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①

次日,一萬戶移民坐上了已在通州港停泊許久的一百艘蒸汽信天翁。

這些蒸汽信天翁還不是有着三層直通甲板的改進版信天翁,由於兩臺蒸汽機

以及備品備件、煤炭、淡水就要佔據一層甲板,能夠利用的就是底艙以及上面兩層了。

由於主要用途是貨倉,就沒有隔成許多單間了,每一層大約有十個大間,原

本是分別裝載不同種類的貨物的,眼下就用來裝人,大約十戶人家擠一個大間,每一個大間放置了糞桶,用一個布簾子圈着,算是大間的“茅廁”,每日早晨將糞便倒到大海里,用海水刷乾淨後繼續使用。

一層便是一百戶,兩層就是兩百戶,按照平均每戶四人計算,差不多八百人

左右。

若就是這些移民,五十艘信天翁也就夠了,不過這一次,尼堪似乎鐵了心要大幹一番,還從本土調來了大量的官員、工匠,一個以步軍爲主的軍團,還有一個小遊牧部落,就是以前由於繼續信仰薩滿教導致札薩克圖汗的幼子達薩爾不滿,從而在札薩克圖汗部造成內亂的那個小部落——阿拉坦部,酋長叫卓力格圖。

卓力格圖的部落近三百戶,是準備放到大夏國新近佔據的東方省廣袤的牧場的(後世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加上精心選擇的少量牛羊馬匹,他們這三百戶就要五艘大船。

當他們抵達北海道室蘭港後,大夏國在佛林港用錫霍特山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冷杉製作的新艦隊出現了——與新金州用加州紅木建造的先艦隊一樣,不過木材不一樣罷了。

亞洲新艦隊,是時下瀚海軍對他的稱呼。

蘇納,這支艦隊的統領,將帶領亞洲艦隊護送這一百艘信天翁去美洲。

就在亞洲的移民還在大海上漂泊時,楊承恩朕率領的新艦隊已經剿滅了海地島的海盜,正在圍剿巴哈馬羣島的海盜,以新艦隊的機動力,無論是哪裡的海盜,什麼樣的海盜,瀚海軍使出全力的話,沒有剿滅不了的,但想要剿滅乾淨也是不可能的,瀚海軍海軍雖然強大,但畢竟數量不多。

而波多黎各的海盜就只能由法國人自己解決了。

而在北美洲的東海岸,一支小型艦隊正在邊北上邊巡查。

時間已經來到東興六年(1656年)三月份,兩艘雨燕號,一艘信天翁組成了這支小型艦隊。

陳牧之,依舊是這支先遣隊的指揮官。

前面說過,雨燕號擁有一層直通火炮甲板,每一側十門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加上首尾各一門,總共二十二門,這樣的武力,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歐洲人此時普通武裝商船的戰力了,加上雨燕號本來就擁有的超強機動力,以及長期作爲偵查、通報的專門船隻,用兩艘雨燕號也在情理之中。

剩下的那艘碩大的信天翁號有三層直通甲板,不過他只有在首層甲板有十門火炮,兩側各五門,加上首尾兩門,一共十二門,實際上,就算是信天翁,由於安裝了蒸汽機,就算碰到海盜船也有一戰之力。

但這次讓一艘信天翁跟着,明顯是作爲那兩艘雨燕號的補給船存在了,另外,一艘信天翁本來就可以裝載三百海軍陸戰隊,這一次爲了快速摸清東海岸的具體情況,瀚海軍還派出了一百騎兵跟着。

按照尼堪的粗略印象,此時的歐洲人的據點最近好像在紐約,不過此時到底是荷蘭人統治還是英國人統治他就不知道了,上次與布萊克交談時,他也沒提到這一點。

拿下牙買加後,進入美洲東海岸就順理成章了。

按照尼堪模模糊糊的印象,此時的東海岸應該沒有強大的敵人,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英國人應該在後世波士頓一帶站穩腳跟了,按照他們的每次幾百人的移民速度,應該還在馬薩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打轉,但也說不定,東海岸有的是空間,只要有船隻,處處可去。

在陳牧之這艘雨燕號,有一位剛剛從金州海軍學校畢業、同樣來自江北省的陳家子弟。

陳子云,二十三歲,與陳牧之一樣,同樣號稱是南北朝名將陳慶之的後裔,陳慶之的字就是“子云”,陳子云直接用到自己的名字上,顯見得他對自己寄託了厚望。

論起來,陳子云還是陳牧之的堂叔,不過兩支分開已久,陳牧之與陳啓新一樣都是淮安人,而陳子云這一支則出自揚州。

在大夏國拿下江北諸省時,陳子云還是一個還在私塾苦讀的少年,原本對大夏這樣的“蠻夷”佔據“中原”也是頗有敵意的,不過在經歷了“江北四鎮”對家鄉的肆虐,以及大夏國接手後暴風驟雨般的“改造”,並讓全部的適齡孩童都進入各級新式學校學習後,陳子云一咬牙也考進了一所聽起來“冠冕堂皇”的學校——揚州高等師範學校。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這樣的學校是爲了給全國培養教師的,而不是培養官員的,但按照大夏國的規矩,雖然講究“有教無類”,但學員是不能中途退出,否則對本人乃至家人都會有相當嚴厲的懲罰。

