家官方指定承運商的運力,就已經足以支撐這片海域的長途貨運需求了。而海漢海運部自身的海上運力,則被更多地抽調到了北方航線,去完成那些更加重要甚至是艱鉅的運輸任務。

但未雨綢繆一直都是海運部的指導思想之一,這個部門從來不會等到運力出現嚴重不足的時候纔開始想辦法,而是會提前就留出充分的餘量,以防不時之需。象山這個鹽場所屬的貨運碼頭雖然規模不大,投產之後的運力要求也會比較穩定,但海運部還是會多準備一些額外運力,比如類似“迭戈”號這種船期並不固定的貨船。雖然“迭戈”號因爲國籍問題,只能被列入到編外名單中,但因爲載貨量較大,航速也比較快,海運部依然會酌情將一些運輸任務交給葡萄牙人來完成。

不過這次“迭戈”號離開象山之後,便會一路北上前往山東芝罘港,說不定還會在當地接到新的任務,一直往北去到遼東。等南下回來路過象山,至少已經是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所以楊運現在答應他的要求,其實也不會馬上就兌現,只是雙方締結一個口頭協議而已。

“所以從高雄港運來的這些水泥,全部都將用於修建鹽場?”裡巴斯對於水泥的用途依然不肯放過,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楊運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坦率地回答他的問題:“絕大部分水泥都將會用來修建鹽場設施,另外碼頭上可能也會用到一些水泥。你問這個,是想從我們這裡買走一些嗎?”

當裡巴斯對此表示肯定之後,楊運卻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他的要求:“你也知道,這批水泥是加急從高雄調撥過來的,數量還遠遠還不夠滿足本地的工程需求,這可沒辦法賣給你。再說你常年都在海上跑,買水泥幹嘛?”

裡巴斯這纔對楊運道明自己的意圖,原來他已經打算好要在舟山羣島給自己準備一個駐地,而且是準備自行建房。雖然舟山這邊的客棧酒店都不少,也有檔次不錯的地方,但金窩銀窩終究不如自家狗窩,像裡巴斯這樣常年往來於江浙海域的外國商人,自然更樂意花點錢爲自己在這邊佈置一個落腳的地方。

裡巴斯這幾年貼上海漢,跑海運生意賺了不少,而且與在江浙和福建的海漢官員都混得比較熟了,因此在舟山落腳這件事並不會有多大的障礙。他也想能夠使用一些海漢所產的建材,甚至最好能聘請海漢代爲設計施工。對於海漢人所修建的別墅,他也是很有興趣的,不過這東西造價極高,聽過報價之後他也只能想想了。但如果能夠自行組織施工隊破土動工,那想必海漢也不會限制得太死,大不了走商業用地的路子申請土地就是了。

不過類似裡巴斯這種心態的商人,楊運以前也見得多了。但凡是跟海漢有過長期合作的商人,到一定的時期都會開始萌生出效仿海漢社會上層人士生活方式的想法,而按照海漢的居住模式來修建一棟別墅是最爲便捷的實現方式了。當然了,這種模仿的成本可一點都不低,想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用上海漢出產的東西,享受到與穿越者同級別的待遇,其花銷絕非普通人能夠承受。

製造水泥的技術並不算太複雜,但至少目前這個技術還沒有外泄,所以這東西依然是奇貨可居。裡巴斯也知道海漢官員自建的房子都會用到水泥作爲建材,這次自己船上裝運了這麼多水泥,自然想先以訂購的方式從中扣下一部分,之後在舟山建房的時候自用。但象山鹽場對海漢而言是一個必須要儘快實施的重點項目,水泥這種重要建材自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分銷給他人。

裡巴斯自然也拿不出什麼條件來跟楊運討價還價,被否決之後就只能接受這個結果了。不過他船上的水泥也沒法在天黑之前卸完,只能在這裡先住上一晚了。當然這對於常年在外的裡巴斯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讓船員從船上取了帳篷,在碼頭上就地搭建了一個小型營地,然後自行生火做飯。雖然手藝一般,但從海里撈出來的食材實在新鮮,基本都不用太多的調味,船員水手們也吃得不亦樂乎。

