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7章 春季攻勢

基於各種原因,海漢騎兵在遼東地區能夠發揮出的戰鬥力和作用都很有限,而除了哈魯恭本人之外,其他指揮官也不便將兵力有限的騎兵指派到一線去與後金騎兵進行拼殺。高橋南手下的寥寥數騎更是不敢輕易派出去,所以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沈志祥,而對方的表現也的確沒有讓他失望,雖然未能全殲後金遊騎,但這一戰之後想必能夠清靜幾天,不會很快又見到後金騎兵出現在營地外了。

入冬之前海漢曾在金州地峽附近的臨海平原發動過一次由海軍主導的佯攻,但哪怕是那次給後金軍造成了極大麻煩的攻勢,海漢最終也未能在陸地上建立起可以長期駐守的堡壘式據點。而這次後金軍已經偵察到海漢在距離金州地峽十餘里的海邊建起的營地,自然也會意識到這樣的舉措意味着什麼。

照道理說,騎兵佔據相當比例的後金軍在陸上機動力方面有着明顯的優勢,但他們得到消息的時間實在太晚了一些,光是從金州、復州、蓋州等地調集兵力就花了數日時間。而且此時雖然降雪已經逐漸稀少,但原野間的積雪卻並未化去,騎兵部隊要在野外長時間活動,馬匹所需的大量草料將是一個令人十分頭疼的問題。爲了解決這個麻煩,後金軍不得不從民間又徵募了大量的板車和馱馬,用於輸送部隊所需的糧草補給。

一步慢,步步慢,當後金軍還在爲一團亂麻的後勤問題發愁的時候,海漢已經開始將旅順的駐軍分批派往前線,就等着天氣放晴之後發動攻勢了。

海漢海軍分作了東西兩支艦隊,東路艦隊由王湯姆親自帶隊,目標是在大連灣的海岸實施登陸;而西路艦隊則是由摩根帶隊,他選擇的登陸點便是之前曾率狙擊小隊去到的那處渤海海岸的小山頭。摩根前次偵察歸來之後就已經做好了打算,要藉助當地的地形構建起一處火力陣地,就如同一顆釘子釘進金州地峽中,讓後金軍難以放馬南下衝擊平原上的海漢營地。

三月七日,晴。高橋南的特戰營一早便拔營離開,向北行進。而沈志祥部也隨後跟上,沙河營區只剩下三四百後勤人員、一些隨軍民夫和部分海軍在這裡繼續留守。

高橋南坐在馬背上,並沒有意氣風發的作派,而是很恭敬地緊跟着前面那匹黑色戰馬,保持落後半個馬身的距離,以便能隨時聽到馬背上那人發出的指令。

高橋南即便今日已經成爲指揮海漢王牌部隊的高級軍官,但在錢天敦的面前,他依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恭順,與當初剛從苦役營中獲釋,被分配到錢天敦手下當一名勤務兵的時候沒有差別。儘管錢天敦從來都不需要什麼家臣,但高橋南卻一直默默地將自己擺在這個位子上,竭力爲其效命。

“打完這場仗之後,你的提升嘉獎應該就會下來了。”

錢天敦的聲音從前方傳來,讓高橋南原本略微低垂的目光立刻揚起:“特戰營擴編的申請通過了?”

高橋南知道自己不太可能被調離特戰營,而在這裡又已經是升無可升,除了特戰營擴編改制,應該沒有其他辦法能讓自己的官職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了。不過他並不在意自己的軍銜和職務能得到什麼程度的提升,能否繼續留在錢天敦手下做事,能否讓特戰營的編制繼續擴大,這纔是他最爲關心的問題。

“特戰營會改營爲團,你的軍銜也會升到中校。”錢天敦的聲音中透着幾分驕傲的情緒:“這可是軍中第一個團級編制,今後你的名字也會被收錄進軍事博物館。”

高橋南雖然對名利不是那麼在意,但聽到錢天敦的話,也知道這對一名軍人來說是何等的榮譽,當下連忙抱拳應道:“卑職能有今時今日,還要多謝首長栽培!”

錢天敦的頭微微昂起,望向遠處的天空,不急不慢地說道:“你是一名優秀的軍人,不管是不是在我手下當差,終究都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謝我,不如謝你自己。”

高橋南沒敢接這個話頭,他並不認爲自己真有錢天敦所說的那麼厲害,他只知道如果不是遇上了錢天敦,那麼自己可能在八年前就死在勝利港的某處工地上了。這份恩情,即便是用盡一生來回報也不爲過,而他也正是打算如此去做。當然了,眼下最要緊的事情,自然是將這金州之戰解決了再說,而且這場仗必須要打得漂亮,否則豈不是對不住即將到來的嘉獎?

