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

自從接到全面進攻準噶爾汗國的命令後,喀克篤禮決定讓奇姆肯特的戴青部按兵不動,怛邏斯的左勷部作爲其奧援。

剩餘各個軍團,原本在楚城一帶駐紮的郝搖旗部越過楚河向東攻擊前進,不過這一路上他們除了遇到牧民,還多是老弱病殘的牧民,並沒有遇到大規模的部族騎兵阻截,等他小心翼翼地聚成一團向東抵達後世阿拉木圖所在,迫近準噶爾汗國的老巢之一的伊犁河谷地帶時才發現三三兩兩的準噶爾偵騎。

此時,由於南面是昆格伊阿拉套山,北面是伊犁河谷,敵人很容易埋伏大兵團,郝搖旗便在伊犁河與昆格伊阿拉套山之間的地帶停了下來。

山河之間的距離大約一百五十里,到處是起伏不定的丘陵草原,水草豐美,郝搖旗讓一個騎兵旅沿着伊犁河駐紮,一個騎兵旅駐紮在昆格伊阿拉套山北麓,自己帶着一個騎兵旅、一個步軍旅駐紮在兩者之間。

由於南面的伊塞克湖已經被大夏國佔據,郝搖旗倒是完全無需顧忌那一側。

至於北面,在伊犁河的北部,則是歷史上七河流域之一的額敏河匯入的圖古勒池(後世額敏湖),圖古勒池北面是雅兒河,雅兒河發源於塔爾巴哈台山,而準噶爾汗國以前的王旗所在就在塔哈巴爾台山以南一帶,北面有山,西面是雅兒河,南面是圖古勒池,只有東面一處開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眼下是僧格的三哥帶領大軍在這裡鎮守。

原本駐紮在阿亞古茲的趙良棟軍團此時已經南下了,與郝搖旗一樣,他的一個軍團,一萬兩千人聚成一團滾滾向東南開進,一路上同樣沒有遇到任何波折,除了大量由老弱病殘組成的牧戶,趙良棟帶領軍團來到雅兒河西岸時也停了下來,因爲前面就是與伊犁河谷差不多的地形,起伏不定的丘陵草原,他的佈置與郝搖旗也差不多,沿着塔哈巴爾台山-雅兒河-圖古勒池一線佈置,戰線同樣在一百五十里左右。

一百五十里,對於以騎兵爲主的軍團來說,由於三個騎兵旅佈置在一條線上,每兩個騎兵旅之間的距離七十里左右,騎兵速度快的話一個小時也就到了。

與郝搖旗一樣,抵近塔哈巴爾台山後,趙良棟立即謹慎起來,塔城地區是衛拉特人的核心地帶,綽羅斯、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大部的嫡系大貴族死後多半埋在這裡,稱呼該地是他們的聖地也沒錯,而僧格的三哥***是幾個兄弟裡面少數與他交好的,他在這裡有一萬精銳的準噶爾常備軍,還可以隨時動員兩萬部族騎兵。

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無論是郝搖旗還是趙良棟開動後,他們並沒有見到任何青壯男丁還留在族裡,多半已經匯聚到塔城附近了,也就是說,在那裡,最少有兩萬騎兵!

無論是郝搖旗,還是趙良棟,此時不約而同有些嘆氣。

“也就是大夏國仁義,出戰時從來不騷擾普通牧戶,若是放在以前的任何一個部族,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無論是部族之間的戰爭,還是南下漢地打草谷,從來沒有攜帶糧草一說,一路上都是殺過去,別人的牛羊就是我的牛羊,別人的財物就是我的財物,別人的女人就是我的女人,在草原上是自然法則”

“眼下倒好,準噶爾人吃準了我國不會肆擾普通牧戶,從而大大方方動員後將大軍匯聚在某地以逸待勞”

“而我軍唯一的那個步軍旅號稱戰力強大,其實在攜帶的偏廂車上還有大量的糧食,就是這一點,我軍雖然號稱機動力強大,實際上與真正的草原部族比較起來還是有所不足的”

