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兩種態度

苗栗當地的油田自開採以來已經平穩運轉了幾個月,由於海漢現階段的石油加工手段還很粗陋,煉油廠產能有限,所以原油開採量並不算大。除了儲備一定數量的原油之外,工業部更多的是將這處油田當做了培訓石油工人和試製各種開採鑽探工具的場所,爲將來開採真正的大油田作技術和人才方面的準備。

田葉友在指揮完成了最初的鑽探開採階段之後,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事情需要他一直在現場盯着了。如果不是需要培訓產業工人,他早就可以離開苗栗了。當然了,山東這邊形勢未定,田葉友來得太早也沒用,只能白白浪費時間,所以必須得等到北上艦隊控制住當地局面之後再動身。

不過即便田葉友來到山東,要開發這處銅礦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實施到位,這種大項目不但對負責人的專業技術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因爲其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投入礦場的勞動力數量也有較大的需求,以海漢先遣隊目前控制的這些人手,大概還不足以在建設芝罘島基地的同時,分出勞動力去幾十裡之外開礦。

也正因爲如此,王湯姆在遼東聽說皮島還有幾萬漢人難民無處可去,當即便打定了主意要設法把這些人弄出來,其中一部分人手就可以投放到福山銅礦實施開採。當然了,按照海漢的傳統,礦山這種地方也是安置苦役營服刑人員的好場所,日後進軍遼東抓獲了後金戰俘也可以丟到這邊,類似下坑道這種高風險的髒活累活就可以讓戰俘去幹了。

福山銅礦開發在即,芝罘島指揮部也不想再與本地駐紮的明軍過多糾纏,想將安保力量先向銅礦項目進行傾斜。根據前段時間俘虜的土匪供述,萬家軍的主力雖然已經在福山縣城一戰中覆滅了大半,但尚有軍師蒲學光等人逃亡在外,有很大的機會對萬家軍殘餘勢力進行重新整合。而且福山銅礦所在的位置,似乎距離萬家軍的一處據點匹山夼非常近,在銅礦勘探開發之前,肯定要再次對其附近區域進行清剿,確保不會被土匪襲擾才行。

奇山千戶所的明軍雖然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但海漢軍方認爲其發動主動攻勢的可能性極低,而且即便是有動作,也不太可能突破芝罘島南部沙洲上已經成型的防線。指揮部在那裡部署了兩個連的步兵和十餘門火炮,加上數道由鐵絲網、壕溝和各種障礙物及磚石防禦工事組成的縱深防線,就算是用騎兵衝擊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從外部突破。加之海漢在其附近部署的反監視遊動哨,可以說奇山千戶所帶來的威脅目前還在海漢可控的程度,倒也不急於立刻採取一些非常規手段去解決。

沈志祥帶回來的消息多少也有令人寬慰的成分,奇山所千戶馮飛並沒有與登州來的武將完全站到同一立場上,不管是拿人手短還是他本身就膽小畏戰,這對海漢而言終究算是一個好消息。至於那個固執的上官野,由於目前還摸不準他的來路和後臺,海漢這邊也很難判斷出他如此堅持要與海漢對着幹的真實原因,大概還得等到安全部的人從登州回來才能拿到進一步的消息。

沈志祥雖然對王湯姆誇下的海口半信半疑,但海漢展現出來的財力的確強大,讓他很難去懷疑對方的賺錢能力和手段。不過對於海漢所承諾過的援助,他還是心心念念地不忘提醒對方:“兩位大人,那不知何時才能啓運救助皮島的糧食?”

“不用等太久,只需兩三天時間,我們安排好貨船以後,就可以啓運了。”錢天敦向他說明道:“首批援助皮島的物資,主要包括十萬斤糧食和一些常用藥材。這些貨船把物資運抵皮島之後,希望貴軍能安排一批移民乘船返回。”

“這是當然,既有協議在先,東江鎮必會履行。”沈志祥非常篤定地應道。

對於將島上難民以移民的方式交給海漢遷出這件事,東江鎮高層的意見非常一致,都認爲這是可以實實在在幫助東江鎮減負的一個措施。這些難民在島上只能扮演累贅,加速島上的物資消耗速度,但將其作爲移民交給海漢人卻可以爲東江鎮換來糧食和其他援助。以難民換援助,這種合作方式對東江鎮只有好處,沈志祥也根本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要拒絕海漢人的善意。

