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實力展示

關於航線的制定工作,北美幫的幾個人表示可以攬下來,不過一趟實地考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兩艘雙體帆船都能保持十五節以上的平均航速,跑一趟鴻基港倒也花不了幾天時間。能夠在憋了幾個月之後出海跑一趟長途,想必在勝利港的王湯姆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一定會非常高興。

當然,尚在衆人口頭計劃之中的這趟航線考察的內容可不僅僅真的只是考察航線而已,船員們還得記錄沿途的水文海情,並且根據航程尋找安全可靠的沿岸停靠點。最重要的是考察浮水洲島與鴻基港兩處固定停靠點,計算建設所需的物資、人手,然後才能以此來制定詳細的開發計劃。

但北美幫這幾個人的臨時抽調,勢必會影響到他們手頭上的相關項目進展。比如已經在進行三酸二鹼試製的化工部門雖然還有好幾個學化工出身的穿越衆,但調走喬志亞仍然會有比較大的影響。而羅傑和石迪文現在是機械加工方面的專家級人物,在機牀還沒有安裝到位的情況的下,很多精度要求較高的金屬零部件就必須由他們這樣的熟練工用純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來,這一趟公派出差很有可能讓執委會不得不下令機加工序暫時停工幾天。

而另一項比較耗時的準備工作當然就是買船和招募水手。第二天執委會便與駐崖辦取得聯繫,要求他們在崖州發動關係,想法完成這兩項工作。要說起來,駐崖辦現在算是穿越集團唯一的對外窗口,執委會試圖要在短時間內弄到足夠的船和人,那就必須得看駐崖辦的本事了。

駐崖辦這邊倒是有一個好消息立刻反饋給了執委會——前一次與兩家商行交易之後,有一批貨物和現銀會在今天發運送到勝利港,而兩家商行的掌櫃都會親自押貨走這一趟,屆時執委會可以直接與他們進行接觸,商談買船的事宜。這兩家商行的根子一個在瓊州府城,一個在廣州,都是比崖州繁華得多的地方,不管是想要買船還是僱傭水手,相較於崖州要容易許多。

這個消息讓執委會頗爲重視,陶東來和施耐德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趕去勝利港,爲這次會見做一些事前準備工作。而保安連和駐紮在勝利港東岸的新兵營也全體動員起來,他們將在這兩天負責維持好勝利港的治安秩序。原本在港口修建碼頭的勞改營苦役也被暫時調離,全部送去了新兵營所在的東岸沙洲上,爲扼守港灣的防禦工事加築石牆。炊事班的樊大廚也被臨時調回了勝利港,執委會指名由他來負責操辦今天爲客人準備的接風宴。

下午三點,在榆林角外巡弋的“飛速號”聯繫勝利港,稱發現從西南海面上駛來了兩艘中式福船。十多分鐘之後,“飛速號”發來確認消息,看到駐崖辦的何夕便在其中一條船的甲板上,這應該便是從崖州送貨過來的船隊。

在“飛速號”的引領之下,兩艘福船順利地駛入了港灣,停靠在已經完工了三分之一的碼頭上。而這兩艘船上的幾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來此作客,他們也毫不例外地被岸邊那一排巨型鐵船震了個目瞪口呆。他們出發之前倒也多少聽說過那麼一點風聲,據稱海漢人是乘坐一些巨大的鐵船跨海而來,大部分人原本都認爲這只不過是荒謬的傳聞,但當他們看到實物的時候才真正感受到了這種巨大的震撼。兩位自認爲見多識廣的掌櫃瞬間就覺得自己過去的人生簡直就是坐井觀天,人世間竟然有人能造出如此巨大,可以漂浮在海面上的鐵船!由此看來,海漢人當中果然是有不少能工巧匠,也就難怪他們能製作出那些精巧的玻璃製品和清晰照人的銀鏡了。

兩名商行掌櫃在何夕的帶領下離船上岸,陶東來和施耐德已經在碼頭上等候他們的到來。這做生意的人都是極有眼色,見上次來崖州談生意的那位施先生還站在這位陶先生身後半步,便明白這位陶先生在海漢人當中的身份應該極高,當下便深深作揖見禮。

張掌櫃見碼頭上整整齊齊地站着成排身着花綠對襟短衣的男子,便向陶東來詢問這是何意。陶東來笑道:“這些都是我們在本地訓練的民團,平時負責維持本地治安,緝捕盜賊。今天有貴客來訪,就讓他們來維持一下碼頭秩序,免得有不懂事的人驚擾了客人。”

張掌櫃見這些人的確都是本地的明人百姓,其中還間雜了不少黎苗青年,個個昂首挺胸,目不斜視,隊列也如刀切一般整齊,不由得讚道:“在下先前只道海漢巧匠輩出,善於經商,不曾想這練兵也是行家,就這民團的風貌而言,猶在崖州駐軍之上。”

李掌櫃對問題的看法則更爲深入一些:“嘉靖、萬曆年間朝廷徵調廣西苗人入瓊戍守,便是爲平黎峒叛亂而來,兩族互相視若仇寇數十年,即便是官府徵發兵役,這兩族的士兵也絕無混編可能。如今貴方的民團竟能同時收容兩族青年,殊爲不易也。”

陶東來道:“黎苗兩族以前打來打去,最終的目的其實不過是求口飯吃,是爲了自己的生存而戰。現在我們海漢人來了,只要替我們做事,就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餉拿,病了管醫死了管埋,有孩子的還能送進我們的學堂免費讀書識字,你說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再繼續打下去?只要能有安穩的好日子過,誰會願意沒事就打來打去?”

