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輿論陣地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通盛碼頭大火的各種小道消息在一天之內就已經傳遍了杭州城,除了主管地方行政的杭州府衙之外,位於城內的浙江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大衙門也陸續收到了風聲。不過這幾個衙門或是出於謹慎,或是不屑爲之,並未對外界的某些“謠言”作出及時的澄清。不管是官僚作風還是別的原因,這種比較遲鈍的對應無疑對整個事件的發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火災發生第二天,杭州府衙便收到了寧波府商人林德攜本地受害商家遞交的聯名訴狀。因爲火災直接受害者牽連極多,所以遞交訴狀的隊伍聲勢極大,足足有近百人之多。而這支隊伍又帶動了更多的人蔘與圍觀,在府衙外形成了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人羣。

林德露面的目的可不只是遞交一紙象徵意味濃厚的訴狀,而是要儘可能在輿論陣地上把事情鬧大。所以他並沒有到衙門門口遞上狀紙了事,而是先對圍觀人羣發表了一番頗具煽動性的演說。

“各位鄉親父老,在下寧波府人士林德,昨日城外通盛碼頭大火,遇害的二十餘人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替在下做事的船員。這些人過往並無惡跡,不該遭此惡報,杭州府衙與錢塘縣衙雖都派人到場偵辦案件,卻故意無視火場內外衆多實證,對案情避而不談!在下損失銀錢事小,但二十多條無辜人命事大!今日遞上這狀紙,一告謀財害命的行兇之人,二告辦案不力的捕快,三告掩蓋真相的衙門!就算在這裡尋不到公理道義,在下也要以此手段將火災真相告知天下人,不會讓他們白白冤死!”

林德字字句句都指向衙門在隱瞞火災實情,但又故意不對所謂的實情加以說明,是因爲他知道相關的傳聞已經按照預定的計劃,在杭州城內外傳播開來。他越是不說清楚,民衆就越會以爲那些傳聞都是真的,而他現在刻意不提自己背靠的海漢陣營,也是爲了先博取到更多的同情分。

林德這番表演顯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場民衆頓時議論紛紛,認爲林德的遭遇真的是有不可說的勢力進行打壓的結果。如果真是有他所說的黑幕,那二十多名在大火中遇難的死者,大概也很難有沉冤得雪的機會了。

不過這樣一來,林德明知會舉告無果卻依然要提交訴狀,這種行爲就明顯有了悲壯的意味,說不定還會因此而被官府冠上一個“造謠生事”的罪名。而他已經說得很清楚,這麼做並不是要挽回錢財方面的損失,而是要爲死於非命的無辜者伸冤,這就很是令人敬佩了。

這種不合規矩的訴狀,杭州府衙顯然是不會受理的,所以衙役將訴狀收進去沒多久,又出來還給了林德,並要求他立刻離開,免得大量民衆擁堵在門口阻礙衙門辦公。

能被海漢有關部門選中來執行這個任務,林德的表演能力無疑是得到了足夠的肯定和信賴,即便是面對衙役的喝斥,林德也依舊沒有放棄繼續做一個感染力十足的戲精。他一個跨步邁上幾步臺階,站到那名本來居高臨下的衙役身邊,朝着圍觀民衆大聲疾呼道:“諸位都看到了,這就是官府對待受害者的態度!沒人關心昨天被害死那些無辜者,他們只想掩蓋事實真相!”

林德的控訴立刻得到了民衆的迴應,分散在圍觀羣衆中的數名同夥紛紛響應,也開始有意大聲說出一些帶有引導性的言論,煽動民衆情緒。

在杭州府衙門口鬧事,這種行爲肯定已經超過了官府的容忍範圍,而且眼看民衆的情緒越來越激動,衙門裡很快便採取了應對措施,出來數人將林德拖了進去,剩下的人則負責將圍觀民衆驅散。一下子沒了帶頭的人,看熱鬧的人很快也就散了,只是“府衙衙門將遞訴狀的苦主抓了起來”這個消息接着便在城內傳開,讓許多原本就懷疑失火案有官府參與其中的人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府衙衙門當然也不會蠢到真的把苦主林德關押起來,只是要藉此驅散圍觀羣衆,同時藉機敲打一下不識擡舉的林德而已。當然了,安排林德以苦主身份到衙門碰瓷,其實本來就是這一串苦肉計中的一個環節,而且衙門裡有王元這個內應,即便林德被暫時扣押,也不會在牢中吃什麼虧。