不過,嘆氣歸嘆氣,兩部還是嚴格執行了瀚海軍的政策,一路上對牧戶並沒有絲毫騷擾,這樣的情形自然也瞧在牧戶的眼裡,彼等雖然沒有表露什麼,不過這“仁義”的種子終究是種下了,若是成功拿下汗國的領土,之後管理起來相信也會容易得多。

最北面的齋桑泊附近,安童、拔都軍團也沿着額爾齊斯河向東開拔了,由於此地北面是有名的阿爾泰山,那裡的草場在歷史上養活了無數個有名的部族,葛邏祿、沙陀都是從這裡起家的,而烏倫古湖附近更是各個遊牧部族的大本營所在,這裡又是前任巴圖爾渾臺吉衆兄弟部族匯聚的地方,光靠一個軍團壓過去肯定不夠,於是安童在額爾齊斯河北岸,拔都在南岸,隔着一條河流向東滾滾向前。

阿拉套山,一個蒙古人、突厥人都使用的名字,大致是“鮮花開滿的山坡”,在綿長的阿爾泰山中,擁有阿拉套山名字的山體衆多,沿着額爾齊斯河北岸行軍的安童部在走到齋桑泊與烏倫古湖之間的地方便遇到一處叫做阿拉套山的地方。

此處阿拉套山呈東西走向,長約二十里,山體南麓離額爾齊斯河只有五里路!

走到這裡時安童停了下來,長期帶兵在齋桑泊附近濟良城鎮守的他知道,前面是敵人極有可能佈置埋伏的地方。

而在額爾齊斯河的南岸則是一片荒漠,極目望去都是一片黃色,廣袤、乾涸的土地上,除了極爲稀疏的灌木叢、野草在從阿爾泰山過來的北風的吹拂下搖曳不定便沒有其它的景象了。

這樣的地形,敵人想要實施埋伏完全做不到,於是拔都與安童打過招呼後繼續向前行進,一來可以偵查北岸阿拉套山附近的情形,二來可以行進到烏倫古湖附近一探敵人的究竟,反正阿拉套山與烏倫古湖之間的距離最大不過兩百里,兩百里,在騎兵的眼裡並不遠,還是可以互相支援的。

烏倫古湖附近,是巴圖爾最親近的弟弟楚琥爾烏巴什第五子羅布贊格林沁的地盤,他的周圍聚集着絕大部分巴圖爾兄弟們的後代。

當拔都帶着大軍沿着額爾齊斯河南岸向烏倫古湖開進時,一路上遇到的情形與南面的郝搖旗、趙良棟那那裡差不多,他也沒有理會,兩日內便抵達了烏倫古湖的西岸!

到了西岸還是沒有發現敵人正規軍的蹤影,而在陸上他也沒發現阿拉套山附近有敵人騎兵出沒的跡象,在北岸,安童的偵騎同樣如此,於是安童決定帶着軍團繼續朝東行進。

不過當他的軍團完全開到阿拉套山與額爾齊斯河那處狹窄的地帶時,前後都出現了敵人!

安童倒是沒有驚慌,因爲長期在阿爾泰山附近駐紮的他知道,他的偵騎雖然向北偵查了大約二十里,但這阿拉套山雖然只有二十里長,但山谷衆多,每一道山谷都可以通往更加宏偉綿長的阿爾泰山更多的山谷,想要在短時間裡將每一條山谷都打探清楚不用說是做不到的,

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夏季的額爾齊斯河是河水最充沛的時候,河面寬達兩百米以上,河水的深度普遍超過三米,何況此時額爾齊斯河可不是後世經過共和國精心治理過的河流,千百年來從來沒有人管過它,任由他縱橫馳騁氾濫,於是在兩岸形成了大面積的沼澤地,由於南邊地勢較高,於是便形成了荒漠,沼澤地主要出現在北邊!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北面的安童部還是南面的拔都部想要在短時間裡將大部隊轉移到對面完全做不到,當然了,讓少數偵騎渡過河水還是可以做到的,偵騎的戰馬和騎兵都受過專門訓練,但大部隊就做不到了,何況部隊裡還有一個帶着大量輜重和火炮的步軍旅!

