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

這些花錢刊登在《海漢時報》上的賀詞雖然風格都很官方,但在範迪門這老狐狸細細品味之下,的確是能從中發掘到一些不爲人所注意的信息。除了各國與海漢的親疏遠近能從賀詞中一窺端倪外,範迪門還注意到了各海外殖民地在報紙上所佔的版面也有差異之分。

如財大氣粗的廣東辦事處與福建辦事處,賀詞便各自佔了半個版面,比好多小國的版面還大出許多,而安南的幾處港口相應就要含蓄多了。範迪門認爲這也算是海外殖民地在海漢國中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的側面反映,同時也說明海漢在大明沿海經營的殖民地,狀況應該是大大好過中南半島海岸線上的幾處地區。而這樣的現狀,也折射出了海漢與大明、安南這兩國之間貿易規模的差異,地大物博的大明所能提供給海漢的資源和市場,顯然都勝過了安南一大截。

除了這些官方的賀詞之外,來自民間的各種恭賀也佔據了報紙的大量版面,這些看似廣告一般的文字,也同樣引起了範迪門的興趣。

這些民間的商業組織,有一些是範迪門曾經聽說過的,比如大名鼎鼎的瓊州聯合開發公司,廣東商業聯盟,福建海商聯合會,南海商會等等。這些商業組織下轄無數的商行、車行、船行、鏢行以及上游的生產單位,基本都是產供銷一體化,並且具備了較強的跨國貿易能力,不但經濟實力雄厚,而且渠道衆多,在民間幾乎沒有他們辦不了的事情,算得上是海漢開展跨國貿易的最大助力之一。

但這些所謂的民間商業組織,其實都有海漢官方以入股的形式參與其中,如瓊聯發這種早期就與海漢合作密切的大型商業組織,實際上在幕後主使指揮的就是海漢商務部。這些商業組織的一些經營措施,其實也可以理解爲海漢官方在國際貿易方面的意志體現。而這些組織在海漢立國慶典期間的表現,也可以部分反映出他們的實力和其在海漢貿易體系中的地位。

除了這些商業組織之外,還有一些權貴富商以個人名義刊登的祝賀內容,不用多說這些人自然都是依附於海漢的既得利益者。不過範迪門對海漢的國際關係研究得不算透徹,所以對這些人的認識瞭解也很有限,僅僅只對李繼峰、詹貴等人的名字有些印象。

這種刊登在報紙上的廣告,普通人也就是看個熱鬧,但像範迪門這樣的專業人士,自然能從中看出一些門道來。範迪門已經暗暗下了決定,這海漢出版的各種報紙一定都得訂一份,今後定期送回巴達維亞,以作爲公司制定規劃的信息參考。

在範迪門跟隨寧崎去做環島考察期間,蘇克易也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名義,刊發了官方賀信。雖然版面不及別家,但至少也算是在海漢的官方媒體上露了臉。範迪門看到報紙上那塊不過手掌大小的版面,順口問了一句:“這花了我們多少錢?”

“算下來大約摺合一千五百盾。”蘇克易報出了一個讓範迪門大吃一驚的數字。

“這麼貴?這幫該死的商人,這完全就是敲詐!”範迪門很是不滿地嚷道。

荷蘭盾銀幣與海漢元的匯率大約是三比一,算下來就是五百海漢元,而這個價錢足以在市面上買到一整套的三亞產青花瓷衛浴潔具了,跟老闆砍砍價說不定還能得到一套玻璃餐具作爲贈品。如果是在巴達維亞,這筆錢差不多可以買到十五名到二十名身體健康的年輕男**隸,或是滿滿五十麻袋的南洋香料。但在這裡,卻只能換得《海漢時報》上一塊巴掌大的版面,這性價比似乎的確太低了一些。

不過範迪門很快就冷靜下來,這種媒體的宣傳力量,他以前是沒見識過,但如今在海漢地盤上待了這麼久,他自然也意識到了其作用的重要性。這價錢貴不貴?當然貴,但考慮到海漢官方媒體的影響力,一千五百盾就能讓不限於海漢的多國頭面人物注意到東印度公司的存在,這筆錢還是划算的。如果再算算從這份報紙上所蒐集到的情報價值,這個價錢其實就一點不貴了,東印度公司每年花在蒐集打探海漢情報上的費用,可不止區區四位數而已,但得到的回報卻未必比這麼一份報紙所能提供的信息多出幾分。

