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逼入絕境

這個時候鄭艾可以確認一件事,那就是即便沒有樓下的海漢兵,他們這幫人想要衝進走廊盡頭那間屋子,仍然會面臨難以克服的困難。他們手中的盾牌可以擋住海漢火槍的彈丸,但擋不住那間屋子裡神秘武器的連續射擊。如果一發子彈就能解決一條人命,那麼他們這羣死士也就只是等同於二十多發子彈而已,更何況此時還在走廊上沒有倒下的人,已經連十人都不到了。

儘管明知對方手中的武器可以擊穿盾牌,但衆人還是下意識地繼續用盾牌護住了前面,只是接連四名同伴倒在血泊中,讓他們已經沒了繼續向前推進的勇氣。同伴倒下的地方,就如同畫出了一條生死線,試圖跨過這條線的人都已倒地不起,而當他們退回這條線後面,那間屋子裡也沒有再繼續開火了,只是那個黑洞洞的槍口一直瞄着他們,如同死神在尋找下一個目標。

“走廊上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放下武器立刻投降,違者格殺勿論!”

樓下的傳來了很大的呼喊聲,大概是用鐵皮喇叭輔助才能喊出的音量。雖然正值午間,陽光明媚,鄭艾等人的心卻已經冰涼。樓下的槍聲已經完全停下來,局勢顯然已經被海漢人控制住,這個時候很難再調頭突圍出去了。而走廊盡頭那間屋子可能要比樓下的海漢兵更爲可怕,往那個方向前進只有死路一條。

“跟他們拼了!”

即便是死傷過半,他們之中仍然有人十分兇悍,當下便抓着弓箭站起身來,從護欄後向樓下瞄準,打算在戰死之前再射殺一名敵人。只是他的身子剛剛探出護欄,還沒來得及將弓箭拉開,下面便響起爆豆一般的槍聲,鄭艾看到這人後腦一片血花濺起,連哼都沒哼一聲便仰天倒下了。他的前額上多了一處指頭大小的血洞,這致命的一槍穿頭而過,直接便將他帶走了。

鄭艾抓着盾牌的手微微發抖,他本來也想好了要拼死一搏,寧死也不讓海漢人抓了活口,但親眼看到自己的同伴一個接一個地倒在槍口之下的慘狀,他發現自己的意志似乎沒有那麼堅定了。

雙方懸殊的戰力差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發現海漢人似乎並不打算直接將刺客們全部幹掉,而是有意留出了活命的可能。身處絕境卻突然發現了一線生機,有多少人還會毅然決然地選擇慷慨赴死呢?

鄭艾本來以爲自己抱定必死之心來執行這個任務,就肯定有一死殉國的決心,但真正事到臨頭的時候,他才發現很多狀況跟事前想象的並不一致。要尋死很容易,現在只要站起身來,把頭露出護欄之外,或是往前走上幾步,肯定就會像死去的同伴那樣被打得血肉橫飛,頃刻間死於非命。

可樓下還在繼續重複着勸降口號,即便用手堵住耳朵也擋不住這樣大的聲浪,字字句句都清清楚楚地鑽入他們每個人的耳中。這看似勸降,實則是另一種形式的攻擊,而且瓦解他們心理防線的效果,似乎也並不比火槍差。

已經開始有人將目光投向鄭艾,等待他作出最後的決定。鄭艾是此次行動的指揮,衆人都是以他馬首是瞻,不管接下來是要拼死一搏,還是要設法保下性命,總得儘快拿個主意才行。否則再繼續拖下去,可能連一線成事脫身的機會都沒了。

鄭艾正待開口的時候,走廊盡頭的那扇門慢慢越開越大,他看到那支槍口從門內縮了回去,看樣子似乎是對方準備收手了。鄭艾心頭一鬆,正打算要招呼衆人併肩子作最後一次衝鋒,忽然瞳孔一縮,差點將手裡的盾牌掉到地上。

這是因爲他突然看到在走廊盡頭的那扇門裡,出現了本不該在此出現的一件東西——一門黑得發亮的火炮。

儘管這門炮的口徑還不到兩寸,但炮就是炮,其威力可不是火槍所能比擬的。如果炮膛裡面裝填的是鐵子散彈,那麼一發就足以覆蓋這麼一條狹窄的走廊了。而且據鄭艾所知,海漢火炮根本不用導火索點燃,而是用藥包加繩索的拉髮式,只要手輕輕一抖就能發射出來,不會給敵人留下多餘的反應時間。哪怕他們這夥人距離炮口不過三丈左右,對方仍有足夠的時間將炮彈發射出來,將他們統統撕成碎片。

