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

“等交付給貴方的糧食轉運完,我們就立刻出發返回登州。”王湯姆邀請沈志祥入座,然後讓衛兵上茶。

沈志祥謝過王湯姆,假裝不經意地問道:“不知道貴國船隊從這裡到登州需要航行幾日?”

他問這問題一方面是想了解海漢艦船的實際航速,另一方面也是看看對方是否真從登州過來,這航程是做不了假的,如果對方沒有規劃過這條航線,那大概就答不上來了。

王湯姆應道:“以大明的里程計算,從皮島到登州芝罘灣大概相距七百里,順利的話,一天半就能到。”

皮島到登州直線距離大約二百海里,如果是開足馬力的旗艦,其實用不了一天就能到達,不過考慮到艦隊中還有不少是純風帆動力的船隻,肯定沒法跟上全速前進的旗艦,艦隊整體航速會慢一些,所以王湯姆預計的時間也相對比較寬鬆。不過以大明水師的水準來衡量,一天半能從皮島趕到芝罘灣,也已經算是一等一的快船了。

沈志祥又問起了另一個他十分在意的問題:“王大人,聽說貴軍近日與叛逃遼東的登州水師有過交手?”

王湯姆點頭應道:“不但交了手,還抓了四十多個俘虜,小沈將軍要是有興趣,待會兒我讓謝立帶你去見一見。”

沈志祥道:“那就有勞了!在下在登州水師中有幾個故交好友,在登萊之亂中失蹤,一直想找機會打聽他們的下落,就是苦於無法聯繫到登州水師舊部。”

王湯姆這幾年走南闖北,也積累了不少與這個時代的大明官員打交道的經驗,自然能聽出沈志祥的弦外之音——你們別想隨便找幾個人冒充登州水師的戰俘,老子在水師舊部裡有認識的人,到時候一問便知真假。

王湯姆當下也不說破,不急不慢地說道:“我們前幾天還去了金州灣,發現登州水師的舊部都集中在那裡,說不定小沈將軍的朋友也在那邊。等我們在山東這邊安置好之後,再慢慢騰出手腳收拾金州這邊,屆時希望東江鎮的官軍也能一同出兵,收復遼東。”

沈志祥嘴上客氣幾句,心裡卻不太相信王湯姆的說辭。登州水師叛逃到遼東之後,與東江鎮的水師也碰過幾次,從戰績看是東江鎮稍稍吃虧一些,說起來還是登州水師更強一籌。沈志祥認爲這海漢艦隊看起來雖然有點實力,但打仗這種事不是僅僅取決於武器裝備,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參與和指揮作戰的人所擁有的戰鬥意志和軍事素養。那登州水師乃是大明北方的海上精銳,實力可不是吃素的,打起來必有損失,海漢一個從南方來的外邦異國,有什麼理由要爲大明賣命,主動去到遼東跟後金作戰?

至於約定一起出兵,協同作戰,沈志祥認爲這也只是對方的客氣話而已。如果真的一起出兵,軍費怎麼算?糧草物資從何處來?如果到時候奪回旅順,這功勞算誰的?地盤又算誰的?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實施就不得不面對很多現實問題,而沈志祥並不認爲對方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和意願。這些是大明朝廷都顧不上解決的問題,海漢憑什麼要搶着來出這個頭,在沈志祥看來,這對於海漢而言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沈志祥沒有寄希望於海漢出兵,但他卻記掛着剛纔在甲板上所看到的艦炮,當下便婉轉地問道:“適才登船後看到船上的火炮,似乎威力不小,貴國鑄炮之術很是精良啊!不知與佛郎機人是否是師出同門?”

王湯姆笑道:“佛郎機人最近幾年賣到大明北方的火炮,一多半就是我們造的。只不過按照他們的要求,炮身上沒有鐫刻我們的名號而已。”

前幾年登萊總督孫元化在位的時候,便在登州組建新式火器部隊,並且設法通過葡萄牙傳教士與澳門搭上關係,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武器,還聘請了一幫西洋教官向士兵傳授炮兵戰術。而當時葡萄牙人已經跟海漢達成了合作關係,從海漢這邊採購的軍火也有一部分流入到大明北方,只是沒有炮身銘文,明軍並不知道這些炮的真實來歷而已。