沈志祥已經想好回到皮島之後,一定要勸說沈世魁加大與海漢的合作力度,畢竟這麼有實力又肯主動出力幫忙的合作伙伴在當下可找不到第二家了。只要海漢人肯扶助東江鎮,東山再起反攻遼東似乎也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

至於山東這邊的官府,沈志祥已經不對其抱有太大的期望,不在中間使絆子就已經是最理想的狀況了。山東這邊顯然有些人是安了心要跟東江鎮對着幹,沈志祥心裡也是憋着一股氣,日後一定要用東江鎮的重新崛起來打這些人的臉。

又過了一日,派往登州城打探消息的一隊人馬終於平安歸來,帶隊的龔十七回到島上之後,立刻便向郝萬清彙報了這一趟的收穫。郝萬清聽了報告之後覺得有些消息必須讓軍方知曉,立刻又通知了錢天敦和王湯姆過來開碰頭會。

“事態可能比我們預計的要複雜,所以找你們過來合計一下。”郝萬清簡明扼要地直接進入正題:“龔十七,把你這次去登州打探到的情況再說一下。”

龔十七此次去登州打探消息,一隊五人是以遊商小販身份爲掩護,在登州城內待了四天。雖然對登州城的狀況並不熟悉,也沒有可以加以利用的人脈關係,但期間利用各種手段,倒也打聽到了不少有價值的信息。特別是指揮部最爲關切的登州官府對海漢到來所持的態度,總算得到了一些具體消息。

龔十七道:“卑職多方打探,發現登州官府對我海漢船隊的到來,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確切地說,這種差異是存在於文武官員之間。”

根據他的調查,登州府自知府陳鍾盛以下,文官普遍都認爲海漢船隊的到來是一件好事,原因有三。一是協助官府掃掉了毒害地方多年的匪幫萬家軍,拯救了日益惡化的地方治安;二是爲轄區內的難民提供了救助,避免了福山縣發生民變的危險;三是重新開通了與浙江之間的海上通商航道,爲重振地方經濟帶來了希望。

這些都是登州官府一直想做但又無力實施的事,海漢的出現實實在在地替官府解決了不少麻煩,而且這都是有據可查的事實,又有福山縣衙與奇山千戶所作保,真實性沒有什麼好懷疑的。雖說海漢作爲另一國擅自派人登陸大明領土並建立據點,這些行爲似乎在外交程序上有些問題,但瑕不掩瑜,官府也必須承認海漢所作出的貢獻。最重要的是,海漢沒有表現出與官府對抗的敵意,截止目前所作的也都是讓人喜聞樂見的好事,這實在很難用“入侵”去定性他們的到來。

然而軍方的意見就有些不同了,從龔十七在登州所打聽到的消息來看,登州駐軍對海漢的出現是充滿了戒備心,而且持有這種態度的並非個別高級軍官,外地進駐登州的軍官在公開場合的論調幾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認爲海漢的出現對登州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能夠以武力打擊地方土匪武裝的海漢軍隊,自然也能將其矛頭指向大明的城池和領地,遠道而來的海漢軍與佔山爲王的本地匪幫武裝,在本質上沒有根本的區別。

至於救助福山縣民衆這件事,軍方認爲這僅僅只是初期收買人心的手段,等海漢在福山縣扎穩腳跟,這樣的舉措大概就不會長期持續下去了。畢竟救助難民這種事在官府看來,完全是屬於吃力不討好的行爲,海漢人又不是神經病,幹嘛要長期做這樣的賠本買賣。

而開通海上通商航道這種說法,在軍方看來更是海漢欲蓋彌彰之舉。不知從何處得來的消息,據說海漢在南方便是以走私生意發家,他們所稱的海上貿易,其實就是大明明令禁止的海上走私了。海漢把走私生意做進山東,可並不是爲了幫助地方官府重振經濟,完全是爲他們自己謀取私利罷了。他們所帶來的軍隊便是這種意圖最好的證明,有哪路海商是帶着軍隊出來做生意的?這分明就是準備好了談不攏就打,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軍方認爲海漢的到來對地方治安局面非但起不到拯救作用,反而會讓形勢變得更爲嚴峻。從目前所知的信息來看,海漢與萬家軍的交手幾乎是一邊倒地結束了戰鬥,實力遠遠超過對手,而登州駐軍連控制萬家軍都很吃力,又如何能應付海漢這個實力更強的攪局者?最穩妥的辦法,莫過於趁着海漢人初來乍到立足未穩,立刻組織一波討伐,將他們逐出山東海岸。

