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打擊信心

劉尚其實也知道以前在瓊州島任職的一些大明官員早就降了海漢,比如先前在鶯歌海縣見過的那位地方官羅升東羅主任,以前便是崖城水寨的參將。而在石碌管理苦役營的餘震,以前也是崖城的公門中人。要這麼說起來,主管儋州文教事業的官員是前任儋州知州,似乎也很合情合理了。

目前到底有多少前大明官員在海漢的官方機構中任職,劉尚並沒有掌握到一個比較確切的數字,但從目前所知的情況來看,既然連知州、參將這個級別的文武官員都被海漢所留用,那麼可想而知大明在瓊州島的整個官僚體系應該有不小的人員比例是在近幾年中投靠了新東家。

但劉尚除了在心裡暗暗罵幾句叛國賊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發泄辦法了。這些前大明官員早就已經改頭換面,將新東家伺候得服服帖帖,哪裡還會記得舊主的好。嚴明君這類人雖然手中沒了實權,但在地方上還是混得風生水起,名頭劉尚盯着正在侃侃而談的嚴明君,卻並沒有將他正在說的話聽進耳朵裡。

嚴明君向巡視組彙報的便是本地教育機構近一年來的經營狀況,以及目前本地的職業培訓學科構成情況。海漢執委會對於儋州的諸多民辦教育機構相當重視,基本上每年都要對各個書院開辦的專業進行審覈,並且從辦學方向上進行調控,以保證當地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正好可以對口滿足海漢發展的需求。

海漢所建立的職業培訓體系是大明所不具備的,通過這種方式,海漢在短短几年中已經得到了數以千計的專業學員,這些人在上崗之後的適應速度遠遠強過毫無基礎的僱工,對海漢來說可以算是非常好用的即戰力了。

至於真正能夠進入更高一級學府學習更爲專業的技能,併成爲穿越者入門弟子的幸運兒,那真的是少之又少。像儋州這種地方,一年能篩選出十個八個就算很不錯了。

座談會一直持續到中午,然後張新設宴款待巡視組的到來,這也是他們抵達儋州幾天之後才正式參加的接風宴。不過張新所請的客人可遠不止巡視組,軍演結束後在本地參加軍備展銷會的各國代表也是一同受邀——反正都要宴請,張新作爲地方長官也分身乏術,就乾脆合到一起辦了。

劉尚也逐漸適應了海漢的宴請文化,到了這種場合倒也應付自如了。有大人物過來敬酒的時候,他也會立刻隨其他人一同起身應對,不至手足無措。

在席間,劉尚稍稍留心,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比如葡萄牙和荷蘭的使者明明都來自西方,但他們是不會坐在同一張桌子上進餐的,而互爲鄰居的安南和占城兩國也是類似的情況,相互之間連正眼都不會瞧上一下。這些人雖然在海漢官員面前都很客氣,但很顯然相互之間並不是那麼和睦,甚至很有一點明爭暗鬥的意思。

“這或許是日後可以利用的契機。”劉尚心裡暗暗轉過這個念頭。海漢的這些貿易伙伴或是軍事盟友並不是鐵板一塊,各自的利益訴求肯定會存在矛盾和衝突,不過如何利用這些嫌隙來挑動他們對海漢的敵視,劉尚一時間倒是想不到什麼可行的辦法。畢竟海漢積威甚重,這些國家畏懼海漢武力,也未必敢作出什麼非分的舉動。

午宴結束之後稍事休息,下午的安排便是參觀本地的書院。不過因爲有諸多外國賓客在儋州逗留,張新也沒空親自作陪,便將這個差事交與了嚴明君來負責。當然了,巡視組裡還有一位對儋州本地狀況很熟悉的老兄,那就是劉尚十分忌憚的張千智。

張千智當年以學子身份在儋州忠明書院潛伏許久,最後抓獲了以黃子星爲首的一夥謀逆之徒。之後張千智又長期擔任瓊北地區的安全事務主管,在儋州逗留的時間也不少,說他是半個地主也不爲過。

不過這麼一來,劉尚又不免連腳趾都抓緊了,只要張千智在他方圓幾丈之內,這種被野獸盯上的感覺就從未消失過。他到現在都仍然不能確定,這究竟是張千智在監視自己引發的警覺,還是純屬自己心虛而導致的神經過敏。好在張千智的工作駐地就在瓊北,劉尚知道自己只要再堅持幾日,應該就能徹底擺脫這個心魔了。

