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

“李自成那邊的情形如何?”

“回稟陛下,還真是天助我軍,彼等也是擅長細作的,估計是得知了我軍要南下攻打江淮一帶,又探知了黃得功部、左夢庚部調動的消息,彼等在黃州府、武昌府佈置了大軍,對着安慶府、九江府虎視眈眈”

“呵呵”,尼堪臉上不禁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這是彼等唯一的機會了,不過彼等既然要拿下江南之地,對付安慶府自然是劫掠了,不過九江府地勢險要,彼等想要拿下也不是易事,以朕來看,彼等多半會對吉安府下手”

“這是何故?”

“你想啊,對於李賊來說,廣東太過炎熱,彼等望而生畏,不過若是拿下江西,就與江南接壤了,以江南的富庶,養活五十萬精銳還是可行的,彼等沒有水師的便利,想要從陸地上拿下九江談何容易,不過從湖南中部突進,突襲袁州、吉安府還是很有可能的,以闖營的規模,只要拿下這兩地,屆時北上取南昌、南下去贛州均可,好了,不說這個了”

“既然李賊如此佈置,金聲恆部想必就不可能走得太快,以朕來看,其多半會在安慶一帶暫時駐紮,在那裡,彼等既能北上支援牟文綬等,又能側擊湖北支援江西”

“也就是說,我軍需要對付的還是江北四鎮!”

“可高傑、黃得功部下落不明……”

此時,一向謹慎的查克丹說話了,如今的他也三十三歲了,原本只是尼堪基於對蘇哈的恩典纔將他納入到瀚海軍的親軍系列,十幾年過去後,他已經是大夏國排名前五的大將了,與他的哥哥蘇哈相比,剽悍、狡黠不如,不過厚實、穩重卻過之,也算是一員難得的將才。

“這一節朕早就預料到了,諸位”

尼堪的聲音突然大了起來,“江南之地,闖營先不說,明廷那裡,精銳絕大部分都在江北四鎮加上左夢庚那裡,而江北四鎮的部隊,精銳又在高傑、黃得功那裡,彼等手頭還有幾萬騎兵,若是一戰而勝之,彼等再想恢復元氣就不可得了”

“因爲無論是高傑還是黃得功,彼等之戰馬都來自北方,黃得功的馬匹多半來自河北、遼東、宣大,而高傑的馬匹來自闖營、陝西,若是一戰覆沒其騎兵,今後彼等就沒有騎兵了”

“作爲有強大機動力的騎兵,彼等如此做派也是應有之意,不過朕也不是沒有準備”

尼堪突然拍了拍手,這時從側門進來一人。

竟然是陳啓新!

今年是東曉七年,陳啓新是二年去的,今年正好是五年,按照大夏國的慣例,對於外放異地總督轄區做總督者,最多隻能任期五年,如今裝了蒸汽機的信天翁號大型運輸船已經有不少了,這樣一來,船隻就不需要非得卡着點從美洲西海岸千里迢迢北上,等着阿拉斯加的東北風大興時從阿留申羣島北邊的努尼瓦克島附近回到亞洲大陸了,而是直接貼着阿留申羣島的南邊全程開動蒸汽機就可以了。

到了此時,大夏國已經完全控制了阿留申羣島,並在重要的島嶼上設置了貨棧,儲存了船隻最需要的煤炭、淡水等物,從阿留申羣島南部回來可將回程縮短兩個月,還可隨時出發。

與衆人見過面後,等陳啓新坐下後尼堪說道:“陳啓新是淮安人,對江淮一帶頗爲熟悉,這一次,就讓他帶着神武軍潛入徐州、淮安、鳳陽府一帶”

朱克圖趕緊說道:“陛下,既然是潛入敵境,由末將或查克丹麾下抽出一個騎兵旅就是了,若是將神武軍抽走,陛下身邊就只有一個軍團了”

“無妨”,尼堪擺擺手,“神武軍雖然精銳,不過卻缺乏實戰機會,何況,在從京城出發時,朕就預料到了這一出,已經爲你彼等準備好了一套明軍夏季的服飾,並按照明軍的規制操練了一個月,抽你等的軍隊去也不妥”

“博木博果爾!”

博木博果爾是尼堪的親衛頭目,本來站在尼堪的側後方護衛,此時趕緊上前聽令。

“你與陳啓新兩人南下後,大小事務都要與他商議,達成一致後才能行動,若是有不一致的地方,以陳啓新的意見爲主!”

博木博果爾心中一凜,不過一想到陳啓新可是尼堪的親妹夫,放在索倫人眼裡,那可是額駙,放在蒙古人那裡,那就是塔布恩,都是異常親貴的人,於是答道:“是,陛下!”

