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新式火炮

火炮從海漢多年前啓動軍售貿易的時候開始,就一直是武器清單上最受主顧們青睞的對象之一。以至於葡萄牙這樣的西方國家也不得不放棄了向遠東國家高價銷售老舊武器的買賣,反而是從海漢這邊進口火炮來武裝自己在遠東地區的殖民地。海漢的火炮生意也從每年出口幾十門炮,逐漸變成了如今每年出口幾百門炮的規模,其利**高更是遠勝步槍。

儘管現在海漢的出口規模比過去增大了不少,但需求缺口依然是客觀存在的,僅安南國內大大小小的城池關隘,所需的城防火炮就得上千門。當然了,採用堅城利炮這種防禦方案自然也是出自海漢軍事顧問的建議,不然安南這種處在海漢庇護之下的國家哪會需要如此之多的城防火炮。高價從海漢手裡買回國去部署的城防炮,其實絕大部分都從未開火,只是放在城頭上慢慢鏽蝕罷了。

是安南人傻到看不懂海漢的軍火銷售套路嗎?那倒也未必,這其中有人中飽私囊,大吃回扣;有人裝聾作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有人需要藉助這種軍火貿易來鞏固與海漢的軍事同盟關係。這中間牽涉到的既得利益者很多,情況也比較複雜,但這種不太科學的軍火貿易能長期維持下來,可並不是海漢剃頭挑子一頭熱的事,安南內部的原因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其實在別的買家那裡也都或多或少地有類似的狀況,城防火炮也一直都是海漢出口火炮的主要種類。除了能爲海漢賺取大量利**外,這些沉重的大傢伙對海漢不會產生太大的直接威脅,又可以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軍備納入到海漢兵工的體系之中,可謂是一舉多得的銷售策略。

不過今天推出來亮相的這幾門炮卻並非城防炮,炮身上的油布揭開之後,赫然是四門口徑各不相同的野戰炮。這種炮與城防炮最大的區別便是炮身下架着兩個碩大的輪子,可以直接用畜力拉動運輸。炮身下有機械裝置,可方便地用手搖轉輪調節射擊角度。此外炮架上還有駐鋤,在戰時放下來杵到地面,用以卸載開火時的後坐力,穩定炮身。

海漢在過去幾年中對野戰炮的出口控制得極爲嚴格,哪怕是福建許氏這樣不差錢,關係又到位的老主顧,每年能從海漢手裡買到的野戰炮數量也是屈指可數。這一方面是控制風險,畢竟賣出去的炮也有可能在未來某天的戰場上會變成用來打擊海漢軍的武器;另一方面海漢兵工的產出幾乎都用於滿足軍方的需求,基本沒有再搞外銷的多餘產能。畢竟這野戰炮的構造比城防炮那光禿禿的一根炮管要複雜多了,製造所需的工時也要長得多。

對於衆多買家來說,海漢野戰炮一直都是求購的熱點。由於每年海漢兵工出售的野戰炮數目極爲有限,而買家的購買熱情又非常高,先賣給哪家似乎都不太公平。所以從1631年開始,每年的野戰炮銷售都是採用競價方式,以每月出貨以五門爲限,排出一年的交貨期分批競價,每個月的出貨由價高者得,而且只有六磅炮一個規格,並沒有什麼挑挑撿撿的餘地。

想要在第一時間將先進的海漢火炮裝備到自家部隊,那麼必然就得出高價競拍了,而財力沒那麼雄厚的買家,就只能等幾個大主顧買完之後再做打算。當然了,也並不是排到後面價格就能便宜很多,對於有錢任性的大主顧來說,每個批次都參與競價纔是拉低購買成本的最佳方式。而海漢又有意不對每年參與競價的次數作限制,所以基本上一年下來十二個批次的野戰炮銷售都會有一個相當不錯的業績。

在1631至1633年福建海峽戰事最爲緊張的那段時間中,許心素爲了儘快強化自家軍隊的武裝,不惜下重金競購野戰炮,單價最高時甚至已經超過萬元,比同級別的城防炮價格翻了三四倍之多。也正因爲如此,買家對海漢的供貨能力一向都不太滿意。