當晚一夜無話,第二天上午,“迭戈”號完成了在象山港的卸貨任務,捎上了幾名前往舟山的乘客,然後啓程出發駛往定海港。原本的航線是要直航山東,不過裡巴斯也不想錯過了定海港這個補給站,更何況從象山商船的這幾名乘客也都是海漢各個政府部門的僱員,裡巴斯正好藉着這個由頭,去定海港看看情況,說不定就會有什麼意外的收穫。

但裡巴斯船長並沒有在定海港得到什麼奇遇,甚至連石迪文都未能見到。這倒不是石迪文耍大牌不願接見小人物,而是因爲他去了杭州,親自爲錢塘江畔那三家新建的織造工坊站臺。

像石迪文這樣的海漢大官離開舟山駐地前往杭州,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揪心的一件事。如果石迪文在大明境內出現任何安全問題,那就肯定是大明的責任了。因此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杭州府方面特地調撥軍士兩百騎,捕快二十人,對石迪文實施二十四小時的保護。

石迪文抵達杭州之後並沒有冒然進城,而是先去看了看正在施工中的那幾處織造工坊的進展。在此之前排除了來自本地官場的阻力之後,這三處工地已經基本搭建成型,估計再有一個多月就能完成前期的建築工程了。

石迪文的到來並非悄無聲息,而杭州官場上自然也有人聞風而動,通判王元以最快速度趕到了城外的這處工地上與石迪文碰面。不過王元爲了行事低調,並沒有使用自己的儀仗,連官服都沒穿,不認識的人根本就看不出這位正從轎子裡走出來的中年人是執掌本地刑名訴訟的大官。

王元是這三處工坊名義上的發起人,難得有機會在石迪文面前刷個存在,他自然不會放過。雖然是低調僞裝出城,但見到石迪文之後可就沒有那麼低調了。王元毫不客氣地將施工進展如此順利的原因歸功於自己的指揮有方,調度得當。他並不擔心自己的態度會讓石迪文覺得不爽,因爲雙方在這個合作項目上的分工非常明確,海漢會爲這幾處工坊提供更先進的織機和紡織技術,而工坊的建設過程和今後的日常運作,那都是要王元來負責的事情了。王元吹捧自己不是爲了要攬功,只是要讓石迪文明白,他對於這個項目的上心程度比任何人都要更強。

“王大人辛苦了。最近知府那邊沒有再弄什麼動靜出來吧?”石迪文問道。

“何知府最近倒是清靜了許多,看樣子是對上次的事心有餘悸。”王元不無得意地應道。他旋即又意識到這是石迪文有意在提醒自己,能夠把這個項目穩住,讓杭州知府何冠之不敢亂來,一部分原因還是靠了海漢的積威。否則何冠之派出來的那幫退役水匪,就算毀不了這幾處工坊,製造一場大麻煩出來也夠王元受的。

“這也是多虧了貴國給予的支持,否則何知府大概也沒那麼容易收手。”王元趕緊補充了一句,對石迪文的問話給予了迴應。

石迪文道:“他收手倒未必,只是忌憚罷了。不過我這邊已經跟他打過招呼,應該不會再出問題了。倒是三司那些人,會不會來找你的麻煩?”

石迪文所說的三司便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個機構,這幾個衙門都座落在杭州城內,要是知道王元名下有這麼一塊肥肉,說不定便會一擁而上。所以石迪文必須儘快瞭解清楚,這座城裡是否還有其他人在跟王元過不去。

“目前倒是真沒有。前次有勞石將軍出手相助,想必各個衙門的人也都收到消息了,只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便知道惹不起了。”王元連忙畢恭畢敬應道,先前那種興奮的神態也慢慢收斂了。

石迪文見狀心頭暗暗冷笑,他明白王元先前表現出來的態度只是要讓自己信任他,不過石迪文還是覺得對付大明官員就得穩穩壓住對方一頭才行。連番拿話刺激王元之後,對方果然在語氣上就收斂多了。

石迪文繼續說道:“我這趟來杭州,視察織造工坊是其一,另外還有一件要事。希望王大人能儘快安排一下,讓我與浙江布政使會個面。”

王元跟浙江布政使王畿在氏族宗親範圍能扯上一點關係,但這點關係又沒大到能夠讓王畿賣人情的地步,即便是安排見面這種小事,王元也不見得能夠辦下來。

“冒昧問一句,石將軍要求面見布政使大人,原因爲何?”王元還是比較謹慎,擔心石迪文有什麼逾矩的行爲。

石迪文笑道:“原因?那當然是做買賣了。王大人想必也知道,兩國建交在即,到時候還分什麼明人海漢人豈不是很麻煩?”