一個對安童部有利的情況是,敵人出現時或許是試探,也或許是並沒有下定決心,他們都是從前後中三道山谷中出現的,一開始出現的人數並不多,都在千騎左右,而根據瀚海軍騎兵的操典,遇到山谷時,除了派出偵騎,還會用至少一個營的騎兵進行遮護。

而敵人從山谷裡出現後,由於偵騎的存在,安童已經安排了兩個營的騎兵在谷口進行遮護了。

但從東西兩側山谷出現的敵人越來越多,安童雖然也安排了各兩個營的騎兵在前後守衛,不過區區兩個營想要遮護寬達五里的地帶終究力有未逮,最後還是被敵人突破進來了!

阿拉套戰役打響了!

“想要包圍我等?”

由於此時的步軍旅走在大隊正中間,安童自然無法在兩側佈置步軍陣地進行遮護,但以兩個營的騎兵大致封住敵騎的進攻,然後視情況往各處派出援兵是既定的策略。

他有三個騎兵旅,二十七個騎兵營,如此多的機動兵力佈置在長約二十里,寬約五里的地面上後還是綽綽有餘的,沒過多久他就將突入到這一地帶的敵騎全部殲滅了。

不過此時天色也黯淡下來,各處的消息也陸陸續續傳過來了。

“將軍!”

由於四周都成了戰場,安童也無法尋找一處小山作爲自己的指揮部進行觀望、決策,他只能讓步軍旅在中間山谷的前面紮下大營,裡面佈置着一整個步軍旅以及一個騎兵團,剩餘的二十四個騎兵營全部撒了出去,東、中、西谷口各有八個營,每處大約兩千餘騎。

在大營的正中間,一座高達三丈的瞭望臺終於搭好了,安童正在高臺上舉着望遠鏡瞭望。

前面說過,大夏國的望遠鏡最遠可以看清二十里的地方,他現在大致處於東西兩個谷口的中心,每一處距離這裡都是十里左右,有了瞭望臺後,兩處戰場都瞧得清清楚楚。

令他欣慰的是,兩處的騎兵都阻住了敵騎的瘋狂進攻,並逐漸在兩側建起了簡單的陣地。

正在彙報的正是他的偵騎隊長,按照瀚海軍的規制,一個軍團有一個營的偵騎,這個營平時作爲軍團級戰事的偵察部隊存在,當不需要他們偵查時就成了軍團司令的護衛部隊。

而在一個騎兵旅裡,這樣的部隊是一個騎兵連,也就是說,在一個以騎兵爲主的軍團裡,除了正式作戰的二十七個營,還多出來兩個營!

“敵人在受到我軍的頑強阻擊後,便打消了突入中間狹長地帶與我軍戰成一團的打算,眼下天色已晚,他們在三個谷口都紮下了營盤,看起來是準備將我軍團包圍在這裡了!”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安童放下了望遠鏡,並沒有馬上回復偵察營營長的話。

安童是以前札剌亦兒部落的人,併入土謝圖汗部後,作爲阿茹娜的陪嫁整個部落併入到了博格拉部,並一度成爲庫蘇古爾省的鎮守使,他也是最早一批接受過大夏各級學堂培訓過的喀爾喀人,十幾年過去後,年過三十的他與諾爾布一起成了喀爾喀蒙古人的驕傲。

但一直以來,他只是作爲鎮守使在各地駐紮,大的戰事幾乎沒有經歷過,這一次對付準噶爾人倒是頭一次,雖然知曉了己方已經穩住了形勢,但不利的局面並沒有打開,他還是皺起了眉頭。

“我方犧牲了多少人?”

“回稟將軍,大約一個營的騎兵喪失了戰鬥力……”

安童心裡一驚,雖然是遭遇戰,但戰鬥剛剛剛開始就喪失一個營,這在瀚海軍的戰事裡還是十分罕見的。

他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傳我命令,步軍旅分出去兩個團,攜帶小炮分佈支援三處谷口騎兵的防禦陣地,這裡留一個騎兵團、一個步軍團就行了”

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五十四章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六十二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六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3)訓練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