嚴明君帶着巡視組去參觀的,自然是白鹿書院和瓊西書院這樣的本地知名教育機構。劉尚在上午的座談會上一直走神,根本沒怎麼聽進去當時嚴明君的講話內容,直到進了書院以後,才恍然發現這儋州的書院與自己認知中的書院環境大不一樣。

儋州書院中所培訓的並不是只會寫詩詞歌賦和八股文的讀書人,而是由各式各樣的職業培訓爲主,比如航海專業學員的就職方向是船上的領航員、水手長和大副等關鍵職位,而金融貿易專業的學員則將會在畢業之後進入國營商業機構、銀行,甚至是商務部等單位工作。這些專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統一提供,而授課教師也都接受過專門的培訓,甚至有些講師本來就是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

這裡的職業分工之詳細,足以讓劉尚感到驚歎,就連種田爲主的農技學科,下面也還細分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農林產品深加工等多個學科。而學時則以專業難易程度各有不同,有些速成班不過短短几十日,一些艱深的專業則可能需要學上好幾年。

至於那些只會講授經史子集的老夫子們,書院雖然也還是會養着他們,但基本就沒有安排多少授課內容了,除了教教掃盲班識字課之外,剩下的幾乎都是自行安排的自由時間了。他們要鑽研學問也好,要寫字畫畫也行,哪怕是帶親傳弟子出外遊歷,書院對其都沒有太大限制。

用市長張新的話來說,養着這些老夫子也花不了幾個錢,文化終究還是得要有人來傳承。就算吟詩作對、寫寫畫畫這些文化活動不具備什麼生產力,國家也還是願意撥出專款讓這些“文化人”去做他們想做的事。當然了,前提是要服從官府的管理,別像以前忠明書院的黃子星那樣搞出一些違法的勾當。

對於劉尚來說,海漢的這種教育體系無疑是非常新穎的事物,海漢人對專業人員的任用並不需要通過科舉之類的層層考試來完成招募,而是由這些職業教育機構推薦自己的學員,專業機構審覈過關就夠了。這就意味着很多沒有讀過四書五經的普通人,也有機會通過掌握專業技能,進入到海漢的官僚體系中任職。雖然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只是“吏”而不是“官”,但只要進到這個體系裡,就相當於是獲得了一個上升的通道。今後不管是加入青年團也好,爭取進修的機會也好,總會有由吏變官的可能性存在。

不過劉尚也留意到這些民辦教育機構都沒有蒸汽機相關的專業,據介紹這種專業暫時還沒有對民辦機構開放權限,只能在三亞的官辦學院中才能研讀相關的課程。這讓劉尚稍稍有些失望,如果這裡有民辦書院可以接觸到蒸汽機,那就可以設法安排人到這裡來學習了。

參觀了一圈下來之後,劉尚發現本地書院的這些專業設置基本上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員往往在入學的時候就已經大致確定了今後的就業方向,甚至有些專業在入學時就已經與用人單位簽署了相關的協議。

對於大量家庭條件一般的普通學子來說,這樣的入學、就業道路無疑是省下了大量的時間,避免了走彎路的可能。相較於那些考科舉考了數年數十年都沒能拿到功名入仕的讀書人來說,通過接受職業培訓來獲得一份收入穩定,並且擁有上升空間的工作,對普通人來說纔是最爲穩妥的人生路線。

劉尚年少時也是進過書院系統學習過四書五經,並且參加過鄉試會試的讀書人,對於大明讀書人的晉升之路也是比較清楚的。千軍萬馬擠科舉這道獨木橋,能過去的只是極少數人。而海漢的這種職業培訓體系給了更多人希望,將進入官僚體系的門檻降到了一個非常低的程度。

劉尚當然也明白眼下這局面是因爲一國初建,沒有多少人才可用,所以纔不得不降低用人門檻來招募人才,就連他喬裝這說書先生也會被國家機關主動招募,可見海漢對人才的渴求程度。待海漢國多發展幾年,人才儲備慢慢多起來,這入仕的門檻恐怕就會逐年升高了。這種做法在歷史上也並不鮮見,明眼人看清海漢目前的形勢,當然會削尖了腦袋去爭取這開國頭幾年的諸多機會。

如果不是劉尚身份特殊,就憑海漢給予的這些禮遇,也的確足以讓他死心塌地的留下來賣命了。混跡酒肆茶館的說書先生,哪能與如今身爲國家官員的地位相提並論,換個人早就給八輩祖宗們燒高香了。

劉尚一邊跟着隊伍走,一邊在心裡琢磨着一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他雖然是抱着顛覆海漢的使命而來,但到這裡真正見識過這個新興國家繁榮昌盛,政通人和的景象之後,也不免對自己肩負的任務產生了一些疑慮——以海漢人卓越的執政能力和穩固的政體,僅憑一些上不了檯面的手段,要如何才能將其統治權搶奪過來?