王元咬咬牙道:“本官只能盡力一試,能不能讓布政使大人答應見面,這可打不了包票。”

石迪文叮囑道:“你就說此次會晤與浙江將來發展息息相關,不容錯過。布政使如果還猶豫,你可以向他暗示會有實際好處。”

實際的好處是什麼意思,王元非常清楚,他當初就是在這種攻勢之下低了頭。至於這套辦法在王畿那裡好不好用,王元倒是覺得比較樂觀。畢竟王畿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也通過或明或暗的路子,從兩國貿易中獲取了一些收益,只不過並非海漢有意安排的罷了。如果海漢直接給錢,而且能出得起價,他認爲王畿應該不會選擇拒絕。

石迪文要面見王畿,的確是有事要與其商談。海漢執委會已經不滿足於本國在江浙這種富庶之地的角色僅僅只是海貿商人,一方面讓石迪文抓緊實體產業在當地的落戶,另一方面也在嘗試是否有將江浙沿海的這些地區變成更便於操作的半殖民地。

所謂半殖民地,便是指這地方仍處於大明統治之下,但經濟甚至政治方面,都依附於海漢,大約便是海南島剛被海漢整體拿下的那段時間了。而海漢想達成的目標,便是充分利用大明東部沿海地區富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組織起準工業化的生產機構,並通過這樣的形式來擴充本國的實力。

目前海漢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基本已經達到了人盡皆知的程度,經濟方面也有一定左右市場的能力,但政治方面的影響力卻還遠遠達不到半殖民地的要求。因此執委會希望江浙這邊能夠再設法網羅一些高級官員,如果能做到福廣兩省的程度,那麼很多事情操作起來就會變得方便了。

石迪文接到這樣的指令也不免會感到頭疼,他的專長是指揮打仗而非扮演政治家,但誰讓他是海漢在江浙地區的一把手呢?這種時候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石迪文將目前掌握的人脈關係捋了一遍,要跟浙江三司衙門打交道,似乎也就只有王畿主管的布政使司衙門能想辦法接觸一下。雖然用的都是老招數,但石迪文也想不出什麼更加行之有效的辦法了。蒼蠅不叮無縫蛋,只要王畿那邊敢伸手拿錢,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王元帶着石迪文的囑咐回了城,最終石迪文還是沒有將要與王畿商談的內容告訴他。他雖然也覺得此事有點玄乎,但想來石迪文應該不至於會勸說一省布政使叛國之類的,多半還是商議今後如何合作賺錢。

第91章 錦衣衛(二)2386.第2386章第1090章 利益衝突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第九百三十五章 形勢比人強第2083章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265章 羣體效應第六百二十九章 抽絲剝繭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3404.第3404章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2348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2404.第2404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際利益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2470.第2470章2426.第2426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2891.第2891章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2380.第2380章第1859章 產業合作第1784章 絆腳石2754.第2754章2722.第2722章3413.第3413章第2107章第1143章 進退兩難2596.第2596章第1130章 懟上門來第1166章 再見面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2051章2985.第2985章第1014章 開國慶典(十四)3309.第3309章2847.第2847章2965.第2965章2446.第2446章2942.第2942章2455.第2455章第171章 福利保障2879.第2879章第2014章第1183章 逐步推進第24章 勞改營(二)2833.第2833章第47章 勞工等級制第1793章 落腳之處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2031章2635.第2635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第2021章第345章 抵達會安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150章 災後重建第七百四十一章 交接完畢3266.第3266章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2009章3298.第3298章2814.第2814章第1467章 利益交換3153.第3153章第1034章 作戰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2620.第2620章第313章 頂替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第1978章第1106章 真憑實據2608.第2608章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1489章 漢軍旗3320.第3320章第2167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2001章第2358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1880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2767.第2767章第1475章 夜談第2240章第18章 遭遇戰第2025章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第1482章 利益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