事實上林德在一個時辰之後就成功脫身,不管是知府還是下面的人,都不願將這個燙手山芋留在衙門裡。他們多少也知道現在外面的風向對官府很是不利,把苦主扣下來只會讓外界傳聞越發難聽。現在除了對林德這邊好言相勸,希望他不要繼續煽風點火之外,暫時也拿不出什麼更爲有效的應對措施了。

林德早就得到指點,便也十分配合,反正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出了衙門之後接着散播陰謀論。而在火災中同樣損失不小的二十多戶商家,幾乎都是浙江商界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少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官方背景,當這些人對林德的說法深信不疑之後,他們在杭州所造成的輿論影響就遠遠大過了林德一個人的獨角戲。

當晚這些商家甚至還聯合在杭州城中設宴,一方面替林德洗去晦氣,維持雙方現有的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再次給他製造一個發聲的平臺,讓他能夠有機會把更多的“內幕消息”公諸於衆。對於這些受害者來說,他們還需要在浙江,在大明官府的眼皮子底下混飯吃,所以很多人出於顧忌不能站出來發聲,正好需要林德這麼一個“局外人”來爲大家出頭。另外只要維持好與海漢的貿易關係,今後要把這次的損失賺回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現在做一點雪中送炭式的示好舉動,以後跟海漢談生意的時候或許就會獲得更多的優惠了。

林德在宴席上唾沫橫飛地控訴官府不作爲的時候,偵辦此案的韓正山正在非常苦惱地審視今天所找到的一些新的證據。負責清理火場的衙役在船上和倉庫的殘骸中分別找到了疑似兇器的武器——兩把明軍大量列裝的制式腰刀。儘管這點證據並不足以證明有明軍參與到這起殺人縱火案中,而且將兇器遺留在作案現場這樣的手法頗有栽贓嫁禍的嫌疑,但這樣明確的的證物又不可能視而不見,還必須要將其寫入到辦案的報告中去。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另一路順着錢塘江往下游尋找線索的人馬回報,在距離通盛碼頭十多裡之外的下游,有人曾在案發後的清晨目擊了一艘沒有懸掛旗號的蒼山船駛離河岸,而且目擊者不止一人,均是早起勞作的當地農戶。這無疑也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如果是巡查江面的明軍水師所屬,那必定是要在桅杆上升起旗號,而這種有意隱藏身份的行爲,出現的時機未免太巧合了一點。

蒼山船這種小型戰船在錢塘江至杭州灣沿岸的各處衛所都有部署,如果真是軍方有人蔘與作案,韓正山知道以自己的權限就很難再追查下去了,少不得要將案件移交給可以上查天下查地的錦衣衛衙門了。

韓正山連夜將辦案進展向王元彙報,並請示是否要主動移交案件,王元卻要求他先向沿江各駐軍軍營派出人手要求協查,弄清到底是哪個地方派出了這艘沒有懸掛旗號的帆船。

這對於府衙下屬的捕快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艱鉅的任務,軍方會在這種事情上配合調查的可能性非常低,哪怕是有杭州府發出的公文和手令也很困難。

韓正山只能大着膽子提出要求:“大人,可否請都司衙門發出協查通報,這樣或許查辦起來會容易不少。”

王元嘆口氣道:“這個道理本官何嘗不知?只是此事明顯已經牽涉到本地駐軍,想讓都司衙門協助,就必須得告知全部案情,那從他們那邊走漏了消息又該怎麼辦?只怕你還沒出杭州府,消息就已經傳出去了。還是先自己試試看,實在不行再嘗試別的辦法吧!”