幸虧大夏國還有其它出路,在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學生畢業後還可以報考瀚海大學(海參崴)、京師大學堂(北京)、安西大學(定遠),以及各種軍事學校。

一想到眼下的大夏國疆域廣闊,西邊的疆域早已超過前元,而東邊的開拓就完全不是前元所能比擬的,隨着更多到美洲淘金的人士回來,“一個溫暖溼潤,極宜農宜牧、遍地是黃金白銀的肥沃土地”的傳說已經給深入到此時大江南北的中國人心裡,但凡有點積蓄,或者膽子稍微大一些的都願意前去試一試。

回想祖先的榮光(陳啓新、陳牧之、陳子云都認爲古往今來第一名將非他們的祖先陳慶之莫屬),陳子云又報考了金州海軍學校。

眼下的大夏國,騎兵之盛響徹宇內,當他們的騎兵出現時,基本上就意味着戰爭快結束了,不過對於揚州鹽商之子陳子云來說,他對大海、大江更加熟悉和親切,故此,權衡再三後,他還是後報考了海軍學校。

還別說,對於他這個從小對算賬、記賬、會賬耳濡目染的人來說,選擇海軍學校後還真是走對了。

在海軍學校裡,他接觸到了更加高深的數學、地理學、天文學、氣候學知識,當然了,這些都是他們的穿越皇帝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自己腦海裡殘留的一些知識回憶、記錄下來,後來又在國內幾個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才,比如李光宗、劉文獻、陳文光等的修訂下逐漸完善起來的教材上學來的。

有着家學淵源的陳子云學起來有些如魚得水,加上他在師範學校三年的歷練,當他兩年後畢業時,竟成了那一屆的第一名。

按照慣例,他被分配到戰艦上擔任觀測手,僅僅一年時間便從觀測手成了航海長,戰艦上僅次於艦長的職位——這個速度在瀚海軍海軍歷練的畢業生當屬首屈一指。

陳子云手裡有一張航海圖,那是在結合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圖紙,加上尼堪自己一些回憶的一份粗淺的航海圖。

雖然是穿越者,他也不可能對任何所有的地方都熟悉。

比如,他在地圖上大致標註了“邁阿密”、“紐約”、“波士頓”等位置,還將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初次殖民地點,那處位於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煤鐵資源豐富,又緊鄰直通大海的大河的哈里斯堡附近的特拉華半島也標了出來。

當然了,實際上此時的“邁阿密”還是一個土人部落的名字,他們要遷到後世邁阿密附近還需要一百年,紐約現在叫“新荷蘭或新尼德蘭”,還在荷蘭人手裡呢,轉給約克公爵後改稱“紐約”還有好幾年。

但波士頓早就有了,還是英國人此時在東海岸殖民的核心地帶,到此時人口也相當了得,並已經開始向北邊的新罕布什爾州、南面的康涅狄格州發展,馬薩諸塞總督區也早就有了。

眼下,手握這張航海圖,加上六分儀、航海鍾、指南針,在天氣好的時候就能準確計算所處的位置。

“隨時知曉‘我在哪裡’是航海長最大的任務”

陳子云就是這樣一個高手,當然了,就算有了六分儀,由於船隻搖晃以及肉眼觀察的偏差,還是有較大的誤差的,此時,航海長的能力就體現出來了。

一般來說,一艘戰艦上會有一個航海長帶着兩到三名觀測手,像雨燕號這樣的小型戰艦,自然只配了兩名觀測手,而信天翁則配了三名。

像大夏國這樣財大氣粗的國度,既然有了蒸汽機,製作銅製的六分儀自然是批量的,一艘船上,一般會配有五臺左右,故此,包括航海長在內的三人同時進行觀測,三艘船就是十人,加上其它出身海軍學校的學員輔助,在大約十分鐘的時間裡,會同時出現十個結果。

此時,如果結果相差不大,就以簡單平均確定當前的緯度,如果相差太大,則刨除特別離譜的,在再進行平均,當然了,此時,三名航海長的結果會賦以較大的權重。

如果一艘船上三個人的結果太過離散,此時航海長就會仔細詢問觀測手觀測、計算的經過,並對其觀測、計算的錯誤進行糾正。

得到緯度後,再根據航海鍾出發時、現在的時間差(一般選在正午)根據公式計算得出經度。

這一切,都讓陳子云感到“神奇”,他也樂在其中。

“按照航海圖以及剛纔觀測計算所得,應該到了陛下標註的‘邁阿密’附近了,邁阿密,這是什麼意思?陛下怎會提前知曉這些,多半是交好的西夷告知的”

三艘船是沿着東海岸以東大約二十里的方向行駛(這也是大夏國望遠鏡能觀測到的最遠距離),前面出現了一大片礁石縱橫的海灣,當然了,這一切還不足以表明他就是“邁阿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海灣裡出來了兩艘破破爛爛的船隻!

海盜船!

還多半是被楊承恩艦隊漏掉了巴哈馬羣島海盜船!——只有複雜的海灣纔會成爲海盜們喜歡的地方!

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四十二章 玄武青龍決之五:囂張的死神(1)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八章 紫禁城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五十四章 收官(4):東京城郊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五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二)姬甲傑的秘密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