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甘蔗產業

海南島上各縣執政的基本都是穿越者,於小寶自然也不敢在這些人面前拿什麼特使的架子,所以這個巡視工作,主要還得地方上配合才行。不過於小寶本身加入海漢的時間就早,跟大部分穿越者都是認識的,而且這麼些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再把他當成原住民看待,這也是執委會委派他這樣一個年輕官員擔此重任的原因之一。

張廣很清楚於小寶和張千智這兩個年輕人受執委會重視的程度,當然不會爲難他們,很主動地提供了配合,命人將去年到今年的政務記錄都取了出來,讓他們翻閱查看。

崖城縣的政務記錄無疑是相當不錯,可以說是政通人和,這裡緊鄰三亞,是最早被海漢納入治下的城池,社會改造的程度也較爲徹底。早前本地的地主和官宦家族,要嘛遷回了大陸,要嘛就死心塌地的投靠了海漢,放棄了明人身份,至於不服從海漢統治的少數人,墳頭草都已經兩米高了。

如今崖城縣的人口比例,只有大約兩成左右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佔據人口絕大多數的是海漢接管這裡之後,歷年來陸續遷入的外來移民。這些新移民在本地沒有什麼根深蒂固的宗族關係,對政府而言管理的難度也要小得多,而且大多數人來到這裡的時候都沒有什麼家產,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要依靠政府提供的工作和補助來維持生存,對國家的依賴度要遠遠大於能夠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社會。

這些移民幾乎都是在危難中被海漢所拯救,對於這個新生政權的忠誠度也是相當高,加上這裡的外來人員不像三亞那麼多,社會風氣相對三亞更爲淳樸一些,而張廣早年就在駐崖辦工作,對本地的狀況也比較熟悉,因此治理地方政務也算是得心應手。這修橋鋪路,指導農業生產,開展外貿活動,各種政令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實施,雖然成績不算特別突出,但至少也是中規中矩,沒有多少可以挑剔的地方。

於小寶一邊查看政務記錄,一邊與張廣進行交流。不過其他無事可做的人就有些無聊了,只能在旁邊候着,還不能隨便出聲。好在這番過場持續的時間也不算太長,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

張廣看距離中午還有一段時間,便安排於小寶等人去參觀本地的甘蔗農場運作。於小寶見張廣作勢要親自帶路,連忙搶在前面道:“若是路途較遠,首長派人帶路便是,不用親自跑一趟了。”

張廣擺擺手道:“不遠不遠,出東門就是好幾千畝甘蔗田,加工廠也在東門外,走路過去也就幾分鐘的事。”

劉尚聽到“加工廠”這三個字立刻從走神狀態活過來了,他記得剛纔在來崖城的途中,於小寶曾經提到過,海漢在甘蔗加工環節上也已經使用了蒸汽機械裝置。劉尚對甘蔗並無興趣,但這蒸汽機是如何用在甘蔗榨汁上,他倒是很想去親眼見識一下。

一行人出了東門,眼前果然是大片大片的甘蔗田,數以百計的力工正在將收割的甘蔗裝車運走,大捆的甘蔗在車上堆得像小山一般,由牛拉着在路上緩緩行進。

張廣介紹道:“往年的收割季一般都集中在五月,不過這兩年我們這邊開始實施全年輪種,所以基本上全年都會有新鮮甘蔗出產。我準備等今年冬天不那麼忙的時候,就組織人力在這裡修一條貨運軌道,提高甘蔗種植區到加工廠之間的運輸效率。”

從甘蔗種植區到加工廠其實路途很近,所以修路的成本不會太高,而短途拉貨所需的軌道建設方案,早在這幾年的礦山開採過程中就通過實踐積累了大量經驗,可以說從修路到後期的設備調試維護的一整套操作都已經十分成熟了,一個冬天就足以完成這種工程量不算太大的基建項目。

張廣一邊走一邊向衆人大致介紹了本地的甘蔗生產狀況,崖城縣種植的甘蔗是以糖蔗爲主,即糖分含量較高,主要用途是製糖原料。與專供食用的果蔗有所不同的是,糖蔗皮硬纖維粗,口感比較差,一般並不會將其作爲水果食用。崖城縣的糖蔗種植面積已達一萬四千多畝,並且每年還在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擴大種植規模,但就算如此,崖城目前的甘蔗產量也還遠遠不能滿足海漢釀酒和製糖的需求,所以在海南島北部地區,近年也新開發了許多甘蔗種植區,不過這邊起步較早,種植品種和配套產業都更爲成熟,可以算是目前海漢治下的甘蔗主要產區。

