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

十日過後,無論是波德拉謝還是華沙,雙方都在對峙,不過此時,葉布舒

軍團的步軍旅終於到了。

而在明斯克,立陶宛人、瑞典人、俄羅斯人竟然罕見地結合到一起,其中

有立陶宛大貴族亞努什親自帶領的一萬步騎,有瑞典利沃尼亞總督霍恩帶領的一萬精銳,有俄羅斯帝國斯摩棱斯克伯爵、西北方面總督格里戈裡帶領的兩萬大軍,一共四萬人馬抱成一團,正在向波蘭境內開來。

不過明斯克離華沙、波德拉謝都在七百里以上,他們這種以步軍爲主的軍隊想要在十日內抵達波蘭邊境不用說是不可能的,何況霍恩軍團還攜帶了此時瑞典人引以爲豪的大炮。

這正是尼堪想看到的,他留下來親自趕到華沙準備“調和”雙方的普魯士大公腓特烈.威廉,讓他留在自己的軍營裡觀戰,並讓葉布舒立即展開對波德拉謝城堡的攻擊。

此時,瀚海軍的糧草也耗盡了,不過有恰爾涅茨基和逃到克拉科夫的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兄弟,在尼堪承諾趕走瑞典人、俄羅斯人,讓波蘭儘快復國的前提下弄來了大量的糧草——卡利諾夫斯基兵敗後,恰爾涅茨基成了新的盧布林伯爵兼城主,盧布林此時並沒有受到戰事的波及,光一個盧布林就足夠支撐瀚海軍三個軍團三個月的糧草需要了。

(此時的歐洲有兩大糧倉,一個是波蘭,另一個是丹麥)

三個月?瀚海軍還從來沒有打過這麼長的戰鬥。

三月十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但葉布舒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他鬆了一口氣也是有原因,到了三月份的時候,波蘭境內的氣溫開始身高了,雖然還有些冷,不過已經是淫雨霏霏的天氣,道路上一片泥濘,如果在這個時候將尼布楚青銅炮運到這裡,至少還要花上十日才行!

這位原遷到遼東的三姓(依蘭縣)附近黑斤人(赫哲族)哈拉達之子如今完美取代了大夏國以前的女真猛將南楚,在經過金州軍政學校半年的培訓後,不禁依舊保持了勇猛頑強的風格,對於瀚海軍各種戰術也運用得相當得心應手。

他今年三十五歲,原本是滿清皇室勒克德渾手下的大將,在軍政學校畢業典禮上爲尼堪識破勒克德渾以及遏必隆的陰謀立下大功,對於像黑斤這樣“泛索倫諸部”(傳統意義上的索倫人指的是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而泛索倫則是將錫伯、黑斤以及海東女真也包含進來),尼堪一直優渥有加,實際上這些出身泛索倫諸部之人如今也起到了像後世在清國一樣的作用。

眼下,喀克篤禮來自東海女真,葉布舒來自黑斤,穆佔來自葉赫,佟養甲來自輝發佟佳氏,算是滿洲降將中的佼佼者。

波德拉謝城周長只有三裡,還是一個不規則多邊形,城門只有兩個,城堡類似中國的城池,有牆垛,也有類似於中國馬面牆的部分,不過卻是圓形的,沒有中國馬面牆那麼長,不過是一個小的凸起而已,上面有圓錐形的城樓。

像波德拉謝這樣的小城,自然能不可能修建的非常厚實,不過卻也達到了普通中國縣城城牆的規制——一丈的厚度,兩丈的高度還是有的,但這樣的小城自然沒有護城河、城壕,城門也是木製的,不過卻是厚實的橡木製作的,木頭的邊緣還包了鐵皮,也是需要利用絞盤才能將城門開、關。

其實以瀚海軍騎兵的能力,用兩百斤的小炮不斷轟擊的話也能將這樣的城門轟垮,不過一來需要花時間,二來尼堪需要了解俄羅斯人、瑞典人營救他們的沙皇和攝政王的決心,在得知他們在明斯克集結了四萬大軍後,他當即定下了先打波德拉謝城,俘獲沙皇,讓俄羅斯援軍不戰而退的策略,之後再以兩個軍團對付剩下的瑞典軍和立陶宛軍。

特別是立陶宛軍,那可是整個立陶宛地區的精華,那正是尼堪想要達到的效果,這與他將要實施的籌劃大有關聯。

“轟!”

