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入籍手續

劉尚見常德高招呼自己,這才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進了辦公室。常德高待他走到近處,一看這位滿臉通紅,額頭下巴全是汗珠,不由得奇道:“劉先生這是在哪兒折騰了一身汗?”

劉尚躬身道:“小人昨晚想將尚未講完的書整理一下,把書稿交與東家,日後也還能讓別人接着講。結果休息晚了些,早上便睡過了頭,擔心大人久候,就從住處一路跑過來了!這實在是失禮得緊,還望大人見諒!”

常德高讚道:“劉先生做事倒是厚道!”

說書先生一般對自己創作的本子都極爲珍視,輕易不會讓與他人,特別是市場反響好的作品,那更是會被當作看家本領一般,頂多留給親傳弟子。劉尚打算在離職前把自己創作的內容整理成書稿交給東家,以便能讓東家找人將未完的故事繼續演繹下去,這種做法的確是堪稱無私了。至於劉尚似乎因此而來得晚了一點,這就只是瑕不掩瑜的一點小過失了,何況劉尚跑得這一身汗,也實在讓人沒法當面指責他的遲到。

“坐坐坐,坐下說!”常德高因爲這個細節而對劉尚有了更多的好感,起身找了個瓷杯子,然後打開桌上的茶葉罐子,抖了些許茶葉:“我這兒的茶就一般了,可能沒你店裡喝的那麼講究,劉先生不要介意。”

劉尚連忙應道:“豈敢豈敢,有勞大人了!”

“大人這種稱呼,你以後就得注意改改了。”常德高又順手拎了個熱水瓶過來,往茶杯裡倒上了開水:“平時稱呼職務就是了,如果是上頭的大人物,就稱首長。明國過來的人才會稱衙門官員爲大人,海漢人不這麼講。”

“是是是,小人一定謹記在心!”劉尚嘴上應着,眼睛卻盯着常德高手裡的熱水瓶。這玩意兒鑫隆茶館裡也有一個,裡面玻璃內膽外面是藤條編的外殼,頂上一個一寸口徑的開口用軟木塞蓋着,上午倒開水進去,晚上倒出來還能冒熱氣,着實是個好東西。不過鑫隆茶館裡的熱水瓶是老闆姜翰專用,包括劉尚在內的其他人也只能喝那種在蜂窩煤竈上反覆加熱的水。劉尚眼饞這個也挺久了,但這東西價格不菲,據說賣價差不多當他一個月的工錢了,他雖然另有資金可用,但這個實在太張揚,與他的收入水平不符,所以也還是不敢買。

單從這個細節來看,在海漢衙門裡做事的待遇着實不錯,而且看這窗明几淨還能聞到花草香氣的辦公室,與劉尚認知中那種衙門小吏辦事的昏暗廂房完全不一樣,比那人聲嘈雜、怪味雜陳的街邊茶館好上百倍,也難怪說書先生這一行裡被徵召的那些人不願再回頭去幹老行當了。

不過若是入職需要把頭髮剪成常德高這種尺寸,劉尚心中還是有些牴觸的,他進屋的時候就用眼睛餘光大量了辦公室裡另外幾個人,也都是與常德高類似的造型,心中不禁暗暗叫苦。等下倒是要找個機會問問清楚,看看是否能網開一面,弄個特殊待遇。

常德高見劉尚半邊屁股在凳子上坐着,一副如履薄冰的神情,當下便道:“你不用緊張,該說的話,昨天我已經說得差不多了,今天請你過來,是希望正式邀請你加入宣傳部工作,不是讓你來衙門過堂聽審。”

這番話的確稍稍緩解了劉尚的心理壓力,讓他的坐姿也稍微鬆弛了一些,不再那麼僵硬。對於入職海漢衙門這件事,本來就是他計劃中的一個環節,但事到臨頭,卻還是有些無法抑制的緊張感。不過他認爲這是自己在說書先生這個草根角色上足夠投入,由於入戲太深纔會有這樣的表現,應該是一個極好的掩飾手段,而常德高的態度似乎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常德高肅然道:“考慮了一晚,想必你已經有了最終的決定。我現在作爲你的入職介紹人,再鄭重地問你一次,是否願意加入海漢宣傳部,從今以後向海漢國及執委會效忠,並願意爲國家利益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這不是強制性的命令,你有選擇拒絕的自由,考慮清楚了再回答我。”

