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

“諸位,雖然小朝廷在南京成立了,不過擁兵大將們卻並沒把朝廷看在眼裡,江北四鎮,加上江西的左夢庚部,都是驕橫跋扈之輩”

“比較起來,牟文綬部、黃得功部軍紀還較爲嚴整,對於民間騷擾不多,而劉良佐部、高傑部卻將鳳陽府、揚州府當成了他們的封地,這三年來,這兩府境內,凡是沒有多大背景的小康以上之家基本上被劉良佐、高傑禍害的差不多,大部分富戶不是跑到了臨近的廬州府、淮安府,便是直接過江逃到了江南”

“按照明廷最新的政令,四鎮封侯之後,所轄之州府的稅賦全部成了養兵的來源,除此之外,還要江南向他們大量輸送糧秣”

“根據我司的消息,這劉良佐、高傑兩人,從民間劫掠得來的金錢都在百萬以上,恐怕比明廷國庫還要多,不過就是這樣,這兩人依舊要向朝廷伸手要錢”

“另外,高傑與黃得功之間矛盾頗深,原本滁州、六合一帶也是劃給高傑的,由於這兩人經常在這一帶縱兵大戰,最後朝廷只得將這兩地劃出來交給張天祿兄弟作爲緩衝”

尼堪突然插了一句,“明廷有操江提督,還有江北總督、五省總督,這職權是如何劃分的?”

王文慧答道:“回稟陛下,從原本來說,這操江提督應該是可以統領長江沿岸所有兵馬的,不過眼下的孫傳庭顯然做不到,他不僅管不了江北四鎮,也管不了左夢庚部,更管不了南京鎮守勳戚、鎮守太監名下的大軍,如今看來,也就是在九江-蕪湖一帶的水師總兵,原東江鎮副將沈志祥還能聽他的”

“另一位水師大將鄭森不用說是不會聽他的了,對了,鄭森從登州被俘被我軍釋放之後,又回到了江南,目前擔任鎮江總兵,統領大小船隻兩百艘、水兵五千人,步軍五千人”

“五省總督如今成了一個虛銜,別說左夢庚不理他,如今的明廷黨爭依舊,總督呂大器回到南京立即被閒置了,最近還是被首輔李邦華力排衆議推舉擔任了任實權的兵部左侍郎”

“至於江北總督,就要看史可法有沒有這個手段了,不過從眼下的跡象看,他在四鎮裡還是有一些威望的,最新的消息,史可法已經啓程北上了,去向不明,與此同時,江西的左夢庚部、揚州的高傑部、廬州安慶的黃得功部也在移動,顯然都是北上的,從這一跡象來看,史可法還是有一些號召力的”

“哦?具體說說”

“是,陛下,先是九江的吳學禮部、南昌的王允成部、吉安府的馬士秀部、贛州的張應祥部都抽調了饒州府,與那裡的金聲恆部匯合了,這幾部都是五千步騎左右,這便是兩萬人馬,金聲恆有十萬人馬,他深處明廷腹地,根本不需要這許多人馬,若是職部沒有猜錯的話,他這次至少能出動五萬人馬”

“這就是七萬人馬”

“高傑部、黃得功都親自北上了,兩位侯爺出動,最少出動兩萬人馬,這便是四萬精銳,與金聲恆的人馬加起來便是十一萬”

“劉良佐的人馬已經開始向亳州進發了,他這一次也至少出動了五萬人馬,這便是十六萬,不過劉良佐的人馬進展緩慢,也不知是去援助亳州,還是去徐州援助牟文綬”

“如果彼等得知我軍就是要南下亳州與彼等決戰,彼等肯定會快速向亳州靠攏,屆時牟文綬完全可以讓淮安府李維權的人馬全部抽調到亳州,這就是十九萬,加上亳州的牟國棟部,我軍需要面對的是二十二萬精銳明軍!”

“說完了?”

看到一衆將領都泛起了憂色,尼堪不禁有些好笑,趕緊問王文慧。

“是的”

“水師呢?”

“哦,除了沈志祥部、翁之琪部、鄭森部,在崇明島,還有總兵黃斌卿、王朝先的水師一萬五千人,有大小船隻三百餘艘,此外,在舟山,還有總兵張明振的水師一萬人,大小戰船兩百餘艘,彼等佈置這許多兵馬、船隻,不用說就是爲了對付我軍”

“好”,尼堪雙手抓住了檀木椅子的扶手,衆人一見,知曉陛下要說話了,趕緊在下首一一坐好——尼堪稱帝后並不像明朝、清朝皇帝那樣讓在議事時讓大臣們站着,而是事先安排好了座椅,坐着時也無須只坐小半個屁股,大大方方坐着就是了。

不過,當他需要某人彙報或發言時,你必須站在大廳的中間,對着諸人說話,而不是對着皇帝,尼堪的意思也很明白——你不要將所有事務都推給我,首先要說服大臣們。

“諸位,你等心中肯定有一個疑惑,恐怕還不止一個,先說剛纔說到的劉良佐,是的,朕已經讓劉良臣給他去了信,不過這廝卻將信撕毀了,何也?”