李掌櫃愕然道:“民團竟有如此待遇?這養一支民團的費用只怕要勝過崖州駐軍不少!”

陶東來只是笑了一下,並沒有迴應李掌櫃的這個問題。養一支職業軍隊的費用的確很高,因爲這一百來號人幾乎不能創造出任何價值,反倒是每天都要在他們身上花費不少。如果跟崖州那些衛所兵相比,那麼這支海漢民團的待遇簡直就是天堂。但關於這支隊伍的具體信息,陶東來並不打算向外來者透露太多,在任何國家的任何時期,一支軍隊的維持費用肯定都是軍事機密,執委會組建的這支民團自然也不會例外。

船上的貨物和現銀,自有兩邊的相關人員負責清點卸貨,而幾位頭面人物則是在陶東來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號基地。這裡不僅是穿越衆在勝利港的陸上大本營,同時也是執委會有意修建用來向外界展示實力的“形象工程”,初次來到勝利港的客人肯定是要被帶到這裡遊歷一番的。

一號基地現在佔地面積約爲四十餘畝,整個基地的形狀呈五角形,每個角上都各有一處突出的菱形工事,建有結構堅固的石制碉堡。這五個碉堡高達兩丈有餘,朝外的牆面上建有數個用於瞭望和射擊的槍眼,在各個防禦面上都能做到無死角射擊。

基地的寨牆高約一丈,厚約七尺,周長超過一里。能在短短兩個多月中建成這麼大的工程,這道寨牆自然不可能全都是用石頭砌成的,除了五個角上突出的棱形碉堡之外,其他地段的寨牆都是用木頭打樁排牆,中間夾土夯實。最近幾周,騰出手來的穿越衆又在現有的寨牆上加築了兩段更高的工事,讓一道寨牆上形成高中低三段防禦位置,讓使用火器的守軍能夠構成簡單的立體火力網。軍警部打算等以後水泥的產量上去之後,再想辦法重新修築更爲堅固的混凝土寨牆。

在寨牆之下,還有一道圍繞整個一號基地的壕溝。這道微型護城河寬約六尺,深只有五尺,從上游引入田獨河河水灌滿壕溝。壕溝中還設置了一上一下兩處通水閥門,可以用木製水閘來調整壕溝中的水位高低,主要是用來應對雨季時可能會出現的田獨河水位暴漲。雖然這道壕溝的尺寸不大,實際防護作用有限,但軍警部認爲目前的南海軍事力量中應該還沒有誰有這個能力可以突破火力封鎖,攻到壕溝的位置來填河。

在一號基地的南北兩面各設有一個出入通道,戰時可以將厚達一尺的木製吊橋收起以加強防禦。整個一號基地從外面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座擁有完備防禦工事的小型城堡,軍警部下一步甚至還計劃鑄幾門小炮放到寨牆上的碉堡中,把這幾個碉堡直接變身爲殺傷力更大的鬼子炮樓。

兩名商行掌櫃看到這外形怪異,似驢非馬的寨堡自然又是大吃了一驚。他們雖然絲毫不懂軍事,也看不出這怪模怪樣的寨牆和石堡究竟有何種威力,但修築這樣一個寨堡需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卻是不難估計出來的。單單只是寨牆下這道六尺寬的蓄水壕溝,起碼就得數百人勞作數月才能完工。當然,他們並不知道海漢人自有投機取巧的手段,是採用了超過人工效率數十倍的挖掘機修建了這道壕溝。

2581.第2581章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1247章 陷入困境第2194章第394章 受降3235.第3235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1413章 歸途第2246章第316章 授獎儀式第1329章 戰俘口供第1277章 差距巨大2396.第2396章2373.第2373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3091.第309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第2334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3089.第3089章3330.第3330章第1980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2788.第2788章第1052 角色扮演2749.第2749章第2350章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44章 命案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2074章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3078.第3078章第154章 廣州來客3285.第3285章第2303章第3422章第2069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輿論導向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3020.第3020章3282.第3282章3229.第3229章第7章 籌備進行時(三)第2072章第375章 劉香的使者第1035章 野外偵查3144.第3144章第1443章 突破防線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2795.第2795章3113.第3113章2597.第2597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2781.第2781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1636章 勞軍情報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方態度第104章 中西對比第2064章第1184章 利益取捨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1880章 各取所需2978.第2978章第337章 最後一擊2440.第2440章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1459章 東江移民村第1375章 抵達山東第1692章 盤根問底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謂的談判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082章 懷疑對象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22章 碰頭會(二)3291.第3291章2862.第2862章第1891章 貿易港第2243章3106.第3106章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232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386章 整裝待發第1301章 打擊信心2705.第2705章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3433章第1406章 冬季偵察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2031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2462.第2462章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