海漢當然清楚葡萄牙人的這些做法,但當時自身的海上活動範圍有限,也並不具備這種軍火銷售渠道,所以這種買賣也就只有交給葡萄牙代理商去完成。這些早年出售到大明北方的火炮一部分裝備在登萊駐軍之中,還有一小部分通過海路流入了東江鎮的轄區。不過登萊之亂以後,這些火炮倒是有一多半被叛軍帶走,送到了後金手中,也由此成了後金在戰場上壓制大明的殺器之一。

對於海漢來說,這些流失到後金的火炮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賣炮的錢也早就收進了口袋,不過對大明來說,這裡外裡的虧就吃得大了,花費重金購買的武器沒用幾年就便宜了對手,局部地區敵我實力立刻出現了反轉,在遼東戰場上節節敗退。東江鎮的明軍想要購入類似的武器裝備用於反攻遼東,但卻根本沒有這種渠道,所以沈志祥看到海漢戰艦上的艦炮之後,纔會立刻就動了詢價的心思。

沈志祥一聽王湯姆這回答,當下立刻便追問道:“王大人,那可否向東江鎮發賣幾門火炮?”

王湯姆道:“那請問東江鎮能拿出足夠的現銀來結算嗎?”

“這個……”沈志祥臉上也不禁顯出了尷尬之色,東江鎮目前的狀況已經非常窘迫,島上基本完全沒有營收,只能靠大明和朝鮮三不五時的救濟艱難度日。都督沈世魁手中雖然也還有一些錢財,但那是留待應急的特別資金,要是提前拿出來用到了別處,只怕日後反攻遼東都沒有軍費了。

不過機會難得,沈志祥咬了咬牙,還是決定要先詢個價,萬一這海漢人善心發作,開個不那麼嚇人的價錢出來,大家還可以慢慢商量商量。

“王大人,銀子不是問題,只是不知道貴國所產火炮作價幾何?”沈志祥當然不能在這種時候露了怯,還是強行繃起面子問道。

王湯姆見他問得認真,便忍住笑意答覆道:“那小沈將軍是想買陸上用的,還是船上用的?”

“陸上用的。”沈志祥心想以東江鎮現有的船隻,即便裝備了海漢這種船用火炮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只要看看這炮的個頭大小,就知道自家的船身結構吃不住這種火炮發射的後坐力,交戰時只怕還沒把對手打沉,就先把自己的船給震散架了。

王湯姆從辦公桌下拿出一本大大的簿子,翻開來放到沈志祥面前,向他說明道:“這是本國軍火出口資料,這一頁就是火炮相關,小沈將軍可以看看哪種合用。”

沈志祥湊過去看了幾眼,頓時心裡就不淡定了。這資料是一本畫冊,每種火炮都有一副三寸見方的描圖,十分清晰地描繪出了火炮正面和側視圖,旁邊配以文字說明,火炮射程、炮身尺寸、炮彈重量、炮管口徑、相關配件、發射方式、火炮壽命、操炮人數等等都有詳細數據,光是這一頁就有十種不同型號火炮的介紹,看得沈志祥眼睛都有些發花。

當然了,最吸引他眼球的,還是標註在資料最後末尾的火炮報價。最貴的單門炮價格就超過五千兩白銀,而最便宜的小口徑炮也要六百兩銀子一門,後面還註明了含彈丸及專用發射藥包、防水拉火管共二十發。

“王大人,這個報價……未免太高了一些,即便是大明兵部督造,也沒貴到這個程度!”沈志祥看得暗自咋舌,當下便對王湯姆提出了質疑。

王湯姆不慌不忙地反問道:“當初明軍買的佛郎機炮,價格比這便宜嗎?據我所知,那時候孫元化大人可沒有對價格問題挑挑揀揀。”

沈志祥臉上一紅,心道倒是忘了這一茬。當初明軍從葡萄牙人手裡所購入的海漢外銷型火炮,價格的確要更高一些,只是那時候朝廷支持孫元化在登州搞軍事改革試點,在軍費預算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貴點也都認了,再說當時也沒有別家可選。而大明兵部自己所造的火炮,在性能上比起這種進口的“西洋炮”,的確是有着比較明顯的差距。

王湯姆先前才說過這些火炮都是海漢製造,那麼這中間的門道,自然也瞞不過海漢,沈志祥想直接殺價,結果就碰了個不大不小的釘子。

沈志祥只能強行辯道:“孫大人那時候情況有些不一樣,與現今不可同日而語。”

王湯姆笑了笑道:“不管是射程、精準度、發射頻率、使用壽命、保養難易,只要小沈將軍能找到比我們的火炮更好的同等武器,那我就折價一半賣給你好了。”

