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

不過在迎戰敵人主力之前,必須先解決當前的敵人,否則在自己與敵主力展開決戰時,這裡的敵人過來搗亂就不妥了。

穆佔接到了解決敵人那支來自黎凡特地區阿拉伯部族騎兵的命令。

到了眼下這光景,羅繼志也瞧出來了,位置稍稍靠後的那支騎兵都有甲冑,陣容也整肅得多,而靠前的這支騎兵都是都是一身白色長袍,雖然不敢保證他們是不是像黑袍聖戰者那樣不怕死的部隊,但對於只有騎刀的騎兵瀚海軍能夠使用的法子就太多了。

當然了,對於一支人數在三千以上的騎兵隊伍,全部沒有遠程武器是不可能的,在這支白袍騎兵中,部分人還是擁有弓箭的。

穆佔讓一千猛虎騎騎在馬上對準阿拉伯騎兵的營寨射擊,幾輪射擊之後,營寨一面寨牆附近完全沒有人在了,此時大約有兩百猛虎騎從這面寨牆面前飛馳而過,他們一邊疾馳一邊甩出了手中的虎爪飛索。

這種戰術在匈奴時代就有了,是遊牧部族對付中原步軍木製簡單營寨的不二法寶,傳承千百年依舊盛行不衰。

在一百多條連接在戰馬身上的虎爪飛索的全力拉動下,阿拉伯騎兵草草扎就的營寨應聲而倒。

此時,一旁已經等待多時的穆占親自帶領的飛龍騎從缺口中殺了進去!

另外一側,巴圖帶着一個騎兵旅正嚴陣以待,以防摩訶末過來援救這邊的營寨。

阿拉伯騎兵比瀚海軍想象的聰明得多,當瀚海軍用火槍對準一面寨牆射擊時,大營的指揮官很快就意識到敵人準備要做什麼,當那面寨牆被飛馳而過的猛虎騎拉倒後,大隊阿拉伯騎兵已經舉着有着精美花紋的烏茲鋼刀從另外一側衝了過來!

而此時的摩訶末也想通了,與其坐困待援,不如奮起一搏。

此時,按照瀚海軍偵騎的情報,奧斯曼騎兵主力還在百里開外,他們是從布加勒斯特附近過來的,離開布加勒斯特以後便徑直南下,從保加爾總督轄區在多瑙河下游唯一有橋樑的盧塞城過了河,然後繼續南下來到多瑙河南岸的重鎮蘇曼城,得知瀚海軍主力在多布里奇後又折向東北,雖然都是騎兵,但這一趟至少奔馳了五百里,在抵達多布里奇之前肯定會歇一陣子,否則就算是主力到了多布里奇也都是廢物。

於是,瀚海軍至少有兩個小時的時間用來擊敗當前的敵人,用來對付這兩股敵人的就是穆佔旅和巴圖旅。

而羅繼志帶着剩下的包括孫秀瀾神武軍在內的三個旅在一旁警戒,就算敵人主力不歇息直接趕到這裡也能及時迎戰。

於是,在多布里奇,兩支人數相當的騎兵開始捉對廝殺起來。

隨着戰事的進行,局面逐漸轉向瀚海軍這邊,特別是穆佔旅對付的阿拉伯白袍部族騎兵,在飛龍騎和猛虎騎的打擊下,連前面的黑袍聖戰者都比不上,瀚海軍頭一次,所有的飛龍騎和猛虎騎在短時間裡就擊垮了這支部隊。

凡省特騎比白袍騎兵好一些,不過,也就是讓巴圖旅多花費一些功夫罷了。

眼見大勢已定,正在一旁觀戰的羅繼志突然想到:“敵人正在朝此地趕來,多半在中途也歇息過,不過在趕到蘇曼城後能否歇息並不知曉,按照偵騎的訊息,他們若是在蘇曼城歇息,我軍突然趕過去就會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若他們不歇息,而是在抵近此處之前歇息一陣,在他們歇息之前我軍突然殺入不更加有利?”

於是,他決定先不管這邊的戰鬥了,按照穆佔、巴圖兩人的能力,順利擊敗眼前這兩支奧斯曼騎兵不是問題。

故此,他在原地留下了少量人馬,帶着三個騎兵旅出發了。

蘇曼城到多布里奇還有大約一百五十里,中途有大道相連,沿途大多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由於戰爭的影響,原本正是春耕時節的廣袤田野裡卻空無一人。

走着走着,隨着一直跟着他的偵騎的介紹,羅繼志更加篤定了敵人不會在蘇曼城歇息,而是準備在離多布里奇西南不遠處歇息,因爲戰馬在跑了一百五十里後無論如何又要歇息了。

以戰馬的速度,長途行軍的話,時下都在三十公里每小時左右,但它們在奔馳五十公里左右時必須要歇息一陣子,否則就廢了。

要想突然抵達戰場附近,還能歇息一陣子,讓戰馬和騎兵儘快補充食水,他們在抵達距離多布里奇大約二十里的時候歇息最佳,因爲在這裡歇息後再開拔,以正常速度抵達戰場後,若是將騎兵分批投入戰場,還能堅持至少一個小時的戰鬥。

