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

達賴烏巴什是在晚上抵達的。

在晚上,瀚海軍自然沒有必要進行五十里的強遮蔽,也沒有可能——川西北,除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有此時就大量存在的水草地,也就是沼澤。

想想後世那雪山、草地你就知道了。

作爲以前東江鎮大帥毛文龍手下最得力的兩員大將之一陳繼盛的侄子,陳文盛今年也三十三歲了,三十三歲的年紀,在瀚海軍中已經是老將了,對於十五歲就從軍的陳文盛來說就更是如此。

一直以來,瀚海軍都是以騎兵爲主,步軍爲輔,饒是如此,也在裡面分出了一個三六九等。

一開始,李永芳的長子李延庚都是步軍的首席代表人物,也是大夏立國後首批封侯的人物,他身上聚集了漢人、烏真超哈、步軍等特徵,加上實力也不錯,尼堪對他從來都是信任有加。

後來李延庚轉任文官,先是在遼寧省擔任布政使,後來調任樞密院副使,由於正使朱克圖還是喜歡在第一線帶兵廝殺,樞密院的事情實際上是由李延庚在打理。

步軍的另外幾個代表人物自然是出身於朝鮮遊擊三傑——曲承恩、林茂春、王承鸞了,以及曲承恩的手下郭天才了,誰知道後來郭天才異軍突起,成就還在三傑之上,雖然如此,三傑由於步騎都精通,眼下都至少是軍團的指揮使了,而郭天才更是一度高居安西軍團的指揮使。

接下來就是陳文盛、冷雲、吳應龍三人了,冷雲、吳應龍兩人都是在青山老河大戰中被尼堪救下來的,冷雲是明軍千總,吳應龍則是阿哈奴才,而陳文盛一直以來都是尼堪核心步軍的統領者,在天津之戰中還與尼堪共過生死,所受器重還在冷雲、吳應龍之上。

陳文盛加入到瀚海軍後,由於年紀小,立即在各級學校進行了學習,有這樣的背景,身份自然又不同,何況像他這樣的出身,在婚姻大事上也會受到尼堪的關注,在他二十二歲那年,他娶了尼堪親叔叔孫傳廊的女兒,由於孫傳廊是大夏國的延熹郡王,他的女兒自然就是郡主,如此陳文盛又攀上了皇親。

十八年的從軍生涯,讓陳文盛的身上交織了東江鎮、瀚海軍兩種特徵,不過在陳文盛看來,東江鎮所特有的極度堅韌耐勞的山地兵特色在瀚海軍身上也不遑多讓,以前,在毛文龍時代,他們能從皮島出發,來到遼東半島後,能從大山上一日一夜疾馳兩百里,在三日之內便能抵達遼西平原地帶,沿途將清兵的據點拔除一空。

當他們大搖大擺抵達遼西平原時,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摸不着頭腦,因爲這樣的行軍速度以及悄沒聲息的舉動實在太罕見了,他們不知道東江鎮是就這點兵力,還是另有玄機,故此,一般情況下任憑他們在平原上肆虐。

毛文龍在此時又大搞“深入敵後,發動羣衆”的戰法,所到之處,到處有人給他們通風報信,故此,在毛文龍健在的時候,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不敢親離老巢,那時候東江鎮士兵的戰力幾乎與滿洲八旗相當,在吃苦耐勞上還勝之。

那時的東江鎮,戰力之強,位居明軍之冠,什麼關寧軍、白杆軍,在東江鎮精銳面前都不值一提。

可惜這樣的局面沒有持續多久,毛文龍一死,東江鎮便是一盤散沙,不過只要有合適的獎懲,充足的糧秣,東江鎮出身的將士依舊毫無懸念地脫穎而出。

這在陳文盛身上表現得分外突出。

他指揮下的步軍軍團,別的不說,在白日行軍百里,晚上八十里乃尋常事,這還不算,百里之後還能從容安營紮寨,驟然遇敵還能遇變不驚,渡過短暫的混亂後很快能實施反擊。

陳文盛軍團,依舊是瀚海軍步軍軍團中的最強者,沒有之一。

若是沒有炮隊的拖累,他的步軍軍團完全可以跟上楊廷玉騎兵軍團的步伐。

這便是陳文盛在晚上按照楊廷玉的吩咐在小堡(後世紅原縣)附近安營紮寨後突然遇到達賴烏巴什大軍包圍後出現的情景:

在最東端,是左勷的騎兵旅,最西端是郝搖旗的騎兵旅,他自己親領的騎兵旅位居正中間,四個步軍旅穿插其中,全部位於白河南岸,以旅爲單位形成了七座大營。

七座大營,便是兩萬餘人,這樣的規模,別說達賴烏巴什的三萬部族騎兵,就算此時固始汗還在,四萬當雄八旗傾巢出動也無可奈何,他們最好的選擇是利用瀚海軍攜帶的糧草不多,對瀚海軍實施圍困之策。