劉尚心裡自然是早就拿定了主意,他根本就是衝着這個階段性的目標纔來的三亞,如果這條路走不通,那麼他這個說書先生在三亞繼續潛伏下去的作用也不大,在半年左右沒有取得成效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會被撤走了。不過他現在的人設是一個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平頭百姓,對於這樣足以改變人生軌跡的重大機遇,表現得有些情緒緊張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劉尚有意沉默了片刻之後才應聲道:“常幹事有意提拔,小人自然是感激不盡,這海漢國立國雖短,但國富民強,政通人和,前景光明,小人也樂於在此長期生活下去。若是有機會能爲國效力,小人定會珍惜機會,全力相報,不辜負常幹事今日之信任!”

“好!”常德高對劉尚的這番不卑不亢的表態也非常滿意,當即便道:“不過你入職之前,先要加入我海漢國,這就意味着你要放棄原來身份,從今以後,你就不再是明人,明白嗎?”

劉尚點點頭道:“這入籍之事,小人初到三亞時便有移民署的長官介紹過相關制度,規矩都是知道的。”

其實海漢對於國籍的管理並沒有常德高說的這麼嚴格,由於每年都要從周邊國家引入大量移民,入籍人員也長期維持在每年五位數以上,對人員的審批和相關要求並不能做到十分嚴格,至於有一些需要常年往來於海漢與其原本所在國之間的人員,更是會長期保持着雙重國籍的身份,在海漢則爲海漢人,在原本的國家就暫時將海漢國籍放到一邊,以便在當地生活和從事各種活動。而海漢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並不會真的嚴格要求民衆按照入籍宣誓時的誓詞來做。

不過對於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這些細節問題上的要求標準肯定就與普通民衆不一樣了。只有安全部、商務部、外交部等部門中少數人員出於工作需要,會被特別批准保有兩個甚至多個國籍。但如果是常駐海南島的人員,那就沒有什麼理由繼續保持雙重國籍了,特別是像劉尚這種因爲個人技能而特招的對象,更是要在其入職之前就要確認放棄原有國籍。

這種政治要求雖然不近人情,但也很合理,畢竟你都要在海漢國當官了,總不能還頂着另一國的國籍。劉尚當然也知道其中道理,他本身有任務在身,倒也沒什麼心理壓力。他更擔心的是自己目前所使用的這個身份背景,會不會被海漢查出什麼破綻來,畢竟海漢安全部和警察司這兩個鷹犬衙門名聲在外,栽在他們手中的人早已經不計其數。

而且劉尚來此之前就曾聽說過,有海漢錦衣衛之稱的安全部裡可是有真正從錦衣衛和東廠裡出來的行家,這些人精於對付試圖從大明潛入海漢的各路好漢,劉尚只能祈禱自己的準備工作做得足夠完善,不會給這些嗅覺靈敏的傢伙留下蛛絲馬跡可循。

常德高道:“既然你決心已定,那便儘快辦理入職手續。你先隨我來!”

劉尚不明所以,但還是跟着常德高出了辦公室下樓,然後又出了大門往西而行。常德高邊走邊解釋道:“入職手續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去民政部把你的入籍手續先辦好,有了海漢國籍,才能辦理後面的事情。”

民政部的辦事處照理說應該也是設在管委會大樓,不過由於三亞港區的民政辦事處還承擔着出入港人員登記的事務,往往需要排隊等候,在管委會大樓就有可能會影響其他機構辦公,所以民政部在港區單獨佔了一處院子設立辦事處。

宣傳部給劉尚開的入職證明書,常德高早已提前準備妥當,由他帶着劉尚過來,也不用再花時間去弄清楚這手續究竟需要在哪個科室簽字蓋章之類的細節,直接領到戶籍科這邊,將蓋好公章的證明書交給辦事人員,而劉尚也拿出了當時初到三亞所辦理的“外來人員臨時居住證明”,驗明正身之後,辦事人員便拿出幾張表格,讓劉尚到旁邊填寫。

這表格上的內容也不復雜,無非是姓名年齡、籍貫出身、從業經歷、目前職業、現居住地、到埠時間、入籍理由等等。不過劉尚絲毫不敢大意,按照自己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人設,一欄一欄地填了。他聽說過海漢國民的登記資料甚是詳細,以後什麼工作分配、買房婚娶、升職調動,都還得要填這些資料,要是萬一填的內容出現偏差就可能會露了馬腳,所以半點疏忽不得。