這一路看得越多,劉尚便越明白這夥海漢人能在南海崛起,可絕非運氣使然,其執政能力遠勝大明南方的地方官府。如今想要再扳動這個已經在本地生根發芽的政權,要嘛指望其高層出現內訌,要嘛就只能指望天災降臨。想憑武力將瓊州島奪回,把海漢人驅逐出境,似乎都是不太現實的打算了。

這些民辦書院基本都是公開的教育機構,也談不上有什麼機密可言,劉尚看得興趣缺缺,一路上嚴明君等人說了些什麼,他也是有一句無一句地聽了個大概,完全沒有前幾站那麼集中精神收集情報的勁頭了。

直到晚間回到住處,劉尚靜下來回想這一天的收穫,才發現自己今天在參觀過程中走神實在厲害。仔細一想,這應該也是與前三天觀摩了海漢軍演有極大的關係。他相信換作自己的任何一名同僚來,也不可能在見識過海漢展示的諸多先進武器之後無動於衷,面對擁有武裝程度如此之高的海漢軍,應該沒有誰會願意在戰場上去充當他們的對手。至少劉尚在看過軍演之後,就已經徹底打消了依靠武力奪回瓊州島的念頭。

如果有可能,劉尚真的很想讓自己的上司,讓上司的上司,讓京城裡那些大人物們親自來這裡看看,讓他們能用自己的眼睛確認這所謂的“南海蠻夷”在南方已經弄出了多大的局面。如果不來這裡親眼見證,上頭那些大人物們恐怕還會繼續爲應該“招撫”還是“剿殺”鵲巢鳩佔的海漢人而爭論不休。劉尚相信他們來這裡看過海漢國的真實狀況之後,就會放棄這些不切實際的念頭——以今時今日海漢國的實力,他們還能服從大明的“招撫”?還會懼怕“剿殺”?

南方官府小心翼翼,對海漢的連年對外擴張裝睜眼瞎,一半原因是因爲拿了海漢人足夠多的好處,另一半的原因恐怕就是不想給海漢人制造出開戰的理由。一旦爆發戰爭,南方沿海地區丟失領土的速度大概就會跟海漢軍的行軍推進速度劃等號了。

這些想法在劉尚腦子裡飄來轉去,越想越是覺得沮喪。他深知自己作爲一名潛伏到敵後的情報人員,這種沮喪的情緒是極爲不妥的,但眼下似乎真的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他重振信心。或許當初去接下這個差事,就已經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了。

第286章 截擊第1347章 非常手段2630.第2630章第1201章 入職培訓第2128章2772.第2772章2866.第2866章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2985.第2985章第2352章第1885章 海上貿易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3151.第3151章2806.第2806章2846.第2846章2942.第2942章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100章 庭審2441.第2441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性能與戰術第1934章2739.第2739章第2032章第1600章 好事多磨2780.第2780章2890.第2890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更大一號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2059章第1508章 利益輸送第2071章第2176章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3155.第3155章第1256章 被逼無奈2841.第2841章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126章 行動籌備2708.第2708章第1868章 留學安排第1114章 計劃變更2443.第244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法照搬的模式2999.第2999章3082.第3082章第1718章 入行不易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3034.第3034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第15章 伙食問題2478.第2478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1776章 誠意謝禮2749.第2749章2577.第2577章3160.第3160章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第1406章 冬季偵察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第五百六十章 一較高下3319.第3319章第350章 洗劫會安2374.第2374章2530.第2530章第1442章 險情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1240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2697.第2697章第2071章3227.第3227章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2687.第2687章第1980章第1084章 互相試探第180章 地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3208.第3208章3105.第3105章2685.第2685章第1774章 人情往來第1819章 戰局吃緊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第1916章 好學之人2498.第2498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關於香港島的爭論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第1936章3413.第3413章第2302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1135章 剿匪務盡2743.第2743章第188章 少壯不努力3337.第3337章2392.第2392章第1234章 潛入柔佛第22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