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

從天全石寨往東,全程沿着青衣水南岸行走,由於多爲山路,雖然也能行

走馬匹,不過前面敵情如何尚一無所知,在殲滅袁韜部後,便讓十名偵騎化妝成明軍,前往雅州探查。

偵騎的頭目正是前榆園賊張七,這廝原本是劉澤清的夜不收,投靠瀚海軍加入了灰衣衛,不過在灰衣衛裡待了一年後,他覺得以自己的身手還是在戰場上廝殺來的痛快,故此又申請加入到騎兵隊伍,最後輾轉來到了陳文盛的手下,是他麾下唯一騎兵旅的偵騎頭目,手下有一百偵騎。

以前說過,張七武藝高強,身背兩石力的開元弓,手拿兩米長的大刀,原本就是明軍的夜不收,加入瀚海軍後,除了增加了一把能發出低聲的三連發短銃,便別無他物了。

他是明軍出身,扮演起夜不收那是駕輕就熟,何況袁韜的部隊也是來自四面八方,大多來自陝西、河南,他一口山東話並不顯得突兀,袁韜是姚黃餘部最大的一股,手下很有些武力高強的人物,比如黑虎王高,單論武藝,袁韜部並不比瀚海軍差點差多少,可惜到瀚海軍出現時,單純論武藝的時代已經落伍了。

但若是以偵騎的面目出現,有武藝傍身的話,扮演夜不收是最好不過。

與張七不一樣,除了他,瀚海軍騎兵的偵騎的標準裝扮是:

一匹中等個頭的戰馬,多半是蒙古馬裡的高大者,作爲偵騎的戰馬,溫順、聽話是最主要的,並不需要時刻上馬廝殺,但一旦遇敵,耐力比速度更重要,因爲那時上報情報比殺敵更重要。

一副弓箭,作爲偵騎,你若是一幅標準瀚海軍的裝備肯定不行,故此,偵騎多半是力大、善騎射者,當然了,他們隨身有一個皮囊,裡面裝着三連發短銃、手弩,用於悄沒聲息接近敵人後抓舌頭。

一長一短兩把刀,都是明軍制式,短的自然是雁翎刀,長的則是從戚繼光時代就有的雙手長刀(結合了苗刀、倭刀特點的步戰長刀)。

若是冬季,則是在一套標準的明軍制式棉甲,當然了,質量遠勝於明軍,若是在夏季,則是標準的灰色麻衣,心口位置配有輕巧鐵板一塊,其它地方則完全沒有遮護,作爲偵騎,靠的是訓練有素,是機警,是隨機應變,並不需要你一殺到底,護住心口就是了。

頭上則是一頂此時明軍常見的遮陽氈帽,前面往上翹起,對了,就是水滸傳裡林中的那種氈帽,氈帽上吊着紅纓。

作爲偵騎,隨便一位都是班長以上職級,除了短銃、手弩,皮囊裡還裝着地圖以及繪圖工具,還有用於傳遞消息的書本,在緊急情況下需要用暗語時必須查詢書本才能得知,外出用的書與大本營的書又不同,只有兩相對照才能明白。

皮囊裡還有一瓶油,那是用來在緊急情況下燒燬皮囊裡的物件兒的,至於短銃,緊急情況下你或者將它毀掉,或者扔在隱秘處,等到事情緩和時再找回。

張七在灰衣衛裡學會了傳遞消息或繪製地圖,不過他最煩這兩件事,幸虧他在別的地方十分擅長,很快就當上偵察連連長,那些個煩人的事情就交給手下幹了,自己正好居中調度。

明軍在天全到雅州的道路設有一個據點,就是在天全河與青衣水交匯之處,那裡,向東二十餘里可達雅州,向北三十里可達蘆山縣,向西二十五里可達天全石寨,向南五十里可達榮經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飛仙關,是她的名字。

如此重要的地方,以前楊展在此設有軍堡一座,千戶一名,不過在楊展被殺之後,李乾德代表“朝廷”對整個雅州進行了接管,眼下雖然早就不是文官當道的時代,而是武人日漸跋扈的時代,不過像李乾德這樣的方面大員在普通武將眼裡還是有些分量的,否則楊展也不會着了李乾德的道。

這名千戶是世襲的千戶,還是南面以前黎州安撫司土司的兒子,原本姓阿魯,被洪武時被漢官賜姓張,最後乾脆就以張爲姓,世代爲黎州安撫司(大渡河關鍵一段河面的夷人首領)長官,後來黎州安撫司取消,不過張家早已融入到漢人裡,眼下這飛仙關的守將便是張家後代,世襲飛仙關千戶,手下大部分士兵都是夷人。

可巧了,這張千戶由於仰慕蜀漢的張飛,便也起了這個名字,當楊展被殺,李乾德、袁韜接管雅州後,張飛雖有些愕然,不過還是接受了新的上官,他雖然早已漢化,不過在漢人眼裡卻還是蠻夷,他這樣的人鎮守飛仙關纔是天全、雅州守將都能接受的,否則無論是天全還是雅州,任何一方士兵站住了此地,便斷絕了雅州通往山裡的茶馬古道,其中的利益就太大了。

這日,張七一行來到了飛仙關,見是袁韜的夜不收,張飛沒有阻攔他們,打開關門放他們進來了。

飛仙關不大,按照張七的觀察,最多能容納三百名士兵,不過此地扼控天全-雅州之間的要道,要繞開此關,不是懸崖絕壁的高山,便是湍急的青衣水,而此關高達三丈,上面還有西瓜炮,易守難攻,後面的陳文盛想要去雅州,只能從此關通過。

