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

成都,兵部衙門。

一位身材高瘦的中年漢子正在衙門大堂走來走去。

只見此人臉部頗長,面色微黑,雙眼細長,鼻樑高挺,嘴脣很薄,上脣一

抹修建得頗爲整齊的鬍鬚,看那鬍鬚,黑中帶黃,頜下的山羊鬍子也是如此,雙眼看似呆滯,實則時不時閃出一絲精光,顯示出此人絕非普通人物。

張可望,原名孫可望,在大西軍號稱一堵牆。

一堵牆,說的是此人沉着、冷靜,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他。

當然了,若是有誰惹惱了他,除非你自我消失,否則他也會一直像一堵牆那樣堵在你心口,直到裡屈服爲止。

作爲張獻忠四大義子之首,還是年紀最大的義子,張獻忠從自己家鄉起事就跟着的義子,張可望可不是一堵牆那樣簡單。

與李自成不同,張獻忠可是正經在邊軍待過的人物,不僅精通武藝,對於排兵佈陣也不陌生,自從起事以來,凡是他賞識的人物,無一不是文武雙全的人物,恰好張可望是他軍中少有的能讀書識字的人物,又是同村的,起事以來,受到的信任和寵愛冠絕全軍。

饒是如此,張可望還是要通過十次以上領頭子的考驗才能成爲他的親信,故此,如今高居監國、上柱國、大都督、太師、平東王之位的張可望手底下很是有兩下子的。

張可望生於1616年,今年三十五歲,說到張獻忠對他的崇信ꓹ 歷史上記載一事可以證明這一點,當大西軍南下被楊展打敗ꓹ 北上又被清軍打敗後,張獻忠將自己的妻妾以及年幼的子女全部殺掉,爲的就是給張可望騰位置ꓹ 雖然此中做戲的成分很足,不過對張可望的喜愛可見一斑。

故此ꓹ 當張獻忠知曉南面的嘉定州、敘州有希望拿下來,從而打通江南的水上通道後ꓹ 他親自領兵南下ꓹ 而讓張可望監國,統領除張偉徵以外最精銳的虎威、豹韜、龍驤、鷹揚四營,將整個成都城全部託付給了他。

六月來了,空氣中蘊含着一絲潮溼、炎熱的味道。

一想到這一點,張可望擰成山字的眉毛逐漸舒緩下來。

“那大夏國起自漠北,天生怕熱,又多火器ꓹ 成都附近雖然都是大平原,不過到處是田地ꓹ 眼下稻田裡還有水ꓹ 彼等騎兵再是厲害也不能隨意馳騁”

“不過馮雙禮那裡到底該如何處置?”

一想到馮雙禮ꓹ 張可望不禁氣不打一處來ꓹ 這廝本是自己的親信,先是敗於楊展之手ꓹ 自己好不容易在大王面前保下他的性命ꓹ 原本扼守灌縣ꓹ 對付的又是缺兵少將的朱化龍,沒想到竟然被敵人打到了灌縣!

想到灌縣便想到茶馬驛ꓹ 進而想到還在江油鎮守城池的劉進忠,張可望的額頭上突然冒出一股冷汗。

“來人!”

等有人過來了,他扔給其中一人一塊令牌、一面令牌。

“立即北上,八百里加急,去綿州面見撫南王,讓他如此如此,即刻動身!”

劉進忠鎮守江油,接受綿州的撫南王劉文秀節制,想要悄沒聲息地拿住他,剝奪他的兵權,只能讓劉文秀出面,召喚劉進忠前來議事,再趁機拿下他。

又對着另外一人說道:“即可通知皇城使、虎威、豹韜、鷹揚三營指揮使前

來見我!”

約莫過了一刻的時間,過來了四個漢子,高矮胖瘦不一,都在三十上下,那位看起來年紀最大的叫竇名望,現任大西國皇城都指揮使,手下管着一萬五千精銳步軍,拱衛成都外城。

而那位看起來不似漢人的漢子叫來護兒,張偉徵的表弟,原名楚琥爾,張獻忠將他改名來護兒,目前虎威營兩千騎由他管着。

那位身材矮壯的漢子叫馬唯興,老大西軍了,目前是豹韜營的指揮使,管着三千以重兵爲主的步軍。

最年輕的那位身材高大強壯,叫靳統武,是鷹揚營的指揮使,管着以弓箭手、刀盾兵爲主的三千步軍。

而龍驤營則是由張可望親自統領的,內中有一千騎兵,兩千精銳步軍,所謂精銳步軍,說的是這兩千人是張獻忠苦心孤詣打造的以火槍、火炮爲主的步軍,配以少量遮護的長槍兵,

三千龍驤營、兩千虎威營、三千豹韜營、三千鷹揚營,一共一萬一千人,可謂是大西軍最精銳的人馬,號稱宿衛四營。

而張可望親領龍驤營的一千騎兵也是大西軍唯一有着重甲的騎兵,平時很少出動,連張獻忠帶兵南下攻打敘州也只帶了張偉徵的三千蒙古騎兵,並沒有將龍驤營帶上。

見到這幾人來了,張可望也沒廢話,直接將灌縣的事情說了,他們一聽便各有神色。

若是朱化龍來了,就算他打破了茶馬驛關城,成都這裡派出一個宿衛營加上猛將馮雙禮自己就能將他們阻擋在灌縣以西,朱化龍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攻打成都。

“斧頭的人說江南、江北都來了敵人,人數都在兩三千左右,都是步軍,不過茶馬驛方向敵情不明,大夏賊突然來到這裡,不用說肯定不會只有這點人馬,看他們在灌縣附近的動靜,應該是爲了搶奪渡口,爲後續大軍到來爭取時間,你等如何看?”