其實海漢的銷售策略簡單說就是一種飢渴營銷,有意控制供貨量來調控供求關係,人爲地製造出供不應求的行情,並以此來影響最終的售價,達到加價銷售的目的。拍賣供貨看起來似乎很公平,但實際操作中產生的高額附加值遠比海漢自行調高價格還要更厲害,而且很容易營造出競爭態勢,各個買家頭腦發熱之下,自然就更容易喊出高價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爲了省錢省事,自行用城防炮改裝成野戰炮的做法,但自行改造的山寨貨與正版的性能差距實在太大,在城池攻防戰應應急還湊合,要拖着城防炮南征北戰就不太現實了。所以對野戰炮的需求並沒有因爲城防炮的銷量而受到太大的影響。

海漢兵工今天向各方人士展示的這幾門野戰炮分別是三磅炮、六磅炮、九磅炮和十二磅炮,至於口徑更大的二十四鎊炮和專門用於轟城的48磅巨炮,根本沒有外銷計劃,就沒有被列入到展示中了。

不過觀衆們也拿不準海漢這次亮相的火炮是準備外銷,還是跟往常一樣,只是拿出來吊大家的胃口,看過之後才宣佈都是非賣品。因此觀衆都表現得比較冷靜,並沒有剛纔試射步槍時的那種熱情。

不過這時候顏楚傑卻走到了前面,從侍衛手裡接過鐵皮喇叭,對觀衆們說道:“各位,今天我們在這裡展示的四種火炮,都是接下來會被列入到外銷武器清單中的型號,所以有意購買野戰炮的各位買家,請務必仔細觀看接下來的炮擊演示。至於更具體的性能參數,我們稍後會發放書面資料給各位參考。”

觀衆席上頓時一片譁然,雖然一直都希望海漢能夠提供更多的野戰炮型號以供選擇,但往年搶着買六磅炮都買成習慣了,今年居然一下子推出了四個型號,這實在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衆人當下都有一堆問題想要立刻向顏楚傑發問,不過顏楚傑卻表示讓衆人先看演示,有什麼問題等之後再說。

火炮的射擊演示流程其實跟步槍大同小異,也是分別對不同距離上不同大小的標靶進行射擊,以觀察其殺傷力、精準度、有效射程、操作流程等等。靶子當然不適合再使用步槍都能打穿的鐵皮靶了,這次是直接擡出了三分厚的鐵板來。不過因爲標靶尺寸太大,份量十足,搬運比較麻煩,所以向觀衆們展示的只是靶子樣品,而靶位上已經提前佈置好了厚重的鐵板標靶。

四門口徑不同的火炮,統一對同一距離上的標靶進行射擊,以此來比對殺傷力的差異。雖然這些滑膛炮依然是使用實心炮彈,但因爲使用了海漢的特製火藥,其威力也不容小覷,兩百米的距離上,就連口徑最小的三磅炮也是輕鬆就擊穿了標靶。

靶位的設置是按百米距離逐漸拉開,但到了三百米開外之後,大如門板的標靶也變成了小小的一塊,而炮身上可沒有什麼瞄準鏡能用,炮手只能憑藉標尺和經驗來進行瞄準,因此從這個距離開始,各級火炮都逐漸出現了脫靶的狀況。不過這在觀衆們看來並不算什麼問題,因爲從望遠鏡裡觀看,彈着點其實也沒有偏離太多,已經是在平均水準以上了。

而小口徑的火炮在較遠的距離上,殺傷力明顯出現了減退,已經無法再洞穿鐵板標靶,打在靶子上發出的金屬碰撞聲十分清晰。不過這幾門炮的有效射程,都已超過了五百米,打不穿鐵靶可不代表它們的威力小,實戰中就算炮彈勢盡落地之後,重新彈起的動能也足以把人體連同盾牌盔甲一起撕成碎片。

最終的成績,十二磅炮用了五發炮彈擊中了八百米距離上的標靶,算是有效射程最遠的一個型號了。不過在這個距離上它也無法再擊穿靶子,只能留下一個深深的凹痕了。

趁着士兵們從遠處取回標靶的時間,顏楚傑又登場說明了一下這幾個型號的火炮的性能特點。劉尚雖然不懂這玩意兒,但也豎起耳朵聽得十分認真,將韓楚傑所披露的信息全都記在了腦中。他也知道海漢的造炮技術了得,但以前倒是不知海漢的軍火貿易規模做得如此之大,竟然會有這麼多國家跑來向海漢訂購軍火。好在大明近年來沒有再跟南邊的國家起衝突,否則真有可能因爲武器方面的差距而吃大虧。