這是因爲,真正在接戰時戰馬的速度並不快,因爲大批戰馬擠在一起,你就是想快也快不起來,如果戰馬使用得法的話,堅持兩個小時也不成問題。

但騎戰絕對不能超過兩個小時,否則戰馬就廢了,當然了,分批作戰,輪流投入戰場除外。

羅繼志準備賭一把,當大隊騎兵抵達多布里奇西南約莫二十餘里的地方後他停了下來,此時大道的兩側都是廣袤的農田,不過田地裡正好生長着估計已經收過好幾茬的苜蓿。

在此時,苜蓿多半在秋季種下,一般可以收割好幾次,現在應該是最後一次沒有收割了。

除此之外,想要在附近找到可以遮蔽戰馬的地方就不容易了,不過羅繼志並不在乎這些,他自己帶着一個騎兵旅佔據了以大道爲中心的地方,包括孫秀瀾神武軍在內的另外兩個騎兵旅都開進了苜蓿田,在他的兩側一邊一個,他準備一邊放馬,一邊等着敵人的消息。

此時的關鍵就是偵騎了。

按照瀚海軍一個騎兵旅的規制,最小的作戰單位是騎兵營,一個騎兵營有一個班的偵騎,一個團就是一個連,一個旅是一個營。

也就是說他的麾下有三百偵騎,另外他是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的總督,按照規制還能擁有另外一個騎兵營,不過這個騎兵營已經放在了後面的戰場上,眼下也就是一個營的偵騎。

他將這個偵騎營全部撒出去了,除了東北方向,剩下各個方向都撒了不同數目的偵騎,因爲他知道,奧斯曼帝國也是一個以騎兵起家的帝國,在前面有敵人的情形下不大可能將所有的部隊傻乎乎地沿着大道開進。

同樣滴,他們在行軍時也會派出偵騎,也就是他們的西帕希輕騎兵,最爲優秀的西帕希輕騎兵,按照灰衣衛的情報,由於奧斯曼人在黑海一帶騎兵優勢太大(附近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都沒有大規模的騎兵),他們是不會像瀚海軍那樣前出一百里強偵查的。

五十里,就是他們的極限了。

但羅繼志對自己的偵騎要求並非如此。

“一人雙騎,各個方向前出一百里,記住,若是遇到敵人的偵騎,不要畏懼,儘量靠上去擊殺,當地人偵騎逃跑時,拼死追殺”

“大人,這是何意?若是要獲得敵人的消息,我等盡力俘虜一兩名敵人偵騎也就是了,得手後趕緊回來逼問不是……”

“不妥,你等前次已經偵察到他們已經來到了蘇曼城附近,你們的出現,敵人若不是傻子就會明白,我瀚海軍就在左近,他們肯定會有防備了,肯定會派出大量偵騎前來偵查”

“但直到現在我等並沒有見到敵人偵騎的影子,說明他們前出偵查的範圍多半還在我等預估的五十里範圍裡,最多一百里,你們再前出一百里時,有十成的把握會再次遇到他們,此時,你等若是掉頭就跑,敵人就會想,‘前面肯定有敵人大隊’,按照他們的想法,至少也在五十里開外,五十里,足夠戰馬奔跑一個多小時”

“於是他們就會在這一個多小時裡用好食水,然後以戒備的狀態繼續前進,但如果你等全力攻擊敵人偵騎,就會給他們造成一個錯覺,‘敵人不是離我軍不遠,就是正在前面與我軍其他部隊戰鬥,千萬不能讓我軍得到這個消息’”

“大人,我明白了,你是想讓敵人摸不着頭腦,以爲我等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再慢一步的話就有可能讓我等準備好了,於是就不能歇息,而是快馬加鞭趕過來?”

“差不多,趕緊去吧”

……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已經有些偵騎回來了。

“稟大人,在正南方向約三十里的地方發現了敵人騎兵,數量在五千上下,那裡是通往瓦爾納的大道,看來敵人尚不知曉我軍主力已經離開了瓦爾納,這支隊伍明顯是前鋒”

羅繼志心理一凜,暗忖:“老子還是高估了奧斯曼人的偵察能力,以爲五個旅的騎兵出動,他們肯定會知曉我等在多布里奇附近,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一出,難道多布里奇的騎兵沒有告訴他們這一點”

“敵人的先鋒既然是去往瓦爾納的,敵人大隊肯定也是去往那個方向的”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於是便問道:“你等驚動他們沒有?”

“回稟大人,由於他們是去往瓦爾納方向的,而在他們的後面至少十里的地方並沒有發現其它敵人,於是便暫時沒有驚動,職部是先回來稟告的,還有偵騎在附近監視”

“監視?”

“大人,在通往瓦爾納的大道兩側都有橡樹林”

“好吧,再探!”

……

又過了大約半小時,又有偵騎回來了。

“大人,在前面那隊騎兵後面又有一隊騎兵,人數也在五千上下,不過都有甲冑,多是一人雙騎”

“離前面的隊伍還有多遠?”

“大約二十里”

羅繼志點點頭,已經知道了敵人的大概佈置。

“這一股敵人估計並不知曉瀚海軍騎兵的厲害,明顯是打着‘若己方人馬太多,將瀚海軍嚇跑了就不好了’的主意,於是將大隊人馬分成好幾股,但又畏懼於我軍傳說中的戰力,每一股又有獨當一面、足夠支撐到主力趕到的實力,雙方的距離正好是二十里,正印證了我先前的判斷”

“報!”

“講!”

“大人,最後面又來了一股敵人,這股敵人人數最多,在萬人上下,卻是朝着多布里奇過來的!”

“這是終於探聽到我軍主力所在了啊”,羅繼志暗暗想道,正想着,他的身後也傳來一大陣騎兵行進的聲音,沒多久,紅着一張臉的穆佔到了。

“呵呵,多半是這裡的潰兵報的信”

羅繼志說道:“你等趕緊歇息,最多十五分鐘,讓戰馬吃苜蓿,飲水,然後在偵騎的帶領下去南邊!”

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①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十九章 密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