斧頭,馮雙禮的小名。

其實張可望心中早有定計,不過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在張獻忠不在的時候掌管大局,自然要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當然了,他其實想聽的是皇城都指揮使竇名望的意見,其他人聽不聽都無所謂,平日裡他們對自己惟命是從。

“大都督”

果然,張可望此話一出,剩下幾人都沒有出聲,最後還是竇名望開口說話了。

“既然灌縣敵情不明,乾脆不搭理彼等,讓他們來到成都,大夏賊野戰厲害,又有火器之利,出去迎戰只會上了彼等的當,此時正值初夏,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彼等就算想要四處劫掠也搶不了多少糧食”

(筆者按:大西軍拿下成都附近後,爲了牢牢控制周圍的駐軍,讓周圍各州縣將糧食按照駐軍數目留下存糧後,剩下的全部拉到成都大倉,戰時再從成都調糧,而到了六月份,農戶家裡也沒有多少糧食)

“彼等既然能從汶川過來,不用說朱化龍那廝肯定投降了,汶川、茂州貧瘠,也沒多少糧食,彼等還要穿越茫茫大山,也肯定不會出動太多人馬,這點人馬若是在野外,我軍自然不敢說輕易獲勝,不過若是攻城,我等最少能堅守一個月,那時,大王、定北王都回來了,呵呵”

張可望點點頭,認爲他說的有道理,瀚海軍既然突然來到灌縣,不是從大草原過來的,便是穿越大山的,無論從哪裡,沿途既缺少補給,道路也是崎嶇艱險,加之路途遙遠,人數肯定不多,不過也不會太少,按照大西軍的情報,他們最少也有兩個軍團。

這樣的話,坐等他們來攻城,以成都城池的高大堅固,就算有火炮也不能驟然攻下,那時,北面的張文秀、南面的義父、張能奇、東面的張定國大軍鹹至,大夏賊再是厲害,也只有區區兩三個軍團關,加之糧草缺乏,只有敗走一途。

不過自己剛剛掌管成都的大權,就坐視敵人在四周逍遙,大西國上下會如何看待自己?何況,就算四周的兵馬得知了這裡的消息,南面的好說,他們肯定會回軍,不過北面的張文秀、東面的張定國都有大敵在側,豈能輕動?

想到這裡,不禁有些躊躇。

見張可望沒有說話,其他人不敢隨意出聲,於是幾人都沉默起來,此時正值午後,鉛雲低垂,天氣煩悶,加之那一股似乎揮之不去的溼氣,讓他們這些北方人很是難受,加之窗外樹上夏蟬鳴叫個不停,以及這突如其來的大敵瀚海軍,無不加劇了衆人的煩悶。

不過就這樣坐視馮雙禮這樣的大將覆滅?

半晌,張可望還是下定了決心。

“諸位,敵人抵達灌縣城下已經半日了,此時,他們後續的部隊估計全部抵達了,以他們的威勢,若是要援救灌縣,派去的人馬肯定不能少,少了必定被他們吞掉,大西國國力尚不足,能養活現有的兵馬不易,豈能添油失掉?”

“故此,本王決定”

他看向來護兒,“來護兒,你的虎威營都是騎兵,前去灌縣,若是敵人大量騎兵趕到,就不理他們,趕緊返回成都,若是尚有機可乘,立即突入灌縣縣城,然後協助馮雙禮守城”

“大都督”,來護兒一臉不樂意,“末將這裡都是騎兵,就算成功進到城裡,如何能協助馮將軍守城?”

張可望面色一沉,“如是派步軍去,驟然碰到大夏賊精騎,有脫身的機會嗎?何況,你這兩千騎兵,都是來自明軍騎兵降卒,這些人既能當騎兵使,又能當步卒使,讓你去,本王自有道理,還不下去準備?!”

眼下能夠對張偉徵、來護兒兄弟毫不留情呵斥的,除了張獻忠,就是張可望的,都說張獻忠殘暴,實際上,死在張可望手下的無辜人士也不在少數。

來護兒心理一凜,趕緊施禮離開了。

等來護兒走了,張可望繼續說道:“灌縣以南,尚有崇寧、郫縣兩縣,都有一兩千步卒守衛,馮雙禮被圍之後,便不能指揮這兩縣了,你等何人願意前往加強兩縣的防守?”

說完看向馬唯興,“老馬,你是大西軍老將,你帶着豹韜營去,先去增強郫縣得守衛,若那時崇寧縣還在我軍手裡,你再派一些人馬支援那裡”

竇名望說道:“大都督,您剛纔還說不用添油戰術,何故……”

張可望笑道:“大夏賊想要來到成都,必須經過這兩縣,按照這兩縣目前的兵力,估計賊子一日功夫就拿下了,縣城都有糧倉,被彼等輕易拿下,豈不是資敵之舉?故此,雖然預料到賊子可能拿下兩縣,也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行,屆時,等彼等走到成都之時,正是人疲馬乏之時”

馬唯興說道:“大都督,四處分兵,還不如集中力量,職部建議加強郫縣的防守,那裡城池更高,更堅固,至於崇寧,就算了”

張可望雙眼一番,突然想到崇寧縣只是一個方圓三裡的小縣城,分兵也沒有意義,便點了點頭。

“也罷,就依你。對了,你到了郫縣之後,若是有可能,通知馮雙禮、來護兒等人,依託城池給敵人以大量殺傷即可,到一定時候不要死守城池,能突圍的儘快突圍,最後都到成都匯聚!”

“遵命!”

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五章 夜襲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七十章 猶他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十二章 一路向東(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