甘蔗加工廠就座落在寧遠河河岸上,張廣介紹說這處加工廠最早是採用水力驅動的機械,運行成本倒是很低,不過寧遠河的流量不是那麼穩定,枯水期和豐水期之間要對這些水力機械不斷進行調整,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在蒸汽機開始推廣之後,張廣就回到三亞那邊到處求神拜佛,最後總算從執委會那裡弄到了兩臺蒸汽動力壓榨機的配額,裝配到了這處加工廠。

有了蒸汽機的加持,加工廠的生產能力自然也就增加了不少,目前這裡的最高日加工能力約在兩萬斤甘蔗,而且榨汁率遠勝過去的人力、畜力和水力手段。當然了,因爲使用了蒸汽機的緣故,加工廠也特地修建了顯眼的煙囪,從崖城城牆遠遠就能看到那邊是否處於開工狀態。

還沒進廠房,劉尚就已經聽到蒸汽機那並不陌生的運轉聲了,走進了一看,幾個赤膊大漢站在一個架子上,正將甘蔗一根根地送入一個大腿粗細的鐵皮圓筒中,圓筒另一端連接的便是那黑乎乎榨汁機了,甘蔗進去之後,汁水從榨汁機下方的出口流入一個大木桶中,每接滿一筒便會有人將其換走放上新的空桶。而甘蔗渣則是從榨汁機的另一面被吐出來,掉進一個鐵皮渣箱中存放。這些甘蔗渣也並非毫無用處,經過簡單處理之後可以用來造紙,也可以用於堆肥。

甘蔗汁後續的處理並不涉及蒸汽機,劉尚也沒什麼興趣去弄清海漢人的酒到底是怎麼個釀法,他只是對這蒸汽機充滿了好奇,繞來繞去地查看其機械構造,試圖要弄懂那燃煤燒水的鍋爐是怎麼創造出如此大的能量,又是如何將其傳遞到榨汁機上發揮功用的。劉尚認爲若是自己能夠完全搞明白這蒸汽機的原理,今後回到大明將其仿製出來,那豈不也是大功一件?

劉尚雖然頭腦聰穎勝過常人,但這種新鮮事物如果沒人給他細細解說其中奧妙,想憑肉眼觀察就複製這樣的高精尖技術,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他來到海漢後,已經近距離觀察過火車、機帆船和這榨汁機的蒸汽動力裝置,除了感嘆海漢人心思精巧能造出這種機械之外,其實收穫並不算太大。就算他已經從他人口中知道了蒸汽機的運行原理,但要把原理變成現實可用的機械,這中間的差距還是十分巨大。

海漢在工業製造方面的能力,不是大明可以比擬的。如果將這種機械運回大明進行拆解,集全國能工巧匠研究,花費一兩年的時間,也必定能夠複製出原型機的七八分,但製造成本可就不好算了,更別說像海漢一樣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將其運用到社會生產的基層。

單憑劉尚一己之力,的確難以成事,他轉來轉去地看了半晌,只恨不得將這榨汁機外面的鐵皮殼子全都拆開來,好好看看裡面到底是怎樣的構造。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劉尚心中暗暗盤算,等日後回到三亞,如有機會,要去市立圖書館查查是否有蒸汽機相關的圖紙可以閱覽。這等利器如果只被海漢所掌握,那隻需數年,大明恐怕真是連翻盤的機會都沒了。

劉尚正走神之際,便聽旁邊有人問道:“怎麼不跟着隊伍一樣走啊?看樣子你對這蒸汽機特別感興趣啊?”

劉尚背後的汗毛一下就豎起來,因爲他能聽出這聲音正是隊伍中最爲忌憚的對象,那位在安全部任職的張千智。劉尚昨天在船上便已經被張千智有意識地試探過一次,心中對此人的忌憚大增,之後便一直小心翼翼不與其單獨接觸,孰料在這加工廠中落了單,又被對方給注意到了。劉尚不禁大感後悔,自己何必要急在這一時去研究這蒸汽機,若是因此而被對方看出破綻,那真是大大地不划算了。

不過劉尚職業素質還算不錯,雖然心頭已經炸毛,但反應倒還算平靜,轉頭對張千智一揖道:“小人只覺這榨汁機設計精妙,頗有巧思,一下便沉迷進去,倒是讓張主任見笑了。”

張千智笑眯眯地說道:“劉先生既然這麼喜歡研究蒸汽機,那等回三亞之後,安排你去學這個專業好了。”

劉尚愕然道:“這……這門技藝,還可以公開傳授?”