爲什麼在海漢管委會二樓的房間裡竟然會有一門炮在等着自己?鄭艾已經沒有心思去想這中間到底是出了什麼樣的差錯,纔會讓海漢人能佈下如此嚴密的圈套等着自己來鑽,他現在只知道不管那間屋子裡有沒有陳一鑫與馬玉玲在,他們都已經沒法衝進去抓人了,哪怕付出生命也不行。血肉之軀,終究不可能與鋼鐵炮彈對抗。

如果能以命換命,鄭艾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與敵酋同歸於盡,他不怕死,但不想死得毫無意義。在看到這門炮的時候,他就知道再多的掙扎也是徒勞,無論如何,這次的行動都不可能再有成功的機會了。唯一的變數,不過就是剩下這些人是全死在這裡,還是能僥倖活下來幾人了。

這個時候樓下的勸降聲忽然停了下來,周圍一下子陷入到寂靜之中。鄭艾等了片刻,沒有等到對面那面炮開火,也沒有海漢兵從樓下衝上來,正當他感到手足無措的時候,走廊盡頭的屋子傳出了一個聲音:“好死不如賴活着,你們就這麼想死嗎?”

鄭艾沉聲應道:“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爲國而死,死得其所!”

屋裡那聲音應道:“你們要爲國做事,也不見得一定要死。死了,也不見得對國家能有任何益處。”

鄭艾這次沉默片刻才應道:“若我等之死能換來朝廷警醒,也算是值了!”

“愚蠢!你們的動作除了能爲大明換來新一輪的戰火,還能起到什麼用?”屋裡的聲音毫不留情地批駁道:“海漢並沒有與大明開戰的意圖,但你們這麼做,就是在逼我們跟大明開戰!難道前幾年的登萊之亂,還不足以讓你們認識到戰爭的危險?”

鄭艾這次沒有應聲,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對方,因爲只有勝利者纔有資格以這樣的語氣來點評局勢,而他,只是一個失敗的刺客,並且很有可能要爲這個結果承擔非常深重的責任。

海漢有沒有與大明開戰的意圖不好說,但海漢目前使用武力佔領了大明的國土卻是事實。只是鄭艾也知道跟對方扯這些東西根本沒用,被人用武力佔去的土地,又怎麼可能憑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拿回來。要是能憑談判就解決問題,他又何必以刺客的身份在此時此地出現。

如果與對方在領土主權問題上辯論,鄭艾知道最終只會自取其辱,而對於海漢是否會以此爲藉口向大明開啓戰火,他也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影響海漢人的行動。至於對方所提及的“登萊之亂”,鄭艾認爲這跟目前大明與海漢之間的複雜關係根本就不是一碼事,登萊之亂是大明內亂,而海漢卻是屬於外敵入侵,這兩者性質不同,對方混爲一談顯然是有帶節奏的意圖。

但問題還是回到了出發點,鄭艾作爲失敗者去辯論這些細節根本沒用,對方提到登萊之亂的目的,只不過是要以戰爭來作爲要挾,變相施加壓力,逼迫自己這些人繳械投降。

鄭艾沉默良久纔再次開口道:“我們這些人,無論是死是活,都會成爲你們要挾大明的把柄,是嗎?”

這次輪到屋內的聲音沉默了,過了一陣之後,那聲音纔再次響起:“大明不是海漢的敵人,即便兩國要開戰,這個地點也絕不會是在山東,這樣說你可滿意?”

這個回答似乎牛頭不對馬嘴,但鄭艾聽了之後卻是長出了一口氣,慢慢了放下手中的盾牌和腰刀。他身後衆人見狀連忙問道:“鄭爺,不打了?”

鄭艾輕輕搖頭道:“不打了,對海漢來說,我們這些人的生死無足輕重。既然無法成事,那再打就是白白送命了。”

鄭艾之所以先前不肯投降,是因爲他擔心自己這隊人被俘之後,海漢會用他們作文章,繼而挑起對大明的全面戰爭。哪怕後果沒那麼嚴重,也極有可能用他們來威脅山東官府,獲取一些不平等的條件。但屋裡那人最後所說的幾句話讓他打消了疑慮——海漢人就算要對大明動手,也不會選擇山東這個地方。

