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不過對於這些大事,相信對世界形勢瞭如指掌的皇帝陛下應該早有安排了,孫秀寧想了想便不再糾纏此事了,在城牆上眺望了一番後便回去了。

次日,在補充了淡水、糧草、煤炭後,冰船再次出發了,這一次,船隊要沿着裡海沿岸的冰面開往阿斯特拉罕,然後沿着阿斯特拉罕去阿提拉河東岸的察裡津,接着通過運河進入到頓河,最後抵達黑海的新天津港。

閒話少說,船隊沿着裡海沿岸冰面疾馳,在裡海的冰面上,冰船開起來速度就比彎曲的河道快得多,五日便抵達了五百里開外的阿斯特拉罕,每日可行百里。

其實到了眼下這光景,裡海海面的冰層隨時有破裂的風險,不過大夏國的冰船可不完全是旱船,它在冰層融化後還能當做帆船使用,到了阿特勞後,爲了避免遇到冰層提前融化的情況,船隻也攜帶了一些煤炭,因爲船上也安裝了蒸汽機,可以在海水裡慢速行進。

看着在前面拉着冰船疾馳的挽馬,孫秀寧突然想到一事,此事應該問阿特勞船坊的總管的,可是他忘記了。

那是大夏國準備上馬的一種新機器,用蒸汽機帶動,用鐵鏈條帶着鐵輪子轉動,陛下稱呼它爲“履帶”,聽說已經在瀚海大學試製成功了,並在黑龍江、石勒喀河、因果達河、色楞格河以及貝加爾湖的冰面上試驗過,它能帶着船隻在冰面上快速行動,公佈已經派了技術員來到臨潢府指導當地的工匠生產這種履帶,並運到了阿特勞船場,也不知具體情況怎樣。

“有了這種機器,倒是可以將挽馬解放出來,挽馬每隔二十里就要歇息,還要消耗大量的糧草,還在沿途留下大量的糞便,實在有礙觀瞻,若是用上這履帶機器,無非是在沿途設置一些儲存煤炭和淡水的補給點就行了,以大夏國的水平,自然無須二十里就要設置這樣的站點,最少也是百里以上”

“那樣的話,就能將大夏國的驛站系統完美地與履帶機器配合起來”

“聽欽察省的嶽鎮邦將軍說,陛下準備將這種機器用在火炮上,一種可以自行行走,帶有火炮的可怕機器,有了這樣的機器,大炮就可以大大方方抵近到敵人眼皮子底下進行轟擊,不過眼下這還是一個願景,先在冰船上用好就不錯了,以大夏國目前的軍事實力,還需要這個能夠自行行走的大炮嗎?”

又過了十日,船隊抵達了察裡津,這個帶有明顯俄羅斯風格的名字大夏國依舊沿用了,此時的察裡津在阿提拉河(伏爾加河)的東岸,西岸還是俄羅斯人的領土,由於臨近敵境,這裡設置有一個步騎各半的混成旅。

經過被命名爲“尼布楚”的運河之後,船隊終於進入了頓河,這以下的頓河河面都屬於大夏國的疆域,船隊依舊暢行無阻。

就在冰船在運河上行駛時,在運河的岸上,大夏的馳道上,同樣奔馳着一隊騎兵,到了這裡,騎兵自然換成了察裡津的,不過騎兵已經由先前的一個連變成了一個營。

因爲在眼下,大夏國與俄羅斯的分界線暫時是頓河-運河-阿提拉河,在察裡津的對面,俄羅斯人也修建了一座大城堡,並在那裡駐紮了重兵,首領正是以前的喀山韃靼人頭目阿明。

在運河的北岸,也有一隊騎兵在跑着。

他們人數比南岸的騎兵少一些,不過一色的羊皮大衣,高筒帽子,鋥亮的恰西克馬刀顯示了他們的身份。

哥薩克。

一隊原本在頓河下游的哥薩克,在頓河以西、以南的土地被大夏人拿走後不願意接受大夏人的統治,又不願回到第聶伯河以西哥薩克的國土烏克蘭,於是就只能遷到了東正教、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沙俄帝國。

對於這樣的情況,沙皇自然歡喜還來不及,當這些哥薩克來到頓河以東的俄羅斯領土後,沙皇將庫爾斯克-沃羅涅什以南的土地全部劃給他們當做牧場。

十年過去之後,阿明收容了大量對大夏人、土爾扈特人心懷不滿的突厥語系的牧民,加上從明斯克逃過來的大量波蘭農奴,如今在他管轄的土地上,有接近兩萬戶的牧民,以及幾乎同等數目的農戶,對於這些農戶,沙皇將他們全部封給了阿明,並封他爲別爾哥德羅波雅爾、督軍。

四萬戶人家,大約二十萬人口,其中精壯五萬人,這就是阿明的實力,當然了,對面的大夏國出動一個軍團就不是阿明所能抗衡的,但在這片面積大約有十個尼布楚大草原大的土地上,阿明組建起了一萬五千軍隊,其中騎兵一萬,有火繩槍的步軍五千,實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以前說過,佔據着第聶伯河與頓河之間土地的原哥薩克貴族拉辛兄弟在大夏與俄羅斯的戰爭結束後最後還是加入到沙俄帝國,但他們回到頓河以北後卻沒了以前的風光,他們還要聽從阿明的指揮。

不過阿明也是聰明人,他自然知道這是沙皇施行的平衡之計,故此,他沒有在別爾哥德羅居住,而是住在了察裡津對面的伏爾加斯克,阿明還將女兒嫁給了拉辛兄弟裡的老大羅爾,並讓羅爾統領沃羅涅什、伏爾加斯克之間所有的騎兵,如此一來,羅爾乾脆離開了別爾哥德羅,住到了他岳父阿明的伏爾加斯克城堡。