範迪門很快就想清楚前因後果,倒也沒有再拿這費用的事發脾氣,畢竟蘇克易辦的這件事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其實也真說不上有多吃虧,畢竟別家也都是掏錢刊登告示,心理上沒什麼不平衡的。而且蘇克易要是嫌貴沒掏錢登這告示,反而會讓東印度公司陷於被動——有哪些人登了告示,海漢執委會可能不見得全都能記住,但哪家沒登,那就很顯眼了。

“你這件事辦得不錯。”範迪門冷靜下來之還是給予了蘇克易讚揚:“海漢的這種報紙,也算是我們瞭解海漢社會狀況的一條渠道,而且今後可能也還會有類似這樣花錢刊登告示的需要。”

“總督大人,不是可能,是肯定。”蘇克易從桌上拿過另一份報紙,遞給了範迪門:“這是今天出版的另一份報紙《海漢商報》,七天一期。這上面所刊登的內容,對於任何一名商人來說都是值得關注的消息。”

範迪門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也不懂是什麼內容,只好讓蘇克易給他解釋。

“大人,這份報紙上除了海漢官方的各種最新貿易政策和措施之外,其他版面全是各種商品的供應和求購信息。”蘇克易很是欣喜地向範迪門介紹這個最新發現:“有了這份報紙,我們就相當於是有了一個精明的市場嚮導,哪怕是不瞭解海漢市場,就按照這報紙上的信息,也可以在海漢採購到價格合適的商品。”

範迪門道:“但海漢有那麼多的港口,這麼一份報紙肯定涵蓋不了。”

“沒錯,所以海漢人在每個大型貿易港都辦了一份類似的報紙。”蘇克易點點頭,又遞上了一份名爲《三亞商報》的報紙:“這份報紙上的商業信息就全部來自三亞本地,這上面既有海漢官方出售的商品,也有其他國家的商人運來這裡的貨物,商人也會把他們想要購買的貨物和價格登載在這上面……大人,我不得不說,海漢人這個舉措讓國際貿易變得更簡單了。”

“我看這也未必有多方便,能看懂這報紙上內容的前提是必須要掌握海漢的文字才行。”範迪門明知這並不算什麼致命的短板,就算是來自非漢人地區的商人,在港口就能僱到通曉海漢貿易規則的掮客,可以代爲解讀這些報紙上的內容。但範迪門還是想強詞奪理地踩一踩海漢,不然心裡就會生出酸溜溜的感覺,就如同他前些天在考察過程中的感受一樣。

蘇克易大概也是猜到了範迪門的心思,當下並不反駁,而是繼續向他介紹道:“大人,這種官方性質的報紙,可不只是用來看看商品報價,只要操作得當,很容易就能影響市場行情。”

範迪門身爲東印度公司的掌門人,一聽治下便立刻明白了蘇克易的意思。與海漢保持比較穩固貿易關係的商人們肯定都會關注這種商報,而海漢只需在報上以官方的名義吹一吹風,就很容易讓市場行情產生官方所希望看到的波動。

比如在報上發佈一條某某地區遭遇颶風侵襲,油料作物種植園破壞嚴重,預計今年的產量將減少若干這樣的官方消息,那麼對行情敏感的商人看到後立刻就會意識到油料的漲價指日可待,然後對相關產品減少供應量並拉高價格,以獲取更多的利潤。而放出另外一種消息,如某地有萬畝油料種植園喜獲豐收之類的新聞,則可能就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當然這種很容易被戳穿的假新聞肯定不是海漢會常用的手段,但以海漢官方的公信力,加上這種報紙的針對性和消息傳播速度,要獲取市場的信任和反應,進而影響市場的走向,將是非常容易辦到的事情。如今海漢又牽頭在搞南海貿易聯盟,今後想要通過一些商業宣傳手段來影響國際貿易形式,似乎也不是難以想象的情況。

“這幫海漢人……還真的是很難纏啊!”範迪門想來想去,一時也想不到應對的辦法,只能是嘆息了一句。

蘇克易補充道:“海漢人手中一直掌握有某種千里傳訊的辦法,所以這種報紙上不單會有本地的商業信息,偶爾也會有來自其他地方的消息。比如這裡,就刊登了海漢官方在臺灣高雄港求購糧食的消息,以高出市場價兩成的收購價,緊急收購二十萬斤稻米,從四月開始,收購時長爲六十天。他們掌握了這種奇妙的手段,自然能夠了解各地商品差價,知道各地的商品需求,然後輕鬆實現低買高賣。”