然而打仗是要花錢的,軍方雖然想動手,但如果得不到地方上的財政和物資支持,也很難實施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所以近日登州府的文武官員正爲了此事爭論得不可開交,而且消息已經從官府內部通過各種渠道流傳出來,以至於城內民衆也都對此議論紛紛。龔十七隻需將聽到的各種消息進行鑑別篩選歸類,就能大致推斷出登州官場上目前存在的意見分歧了。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兩位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等到龔十七說完之後,郝萬清便向王錢二人徵詢看法。

“明軍當中對我們有敵意的人物,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情報?或許我們可以由此找到更深層的原因。”王湯姆首先提出問題。他並不認爲登州駐軍對海漢的敵意是沒來由的,特別是在海漢已經向福山縣官府和駐軍表現出了足夠的善意之後,登州明軍仍然認爲海漢的到來不懷好意,王湯姆認爲這可能是有人從中作祟的結果。

龔十七應道:“原登州衛的編制在前兩年的戰事中折損嚴重,目前登州駐軍中有大部分都是明廷從山東各地調來的部隊,所以這些人物的根底,短時間內也很難盤查清楚。”

錢天敦提出的問題更實際一些:“登州城附近目前有多少明軍駐紮?”

龔十七道:“根據卑職的統計,駐軍規模應當在五到六千人,其中水師還處於重建之中,編制不過七八百人。卑職以爲,因爲其所屬部隊太過繁雜,想要整合到一起執行作戰任務,大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卑職在當地聽說光是參將一級的軍官,在登州城中就有七八人之多。真打起仗來這些人誰聽誰指揮,倒也是個麻煩事。”

錢天敦點點頭道:“說到這個,沈志祥也提過,登州城派到奇山千戶所駐紮的上官野,也是一名參將,看樣子當地的高級軍官的確是超編嚴重。”

王湯姆笑道:“麾下就幾百人的參將,低配啊!不足爲慮!”

錢天敦和郝萬清都是會意地笑了起來,龔十七不懂什麼叫“低配”,但他也能看出幾位首長對於目前的形勢並不緊張,想來應該也是有了主意了。

玩笑歸玩笑,登州城駐紮着幾千對海漢懷有敵意的明軍,就算不開戰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要嘛想辦法化解對方的敵意,要嘛就得通過更激進的手段徹底解決這個威脅,軍方終究要拿出一個應對方案才行。

錢天敦道:“目前蒐集到的情報還很有限,也判斷不到對方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纔跟我們作對。我們現在也只能先採取預防手段,多派些人馬出去,加強對登州城方向的水陸監控。”

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2098章第216章 軍力吃緊2884.第2884章2896.第2896章2737.第2737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2572.第2572章2659.第2659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307章2678.第2678章第2336章2686.第2686章第1993章3219.第3219章3343.第3343章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1979章第1825章 冤家路窄2760.第2760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第1053章 老闆駕到2465.第2465章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1909章 境遇差異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2116章2721.第2721章第1925章第1600章 好事多磨3259.第3259章第112章 彈藥儲備2893.第2893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76章 貨比貨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3346.第3346章2841.第2841章3115.第3115章第253章 占城形勢2819.第2819章2981.第2981章第1648章 令人絕望第1704章 棱堡工地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第2092章第1292章 炮火覆蓋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納移民的套路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2760.第2760章第1486章 各憑本事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07章 沿途考察3160.第3160章第1981章第1442章 險情第1389章 大局2374.第2374章第91章 錦衣衛(二)第2043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石迪文訪舊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2515.第2515章第1409章 以戰代練第2103章3157.第3157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1478章 前線第六百三十一章 淡美蘭羣島2558.第2558章第143章 登陸新港第2308章2970.第2970章2779.第2779章1263章 市立圖書館第3440章第1529章 真假錦衣衛2761.第2761章第3431章第2092章第1805章 海軍基地第2272章第1136章 無處可逃第2273章第1366章 入冬之前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