“在如今的南明小朝廷,武人當道,以劉良佐來說,他就是鳳陽府的土霸王,不僅把持着整府的稅收錢糧,還掌管着全府上百萬丁口的生殺大權,這就是一個小皇帝啊”

說到這裡他冷眼掃了一下下面,目光所過之處是一片沉默和避讓。

“朕知曉,這樣的情形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不過你等想過沒有,這樣的形勢作爲一國之君尚可,作爲一個帶兵的侯爵是否太過了?這樣的人能夠全身心爲國家作戰嗎?史可法能指揮得了彼等?故此,這樣的情形是不可長久的,短暫的歡快很快就會破滅!”

“彼等也就是全靠錢糧、劫掠、恩義暫時糾合在一起,若是這些東西沒了,肯定會作鳥獸散!”

說到這裡,尼堪突然想起了歷史上滿清在接納像劉良佐這樣的人士投降後,彼等此後能夠統領的兵力就沒有超過一萬的,像劉良佐這樣的人手底下也只有一萬人,而像馬得功、田雄、李成棟等人有五千人便頂天了。

這樣的人,還是得有一個強大的國度來約束才行,在亂世裡,莫說朱慈烺了,就算崇禎帝在世也約束不了。

又想到,“自己手下這幾個軍頭,在自己在位時自然不敢亂來,不過在自己百年之後就說不準了,嗯,可得時時輪換,並作爲一個規制來執行啊”

“所以,想要劉良佐不戰而降,投靠我軍,乾脆莫想了,像劉良佐這樣的惡人朕也不會接納他,故此,我軍就是要以五個軍團的兵力與明軍展開決戰”

“諸位,我瀚海軍的強大舉世皆知,若是有十個軍團的大軍滾滾南下,彼等會主動北上來與我等決戰?肯定不會,肯定是一個個緊守城池,依託城池消耗我軍,那樣一來我軍雖然最終還是能夠獲勝,不過要花費很大氣力才行”

“這樣的戰事是朕不想要的,故此,朕親自出馬,帶着少量兵馬,又是在火器不易於發揮的夏季,與明軍決一死戰,一戰定乾坤就是朕之謀劃!”

“彼等也不是傻子,朕手下有多少兵馬,彼等也清楚,五個軍團,朕又親至,還是雨季,就算是以前的滿清肯定也是傾巢而出,何況明軍?!”

“故此,這一次,在亳州,朕便與那史可法、牟文綬決一死戰!”

“當然了,西邊的李自成嚇破了膽,留蕭阿林、喀克篤禮、曲承恩三個軍團有些浪費,不過在戰事關鍵時刻,其中一個軍團突然出現在戰場上也不奇怪,到時候根據具體情形再定”

沈默聽了後,雖然認同尼堪的謀劃,不過心裡也在想:“陛下經常以自己爲誘餌吸引別人來決戰,雖然都成功了,不過這一次卻是要面臨幾十萬明軍,何況在江西、南京,明國至少還可派出十萬援兵”

朱克圖卻想着:“這明軍聽說以前不敵大順軍,遇到清軍更是潰不成軍,我國能以少勝多戰勝、滅亡清國,大敗大順國,戰勝這區區明國又有何難?”

“不過也不要掉以輕心”

尼堪繼續說道:“我國在河北三省施行的恩待小民的政策並沒有傳到南直隸一帶,故此,在彼等眼裡我等還是化外夷人,不用說是會遇到很大的障礙的,何況又要遇到雨季……”

“陛下”,查克丹說道,“若是到了秋季,天高氣爽,秋高馬肥,正是我騎兵大顯神威之時,屆時,別說一個軍團可以對付五萬明軍,末將一個軍團就有信心對付彼等十萬人馬,可如今雨季來臨,屆時別的不說,步軍旅的青銅炮轉運就太麻煩了……”

“所以我等要儘早南下圍了亳州,吸引敵人前來”

尼堪繼續說道:“屆時,我等在亳州附近紮好大營,擺好陣勢,專等敵人來功,敵人分幾路來,肯定有先有後,中間必定有破綻,屆時自有破敵的機會”

查克丹想了想,依舊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陛下想利用敵人來到亳州的先後次序做文章,不過想要出奇兵必須依靠騎兵,而我等對於江淮地帶並不熟悉,騎兵若是出動的太多,必定引起敵人的主意,同時也削弱了亳州這個主戰場的軍力,若是太少,便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

“就算到了秋季,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攻打,我等有青銅炮,什麼城池不能不能攻下?”

最近天氣熱的厲害,像朱克圖、查克丹這樣在北境呆慣了的人已經有些受不了了,聽說這還是初夏,盛夏來臨之時更爲恐怖,陛下爲何挑選這個時機南下?

見衆人依舊有些疑惑,尼堪不禁罵道:“火器之利在於火藥,大夏國的火藥密封乾燥水準在這世上罕逢敵手,就算到了雨天除非開封,也不會馬上受潮不能用,何況有輜重營在,就算受潮了也能很快烘乾”

“火炮就不用說了,都有雨天的裝置,況且我等現在都採用拉髮式,受到的影響不大,至於火銃,在大多數情形下,彼等只是依託寨牆防守,在固定的地方,難道沒有擋雨水的法子?”

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八章 遷徙之戰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