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爾扈特(2)

書庫爾岱青正想走出去,走到門口又想到了什麼,“此人是從陸上來的,還是海上來的?”

“海上,父汗”

書庫爾岱青點點頭。

能從海上來,如今的大草原一帶,只有一個勢力能做到,那就是佔據了裡海北岸阿特勞的大夏人,就在這幾年,他們在阿特勞大興土木,已經在那裡建起了一座大城。

非但如此,他們還在薩日德格河上設置了港口,船隻可從阿特勞出發直抵裡海,進入裡海之後,他們便能利用常年盛行於裡海之上、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東北風直抵土爾扈特控制的裡海西岸重要的港口——拉甘。

從阿特勞出發直到拉甘,航程超過八百里,不過大夏人卻能在四日便到,這樣的能力,放眼歐亞大陸,也只有大夏人一家能做到,因爲,無論是阿特勞還是拉甘都深處內陸,並不直接位於海岸,離開裡海之後,尚有一段內河航道,雖然不遠,不過若是沒有合適的風向,也是不能隨隨便便進入的。

但大夏人做到了,就算沒有風也行,這種能力,纔是讓在烏克蘭吃了大虧的克里米亞汗國至今沒有向大夏尋仇的重要原因,因爲大夏人既然在裡海有這種能力,在黑海也能做到,一想到他們既能利用火力強大的騎兵從陸上進攻,還能從海上偷襲,想想都不寒而慄。

當然了,克里米亞汗國能想到,書庫爾岱青卻想不到,因爲前者有了自己的艦隊,而土爾扈特人還是傳統的遊牧部族。

……

三十九歲的安西總督哈爾哈圖站在一艘往來於阿特勞、拉甘的客船上,前面不遠處的拉甘河的北岸出現了影影綽綽的建築物影子。

像這樣的船隻大夏國一共有十艘,每十日開動一次,每次開動兩艘。

這樣的船隻,實際上是薩哈連Ⅰ級船隻的改進型,長十丈,最大寬度三丈,原本是安裝了二十二門火炮的,作爲如今裡海的海面上,不可能出現大量的敵人,裡海上的降水又稀少,便只在首層甲板上設置左右千斤重短管火炮各三門,加上首尾的各一門,總共才八門大炮。

當然了,這些火炮實際上是裝點門面的,最有用途的還是夾雜在大炮之間的那些兩三百斤的小炮。

裡海,南北兩千多里長,東西八百里寬,這樣的地方,自然也有不法之徒,哥薩克、高加索人、克里米亞人,以及一些爲天方教、基督教世界都不容的人都會利用小船縱橫其中。

在裡海的南半部,東岸的各部族基本上與波斯的薩菲帝國往來密切,而西岸的基本上接受克里米亞汗國的統領。

有這兩個國度的存在,便有了商船,有了商船就有海盜,此乃亙古至理,千年不變。

一開始,大夏國往來阿特勞與拉甘的船隻也受到了裡海海盜的騷擾,不過在幾年過去後,整個裡海北半部基本上看不見海盜的身影了,最後往來黑海東西兩岸的商人(阿拉伯、熱那亞、奧斯曼都有)乾脆利用起了阿特勞-拉甘這條航線,跟着大夏國的船隻往來與裡海之上。

於是,阿特勞、拉甘竟成了超越阿特拉斯罕的存在。

從拉甘再往南,可通過土爾扈特人的駝隊將貨物運至黑海東岸,那裡有克里米亞汗國在黑海東岸的領地——亞速,進入黑海後,商人們更是如魚得水了,便不需要大夏國的護航了。

故此,每次大夏國的商船往來阿特勞與拉甘之間時,總有大大小小十幾艘船隻跟着後面,船型有東歐一帶常見的平底船,也有天方教世界常見的兩頭翹的尖型船。

而在兩艘大夏商船的後面,是一艘大約與大夏國石勒喀級戰艦相仿的商船,這艘船隻的主人是哈薩克汗國的大商人。

伊斯米爾.雅安。

此人以前救過如今臨潢府的知府兼鎮守使的蕭承翰,有了這層關係,他是唯一能往來大夏國、哈薩克、俄羅斯、克里米亞汗國、奧斯曼帝國、薩菲帝國的大商人。

雅安如今也有三十多歲了,他穿着一身阿拉伯長袍,滿臉的絡腮鬍子,不注意的話,還以爲他是一個阿拉伯商人。

拉甘河北岸市鎮的身影越來越清晰了,那裡,能在河面上瞧得清楚的也就是喇嘛教、天方教寺廟的頂部,等抵近碼頭時,哈爾哈圖這纔看清楚,這裡不過是用一道土牆圍起來的簡陋城鎮,圍牆高約一丈,上面並不能站立士兵,若是遇到敵人,也只能在圍牆裡面墊上沙袋,然後站在上面用弓箭、火槍射擊。

碼頭倒是頗大,前後約莫有五十丈,已經停靠了許多船隻,當新來的船隻填入後,就不能再停靠任何船隻了。

碼頭上,兩個約莫二十出頭、身穿蒙古袍服的年輕漢子正在上面迎候。

一人身形高壯,叫墨爾根,是書庫爾岱青的侄子,也是目前土爾扈特部落僅次於書庫爾岱青一系的部落大酋,號稱墨爾根渾臺吉,此人除了自己的衛拉特部落,還是諸如諾蓋、韃靼人的領主。