ωwш•Tтkan•C〇

波德拉謝城,兩座城門附近各擺了三門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現在幾乎同時開始對城門進行轟擊了。

其實以波德拉謝城城門的規模,用一門青銅炮就足夠了,不過爲了防備俄羅斯騎兵突然出城攻擊,還是安排了另外兩門青銅炮裝滿了散彈,另外青銅炮附近除了炮兵,還各有一千五百全副武裝的步軍以及同等規模的騎兵,就算阿列克謝想要突圍也幾乎沒有可能。

說起這按照後世拿破崙青銅炮製作的尼布楚青銅炮,到了眼下這個光景自然又有了新的改進,由於鋼鐵質量的提高,如今發射十二斤鉛彈或鐵彈的火炮就不用以前那樣沉重了,包括炮身、炮架在內,總重量幾乎減少了三成,這樣的話,四匹馬拉起來跑的更快。

說到馬匹,同樣到了眼下,大夏國也培育出了專門用於軍事用途的挽馬,與戰馬相比,挽馬除了速度比不上,耐力、力氣一點也不差。

另外,炮鏡、標尺、調整炮位的裝置也有了進一步的改進,以前的尼布楚青銅炮能打到四里遠的地方還有準頭,眼下已經將有效射程提高到了五里,這已經比拿破崙時代還提高了一里。

別小看這一里,此時的紅夷大炮,也就是按照歐洲方法鑄造出來的加農炮,號稱“一炮糜爛幾十裡”,那是扯淡,真正能打到四里以上還有準頭的,單單炮身就要三千斤以上,加上炮架、彈藥,一門這樣的火炮就要五千斤,五千斤,以包括明國、歐洲諸國現在的道路條件以及理念,不用說是慢的出奇,就算費勁千辛萬苦弄到了戰場上,想要調整炮位,沒有半個小時以上根本不可能。

在真實歷史上,多鐸爲了攻破揚州城,從北京調來了萬斤紅夷大炮,每門火炮需要一百人伺候,需要十頭牛才拉的動,就這樣,這樣的火炮有效射程也才三裡!

閒話少說,當兩座城門附近的十二斤青銅炮響起來後,城中最高的建築,也就是城中大教堂的頂上,拿着望遠鏡觀望的阿列克謝一臉嚴峻,他可是炮兵專家,對於數學也很精通,能與此時的數學家探討弾道學的那種,一聽這火炮的聲音,他的臉色就變了。

作爲現在俄羅斯的沙皇,他非常擔心。

他是米哈伊爾一世的獨子,成婚後皇后一年生了幾個子女都夭折了,後世鼎鼎有名的索菲亞公主、伊凡五世、彼得一世尚未出生。

按照眼下的狀況,一旦自己不幸遇難,羅曼諾夫王朝要不是立已經嫁給威廉的伊琳娜爲女王,要不是讓他的叔叔尼基塔的幾個兒子登基,那樣的話,羅曼諾夫王朝的血統就要受到侵蝕,因爲當時阿列克謝的父親能被莫斯科的貴族立爲新沙皇,是因爲他的母親來自留裡克王朝王室,而不是因爲他的父親!

但直接投降阿列克謝又有些不甘心,那樣的話,自己在帝國裡的形象就一落千丈,好不容易通過與瑞典大戰拿下聖彼得堡以及斯摩棱斯克的豐功偉績就會化爲烏有。

眼下他手裡還有兩千五百騎兵,兩千由他的表兄切爾卡斯基(來自母系)爲指揮長,全部由貴族、平民子弟組成的輕騎兵,還有五百大多是來自歐洲僱傭兵、已經宣誓加入俄羅斯帝國的龍騎兵,他們的首領是他的御醫兼護衛長柯林斯。

其實,此時如果他孤注一擲,選擇從一道門口衝出去,憑着這兩千五百騎,還是大有可能逃脫的,不過那時這兩千五百騎還能剩下多少就要大打折扣,這兩千五百騎可是他十八歲“親政”後費盡心思組建起來了,特別是這五百龍騎兵,他可是當做帝國的軍官團來打造的,一旦耗盡豈能不心痛?

