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競爭關係

因爲兄長何肖與海漢人往來密切的緣故,何禮所掌握的信息層級要遠勝這些圈外人,隨便放點風聲出來就足以懾服他們了。當然何禮其實也明白,海漢人把這些消息故意透露給兄長,再經由自己放出風聲,目的就是要把遼東的狀況藉助這種渠道公諸天下,讓朝廷想捂蓋子也捂不住。日後東江鎮向朝廷請功的時候,朝廷也肯定得考慮到輿論民情,不能在這件事情上爲難與海漢走得太近的東江鎮。

海漢在遼東已經站住腳跟,並且這個方向的航線在年內會有極大的海上運力需求,何禮想讓商人們知道的便是這兩點。如果他們夠聰明,就應該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去做才能討好海漢人,要是這樣暗示之後還意識不到,那就活該搭不上海漢這條大船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兄長何肖授意過,何禮其實也有心要自己去承攬遼東航線的業務,他並不介意多用幾分力氣去抱緊這條大腿。但他畢竟不像那些海商世家有深厚的家底,手頭的貨船攏共就那麼七八條,只是跑浙江近海的貨物運輸都尚且忙不過來,實在沒多餘的精力去兼顧到北方航線了。雖然去年已經下了訂金,要打造幾條可以跑長途航線的大船,但距離提船還尚有一段時日,只能看着別人去競爭此次的承運商招募了。

這幾名商人都算是平日裡與何氏兄弟走得比較近的,而且生意上也有頗多往來,所以指點這些人去競爭承運商的資格,何禮就當是做個人情了。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海漢對北方航線的運力需求之大,並不是這幾家小蝦米湊出二三十條船就能滿足的,不用擔心今後自己要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會沒了位置。先讓這些人去跑一跑北方航線,有什麼問題也好早點有所防範,這便是何禮心中的打算了。

不料這三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臉上卻沒有多少欣喜的神情。最後是那胖子開口道:“若真是如何爺所說這般,這買賣只怕還得好好爭上一爭了!”

何禮心道這長途航線是本大利薄的苦差事,一向沒幾家船行願意承攬,都是當成慈善在做,怎麼會有激烈的競爭,當下搖搖頭道:“以我想來,也不過就是南方的振國船行、詹氏船行,加上本地六橫島林氏兄弟等寥寥幾家船行會對北方航線有興趣,不用太擔心會有多少人來爭吧?”

劉振國、詹貴、林氏兄弟這些海商都是早就鐵了心加入海漢陣營的人物,就算北方航線是賠本買賣,他們也會硬着頭皮接下來。這無關收益高低,純粹是地位使然,像他們這樣的靠着海漢發家的大海商,當然不可能只揀好的差事做,而且海漢在北方的前期動作也需要對外保密,只有讓他們這些早就表明立場的商人去承攬北方航線的運輸任務。如今北方情況逐步穩定了,去往北方的貨物運輸量也比以前有較大增長,海漢纔開始對外招募新的承運商加入。

如果要跟這幾家大海商爭,那的確是沒有什麼希望,別說這眼前這幾位老兄,就算是整個浙江也挑不出幾個跟他們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但這幾家大戶不太可能把北方航線的運輸業務全吃下來,因爲海漢如果想要讓他們包攬北方航線,就不會再公開搞什麼承運商招募活動了。所以何禮不太明白,胖商人所說的競爭到底來自何處。

“何爺,若你剛纔所說的遼東戰局屬實,那得到這消息的可能就不止你一人了。”山羊鬚見何禮還沒回過味來,趕緊開口提醒道。

何禮猛然一驚,心道的確如此,倒是自己太疏忽了。他不過是憑藉兄長在知府身邊做事,有很多接觸海漢高層的機會,所以才能掌握這些尚未傳開的消息。在這個小圈子裡,他何禮肯定算是消息靈通人士了,但如果將這個圈子放大來看,他這個身份其實也算不得厲害,頂多算個外圍人員,消息比他靈通,背景被他更硬,甚至他根本得罪不起的對象也大有人在。

既然眼前這幾人對此反應這麼大,那應該是在外面聽到什麼風聲了。何禮不動聲色地說道:“海漢人三年前就來了浙江,然後每年都要搞好幾次招商活動,而在活動期間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謠言出來,各位可得好好分辨清楚纔是。”

