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章 強力手段

金尚憲心道我擔心的問題多了,哪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這兩國結盟的大事,又豈是幾句話就能敲定的兒戲之舉。然而海漢人眼下的舉措分明就不打算通過漫長的談判來達成兩國間的共識,而是要以武力兵臨城下,逼迫朝鮮接受其單方面提出的結盟條件。雖然金尚憲也承認這些條件聽起來似乎朝鮮方面非但沒有吃虧,反而能有一些便宜可佔,但這種會影響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他又豈敢如此輕率地答應下來?這一刻,金尚憲也陷入了當初羅德憲在遼東前線曾經面臨的爲難境地。

王湯姆態度咄咄逼人,金尚憲迫於對方威勢,也不敢直接開口拒絕,只能婉轉地說道:“王將軍,建交結盟之事,涉及方方面面,還須從長計議才妥當……”

王湯姆一聽這傢伙要開始打太極,哪裡會讓他發揮下去,當即開口阻止:“遼東戰事正緊,我國與大明的聯軍將士每時每刻都在與金軍拼殺,多耽誤一刻就可能會多犧牲幾條几十條人命,軍國大事,金大人莫非硬得下心腸看抗金將士爲了等這兩國盟約而白白犧牲?”

金尚憲心道這個罪名我哪扛得動,當下連連擺手道:“本官並無此意,王將軍不要誤會!”

王湯姆不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繼續打斷道:“金大人不敢答應下來,應該是對我軍的實力還有所懷疑吧?我看不如這樣,就由我軍艦隊在這漢江上演武,請貴國國王和大臣們一同觀賞。俗話說眼見爲實,各位親眼看過以後,大概就不會再對這個合作的前景產生懷疑了。”

“這個……”金尚憲雖然已經從羅德憲那裡聽說了海漢人的這個計劃,但讓國王和一衆大臣出城觀看海漢軍操練,這無疑是具有較大的風險。假如海漢人不安好心,趁着這機會將朝鮮國高層一網打盡,那豈不是國之浩劫?

王湯姆事前就推測過朝鮮方可能會有的反應,當下便已猜到金尚憲心頭的顧忌,向他解釋道:“我軍稍後便全部登船離開江岸,貴國的貴人們可自行決定一個安全距離,在岸上觀看即可。當然如果有願意登船觀看的,我也表示歡迎。”

一直在旁邊沒有插話的沈志祥這時候也開口接道:“屆時本官會留在岸邊,與貴國君臣一同觀看海漢艦隊的操演。”

沈志祥主動提出留在岸上,自然是要讓朝鮮人安心。畢竟相較於初來乍到的海漢人,他們肯定更願意相信大明官員。沈志祥雖然只是參將武官,但在漢城這個地方,他的信用可比海漢艦隊管用多了。

金尚憲聽到沈志祥作保才面色稍霽,他的確對沈志祥的信任要遠多海漢人,哪怕沈志祥現在的立場明顯是傾向於海漢一方也是一樣。同樣的話從沈志祥口中說出來,可信度就是更高一些。

朝鮮方面最爲擔心的便是海漢艦隊兵臨城下所造成的武力威脅,但如果對方願意主動撤離江岸,進行所謂的操演展示,敵意的成分就已經消減了許多。金尚憲略微斟酌一下,便答應下來,但還是口稱要回去稟明國王由其親自定奪。

王湯姆見金尚憲終於鬆了口,當下也是總算舒了一口氣。他這次的任務說難不難,但說簡單也絕不簡單,這種武力威脅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和時機,很容易就會演變成騎虎難下的局面。要動武不難,難是在不動武的前提下讓朝鮮屈服於海漢的武力,並且同意海漢所提出的結盟要求。

不過在金尚憲離開之前,他還有一件事需要告訴對方:“金大人,有件事我必須要提醒一下貴國。既然貴國之前與金人定有盟約。想必城裡也住有他們使臣,我的艦隊弄出這麼大的動靜,多半也已經傳到他們耳朵裡了。如果要穩妥起見,我建議你們先設法把他們控制起來。他們知道得越多,對你們今後的國家安全就越是不利。這其中的道理,你們可以自行斟酌。”

金尚憲一揖道:“王將軍說得是,本官回城之後,就立刻去督辦此事。”

不管海漢最終是不是與朝鮮結盟,這事都不能讓後金瞭解太多內情,除非是朝鮮人鐵了心要跟後金抱團,藉着這個機會向其表忠心。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至少在眼下這個時期,沒有經歷歷史上原本會發生的“丙子胡亂”的朝鮮還是有着比較強的反抗意識,並不會心悅誠服地對後金俯首稱臣。如果朝鮮人意識到他們真的有機會推翻後金的壓迫,那倒也不會慫到什麼都不敢做。