韓正山見上司堅持,也只有無奈照辦了。想要以六扇門的名義去調查軍隊的巡邏出勤信息,從程序上來說的確是不合規矩,如果軍方不合作,韓正山真是連個屁都放不出來。

接下來的發展果然如他所料,被派往各處衛所的捕快全都被拒之門外。特別是那些已經知曉通盛碼頭縱火案一事的衛所,更是不肯與杭州府衙合作調查此事,直言讓登門的衙役拿浙江都司的公文出來纔可接受調查。直到兩天之後,在各處都碰了釘子的衙役陸續返回杭州,韓正山纔不得不將信息再次反饋到王元那裡。

對於這樣的狀況,王元當然是早有心理準備,他讓韓正山去查衛所駐軍,本來就沒打算能從這個路子有所收穫。畢竟出現在錢塘江上的神秘蒼山船並不是隸屬於這附近任何一處軍營,而是海漢人從南邊台州某地弄來的,演完戲之後就帶着那些業已昇天的水手們離開了杭州灣,就算把杭州附近翻個底朝天,也絕對找不到那條幽靈船了。

而這辦案因此被耽擱了兩天時間,不配合的是軍隊,追究責任可不在府衙這邊。而就在這短短几天之中,通盛碼頭大火在杭州的傳聞已經由“失火”變成“縱火”,原本二十餘人的傷亡也在傳聞中變成了官府爲避免承擔責任,有意縮小了傷亡人數,實際傷亡多達百餘人。關於行兇者身份和目的的猜測倒是越發清晰起來,調查中發現的所有證據都在指向明軍。

甚至有一些聽起來已經十分可靠的傳聞,稱去年在杭州城無端失蹤的浙江都司指揮僉事於平風的手下和家人,將這筆帳算在了海漢頭上,經過長期策劃之後,動用軍隊實施了這次的殺人縱火案。還有說動手的是其實是去年死於杭州灣海上的海寧衛指揮使馬越,此人與海外倭寇勾結已久,去年那次只是被海漢揭穿惡行,身份敗露之後詐死脫身,這次勾結了倭寇在杭州城外突襲海漢船隊,以報丟官大仇。還有稱同樣是去年年中失蹤的錦衣衛百戶廖訓纔是此次縱火案的幕後黑手,爲此還動用了錦衣衛南鎮撫司數十名好手,目的就是爲了打擊海漢,阻止其藉助貿易手段進入浙江。

這些傳聞全都是有板有眼,乍聽起來似乎也合情合理,與過去一年中浙江沿海所發生的數起事件暗暗相符,而傳聞中的行兇者也的確與海漢有宿怨,有十足動機去做下這種喪心病狂的舉動。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傳聞的主角統統都已經消失在公衆視野中很長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再站出來自證清白了。這一口口的黑鍋扣到頭上,他們連發聲自辯的機會都不會有。

俗話說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短短几天內杭州城內外謠言四起,官府的公信力也隨之急劇下滑。而且市面上開始有傳聞稱三司衙門將會對曾與海漢有經濟往來的商家予以整治,導致商人們開始恐慌,一些原本還站在林德一邊的合作者也迅速與他劃清了界線。林德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傳聞會發酵到這樣的地步,應該也是舟山島上策劃此事的首長們所沒有預料到的狀況。不過既然已經到了這種程度,那麼接下來的戲也該登場了。

在通盛碼頭一案發生後的第七日,林德再次高調前往杭州府衙舉告。這次看熱鬧的人比前次又多了不少,但願意站出來挺他的人卻已經寥寥無幾了。而他所遞交的訴狀再一次毫不意外地被退了回來,衙門的答覆是“此案已移交提刑按察司偵辦”,顯然是開始玩起踢皮球的遊戲了。

3129.第3129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第1402章 反覆試探第2章 入夥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防務交接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七百九十二 尋找新目標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2758.第2758章2666.第2666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48章 人選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八百九十章 斷人財路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第1019章 實際困難3102.第3102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1870章 世子的使命2666.第266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2384.第2384章2903.第2903章第311章 合股造船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四百二十四章 詹貴買船第2309章第1268章 入籍手續第2189章第90章 錦衣衛(一)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2456.第2456章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2278章第372章 求和使者第1824章 止步於此第1304章 虛驚一場第2154章3023.第3023章第1440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五十三章 島嶼賭場第343章 強行冤大頭2669.第2669章2782.第2782章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3366.第3366章2608.第2608章第1455章 實惠第1926章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第1272章 無法成事3335.第3335章第四百零六章 新生活(二)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第1237章 萬事俱備3392.第3392章第48章 人選第174章 銷售模式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1536章 利益劃分第六百七十三章 變相軟禁第2332章2705.第2705章第1880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第32章 春種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2756.第2756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3432章3148.第3148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3366.第3366章第1989章第2090章3311.第3311章第1925章第2215章第1557章 野心勃勃2457.第2457章第2019章2426.第24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