“何爺,我等先前聽說,有好幾位指揮使,還有杭州府的大人物,都對這次承運商招募活動很有興趣。或許他們都會派人去舟山島參加活動,我等沒什麼官府背景的小人物,如何能爭得過他們?”膚色黝黑的男子終於是道出了他們的真正來意。

何禮聽到這裡就徹底明白了,原來是因爲外面已經有了一些風聲,而這幾人所掌握的信息太少,他們想抓住這次抱大腿的機會,但又拿不定注意該不該去賭這一把,所以纔會找到自己兄弟倆打聽消息,想從這邊獲得一些靠得住的建議。但說來說去,何禮都沒有提及到那些競爭者的信息,這三人便有些坐不住了。

何禮心中暗自罵了幾句髒話,他雖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論背景肯定不及那些有高官撐腰的商人,甚至跟那些人混的圈子都不一樣。這三人所說的消息,他還是第一次聽到,真假與否都尚且不知,又哪能給得出什麼有效的建議。再說就算他有什麼想法,涉及那麼多官場人物,他又豈能對這三人信口開河?要是被這些人轉個身就拿出去賣了,那他自己倒黴還不算什麼,搞不好連兄長也要拖下水。何禮當下不禁有些怨氣,心想兄長一向聰明,怎麼會放了這麼幾個靠不住的傢伙過關。

這其實也是何禮自己的社交圈子小了些,層次低了些,結交不到官場人物所致。像觀海衛指揮使黃濤,臨山衛指揮使魏山,昌國衛指揮使嚴國偉等沿海衛所的一把手,從兩年前便已經與海漢有了利益輸送的關係,寧波水師中由把總升任參將的許少華更乾脆就是福建許氏安排在江浙地區潛伏的釘子,基本上直接聽命於舟山指揮。

除了這些武官各自設法撈取好處之外,沿海各州府的文官其實也沒好到哪裡去,與海漢暗通款曲的州府大員遠不止寧波知府曲餘同一人,紹興、嘉興、杭州各府都有高級官員暗暗站在海漢一邊,比如去年杭州大火案,在中間和稀泥和得起勁的杭州府通判王元,便與海漢有着諸多見不得光的往來。

這些高級官員基本都有明面上的代理人,而這些人的消息靈通程度並不比何禮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何禮所知道的遼東戰況,或許那些代理人還更早一步就收到風聲了。何禮忽悠面前這幾位倒是不在話下,但如果對手換作了剛纔黝黑男子所提及的那些人,那他的份量也就有點不夠了。

但俗話說輸人不輸陣,何禮可不會當着這些人的面承認自己段位太低,他略一思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便對那惴惴不安的三人說道:“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有意向是一回事,真正決定要攬下此事又是另一回事。這北方航線路程長,海況複雜,回程又沒什麼油水,所以很多大船行都不願接手。你們說的那些高官,的確與海漢關係密切,正因爲如此,海漢人也爲他們提供了許多生財之道。他們躺在家裡就能把錢賺了,那有什麼理由要去做這種費力又沒搞頭的差事?”

以這三人的社會級別,能聽到隻言片語的風聲就已經是極限了,又哪知道那些高官是不是真的會插手北方航線,但何禮這番話聽起來卻是很有道理,不由得人不信。三人互相嘀咕了幾句,還是由那胖商人開口道:“何爺,那照你的意思,這北方航線承運商的差事,我等還是可以去爭上一爭的?”

何禮點點頭道:“你們三家雖然實力有限,但合在一起也能湊個二十條船出來,你們要爭這差事,最好就是三家並作一家,這樣競爭力也要強些。畢竟能湊出二十條船跑北方航線的船行,那也更容易引來海漢人的關注。至於那些官家的代理人,我覺得暫時不用杯弓蛇影,他們或許也就是去看看行情,未必真的會出手。”

何禮花了一番工夫終於安撫了三人情緒,然後這三人千恩萬謝地離開了。何禮待這三人一走,將杯中半涼的茶水倒進肚子,然後便吩咐下人去準備轎子出門。

大人物們是否有心插手北方航線的運營,其實與何禮並無直接的利益衝突,而且他也根本沒打算要參與到競標中去,所以纔會指點那三名商人抱團去爭取。但剛纔從這三人處所獲得的信息卻是讓何禮有所警惕,因爲他發現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甚至根本就沒得到相關的風聲,這要嘛是那三名商人編造出來詐自己,要嘛就是兄長何肖那裡的情報蒐集出了嚴重問題。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他都必須要儘快弄個明白。