但眼下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前面說過,城堡的大門是由橡木製作的,厚達四十公分,邊緣包鐵,表面也刷了油漆,這樣的厚度,若是用十二斤加農炮轟擊,想要轟塌並不容易,不過它畢竟是木頭做的,對於木頭,瀚海軍有的是辦法,除了用大炮轟擊,還能抵近門下用炸藥炸燬,或者用火燒的方式毀掉。

不過葉布舒還是採取了用大炮轟擊的方式,因爲在兩座城門附近,阿列克謝佈置了大量的火槍兵,還配備了一些小炮以及手榴彈,想要抵達城門下也不容易。

至於城裡的兩千多騎兵,葉布舒倒不在乎,別說兩千多了,就算有五千騎兵他也不怕,他現在可是有四個騎兵旅、一個步軍旅,全部佈置在小小的波德拉謝城周圍,就算阿列克謝有三頭六臂也插翅難飛。

當他得尼堪的命令,讓他正式展開對城堡的攻擊時,他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不過對他來說,繼續圍住城堡,讓援兵儘快來救,自己殲滅援軍後再攻城最好,皇上如此佈置,還是太小心了。

火炮不斷在轟擊,每一次發射傳出的轟鳴聲都讓城裡的阿列克謝心頭大震,這一日他是在城裡唯一的教堂裡不斷祈禱中渡過的——按照他的估計,以瀚海軍那樣的火炮想要轟垮城門怎麼着也要三日才行。

“三日,格里戈裡應該來了吧?”

不過一想到格里戈裡兄弟,他心頭又是一震,格里戈裡兄弟都是來自諾夫哥羅德的羅莫達諾夫斯基家族,這個家族以前就是留裡克王朝的重要支持者,還長期擔任諾夫哥羅德、阿爾漢格爾斯克兩地靠近瑞典王國城堡的領主,雖然在羅曼諾夫王朝開始以後,沙皇通過新封波雅爾的方式分化了以前的留裡克貴族,不過他們長期鎮守莫斯科大公國西北要地形成的影響力依舊不可小視。

“撲!”

正想着,北面傳來一陣重物落地的聲音,阿列克謝心理一凜。

“這纔不到半日,城門就垮塌了?”

不過飛馬過來報訊的衛兵的回答然他鬆了一口氣——垮塌的是城門上的城樓,不過他依舊驚駭未定,剛纔敵人都是用一門火炮進行轟擊,眼下卻打到了城樓,肯定是另外的火炮發威了!

“蹭蹭蹭……”

阿列克謝瞬間便有了主意,大步流星向城下跑。

“必須在城門垮塌之前衝出城堡!”

不多時,他在兩座城門附近留下來幾十個炮兵,用佈置在城牆上的小炮開始對着敵人發射,以小炮的射程自然打不到,不過這就是阿列克謝的緩兵之計,這些人都是僱傭兵出身的近衛軍,被敵人抓到後也不會怎麼樣,而他親自帶着剩餘的兩千多騎兵全部擠在北面的城門附近。

“嘎吱……”

有着三道鐵門栓的木製大門打開了,前面是三百自由民出身的騎兵,阿列克謝許諾,這次戰鬥無論他們能否生還,他們的家族最少能得到一個男爵的爵位,這就很難得了,尋常子弟,想要得到爵位,不用說是很不容易的,若是能用死亡換來爵位,早就有人前赴後繼了,何況是俄羅斯本土的男爵,並不是西伯利亞那種。

阿列克謝以及四百多近衛軍在中間,後面是切爾卡斯基率領的剩下的騎兵,當大門大開時,所有的騎兵像瘋了一樣衝了出去!

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五十七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3)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二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1)上都新城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九章 亞速(下)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