在運河奔馳的正是已經三十歲的羅爾,他帶着一個連隊的哥薩克騎兵,由於阿明沒有兒子,若是沒有意外的話,今後這片廣袤的土地就是他羅爾的,以往一直被斯捷潘壓一頭的時代即將過去。

(斯捷潘,沙俄歷史上大起義領導者,曾一度佔據頓河、第聶伯河、北高加索一帶)

這些年來,羅爾心中一直有一股怨氣,他對於自己兄弟讓出以波爾塔瓦、哈爾科夫爲中心的地帶十分不滿,雖然那些地方以前也不是哥薩克的,而是立陶宛大地主的,但在他心目中,在博格丹起義後,這些土地就是他們頓河哥薩克的。

但目前他也只能乾着急,在得到第聶伯河以東的土地後,大夏國立即將其納入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的管轄範疇,並向這裡移民兩萬戶,還移入博格拉部牧民一萬戶,加上願意投靠、已經成了完全自由民的以原波蘭、立陶宛、明斯克的斯拉夫農奴,夾在頓河與第聶伯河之間的優質黑土地已經牢牢地掌握在大夏國手裡了。

孫秀寧在船上已經見到了這兩股騎兵,對於這樣大膽、近距離監視大夏國冰船的哥薩克騎兵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於是他就問阿德里安。

“此人叫羅爾.拉辛,原本是頓河下游一個叫切爾卡斯克地方的哥薩克小貴族的兒子,以前無論是頓河還是第聶伯河,都是波蘭人的土地,哥薩克就算名氣再大,比如博格丹,他戰功赫赫,但也只被波蘭人封爲百夫長,封地也只有一個村莊,而拉辛的父親在頓河流域的地位就像博格丹在第聶伯河一樣”

“後來在俄羅斯人的拉攏下,羅爾的父親帶着部分哥薩克捨棄了波蘭人,投靠了俄羅斯,並帶着騎兵參加過對波蘭、瑞典的戰爭,立下了一些功勳,但在那時阿列克謝剛剛上位,大權都掌握在他的老師和教父手裡,這些人並未重視過頓河哥薩克,羅爾的父親戰爭中戰死了,但他的家屬並未得到很好的撫卹”

“於是,在博格丹起義時,羅爾兄弟便在頓河響應,但在大夏國的介入下整個烏克蘭塵埃落定後,應該是俄羅斯人又開始拉攏他們兄弟了,在頓河哥薩克中,最有聲望的是他的弟弟斯捷潘,他繼承了他父親在切爾卡斯克的地位,他帶領部分哥薩克投靠了俄羅斯,並得到庫爾斯克-沃羅涅什以南的大片土地,但沙皇此時又耍了一個心眼,他將喀山韃靼人阿明封在以哥薩克爲主的別爾哥德羅,而將斯捷潘封在以韃靼人爲主的伏爾加斯克”

“結果是阿明沒有去別爾哥德羅,繼續待在伏爾加斯克,但他成功地拉攏了羅爾,而斯捷潘還是在別爾哥德羅”

“當烏克蘭大公國成立後,特別是博格丹當上大公後,聲望不在博格丹之下的頓河哥薩克十分羨慕,但那已經是他們投靠俄羅斯人以後的事了,光羨慕也沒用,但羅爾一直以爲,以波爾塔瓦爲中心的土地是他們頓河哥薩克的,也是應該成立一個大公國的,就算讓斯捷潘擔任大公,他也可以在哈爾科夫撈一個城主幹幹”

孫秀寧點點頭,“難道他就不知曉我瀚海軍的厲害?竟敢如此放肆?”

阿德里安搖搖頭,“俄羅斯人得到大森林以南的森林草原地帶後,一直在不遺餘力拉攏頓河哥薩克,哥薩克在對付克里米亞汗國以及黑海、裡海附近遊牧部族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不用說在與波蘭、瑞典的戰爭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但或許是習慣思維作祟,哥薩克在歐洲本土並沒有得到俄羅斯人重視,除了西伯利亞”

“不過在上一次大戰中阿列克謝大敗,在親眼見過瀚海軍騎兵的厲害後這才重新重視起哥薩克騎兵來,非但如此,他對境內的韃靼人、諾蓋人、阿蘭人也非常重視,很是封了好幾個貴族頭銜,阿明、斯捷潘就在其中”

“波羅的海東岸最近幾十年戰火未斷,導致大量的人口跑到俄羅斯,阿列克謝將他們全部安置在莫斯科以南的平原地區,並在煤鐵資源豐富的圖拉城擴大了鐵器作坊,從波羅的海東岸逃過來的德意志、波蘭工匠全部安置在此,火炮、火槍也源源不絕被製造出來”

“故此,站在頓河第一線與我國對抗的哥薩克、韃靼人都得到了大量火器和裝備的補給,甚至連哥薩克的恰西克馬刀也是由圖拉的兵工廠統一製作的,以前的哥薩克雖然人數衆多,但最大的頭目也就是一個百夫長,相互之間也不是一條心,自然沒有辦法與波蘭人、俄羅斯人對抗,眼下他們有了這許多裝備,加上大量的農戶,糧食也充足,這信心未免就大了起來”

“他們以前也是這樣在運河北岸對我國的冰船虎視眈眈?”

“那倒沒有,不知怎地,自從去年入冬之後,羅爾這樣的行動突然多了起來”

“……”

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八章 海參崴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八章 紫禁城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帥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七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上)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