一人卻是矮壯的身材,長相與書庫爾岱青有些像,正是書庫爾岱青的幼子,朋楚克的幼弟,杜加爾。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兩人都是朋楚克爭奪汗位的有力競爭者,不過眼下由於朋楚克與大夏人交好,這兩人似乎並沒有希望爭奪汗位。

拉甘,正是墨爾根的封地,而杜加爾,則是書庫爾岱青派過來迎候哈爾哈圖的。

跟在哈爾哈圖身邊的正是從梨樹城騎兵學校畢業的達斡爾將領圖裡琛,幾年過去後,原本精奇里江流域大汗巴爾達齊的侄子圖裡琛不禁已經升任旅指揮使,還是定遠城的鎮守使,深得總督哈爾哈圖的信任。

何況,圖裡琛還娶了哈爾哈圖的女兒,這次前往土爾扈特,他不僅是哈爾哈圖的護衛頭子,還是代表團的正式成員之一,顯見得幾年過去之後,他已經成長爲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無論是墨爾根還是杜加爾,都對哈爾哈圖畢恭畢敬,畢竟眼前這人可是威震西域一帶的大夏國最高長官。

這還是其次,經過多年移民之後,特別是原本的小袁營袁時中部以及宮文彩部三萬戶遷到安西一帶後,大夏人的實力大增,如今下面已經編了五個軍團,其中在安西有三個,兩個騎兵軍團,一個步軍軍團,而在隸屬於安西總督府的克里米亞總督轄區,也有一騎一步兩個軍團。

此時的東歐南部大草原一帶,有一個傳言已經深入人心了。

“一個大夏軍團抵得上五萬部族騎兵精銳,抵得上三萬俄羅斯步騎混合軍團”

當然了,這也是瀚海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汗國以及更遠與俄羅斯人的戰事中掙下的名頭,只在草原各部族以及新成立不久的羅馬尼亞流傳,在歐洲本土依舊是半信半疑。

這纔是墨爾根、杜加爾兩人對哈爾哈圖敬畏有加的關鍵原因。

拉甘城不大,方圓不到三裡,裡面的居民大多是商人,以及依附於商人存在的人。

在歡迎哈爾哈圖的人羣中,有一個大夏人熟悉的嘴臉。

諾蓋人的首領達爾漢,也就是以前在俄羅斯的唆使之下跟着韃靼人阿明攻打瀚海軍卻大敗而歸的人。

達爾漢隱藏在人羣中,其實以前與他做過戰的人一個都不在,不可能有人認出他。

他是到拉甘採購物品的。

這裡又有一個故事。

原本在阿特拉斯罕周圍是土爾扈特人的地盤,不過當書庫爾岱青在沙皇的默許之下將大帳遷到阿拉坦之後,達爾漢的諾蓋人部落便取代了他的地位,爲了牽制土爾扈特人,俄羅斯人讓依附於沙皇的幾個小部族全部加入到了諾蓋人的麾下,如今的達爾漢也是一個手底下有接近五千帳的大部落,充分動員的話也是有可能達到萬騎的。

不過達爾汗卻沒有這個心思,與阿明一樣,他除了響應沙皇的號召參與過攻打波蘭人、瑞典人的戰鬥,完全沒有在此時與大夏人或者土爾扈特人爲敵的心思。

他還有一個心思沒有公開表露出來。

在北高加索,還有相當多的諾蓋人部落,彙總起來也有接近萬戶,若是將這些人拉攏過來,他的勢力必定大增,不過那裡的諾蓋人牽扯到俄羅斯、大夏、克里米亞三大勢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只會反受其害,故此,他一直在等待機會。

一個俄羅斯人、大夏人、克里米亞人都抽不開身的機會。

不過,這樣的機會會給他嗎?

在拉甘短暫停留後,哈爾哈圖等人換乘馬匹前往阿拉坦,這時,他的衛隊才顯露出來。

一個約莫百人左右的全套猛虎騎裝備的騎兵隊伍,首領正是圖裡琛。

同樣的,要穿越整個土爾扈特人的領地抵達黑海邊上的亞速城,還有接近八百里,這裡,草原、荒漠、半荒漠縱橫交錯,雖然是土爾扈特人的領地,不過依舊是在頓河、第聶伯河不得志的哥薩克以及被部落驅逐出去的諾蓋人、韃靼人,甚至是不堪忍受俄羅斯地主盤剝的農奴的天下。

這些人,都藏身在河汊、鹽湖附近,表面上,他們是牧戶、農戶、煮鹽人,適當的時侯,他們也會變成強盜。

故此,跟着大夏人依舊是那些阿拉伯、奧斯曼、熱那亞商人的選擇。

同樣是八百里,在陸地上行走就比在裡海上慢多了,他們從阿特勞到拉甘只用了四天,不過從拉甘出發,經阿拉坦抵達亞速城要十六天,是海上行程的四倍!

▲T Tκan ▲¢O

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八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7)東方港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五十四章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亞(下)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八章 紫禁城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