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洗劫馬場

雖然事前沒有對這裡做過任何偵查,但由於馬場地勢較爲開闊,在遠處地勢稍高的地方就能將這片區域一覽無餘,所以很容易就能看清這裡的建築規模,然後參考一般騎兵部隊和馬場的編制狀況,哈魯恭便可以推斷出駐紮此地明軍的大致兵力。

而他所率領的騎兵營雖然兵力不多,但單兵裝備和作戰技能卻都是海漢陸軍部隊中的頂尖水準,除非是遇到兵力有絕對碾壓優勢的敵軍,否則這種野外作戰環境,他們還真不怵任何對手。因此儘管目標是處於陌生環境中,哈魯恭還是決定要立刻下手,端掉這處秘密馬場。

騎兵營將負責輜重的一部分馱馬和人手留在原地,剩下的作戰騎兵則是平分爲兩隊,由南北兩個方向出擊,向馬場方向包抄過去。

這馬場附近並沒有什麼可以用於遮蔽行跡的掩體,所以海漢騎兵現身不久,對方便已經發現了他們的存在。只是倉促之間,對方大概也沒辨認出這兩隊騎手到底是什麼身份,一直到了近處之後,纔有人從服飾上認出了來者是海漢騎兵,當下才趕緊衝進馬棚裡去牽馬,只是倉促之間哪裡來得及給馬套上鞍轡,沒等駐守本地的明軍做好準備,海漢騎兵們便已經殺到了近處了。

當下也有數騎原本在放馬的明軍準備迎上來抵抗,但一看海漢軍都抽出武器準備衝陣了,立刻調頭便往西邊逃去。海漢騎兵裝備有便於在馬背上施展的連發火槍,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就這麼幾個人去跟海漢騎兵對衝,多半還隔着老遠就被人家火槍射下來了,衝過去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倒不如見勢不妙立刻撤退,先回登州城報信去。

有那麼幾個頭鐵的,還是舞着馬刀衝了過來,只是這種抵抗的確十分徒勞,在距離海漢騎兵還有三四十米的時候,就迎來了一通齊射,連人帶馬一起被打倒在地。海漢騎兵是陸軍中極少數全員裝備七連發步槍的作戰部隊,這就讓他們的遠程火力輸出強度變得非常可觀了。像這種零星少數敵人發動的衝鋒式攻擊,基本上連與海漢騎兵貼身交手的機會都爭取不到。

在各自遭受了一輪齊射之後,這幾名勇敢衝向海漢騎兵的明軍士兵就全被擺平了。在見識了海漢騎兵的遠程火力之後,馬場內還沒來得及上馬的二十多名明軍很快就失去了繼續戰鬥的勇氣,加之海漢兵在馬背上大聲呼喊着“投降不殺”的口號,這些士兵沒有再作出什麼不明智的舉動,而是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控制住馬場內外之後,哈魯恭便着人帶着俘虜去將那幾名被射殺的明軍屍體收斂回來。雖說兩軍交戰各爲其主,但哈魯恭作爲一名軍人,還是對他們在敵衆我寡的局面下表現出的英勇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在戰鬥結束之後就不應再讓這些戰死者曝屍荒野了。

由於實力相差懸殊,加之海漢以騎兵實施突襲,雙方的交鋒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便宣告結束。騎兵營以零傷亡的代價輕鬆佔領了這座馬場,並俘獲了二十多名沒有來得及逃離此地的明軍士兵。

這個馬場所在之處距離北邊的登州城有四十多裡,哈魯恭也不用擔心逃走的明軍能在短時間內從登州城搬來救兵,當下不慌不忙地下了馬,讓俘虜取來了馬場的賬目文檔,查看這裡的資產狀況。

馬場最重要的資產,自然便是戰馬了。這個馬場雖然建立的時間不長,但也湊出了超過兩百匹馬。在馬匹花名冊上,這些馬被分爲了供給騎兵部隊的戰馬,和用於輜重的馱馬兩個大類,其中戰馬的數量只有八十餘匹,有不少還已經被註明了“離場”,應該是被登州駐軍徵募了。

哈魯恭翻看一番之後,便將俘獲的一名軍官叫到跟前,對他問道:“這個地方是你負責嗎?”

那名明軍軍官顯然也不是什麼硬氣的角色,畏畏縮縮地應道:“小人魏辛,正是此馬場主官,不知將軍有何吩咐?”

“你既然是馬場主官,那對這裡的情況應該很清楚了。”哈魯恭晃了晃手裡的文檔道:“這上面記錄在案的馬匹,有多少還在本地,報個數來!”