海漢的根基在南海,就算要對大明動手,也應該是從福廣這種家門口的位置開刀,而不是幾千裡之外的山東。所以海漢人在山東抓到一批行動未遂的刺客,也不至於會引發兩國的全面戰爭,這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而在當前這種海漢掌控了局面,可以對他們生殺予奪的狀況下,對方也沒有必要再用謊言來欺騙鄭艾等人投降。海漢人甚至根本不需要勸降,直接一炮將他們轟殺,還更加簡單直接,不留後患。

鄭艾認爲對方沒有這麼做的主要原因,就是真的沒打算要結果自己這隊人的性命。但如果繼續僵持下去,自己這隊人除了全死在這裡不會有第二條路可走,而且死了也白死,對海漢在本地的狀態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既然無用,何必要死?鄭艾當即便打消了以身殉國的念頭,選擇向海漢人投降。當然,這還是在賭博,賭海漢人不會在抓獲他們之後再將他們慢慢折磨致死,賭他們在對方心中的分量真的只是無足輕重,賭自己能夠繼續活下去。

絕境之中,鄭艾已經想不出還有其他更好更合理的選擇了,所以他放下武器,舉起雙手,慢慢地站起身來。樓下果然沒有再射來槍彈,但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應該是海漢兵要從樓梯上來拿人了。

鄭艾緩緩側過頭看了一眼樓下,那幾輛大車已經不知被拖去了何處,也沒有看到其他沒有衝上樓來的同伴。但地上零零散散好幾灘血水,卻是再顯眼不過。而辦公樓前集結的海漢兵怕是有百人之多,遠處還有結隊的海漢兵在不停來回巡邏,連途徑此地的這條官道也已經被暫時封鎖了。

鄭艾只是看了一眼附近的狀況,便知當時若是不往樓上衝,立刻調頭逃跑,也未必能夠逃得出海漢人的包圍圈了。這就是一個陷阱,一個早就佈置妥當,等着自己帶隊跳進去的大圈套。海漢人甚至還有閒情逸致將一門炮搬上二樓,藏在走廊那個房間裡作爲最後一擊的大殺器。

鄭艾精心策劃許久的刺殺綁架行動,還沒開始實施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失敗。當他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更是心如死灰,萬念皆空,完全沒有了抵抗的念頭。

一隊海漢士兵衝上二樓,用鐵鐐銬將這些垂頭喪氣的刺客一一鎖住,然後拖往樓下。這個過程中沒有人出聲,只聽到丁鈴噹啷的鐵鐐銬撞擊聲。鄭艾忽然意識到,對方或許是連鐐銬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就等着在這裡活捉他們了。

“領頭那個,送到房裡來。”

走廊盡頭的房間再次傳出了聲音,然後已經被鎖住手腳的鄭艾又被臨時加了一副鐐銬,將他手腳之間的鐐銬連在了一起,這樣他就只能以一種躬着身子的姿勢挪着小步前行,倒是很像他先前在走廊上拿着盾牌緩步推進的模樣。

原本杵在那扇門門口的火炮已經被人推回到屋內,鄭艾被帶到門口,深吸了一口氣之後,才探頭去看這間屋子裡的情形。

他並不是第一次進到這間屋子,事實以前與海漢人談訂單的時候,他就曾經進過這裡,親眼看到那名年輕的海漢將領在合同上簽字。而此時那個人就在屋裡,表情沉穩,似乎絲毫沒有因爲剛纔的一場戰鬥而影響到情緒。

2950.第2950章第62章 火炮(一)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2490.第2490章3235.第3235章第2114章2543.第2543章3309.第3309章第72章 重訪故地3402.第3402章2881.第2881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341章 立場搖擺3151.第3151章2452.第2452章第48章 人選3077.第3077章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1591章 文教產業2628.第2628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2098章第2365章3286.第3286章第1311章 軍營演出2632.第2632章第1923章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強行接管3133.第3133章第1927章第1115章 巡航遼東3059.第3059章第2052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2049章第18章 遭遇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第2159章第1187章 市場狀況2730.第2730章第2096章第3421章第2104章3354.第3354章第1207章 面試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第2154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第1761章 武力展示(三)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2009章3171.第3171章2782.第2782章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3238.第3238章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2237章第1429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第1635章 征途漫漫第2063章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32章 春種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1486章 各憑本事2524.第2524章第九百九十三章 羅升東的家法2466.第2466章3336.第3336章2407.第2407章第2016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2348章第1752章 兩種看法第272章 黎峒變化第1134章 激戰磁山第333章 水陸並進第171章 福利保障3264.第3264章2717.第2717章第2346章第2108章第1427章 春季攻勢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2490.第2490章第4章 新人的加入2930.第2930章2990.第2990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軍隊的發展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1395章 收網日第20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