“也就是說,他們手上既有影響市場價格走向的工具,又有獲知千里之外市場狀況的手段……”範迪門嘆道:“我們在這種狀況中所扮演的角色,簡直就像是手無寸鐵的孩童要對付一個成年人一樣。”

作爲把海運貿易做遍全球的海上馬車伕,荷蘭人對於這種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自然也十分看重,如果能夠有效地影響或控制某一地區某些商品的行情,那就意味着巨大的收益。而海漢在這方面的所採用的手段顯然比東印度公司所用的暴力征服更爲高明,像這樣的報紙,就連範迪門看了也會多留心,更別說普通商人的反應了。

海漢人有辦法獲知千里之外的市場狀況,再通過這種商業報紙帶一帶節奏,設法拉大兩地間的價格差,這賺錢的買賣簡直不要太好做。再進一步想想,就不難想到海漢可以藉此來打壓他們需要購入的生產資源,擡高深加工成品的售價,輕鬆獲取更高的利潤。

而加入南海貿易聯盟的國家,互相之間都會不同程度地開放本國市場,這樣一來基本就沒有任何人能阻擋海漢通過貿易手段進入各國市場了。海漢所能調動的財力和資源有多大,範迪門在先前的環島考察中已經算是見證過了,他確信除了少數幾個體量比較大的國家之外,這個貿易聯盟中的很多國家在海漢的經濟手段面前根本不具備抵抗力,很快就會跟兩廣、安南這些地方一樣,淪爲海漢的資源供給地和商品銷售市場,進而連政治、軍事、文化、金融等等,也會逐步爲海漢所影響和控制。

最糟糕的是,現在就算明確知道海漢人的手段,範迪門也想不出能對付或者延緩這種趨勢的辦法。海漢人的手段就擺在明面上,只要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但就是無法與之抗衡。這對於一心想要掌控遠東地區國際貿易市場的東印度公司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

範迪門忽然想起了環島考察期間,他曾經向寧崎提問,海漢過去做出的各種重大決策的依據是從何而來,爲何能有信心去執行這些讓海漢投入很多資源甚至是全部身家的措施,寧崎給他的答覆是,海漢所作的事,都是順應了社會和生產力發展的潮流,任何想要阻擋或者逆勢而行的人,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個粉碎,這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糾葛,而是不可逆的王道。

範迪門當時表示不能理解這種說辭,寧崎就簡單地解釋爲了命運,不過這種命運並不是某一人甚至某一國,而是讓社會客觀向前發展的驅動力。海漢人的出現,只是將這種發展進程人爲地加快了而已。將原本需要幾百年時間來完成的社會發展史,加速到百倍運行。在外界看來頗具風險的決策,但對海漢來說,往往只是解決某個問題最爲簡潔高效的方法而已,在現狀與預設的結果之間,海漢會選擇最短的一條路徑去實現。

第99章 內亂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1735章 微妙處境第2205章第1686章 傀儡機構2790.第2790章2855.第2855章第1330章 權限之爭3374.第3374章第2085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受降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3442章第1368章 廢棄漁村第1570章 指點迷津第1019章 實際困難2728.第2728章第2069章第2285章2904.第2904章第36章 菜鳥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3018.第3018章3185.第3185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388章 先頭部隊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1873章 實話實說第1981章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378章 劉香來襲3170.第3170章3401.第3401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3338.第3338章3371.第3371章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第1627章 自1627年以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3358.第3358章2561.第2561章3008.第3008章第1289章 不一樣的軍演2868.第2868章第2036章第3430章2955.第2955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審3060.第3060章2776.第2776章2757.第2757章第1952章2451.第2451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胃口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1531章 幕後主使3317.第3317章第130章 錢天敦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341章 試射新槍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2911.第2911章2869.第2869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第1038章 後撤3154.第3154章2424.第2424章3193.第3193章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1407章 旅順堡的冬天第1071章 不同兵種2792.第2792章2389.第2389章第六百九十章 談判關鍵點3133.第3133章第2355章2587.第2587章第2156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港建設第2196章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第2171章2596.第2596章第1176章 海漢的要求第2356章第1106章 真憑實據2510.第2510章3046.第3046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2734.第2734章第2198章第2017章3247.第3247章3284.第3284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