魏辛應道:“將軍,本馬場馬匹數目便如賬目記錄,並無虛假……也就是剛纔逃走那幾人騎走了幾匹馬而已。”

“哦?你這裡的賬目這麼真實嗎?怎麼我聽說這裡的戰馬有不少都是從民間徵用的馱馬?”哈魯恭可不會被他的話所矇蔽,先前從辛店鎮得到的消息,讓他意識到這個馬場的管理恐怕並不是那麼的正規。這個魏辛所說的話,顯然可信度不是那麼高。

魏辛嚥了唾沫,看了看哈魯恭的臉色,又看了看他手裡那本賬目,這才解釋道:“將軍,這……馬匹……其實……”

“好好說話,別吞吞吐吐的編故事!”哈魯恭不耐煩地喝斥道。

“是是是!”魏辛連忙應道:“這處馬場成立匆忙,根本湊不齊足夠數目的戰馬,只能先用普通馱馬頂替一部分……”

哈魯恭聽到這裡就明白了,顯然是經辦之人爲了應付上面,用馱馬頂上戰馬的數目,這倒是與自己先前的預計是一致的。不過這麼一個馬場,肯定不可能全是馱馬,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戰馬纔對。

哈魯恭當下叫了一名排長過來,讓他押着魏辛去馬棚,協助清點出這裡的實際戰馬數量。馱馬的價值與戰馬完全是兩個概念,哈魯恭辛苦這麼些年,訓練出的戰馬也只有數百匹而已,但如果能在這地方發一筆橫財,他當然不會放過。

當下騎兵營在外圍派出數騎擔任巡邏預警,剩下的人馬則是抓緊時間在馬場內休整,並將這裡原有的馬匹逐步清點出來。他們頂多只能在這裡待上一晚,明天就必須離開。否則如果登州那邊接到警報之後派兵趕來,哈魯恭想從這裡帶走所有馬匹的打算就有可能會落空了。

夜色降臨之前,騎兵們在俘虜的協助之下完成了對馬場馴養馬匹的清點工作。其中能夠達到騎兵營戰馬標準的馬匹只有二十多匹,這個數字讓哈魯恭略感失望,他原本以爲就算達不到賬目上所記錄的八十多匹,至少也應該有折半的數目,但顯然這裡面的水分太重,很多馱馬根本就夠不着戰馬的水平,也被馬場登記爲了戰馬。

不過將近兩百匹的馱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海漢已經在登州落腳一年,從本地購買、徵募的馱馬數目,也只是與這個數字差不多而已。這一番意外收穫,應該可以稍稍幫海漢緩解一下運力不足的問題了。

海漢自去年夏末在芝罘島登陸以來,一直都在不斷地蒐羅可用於輜重運輸的牲畜,然而登州地區遭受戰亂的影響實在太深重,尋常人家連生存都難以保障,又哪還顧得上牲畜。這麼斷斷續續搞了一年多,收集到的牲畜數目仍然極爲有限,甚至還比不了廣州那邊一個月之內能從市面上買到的數目。沒有足夠的運力,海漢想要在佔領區內大興土木,倡導貿易,都會面臨着諸多困難。

而登州官府顯然也是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海漢將會面臨的這種窘境,並以政令的方式對登州本地的牲畜買賣作出了極爲嚴格的限制,禁止民衆向海漢出售所有活着的牲畜。特別是騾子、驢、牛、馬這些可用着畜力運輸工具的大型牲畜,如果被發現賣給海漢人,那麼當事者除了會在經濟上被施以重罰之外,甚至有可能會入獄坐牢。

登州官府雖然在正面戰場上打不過海漢軍,但這種政令在地方上能起到的作用,卻也不是海漢能夠輕易消除掉的。所以海漢在本地用於輜重運輸的牲畜,有一多半甚至是從南方的江浙等地千里迢迢運來的。這樣無奈的解決方案自然是讓海漢在本地的運營成本大爲升高,錢天敦等人也早有打算要在福山縣境內搞一個牧場,從根本上解決本地的牲畜需求問題。

哈魯恭如果能把這批馱馬帶回佔領區,這無疑也是大功一件,起碼比殺死同樣數目的明軍有意義多了。不過這樣一來,登州那邊肯定在晚上就已經得到馬場遇襲的消息,從而能夠判斷出哈魯恭這隊人所在的大致位置,他原本設想要去到登州城下炫耀武力的打算,現在看來肯定是無法實施了。要將這些馱馬安全帶回去,騎兵營也只能跟着一同回撤了。