劉尚一邊想一邊寫,足足寫了有半個多小時纔將這幾張表格填寫完畢,完了又仔細讀過一遍,確認沒什麼疏漏之處,這纔將表格呈上,讓常德高先行過目。

常德高耐心倒是不錯,等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着急,拿着這資料看過一遍之後,這纔將其交給了工作人員。對方審查無誤之後,便拿起公章啪啪啪在每頁都蓋了章,末了還將幾頁邊緣錯開蓋了騎縫章,讓旁觀的劉尚也暗歎這手續的確縝密。

“常幹事,雖說特事特辦,但你也知道,這正式的身份證明起碼要三天才能下來,所以這位劉老兄還得再等上一等。”工作人員跟常德高顯然也認得,一邊將劉尚的登記資料收入一疊文檔,一邊向常德高解釋現在的狀況。

常德高道:“規矩我自然知道,但我這邊等着他辦入職手續,你先開個證明給我,回去好交差。回頭身份證明,宣誓儀式,都讓他自己過來辦了,我就不來了。”

工作人員拗不過他,於是又拿筆刷刷給他寫了一個證明,然後同樣是蓋了戶籍科的公章上去。

“成了!”常德高得意洋洋地朝劉尚揚了揚手裡的紙箋道:“看到沒,茲證明公民劉尚已在本戶籍科辦理入籍登記手續,有了這個,你現在就已經算是海漢國國民了!”

劉尚雙手接過紙箋,心道這內部關係是好辦事,要是自己來跑這些手續,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審下來。他來三亞前後都曾仔細瞭解過海漢的移民政策,除了極少數有特別技能的手工藝者,身家顯赫的富商,有一定地位的前外國官員等身份特殊人士,普通民衆現在想要在到埠後的短時間內就入籍,基本上只有參軍一條路可走,而入籍考察期則會視其工作狀況和日常表現,長達三個月到一年不等。

劉尚雖然有說書這個作爲身份掩飾的職業技能,但也並不在可以立刻入籍的對象名單之中,如果沒有常德高對他的特招,那麼他也得在海南島待滿至少三個月之後才能提出入籍申請,至於什麼時候能夠得到批准那就更不是他能預計的事情了。

如今雖然還沒拿到相關的身份證明,也沒有進行入籍宣誓的儀式,但正如常德高所說的那樣,他現在其實已經擁有了海漢國國籍。而對於絕大多數新移民來說,這的確算是夢寐以求的境遇了。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他此時的感覺仍是十分微妙,甚至對取得海漢國籍這件事還沒有什麼實感。

不過劉尚很快就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向工作人員和常德高表示了感謝。入籍之後,他的行動自由度可就比現在的非國民狀態大多了,很多對非國民不開放的領域,他也終於可以涉足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接下來就會從普通民衆的身份晉升爲官府中人,儘管一開始可能不會有什麼正式的官職,但身份的特殊性已經足以給他帶去諸多行動上的便利。

2652.第2652章3230.第3230章第143章 登陸新港第386章 整裝待發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絲馬跡3325.第3325章第1934章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1069章 北上準備第1783章 爲國爲民2693.第2693章2419.第2419章第2187章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2565.第2565章2612.第2612章2868.第2868章2766.第2766章第1981章2804.第2804章第2028章第1672章 無路可逃3255.第3255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3295.第3295章第3445章3053.第3053章2746.第2746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2038章2573.第2573章第1262章 看家護院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1858章 共享富貴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2311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3200.第3200章2731.第2731章第1909章 境遇差異3200.第3200章第2018章2913.第2913章第八百九十五章 釣魚執法3239.第3239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2823.第2823章第1880章 各取所需2661.第2661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3249.第3249章第1283章 昌石鐵路2922.第2922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1699章 事後餘波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2922.第2922章3414.第3414章第1015章 開國慶典(十五)3016.第3016章第2239章2912.第2912章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2139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擴軍在即2718.第2718章第1673章 戰後評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2097章2845.第2845章第2162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1734章 態度轉變3407.第3407章3413.第3413章2544.第2544章第1908章 留學生活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第188章 少壯不努力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1139章 滲透與控制第3438章3087.第3087章第1422章 大軍到來2591.第2591章2562.第2562章第1712章 特殊招募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2071章第九百七十八章 石碌礦場第23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