何肖的住處就在知府曲餘同府邸附近,以便隨時聽候召喚。但何肖所住的院落遠不如何禮家四進庭院那麼豪奢,僅僅只是一個極爲普通四合小院,算上管家、廚子、僕婦等等,也不過就五六人而已。這院子看起來毫不起眼,不知道的外人決計想不到這裡住的便是知府大人的頭號智囊。

不過何禮卻知道自己兄長的生活其實並不是看起來這麼樸素,何肖早在兩年前便已經將家人送去澎湖定居,又在臺灣島南北各圈下了近千畝的土地開辦種植園,在舟山島上也購置有房產,其擁有的資產還在何禮之上,只是從來都不顯山不露水而已。

何禮也曾問過兄長爲何如此安排,而何肖的回答是如果有一天他因爲跟海漢走得太近而被治罪,那麼至少家人和財產全都已經送出大明之外,不會因此而被牽連到。這種想法在何禮看來極度悲觀,他並不認爲朝廷還能改變江浙一帶的狀況,因爲海漢人所關係到的不僅僅是沿海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更重要的是沿海各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幾乎無不從中獲益,盤根錯節難以撼動。

朝廷想改變這種情況,就得動整個江南官場的飯碗,就算京城派十個八個欽差大臣下來也沒用。當然了,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何禮是不敢當着兄長的面說出來,否則又得吃一頓教訓。

何禮在門口下了轎,叫開門之後一邊往裡走一邊問管家何肖是否在家中,這才知道何肖去了知府家中議事,不知什麼時候纔會回來。何禮來都來了,也不想再倒回去,便進了書房等着。這一等便等了快兩個時辰,何肖回來見他坐在書桌前,上身伏在幾本海漢出版的詩書上睡得香甜無比,當下也是哭笑不得,趕緊將他叫醒。

何禮醒過神來見到兄長,連忙揉揉眼睛打起精神來,將今日那三名商人到訪之事說了一遍,特別是三人所提到的北方航線承運商相關狀況,何禮幾乎是一字不漏地複述給了何肖聽。

何禮講完之後將桌上已經冷掉的茶水一股腦喝下去,然後纔對何肖問道:“大哥一向算無遺策,怎地這次有如此之大的動靜,事前卻沒有半點風聲?”

何肖應道:“你都知道拿不準的事不能對外人亂講,那我也不敢把沒確實消息的事告訴你啊!這事我已問過知府大人,各衛指揮使有意競爭北方航線承運商一事並無確實證據。但不知怎地,外面的確是有相關傳聞,這消息的來源還沒有落實。”

何禮試探着問道:“那會不會是某個指揮使故意放出風聲,來看看市面上各方的反應?”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只要海漢那邊沒點頭,再怎麼試也是白試。”何肖不慌不忙地應道。

3101.第3101章第1695章 互查底細第1010章 開國慶典(十)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摩演習3004.第3004章2869.第2869章2600.第2600章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350章 洗劫會安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2664.第2664章3082.第3082章3125.第3125章2387.第2387章第1346章 通行令3199.第3199章第2160章2940.第2940章3237.第3237章第1593章 別樣的聚會2662.第2662章2954.第2954章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3129.第3129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2306章第2250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2755.第2755章第1677章 社會地位3086.第3086章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2619.第2619章第339章 率先動手3241.第3241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3067.第3067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3177.第3177章2640.第2640章2649.第2649章第2085章第1067章 束手就擒第1627章 自1627年以來3296.第3296章2721.第2721章第380章 戰敗替罪羊第3435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388章 先頭部隊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2935.第2935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瞌睡遇枕頭3382.第3382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2278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2932.第2932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2688.第2688章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2306章2659.第2659章第2005章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第1916章 好學之人第3419章2672.第2672章第163章 推銷大成功2904.第2904章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2232章第2150章第2088章第1755章 都是表演3076.第3076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第六百三十三章 交手(二)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1008章 開國慶典(八)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2362章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285章 驅趕第1094章 不同的態度第96章 貨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