陳啓新也站起來說道:“臣必不辱使命!”

尼堪點點頭,繼續說道:“你們雖然只有三千騎,不過都是精銳,戰馬也都進行了雨季、潮溼氣候的適應,你們的任務有兩個”

“一是找出高傑部,找到後以游擊戰的方式進行襲擾,並快速通知亳州,當然了,高傑有近兩萬騎兵,不可能都聚在一起,若是有戰機,也不妨大戰一場,不過千萬要當心被彼等圍住了”

“二是在敵後進行破襲戰,你等只帶十日的糧草,剩下來的就只能以戰養戰了,不過朕要說到前頭,江淮之地眼看就要屬於大夏國了,切不可大肆襲擾小民,允許你等攻打當地的大地主、大鄉紳、地方豪強的塢堡、莊園,甚至可以攻打縣城,不過不可濫殺無辜,陳啓新是監軍,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陳啓新、博木博果爾兩人趕緊回道:“遵命!”

查克丹說道:“陛下,既然如此,高傑部應該可以找出來了,不過那黃得功部?”

尼堪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對陳啓新問道:“你等可想到有什麼法子可找到高傑?”

陳啓新笑道:“那就需要王按察的配合了”

王按察,自然就是王文慧了,尼堪似乎猜到了什麼,不過還是問道:“哦?”

陳啓新回道:“陛下,剛纔王按察也說了,高傑大軍的糧草是通過運河的船隻運送的,只要找到了船隻不就找到了他們?就算彼等在陸上,船隻在運河上,不過彼等肯定需要一個大一些的碼頭停靠那些船隻,而在南直隸江北的大運河上,泗州附近,符合這個條件的碼頭並不多”

“這些碼頭多半在洪澤湖附近,這樣來看,就只有四個地方符合條件,第一個自然就是泗州所在的盱眙縣,一個是淮安府府城所在的山陽縣,一個是最靠近洪澤湖的淮河上游的五河縣,再就是洪澤湖北面、大運河下游的桃源縣”

“陛下,諸位,盱眙縣是劉良佐手下大將曹虎的駐地,山陽縣是牟文綬手下大將李維權的駐地,這兩人都是總兵,就算再大方,也不肯讓兩萬騎兵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晃悠,何況高傑的名聲並不好”

“故此,這兩人最多拿出一個縣域讓給高傑讓他作爲後方,這樣的話,符合條件的就只有五河、桃源兩縣,都有碼頭,一個靠近鳳陽,一個靠近邳州,離主戰場都很近,他們都是騎兵,可以相機而動”

“等一等”,尼堪湊近地圖,尋摸半晌問道:“爲何不能是汴河上的靈璧、虹縣,這兩地也在河道上,離宿州又近……”

“陛下”,陳啓新施了一禮,“整個淮河流域,微臣年輕時幾乎都走遍了,當時想靠武舉人,地理形制便是文考中的重要內容,微臣花了三年時間走遍了整個淮河,包括大小支流,高傑有兩萬騎兵,需要的糧草不用說非常之多”

“與淮河相比,汴河的碼頭普遍較小,無法停泊太多的船隻,也只能停泊小船,如此一來,彼等就只能停泊在桃源、五河兩地”

尼堪點點頭,對着王文慧說道:“按察司今後對地形的探查還需要跟精細一些,何處可停泊大船,何處能停靠小船,能停多少船隻都要標識清楚,如此才能在軍情上有用處,否則也只是能供商旅使用罷了”

王文慧趕緊回道:“是,陛下,是職部疏忽了,請陛下責罰”

尼堪擺擺手,“都是敵境,彼等又不是專業的繪圖人員,今後注意就是了,不過要下不爲例!”

查克丹繼續說道:“就算找出了黃得功、高傑,蕭阿林、博木博果爾都只有三千騎,恐怕也難殲滅彼等……”

尼堪說道:“據說如今的中土境內流傳着一句話,說是騎戰之強,首推我瀚海軍,滿洲八旗次之,明國邊軍騎兵與流賊精銳騎兵相差彷彿,就看帶兵將領的排兵佈陣以及勇氣、謀略了,以神武軍和蕭阿林的水準,就算被黃得功、高傑圍住了,派人突圍通知亳州,抑或依託有利地形展開防守還是做得到的,屆時,我等再派一個騎兵旅南下去救援,由於敵人騎兵有限,不可能阻攔得住”

“陛下英明!”

查克丹與尼堪一唱一和說到這裡,衆人都舒了一口氣,都站了起來,大聲拍起了馬屁。

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四十二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二:史可法的定計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