而錢天敦的心中卻沒有在考慮春季攻勢,作戰計劃該定的部分已經定下,剩下不確定的部分就要靠指揮官們的臨場應變了。但他確信這次戰鬥的勝利必將屬於海漢,爲了能夠實現進駐遼東這個戰略目標,海漢已經準備了數年時間,此次調集大軍以獅子搏兔之勢攻打金州地峽,也是因爲勝利堡和國防部都不容有失,寧可多花些工夫,也要穩穩地拿下這場戰鬥。

既然春季攻勢是十拿九穩的事,錢天敦自然不會再多費心神,他現在所想的卻是戰後之事。麾下這支部隊是他當初在黑土港駐紮時一手創建,這些年來從南海一路打到黃海,在戰場上未嘗敗績,編制一擴再擴,可謂是軍中最爲風光的部隊。但錢天敦卻知道自己這支部隊有着明顯的缺陷,那便是難以適應北方的環境。

雖然在此之前特戰營已經在山東駐紮了一年多時間,但真正進入遼東之後,還是立刻就在軍中出現了疫情。錢天敦明白這並非是軍中醫護人員失職,而是特戰營中南方出身的士兵太多,難以適應東北這種氣候所致。包括高橋南在內的軍官都不止一次向他提出過這個問題,只是軍令在身,特戰營也只能先完成國防部頒下的任務之後再作別的打算。

從東北地區招募兵員完成換血無疑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但問題在於來自東北的移民數量本來就有限,在其中招募到的兵員也吃不了獨食,還是得分攤給其他部隊,所以真正能夠進入特戰營的東北新兵只是杯水車薪,並沒有辦法在短期內改變特戰營的人口出生地比例。

既然這個辦法行不通,錢天敦就考慮退而求其次,將麾下這支部隊轉去適應性更好的地區,比如南方的低緯度地區。去年西班牙艦隊偷襲三亞的那場戰鬥,他當然已經看過國防部的內參,知曉其中內情。雖然海漢似乎沒有在事後追究西班牙的膽大妄爲,但這事可不會就此草草了結,等國防部騰出手來,這個仇肯定還是要報的。錢天敦希望自己能夠來得及將遼東這邊的事務交接給別的部隊,然後爭取得到率部南下去攻打西班牙殖民地的任務。

當然了,在此之前特戰營還要先完成擴編升制的過程。照錢天敦自己的估算,特戰營在升級到獨立團之後,至少還會增加兩到三個營的編制,有望能擁有專屬的炮兵、騎兵甚至是水面艦艇部隊的配置。如果以現在特戰營的兵力來推算,那升級獨立團之後的兵力至少是在四千人上下。這當然並非標準的團級兵力配置,只是因爲特戰營的戰鬥編制從來都是超編嚴重,美其名曰爲“加強”,同級別的編制要比普通部隊多出至少四成到五成的兵力,升級到團之後這種“加強”編制只會變本加厲,兵力與普通部隊相差將會更爲懸殊。

如果兵力和兵種配備能夠達到錢天敦的期望,那麼升級之後的這支部隊完全可以在遠東戰場上獨當一面,在面對本地區任何一個對手時都將具有一戰之力。特別是那些尚在使用冷兵器的武裝部隊,就算有十倍二十倍的兵力也很難在正面戰場上勝過錢天敦的部隊。這對於志在征服四方的錢天敦來說,的確是極好的發揮機會。

雖然北方的兵源質量不錯,但錢天敦已經起了心思要在戰後申請回到南方,而且越快越好,這樣能得以在短時間內招募到足夠的兵員來擴編部隊。唯一讓錢天敦有些拿不定注意的是這裡距離三亞太過遙遠,消息只能通過電報來傳遞,所以他也並不清楚執委會或是國防部對自己是否還有其他的安排。如果條件允許,錢天敦打算在春季攻勢結束之後,回三亞一趟,將自己的想法跟執委會好好溝通一下,以換得執政者們的理解和支持。

在錢天敦部與沈志祥部拔營向北行進的同時,在遼東半島的東西海岸附近各有一支海漢艦隊正破浪前行。儘管很清楚後金的海上武裝力量已經所剩無幾,根本不足以對海漢海軍構成威脅,但這兩支艦隊中的作戰艦船依然多達二十餘艘,旗艦也都是海漢目前噸位最大的威嚴級戰艦,用來護航運兵船真的是有一點大材小用的味道。