王湯姆命人用小艇將金尚憲及隨從送回岸上,沈志祥也一同前往,他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陪同金尚憲前往漢城,爭取儘快說服朝鮮君臣接納海漢的提議,到城外觀看海漢艦隊在漢江上的作戰演習。至於演習內容,王湯姆已經跟沈志祥通過氣,屆時便由他在朝鮮君臣旁邊擔任解說之職。 www ●тt kΛn ●¢○

一直在旁觀而沒有發揮出作用的劉尚倒也沒覺得遺憾,他心知自己雖然嘴皮利索,但像剛纔這種兩國高層官員會晤,強大的氣場遠比油嘴滑舌管用。王湯姆正是在氣勢上佔據了明顯的優勢,才能穩穩地壓住了對方一籌。而且能夠目睹這樣的重要談判,即便是作爲隨從人員也有一種莫名的榮耀感,用海漢話來說,他這就是在親眼見證歷史。

如果接下來兩國結盟成功,今後史書上很可能就會有這段記載,海漢歷1636年五月三十日,海漢海軍司令王湯姆親率艦隊抵達朝鮮都城漢城府,並主持簽署了海漢與朝鮮國締結戰略同盟關係的合約。然後他劉尚或許也能以隨員的名義被記錄在案,成爲歷史的一部分。

像劉尚這樣的文職官員又不太可能在沙場建功立業,而眼下這種場合或許就是爲數不多能夠被載入史冊的機會了。對於他這樣平民出身的小人物來說,這或許也算得上是某種形式的光宗耀祖了。而劉尚也敏銳地注意到,自己來到北方之後,真正能夠被高層官員重視並給予具體任務的時機,幾乎都是在外交領域。

劉尚對於海漢外交部的情況其實不是很瞭解,他過去的工作跟這個相當於大明禮部主客司、四夷館、鴻臚寺綜合職能的部門打交道不多,以前也沒有對這個部門產生過興趣。但近期隨着北方戰況的推進,與大明、朝鮮等國打交道的時候逐漸多了起來,而海漢外交部在北方地區的專職人員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所以經常需要抽調劉尚去負責一些外事活動,而他在完成這些工作期間的表現也得到了高層的認可和讚賞。高層官員似乎都很看好他在外交方面的交涉能力,如果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似乎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金尚憲回到城中,果然是按照王湯姆的建議,先調了兵馬將城中的後金使館包圍起來,將館內的人暫時實施軟禁,然後纔去向國王報告剛纔在城外的談判情況。而沈志祥也藉機向朝鮮國王進行勸說,讓他先看過海漢艦隊的操演之後再作定奪。

朝鮮國王李倧雖然在需要面對後金的時候有些怕事,但其實他骨子裡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否則當年就不會發動宮廷政變上位了。聽聞可以觀看海漢艦隊在漢江上演練,他頓時就來了興趣,既然對方不是來開戰的,那去看看又有何妨。哪怕明知道是對方是藉此向自己施加壓力,但這樣至少可以看看對方是不是有乾貨,既然羅德憲和沈志祥都吹噓海漢軍天下無敵,那想必從操演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於是在海漢艦隊離開漢城外的江岸一小時之後,朝鮮方面確定江岸處已經沒有海漢軍人駐留,漢城南邊的崇禮門這才徐徐打開,國王的儀仗和護衛隊魚貫而出,拱衛着李倧所乘的馬車。而文武大臣們則是緊隨其後,向城南江岸行進。

按照沈志祥的建議,隊伍出城沒走多遠,在距離江岸尚有近一里的地方就停了下來,然後尋了一處地勢稍高視野開闊的地方,作爲觀景臺使用。原本前面還有一堵不算太高的圍牆有點擋住視野,但護衛隊得到命令之後三下五除二就把那段石砌圍牆給扒掉了,效率倒是比這次的兩國會談高多了。

岸上的朝鮮人準備停當之後,沈志祥這才按照約定,燃放了一枚煙花信號彈。王湯南在船上看到遠處半空中炸開的信號彈,便下令開始按計劃行事。

海漢艦隊的軍演主要分爲作戰隊形的行進、突擊、合圍,以及最刺激的火炮打靶。爲此艦隊還專門從遼東帶了一艘由東江鎮貢獻的舊式戰船過來作爲靶船,此時已經將這艘空船錨定在了江心。