“當然可以!”張千智道:“蒸汽機原理、設計、製造、維護維修,全部課程學下來,三四年差不多就夠了。就是不知道劉先生有沒有這個耐心,去學習這麼長的時間。”

劉尚差點就矢口應承下來,如果三四年真的能如張千智所說那樣學會全套相關知識,那他倒也覺得值得。不過他也明白自己來海漢潛伏的目的可不是爲了學習這些奇技淫巧的偏門玩意兒,就算有這種任務也肯定不是交由他來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並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在以此爲餌,引誘自己上鉤,當下也只能將念頭壓回心底,連連擺手道:“小人已過而立之年,哪裡還能學得進東西,張主任說笑了。”

張千智其實倒也不完全是說笑,海漢的確是開設有相關課程,不過招生極爲嚴苛,不但對在籍時間、家庭環境、社會關係等條件有諸多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已經接受過海漢的相關基礎學科教育,如果沒有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常識,就很難再深入學習和理解這些相對高深的機械原理知識。就算是劉尚這種聰明人,真讓他去看蒸汽機的零件圖和裝配圖,他也還是看不懂的。

張千智沒有立刻接話,而是眼神在劉尚臉上掃來掃去,盯得劉尚心中暗自發毛。良久他才又開口道:“我曾聽首長說過,好學之心,不分年齡。你如果真的對蒸汽機感興趣,那要轉行也不是不行,於主任或者我給你寫一紙介紹信,就能從宣傳部把工作關係轉出去了,你不妨考慮考慮。”

劉尚聽他說得認真,當下心裡也有些忐忑,他興趣所在的確是更傾向於研究機械,但也知道這種匠人行當所能接觸到的消息層面就很狹窄了,而且很可能需要潛伏數年才能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回到大明之後還未必能立刻派上用場。而宣傳部門就不一樣了,能夠接觸到很多第一手的消息,並且對於海漢的政治風向也會更爲敏感,蒐集情報也遠比匠人更爲容易。

劉尚腦中念頭流轉,但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便已經作出了決定,再次對着張千智一揖道:“多謝張主任好意,小人還是擅長口舌功夫,這跨行調動之事,小人自認難以適應,還是留在宣傳部做事比較自在。”

張千智點了點頭,也就沒有再順着這個話題發揮下去,只是淡淡地說了句“跟上隊伍”,便自行走開了。劉尚自然不敢再在這榨汁機面前多做逗留,趕緊快步跟上了大部隊。

不過之後參觀製糖和釀酒的作坊,劉尚顯然都有些心不在焉,與張千智的簡短對話顯然給他造成了不小的衝擊,甚至可以說動搖了他心中原本很堅定的打算。直到參觀結束,劉尚都沒有再與任何人進行過交談對話,一直在默默地思考着自己的心事。

2450.第2450章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2829.第2829章2447.第2447章2664.第2664章第1127章 互不相讓第1908章 留學生活2405.第2405章第2311章第2023章第1178章 捂蓋子3240.第3240章第3445章第五百一十章 海盜襲擾2629.第2629章第1984章第1219章 野外遊樂第1298章 海上打靶3205.第3205章3242.第3242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第58章 考察彙報第2145章第3442章第3440章2697.第2697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2589.第2589章第2273章2911.第2911章2968.第2968章2754.第2754章第89章 購僕第1969章3205.第3205章第1402章 反覆試探2761.第2761章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1682章 各施手段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2545.第2545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2104章2810.第2810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戰後清理第1206章 運作機制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八百零一章 陷入困境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76章 貨比貨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372章 求和使者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2564.第2564章第2308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2651.第2651章第1485章 海漢模式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49章 海漢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2834.第2834章3094.第3094章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1434章 全面壓制第1372章 回撤第1963章第2337章第1023章 先遣隊(四)第2026章第2064章2944.第2944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抽絲剝繭第2264章2664.第2664章2828.第2828章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2860.第2860章2416.第2416章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2314章第2116章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60章 鹽場公社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港建設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2290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新兵訓練2817.第2817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2014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幕後真相第2004章第1751章 孰強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