士兵們將標靶拆下,用馬車拉回到觀衆席,然後向衆人展示了炮擊的效果。鐵板上的穿洞和彈坑都清晰可見,並且不難從彈痕推斷出是被哪個型號的炮彈所擊中。

儘管顏楚傑並未就銷售方式作出更具體的說明,只是簡單透露了這幾個型號的野戰炮都將上市出售,但這已經足以調動起買家們的消費熱情了。董煙雲更是當場就表態,四個型號的火炮都會下訂單,就等着看海漢怎麼個賣法了。如無意外,今年靠着火炮訂單賺個盆滿鉢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火炮的射擊演示還沒有就此結束,顏楚傑宣佈還將在此展示一件尚在研發之中的“概念品”。接着兩匹馱馬便拉着一輛披着油布的炮車到了其中一個炮位上,顏楚傑親自上前揭開油布,向觀衆們展示這門新式火炮。

雖然暫時看不到這門炮的口徑,不過在場的各國軍官不少,從炮管粗細來推斷,這門炮大概跟九磅炮的口徑是相近的。但特別之處是在於這門炮並非從前方裝填炮彈,因爲操作這門炮的炮兵已經打開了炮管後部的一個螺栓裝置,露出了一個洞口,果然口徑是與衆人的預判一致。

後膛炮在海漢軍中已經裝備了一段時間,雖然目前只有少量前線精銳部隊列裝,但這個消息其實也瞞不過各方的靈通人士,而且其發射原理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只是各國的制炮技術有限,根本就仿製不出能夠投入實戰應用的後膛炮。此時海漢拉出來展示的這一門後膛炮,也是在場絕大多數人第一次親眼目睹這種結構與過去大不同的新式火炮。

不過有人不免就生出一個念頭,海漢軍中都已經裝備了這種火炮了,甚至在實戰中都用過了,你顏楚傑居然還好意思將其稱之爲“概念品”,說穿了不就是不打算外銷嗎?何必還要這樣故弄玄虛,把這玩意兒當作新品來發布?

但這樣想的人很快就被打臉了,炮兵打開了裝炮彈的箱子,裡面所裝的並不是圓滾滾的實心彈,而是前錐後柱的長條型炮彈,長約六寸,粗細倒是與九磅炮炮彈一致。觀其外形色澤,似乎是黃銅所制。炮兵將這炮彈從尾部塞進炮膛,然後關閉炮栓,完成裝填。

“這……這炮彈也能打出去?”“海漢人一貫有奇思妙想,或有妙用也未嘗可知。”“這炮彈看着怎麼有點像海漢步槍用的紙殼定裝彈啊?”

當下觀衆們議論紛紛,其中也不乏有人注意到了炮彈的真正特徵。銅殼炮彈加上炮管膛線,是火炮進化到高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形態,後膛炮加上膛線倒是早就做出來了,不過海漢過去金屬加工能力有限,很難製成具備實戰能力的銅殼炮彈,這也是海漢軍工近期才攻關成功的一個項目。當然了,以海漢目前的生產能力和成本來看,要大批量生產這種火炮及炮彈,仍是不太現實的事,所以這門炮的的確確只是一個原型樣品,顏楚傑稱其爲研發中的概念品,倒也並不算是故弄玄虛。

看着觀衆們的反應,顏楚傑心知這門炮已經勾起了大夥兒足夠的好奇心,他也正希望如此。這門炮的實際射擊效果,一定可以讓這些人受到不小的衝擊。

第2348章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3282.第3282章第345章 抵達會安第20章 審訊第2130章2526.第2526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3213.第3213章第2040章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第1810章 力有不逮3074.第3074章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1459章 東江移民村第1038章 後撤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2859.第2859章第1153章 再訪遼東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3170.第3170章第30章 嚮往第2103章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2437.第2437章3344.第3344章第1114章 計劃變更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1838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2844.第2844章第1077章 芝罘灣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第1326章 兩難境地2960.第2960章2950.第2950章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產力差距2723.第2723章第1672章 無路可逃2370.第2370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2516.第2516章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3024.第3024章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第1036章 遭遇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引蛇出洞2373.第2373章3092.第3092章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2904.第2904章第2051章第351章 戰亂之後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2880.第2880章第1726章 熱鬧的三亞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計第1153章 再訪遼東2521.第2521章第1934章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2620.第2620章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羅洲3112.第3112章第2227章第2125章第2299章3209.第3209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2983.第2983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2717.第2717章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第162章 二道販子3071.第3071章3048.第3048章第176章 高中低檔的區分2478.第2478章第1080章 進展順利3084.第3084章2873.第2873章3342.第3342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示威第1258章 市場競爭3159.第3159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307章 平衡點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第2349章第62章 火炮(一)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968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81章 未來形勢第384章 海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