當吐着煤煙和蒸汽的“威嚴”號開足馬力全速率領艦隊以戰鬥陣形在江面上突進的時候,那種場面的視覺衝擊力其實根本就無需沈志祥的解說,只要是雙眼沒有瞎掉的人,自然能看出這支海漢艦隊的航速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以他們的見識自然無法理解海漢是如何讓這麼大的船保持高航速,但毫無疑問的是,不管誰在海上遇到這樣的對手,恐怕都很難在其追擊之下逃脫。當然了,所有人的關注點,其實主要還是那艘停泊在江心被當做靶船的帆船。

按照沈志祥的解說,海漢艦隊將以最高航速與這艘船交錯而過,期間會以船上裝備的艦炮對靶船進行轟擊。以實際效果來驗證海漢艦隊的作戰能力。而朝鮮君臣最感興趣的部分,也正在與此。

沒有見過風帆戰艦發動炮擊的人,都難免會被船舷的密集火力輸出所震撼,而這次充當看客的朝鮮君臣也毫不例外。“威嚴”號一馬當先,特地從靶船南邊駛過,將炮擊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

船舷次第鳴響的火炮,炮口升騰起的硝煙,以及靶船上飛濺四散的船板碎片,組成了極富衝擊力的戰鬥場景。先前還對海漢艦隊議論紛紛的朝鮮君臣此時都安靜下來,張着嘴目瞪口呆地觀看了“威嚴”號對靶船的連環炮擊。

而緊隨其後的戰艦也毫無停頓地向靶船繼續開火,沉重的炮彈將船體穿出大大小小的窟窿,然後落在江面上濺出一片水花。事實上到第三艘戰艦經過靶船的時候,這艘船就已經被打得不成樣子了,船頭兩個被重炮撕出的大洞不斷涌入江水,已經使得船身出現了明顯的傾斜。

沈志祥此時還在不遺餘力地向朝鮮君臣解說,這僅僅只是使用了普通炮彈的結果,如果是連開花彈、燃燒彈、葡萄彈、鏈彈等各種人炮彈都一併用上,那這艘船的損毀狀況還會嚴重得多。當然了,至於會嚴重到什麼樣的程度,其實已經超出了朝鮮君臣所能想象的範圍。他們看着這艘靶船在頃刻之間變成了一艘半沉的破船,心裡其實也在默默拿本國的水面作戰船隻來與其作比較,武將們甚至在悄悄盤算是否有跟其對抗的可能。

當然結果是讓人很失望的,這麼大的船別說炮轟了,就算直接撞過來,朝鮮軍中也沒有幾條船能夠扛得住,甚至還不如那條靶船結實。

沈志祥很適時地說道:“金人水師原本就不強,前幾年靠着逃過去的叛軍才稍稍有了點起色。不過海漢人到了北方之後,已將金人水師剿滅殆盡,從此再也無法從海上威脅我大明疆域。貴國今後也不用擔心,金人水師會從海上突襲漢城府了。”

衆人聽了這話,心裡卻並不覺得舒坦,均是冒出了一個念頭——金人是來不了,但這海漢人可是想來就來啊!如此強大的艦隊,誰能攔得住?誰又敢去攔呢?

不知不覺中,朝鮮君臣已經不再懷疑這海漢艦隊號稱海上無敵的真假了,而是開始擔心起這支強大武裝今後究竟會對朝鮮採取庇護還是實施威脅。

第1053章 老闆駕到2474.第2474章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3251.第3251章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3154.第3154章第1281章 宣講活動3141.第3141章第2052章第2180章2673.第2673章第131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350章 情報來源2406.第2406章第1588章 複雜的準備工作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2599.第2599章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第2110章2608.第2608章第1020章 先遣隊(一)2677.第2677章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2260章第2011章第1620章 圖書館第2087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1173章 輿論陣地3093.第3093章第3418章第39章 港灣激戰(一)2749.第2749章第2273章3354.第3354章第1575章 針鋒相對第1336章 身份地位2476.第2476章3246.第3246章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殖民港第2092章第2195章3383.第3383章第1989章第2283章3374.第3374章第1600章 好事多磨第301章 利益相關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3195.第3195章2785.第2785章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第1742章 買買買3193.第3193章第2233章第157章 誰主誰客2784.第2784章3068.第3068章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2509.第2509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謂的談判3150.第3150章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2051章第2226章2505.第2505章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第384章 海軍動手第1828章 戰局逆轉第1421章 使命第1247章 陷入困境第1280章 鶯歌海縣2598.第2598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3348.第3348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2446.第2446章3315.第3315章3014.第3014章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第1466章 大買賣3224.第3224章第351章 戰亂之後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雞儆猴2636.第2636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商定細節第2106章第92章 移民2403.第2403章3133.第3133章3006.第3006章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一十九章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