張飛只見過袁韜、王高,並未見過張七,不過見他儀表不凡,還是小心奉承着,對張七的北方口音也絲毫沒有懷疑。

張七卻在想着,“此地至少有三百軍士,還是三丈高的石牆,瀚海軍就算將步軍開過來用青銅炮轟擊,估計也要花費至少一日才能轟破,而那時雅州的李乾德、武大定早就收到這裡的消息做好防備了,川西局勢複雜,一旦瀚海軍的消息陡然傳到那裡,勢必在明軍、大西軍產生連鎖反應,到時候對瀚海軍是福是禍還真說不定”

這就是他先後作爲夜不收、“榆園賊”、“義軍”、瀚海軍,有着如此複雜經歷的優勢了,若是普通夜不收,抑或單純“義軍,抑或“榆園賊”,多半不會想到這些事情,做好分內的事情,觀察好飛仙關的地形,估摸敵人的數量以及戰力,然後報給後面的主將就是了。

不過張七就算想做點什麼,以他們區區十人,面對着張飛三百人也無可奈何,若是一般孱弱的明軍他們自然可以做那以一擊十甚至擊百的驚心動魄的大事,可眼下這張飛乃至其手下雖然都穿着明軍軍服,可頭上卻包着黑色的頭巾,一看就是夷人出身。

這些人的神色明顯比尋常明軍精悍的多,想要驟起發難,就算拿住張飛迫使剩下的人投降也不容易。

因爲當過灰衣衛的他知道,在川西一些個安撫司、千戶所,裡面的兵丁都不簡單,都是各土司名下少量的“自由民”,實際上就是夷人裡的小貴族,他們的地下都有大量的農奴的,想要這些人旦夕反水基本上不可能。

怎麼辦?

作爲曾經的榆園賊頭目,就這樣摸清情況回去肯定不是他的風格,否則他也不會剛從灰衣衛轉到瀚海軍就當上了一個騎兵旅的偵騎頭目——騎兵旅的偵騎頭目享受營指揮使的待遇。

“當……”

正在此時,從飛仙關左側的大山上傳出來了一陣陣古琴的聲音,張七一聽便有些納悶。

“如今兵荒馬亂的,特別是袁韜這廝暴虐不堪,竟還有人又閒情逸致在山上彈琴?”

此時的他正好站在關城的城牆上,對面的大山山勢陡峭、怪石嶙峋,蒼松點綴其中,半山腰隱約有一道飛檐挑了出來。

“是何人在上面彈琴?”

張七問道,那張飛笑了笑,也沒隱瞞,“還能有何人?放眼整個雅州,也只有一個人膽敢來到此地撫琴,那就是新任四川總督李乾德”

“哦?”

“將軍,此山叫大相嶺,相傳蜀國丞相諸葛亮曾在此地帶兵打仗,見此山險峻秀麗,便在山上撫琴一曲,後人爲了紀念他,便在撫琴處修建涼亭一處,叫大相亭”

“哦?那此地爲何叫飛仙關?”

“將軍,此地扼控四縣之地,大相嶺雖不高,不過卻險峻異常,以古人的眼光,只有飛仙能過,故有此名”

張七問道:“李總督不是在雅州城下督軍嗎,爲何跑到了此處?”

張飛笑道:“你真的不知?呵呵,蜀人尊崇諸葛亮,今日正好是他的誕辰,每逢此日,文人雅客都會齊聚大相亭,或撫琴,或吟詩作對,可是雅州最有名的地方,說是甚,聖人出,天下興,凡是蜀中讀書人,只要到了雅州附近,沒有不過來附庸風雅的,李總督正好是四川人,故此……”

“那前面的戰事?”

“雅州堅固,武總兵已經擊敗了前來支援的陳佳盛,現在李總督的中軍、武總兵的軍隊已經將州城團團圍住了,並抓了大量的民夫,原本是今日要發動總攻的,可巧又是諸葛孔明的誕辰,李總兵便決定罷兵一日,緬懷完聖人之後再做打算”

張七說道:“我跟着袁將軍來到天全後,就被派到山外打探夷人的消息,這還是第一次回雅州向總督覆命,正好他在這裡,對了,這關城可有通往山上的道路”

“自然有的”,張飛不虞有他,帶着他來到一段關牆處,那裡正好有一道小門可以進出。

張七帶了兩個人上去了,上去之前,他向另外一個偵騎遞了一個顏色,那人叫任九,卻是與他一起起兵鬧事的榆園賊頭目任七的弟弟,任九的眼神閃過一絲猶豫,不過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張飛見張七挎着一個牛皮大囊,便問道:“這是何物?”

張七笑道:“袁將軍破了天全石寨,得了幾樣寶貝,自然要孝敬給總督大人”,張飛不虞有他,便目送他們上去了。

等張七三人的身影漸漸消失了,任九帶着另外六人走下了關城,他們來到關城的東門一瞧,不禁有些傻眼了。

在東門前面還有一道馬面牆,關城的馬面牆自然不長,約莫一畝地大小,裡面有大約十個人在那裡守着,這處關城並沒有設置護城河,不過依託一側青衣水、一側絕壁,加上主城門、馬面牆的設置,在如此狹窄的地界上,也算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爲你再多的人也展不開。

任七正在失望中,按照剛纔張七的暗示,那是要他幾個靠近這裡,趁機奪下城門,不過那樣一來,他們就要面臨馬面牆四面城牆上敵人弓箭的打擊。

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八章 海參崴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五十四章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四章 私議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