不過國防部要的便是這個效果,畢竟海漢目前在瓊州海峽以北的廣袤海域內就只有遼東這麼一處戰場,想要用實戰鍛鍊部隊也只能往這裡塞。將原本駐紮在浙江的兩艘威嚴級戰艦都派過來,目的便是讓這些久違運動的船員水兵都動一動,不要忘了怎麼打仗纔是。

在武裝艦隊的庇護之下,數艘運兵船毫無阻礙地抵達了預定海岸區域,而這個時候甚至在近岸處都沒有發現後金軍的身影。

從大連灣切入王湯姆部很順利地在預定地點實施了登陸,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不費一槍一彈便踏上了金州地峽的土地,而後金軍的防線距此僅數裡之遙。很顯然對手的巡邏安排不甚合理,在海岸線附近留下了明顯的安全漏洞。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爲之前的佯攻就採取了兩棲登陸作戰,最終海漢主動選擇了撤兵,對方大概認爲海漢不會將此前失利的做法再拿出來照做一次,因此對大連灣海岸的監控明顯不夠嚴密,以至於在海漢軍登陸階段並未能實施有效的攔阻打擊手段。

但上次海軍對大連灣海岸發動的本來就是佯攻,得了便宜之後自然要追求全身而退,而這次捲土重來可就是玩真的了,僅在大連灣這處登陸的陸戰隊加上陸軍部隊就有千人之多。而此時由陸路向北進軍的特戰營和皮島軍也已經行進至附近區域,與登陸點僅相距六七裡而已。

從渤海行進至金州地峽海域的艦隊由摩根指揮,他的任務便是佔領海岸處的那個制高點,並以其建立起一處前沿陣地。不過根據前次的實地偵察,這個高地的北邊山腳下便是一處後金據點,所以要奪下這個地方的控制權必然不會一帆風順。

因爲這處後金據點距離海岸太近,海漢艦隊的到來根本就瞞不過後金軍的眼睛。但眼見如此龐大的一支艦隊殺到眼皮底下,僅有數百兵力在此駐防的後金軍也不免慌了神。帶隊的軍官一邊派騎兵回去告警,一邊組織人馬準備以弓箭抵抗海漢軍的登陸意圖。

但後金軍的弓箭射程有限,他們不得不來到海岸邊,以確保自己的箭能夠射到船上去。有些腦子靈活的士兵還找來一些棉布,浸過油之後裹到箭頭上,打算對這些敵艦來個火攻。

不過海漢海軍根本就沒打算給他們留出發揮的空間,在距離海岸尚有二百米左右,幾艘打頭的戰艦就率先亮出了側舷炮,然後對準岸邊的後金軍陣便是一輪炮轟。這由海對陸的炮轟本就沒有太好的準頭,加之目標又小,所以這輪炮轟其實根本沒打着幾個人。但後金軍卻是立刻炸了窩,他們並不害怕與敵人面對面的廝殺,但被轟隆作響的火炮在遠距離轟得毫無還手之力,卻是他們極爲不願面對的狀況。而騎兵胯下的戰馬更是被嚇得嘶鳴不已,回頭便逃的也不在少數。

第76章 貨比貨第五百八十章 行動日(三)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2090章第1734章 態度轉變3318.第3318章3403.第3403章2787.第2787章第2218章3369.第3369章2908.第2908章第2279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部落土著3242.第3242章2925.第2925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2274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胃口2639.第2639章3117.第3117章2975.第2975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1557章 野心勃勃第1586章 昌化鉅變2897.第2897章2938.第2938章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3424章第1789章 大軍過境3270.第3270章第1887章 高雄見聞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2024章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292章 貿易談判(一)2581.第2581章第九百六十二章 兇案背後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第2151章第1873章 實話實說第394章 受降第1796章 偵察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2932.第2932章第1368章 廢棄漁村第1050章 專業人士第1960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第1981章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3116.第3116章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80章 廠衛第1969章2894.第2894章第23章 勞改營(一)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351章 戰亂之後第1415章 戰果第372章 求和使者第1572章 競價與競爭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日島之戰(二)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2155章2985.第2985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1481章 戰爭機器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第2233章第1184章 利益取捨第391章 盟軍到來第1500章 震懾朝鮮第四百八十四章 苛刻的條件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1981章第247章 貨幣兌換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2223章3364.第3364章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1450章 盡在掌握第36章 菜鳥第1916章 好學之人2993.第2993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287章 凱旋3078.第3078章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145章 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