雖然沒能打到登州城下,但哈魯恭的心情也還是大好,讓士兵們將馬場內飼養的山羊宰殺了幾隻,入夜之後集體打了個牙祭。

翌日天色剛矇矇亮,哈魯恭便下令騎兵營開拔,趕着從馬場這裡蒐羅的兩百多匹馬,以及豬牛羊等牲口,緩緩往東行去。他也擔心登州駐軍會連夜趕來,趁着清晨發動一波反撲,因此特地早些出發,儘量避免與對方正面遭遇。

不過哈魯恭所沒想到的是,登州方面的確在昨天入夜之前便由馬場逃出的士兵送回了警訊,但廖傑得到消息之後竟然猶豫了許久,沒拿定注意到底要不要向馬場方向派出救援部隊。他擔心海漢是故意放人回登州報信,然後在馬場那邊設下埋伏,就等着救援部隊自己送上門去撞進圈套。

派去的部隊少,可能會被海漢人直接吃掉,但派去部隊多,那光是準備開拔估計就又得耗費一兩天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讓海漢人退回到他們的佔領區了,而廖傑也不認爲海漢人會在當地一直傻等着明軍出現。

至於馬場的資產,廖傑其實已經沒再抱有什麼僥倖心理了,他知道海漢人對牲畜的需求有多麼急迫,豈會放過這處馬場的馬匹。換作是他自己在海漢人的位子上,也肯定是要將馬場洗劫一空再走。

廖傑倒也不完全是心疼這些馬匹被劫走之後所造成的損失,畢竟他也從組建馬場的過程中撈了近萬兩銀子。他所擔心的只是這些馬匹被海漢人弄回去之後,他們在本地的各種工程建設可能會推進得更快,這在長遠來看肯定不利於大明收復失地。

於是這麼一猶豫,廖傑就沒有趕在天黑之前派出增援部隊前往馬場,而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點了一營士兵,步騎兼備,由參將郭興寧率領向馬場這邊趕來。不過這隊人馬從登州城出發的時候,哈魯恭的騎兵營就已經離開了馬場往東去了,等他們摸摸索索地趕到馬場,自然也只能是撲個空了。

但郭興寧這隊人的前哨剛到馬場附近,登州又派來快馬,稱有緊急軍情,傳他們立刻迴轉。於是郭興寧的部隊還沒有進入馬場,便又調頭往回走。而抵達馬場的前哨騎兵只在廚房裡發現了被困成一片的二十多名明軍士兵,至於馬場的其他地方几乎已經被搬了個精光,除了二百多匹馬被悉數掠走之外,連鞍轡馬鞭和各種武器也沒放過,甚至連準備的越冬草料也全用大板車給拉走了。整個馬場一夜之間就被海漢人來了個整體搬遷,只剩下一個空架子,郭興寧的部隊就算來了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郭興寧帶着隊伍又吭哧吭哧返回登州城,才知道廖傑傳他回來的原因,是因爲得到了消息,海漢已經開始在福山縣集結兵力,看樣子竟似要在入冬之前大幹一場了。雖然不知道海漢的目標是哪裡,但出於慎重考慮,廖傑肯定是要先保住登州城不出事。他越發擔心馬場的事是海漢人有意佈下的誘敵陷阱,所以趕緊命令郭興寧的部隊回收,以免在外面中伏。

儘管已經有所預料,但郭興寧帶回來關於馬場的消息還是讓廖傑氣得摔了茶杯。海漢人如此明目張膽地深入到大明控制區內劫掠官產,這還是今年的第一遭。廖傑心裡很明白,這並非事發偶然,極有可能便是海漢對鄭艾事件所實施的報復手段。

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2411.第2411章2836.第2836章第2219章第2139章第61章 大步前進3278.第3278章2695.第2695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第380章 戰敗替罪羊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2059章2918.第2918章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1395章 收網日第1563章 外交辭令3071.第3071章2785.第2785章3341.第3341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第2097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28章 黎人(三)2602.第2602章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294章 客串神棍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1974章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2064章第2108章第1069章 北上準備2448.第2448章2644.第2644章第2069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604章 接盤條件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局勢未定2790.第2790章第2325章第2091章3232.第3232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選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第3431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更大一號第1881章 告別舟山第1504章 強力手段第七百五十五章 條件艱苦2407.第2407章第1843章 新崗位第156章 種種震撼2462.第2462章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第1673章 戰後評功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七百五十九章 荷蘭使者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1600章 好事多磨第1396章 清掃第1273章 意外收穫第2308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3351.第335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2928.第2928章第1704章 棱堡工地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2563.第2563章3321.第3321章第2324章第396章 攻入皇城2624.第2624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14章 漫長的一天(四)3301.第3301章第1493章 無用信息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1071章 不同兵種第1858章 共享富貴第2269章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第280章 構建陣地3299.第3299章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