不過瀚海軍裡面還有三個騎兵旅,還能抽空反擊,想要將他們困死不用說也很難做到。

但他們依舊做到了。

前面說過,白河沿岸,雖然都是草場,不過開闊地並不多,況且沼澤地衆多,若是離開白河主道,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沼,加上白河本身雖然是補給飲水之地,不過同時也限制住了瀚海軍的行動,於是,瀚海軍在白河南岸看似是七旅連營,實際上是被沼澤地、白河壓縮在一道長約十里,寬約三四里的狹窄地帶。

幸虧處在最西頭的是騎兵旅,郝搖旗的騎兵旅,在接到楊廷玉的命令之後,郝搖旗立即開拔了,此時和碩特騎兵已經陸陸續續過河了,故此,郝搖旗是在夜晚不斷衝破和碩特騎兵的封鎖過來的,但後面的大營由於是步軍、騎兵交替佈置,想要像郝搖旗那樣繼續衝破敵人的封鎖去援助楊廷玉就不行了。

當然了,到了白天那時另說。

眼下就是一個晴空萬里的白日,郝搖旗出動後的第二日。

陳文盛大營。

正中的瞭望臺上,當天色剛明之時,陳文盛便迫不及待爬了上去。

鏡頭裡,白河對岸,大營的兩頭,全部是和碩特騎兵的大營,在以前郝搖旗的大營,固始汗第七子瑚魯木什帶着五千精騎守着,而在瀚海軍大營的最東端,左勷大營的附近,則是死在瀚海軍手裡的固始汗第三子達蘭泰長子哈丹巴特爾帶領的五千精騎。

在白河的對岸,還有兩萬大軍,那是眼下青海和碩特人名義上的領袖、固始汗第四子達賴烏巴什的大營,他的收下有整整兩萬精騎!

而在瀚海軍的南面,那是一道同樣長約十里、寬約十里的茫茫沼澤地(草地),熟悉路徑的人當然可以通過,不過那裡表面上一看都是水窪子,斷斷續續露着水草、灌木、小土包,乍一看可以沿着這些明顯的參照物行走,其實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

突圍?有兩萬大軍的陳文盛沒有想過,這個軍力規模,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東江鎮的全盛時代,東江鎮全盛時期,號稱有軍力十萬,袁崇煥給他按照五萬人的規模供應糧草,實際上稱得上精銳的也就一兩萬。

但就是這一兩萬,將清軍牢牢吸引在遼東動彈不得。

陳文盛大致看了一下便下了瞭望臺,回到自己的大帳時,自己手下幾個步軍旅的指揮使以及左勷都過來了。

以前在遼東投降瀚海軍的李成樑的孫子李思恭也在其中,他還是處在西邊、直接面對瑚魯木什大營的步軍旅。

而隸屬於楊廷玉軍團的那個步軍旅的大營則緊挨着陳文盛騎兵旅,指揮使是當時跟隨祖大壽投降皇太極的最年輕的將領,當時他才十九歲,如今也才二十八歲。

胡有升。

在瀚海軍裡,雖然沒有明說,不過“騎兵高於步軍,而騎兵軍團裡的步軍又高於步軍軍團裡的步軍”似乎成了一個定理,故此,出身楊廷玉軍團的胡有升還是非常得意的,但他碰到陳文盛後也只有偃旗息鼓的份,除了陳文盛的資歷,他郡主駙馬的身份也是一個不容挑釁的存在。

沒有意外,雖然面對大量的和碩特騎兵,更外圍也不知曉還有沒有更多的騎兵到來,不過瀚海軍的軍將們神色都跟輕鬆,大家七嘴八舌議了一會兒後,陳文盛心裡已經有了定計。

“楊將軍那裡兵力太少,左將軍”

左勷站了起來,說心裡話,他可不願跟着陳文盛在這裡與敵人對峙,眼下他有任務了,內心自然高興得很。

“末將在”

“我會讓緊挨着你的步軍旅分批、逐次接替你的大營,而你的騎兵旅也分批、逐次前進到最西面的步軍旅大營,等我的號令響起後,立即出動,擊穿敵人大營,繼續南下援助楊將軍”

“是!”

“胡有升”

“末將在”

“你的步軍旅跟在左勷後面,等左勷旅擊破敵人擋路的騎兵後,你等以偏廂車爲依託,慢慢跟着前進”

“是!”

陳文盛還是本來就隸屬於楊廷玉軍團的騎兵旅、步軍旅派出去了,雖然資金周圍還有大量的敵人,不過他可不想掠人之美。

瀚海軍,依舊是一個有着嚴重本位意識的軍隊,想要達到後世某軍的程度,不用說肯定做不到。

一個小時以後,瀚海軍各座步軍大營裡的火炮開始轟響了,以尼布楚青銅炮的射程(五里),和碩特騎兵無論在哪裡佈置,都逃不過火炮的打擊(他們不能佈置得太遠,那樣就失去了意義)。

一個小時以後,時間來到了上午十點左右,左勷的騎兵旅開始出擊了,此時,西面和碩特瑚魯木什的大營靠近瀚海軍這一側的寨牆已經支離破碎,而瑚魯木什也正在慌慌張張拔營西去,準備另覓合適的紮營地點。

左勷出動了,三千精騎像風一樣席捲了瑚魯木什的大營,並追上了他們的背影!

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五十七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3)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九章 亞速(下)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