王湯姆對於自家的出口軍火質量有着極高的信心,這些武器都是在歷年的戰爭中不斷地改進性能,儘管只是出口型,但綜合性能肯定已經超過了大明自行製造的火炮。正是因爲如此,海漢兵工纔敢定出高價進行出售。

沈志祥哪能找得到更好的火炮,有那本事也就不用在這裡詢價了。僅從紙面數據來看,海漢火炮的性能只怕遠在大明自行鑄造的火炮之上,而這也與東江鎮這幾年的實戰所得出的結論一致,即高價進口火炮的確要比大明自產火炮在使用性能方面要強一些。一分錢一分貨,海漢火炮賣得貴,自有其道理在。

沈志祥眼見磨不過去,只能婉轉地說道:“實不相瞞,照貴方所報這個價格,只怕我家都督大人難以接受。”

王湯姆道:“如果貴方手頭上暫時不太方便,其實我們也還有別的結算方式,應該可以讓貴方更容易接受一些。”

沈志祥連忙應道:“願聞其詳!”

王湯姆豎起兩根指頭道:“很簡單,就兩個辦法,要嘛以物易物,要嘛以貸款的形式向我們購買。”

沈志祥皺眉道:“只是皮島並無物產,如何能夠以物易物?”

“那就第二個法子好了。”王湯姆道:“我們借錢給你們,但這個錢是專款專用,只能用於向我們購買軍火裝備。”

“那就是賒欠了。”沈志祥立刻便聽懂了王湯姆的意思。海漢說是借錢,但實際上只是名義上借出,錢根本不用過東江鎮明軍的手就又回到海漢口袋裡,跟賒賬其實並無差別。當然了,既然是正規交易,這借條肯定是要寫的。

王湯姆點點頭道:“說是賒欠也沒什麼錯,不過這賒也是有條件的,你們得拿點東西出來抵押才行。”

此時沈志祥已經不知不覺被帶入了王湯姆的節奏中,聞言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還繼續追問道:“要何物抵押?”

“當然是要值錢的東西,比如房產、地皮之類的最好。”王湯姆不動聲色地誘導道:“在山東的我們也認可,不過皮島上的就算了,對我們而言沒有價值。”

沈志祥盤算一番,搖搖頭道:“東江鎮所屬房產地皮多在遼東各州縣,只怕一時半會難以收回。就算我們肯拿出來抵押,想必王大人也不會收。”

王湯姆聽他這話倒是說得很實誠,當下便主動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以東江鎮目前的情況,大概的確是拿不出什麼現成的不動產了。我看要不這樣,就以東江鎮的明軍自身爲抵押品向我們借款,小沈將軍覺得如何?”

“以明軍爲抵押品?這活人如何抵押?”沈志祥聽完之後很是不解地反問道。

“活人當然可以抵押。”王湯姆見對方已經開始上鉤,便繼續勸導道:“你們爲大明效力,那朝廷是不是給你們發軍餉作爲報酬?”

沈志祥下意識地點點頭表示承認這種說法。

王湯姆便接着又道:“那麼由我們海漢出錢對你們進行僱傭,效力期間的軍餉用於償還購買武器的貸款,你覺得如何?”

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2934.第2934章2590.第2590章第1534章 地方割據第1270章 各尋門路2950.第2950章2920.第2920章第1970章2618.第2618章3164.第3164章2719.第2719章2942.第2942章第341章 試射新槍3412.第3412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第2227章第2041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五百四十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3032.第3032章第2063章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1614章 經濟動力2994.第2994章第2013章2883.第2883章第1590章 儋州風情第2241章2832.第2832章第2295章第1951章第1442章 險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超出預計的順利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1370章 蠶食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第3440章第82章 生活問題2476.第2476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四百零五章 新生活(一)第2039章2598.第2598章第2099章2765.第2765章2486.第2486章第1909章 境遇差異第3421章3224.第3224章第1333章 隱患人物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2005章第104章 中西對比第76章 貨比貨第1705章 意見分歧第1809章 人口輸送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第2334章第1817章 無解難題第98章 蒸汽機2863.第2863章第186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1707章 重生機會2829.第2829章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3305.第3305章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3119.第3119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385章 可疑對象2427.第2427章3009.第3009章第2158章第2360章第1233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3036.第3036章第1251章 各懷心思2600.第2600章3134.第3134章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安南軍團的反應第1071章 不同兵種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方態度第1273章 意外收穫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2248章第2358章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第19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