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

羅繼志等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奧倫河那座唯一的木橋,不但如此,阿齊茲並沒有收取任何稅金——雖然他對大夏國新出的銀幣一直是垂涎三尺。

與急於瞭解汗國的大事相比,商稅算得了什麼。

何況,若是惹毛了眼前此人,自己這兩千騎還能不能平安返回奧倫堡還是一個問題。

一路無話,十日之後彼等抵達了雅茨克堡,也就是薩日德格河從這裡開始轉向南流的地方,在後世,她叫烏拉爾斯克。

就在幾日前,雅茨克的鎮守大將、小玉茲契丹聯盟的比官耶律興遼收到了米扎爾的羊皮卷,裡面,除了敘述江格爾大汗在阿拉套戰役裡的豐功偉績之外,還提到了阿特勞的事。

耶律興遼是一個年近五十歲的矮壯漢子,與他弟弟耶律桃花石不同,他是一個純粹的武將,年輕時還是一位勇將,同時也是一位深謀遠慮的將領。

他接到米扎爾的信後便陷入了沉思。

“大汗在阿拉套的戰事與割讓阿特勞同時發生,這兩者之間必定有關連,不用說大汗應該與大夏國那位大汗有過秘密交易了,汗國的籌碼就是阿特勞,而大夏國呢?”

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大夏國能爲汗國提供什麼幫助,不過一想到阿特勞,他的心情頓時有些煩悶。

阿特勞,原本也是汗國的夏宮之一,不過當奧倫堡興起後,阿特勞便衰落起來,不過阿特勞附近雖然荒蕪,卻有兩樣東西異常寶貴。

一是設在裡海沿岸的鹽場,這還不算什麼,裡海的海岸線很長,不能在阿特勞設置鹽場,能夠煮鹽的地方多得是。

其二便是猛火油。阿特勞附近遍地皆是從地上冒出來黑乎乎的黑油,以前拔都西征時隨軍的漢人利用此物製作猛火油,在西征大軍攻打基輔羅斯、莫斯科時都大顯神威。

不過眼下那能夠輕易點燃的黑油已經不多了,剩下來的多是不容易點燃的黑油,北面的俄羅斯人倒是看上了這樣的黑油,還用銀條向彼等收購,也算是他契丹聯盟不多的財源之一,不過這樣的黑油除了阿特勞,在裡海北岸還有。

(其實阿特勞是世界上少有的出產天然瀝青的地方,對於摸到了工業革命門檻的大夏國來說,此物無疑是異常寶貴的,可大量用在船隻、道路上,反而那能夠燃燒的石油彼等尚沒有摸到全面使用的法子)

耶律興遼不解的是,就算是方圓百里,大夏人拿下此地後能做什麼?裡海是內海,西邊是俄羅斯人、克里米亞人的勢力範圍,東邊是希瓦人的勢力範圍,哈薩克人也佔一部分,南面則是波斯人的天下,就算彼等水師實力強,可到處是敵對勢力,彼等也無法靠岸。

何況裡海附近除了南面的高加索山,並沒有大量出產樹木的地方,彼等就算會造船,也沒有材料製作。

那就是看上這黑油了,不過這黑油又不能點燃,弄過來又有何用?

何況彼等偏隅於一地,就算弄來了大量的黑油,又如何運出去,真將我契丹聯盟與哲德烏爾聯盟看成泥捏的?

話雖這麼說,不過米扎爾還是在信中讓他“配合彼等交割阿特勞”,自然了,言語裡頗有些不甘。

還有一事讓他煩悶不已。

拔野風來了。

在原本的小玉茲聯盟裡,有三個部落與以前的契丹國有較深的淵源,其一便是他這一部號稱出自迭剌部的耶律部落了,還自稱是耶律大石的後裔,另外一部是號稱出身以前契丹國根本兩部之一的乙室部(另一部是迭剌部),後來乙室部幾乎成了迭剌部耶律家族的後族,皇后幾乎無一例外出自該部,而該部的人全部爲“蕭”姓。

而在契丹國的歷史上那位權勢熏天的述律皇后(耶律阿保機之妻)卻出自回鶻拔也古部落,回鶻帝國滅亡後,大部分部族跟着西進、南下了,最後成了西州回鶻、甘州回鶻以及喀喇汗國,而留在草原歸順契丹人最大的回鶻部落就是拔也古,拔野姓也是契丹國除了耶律、蕭兩姓之外最顯著的大姓。

如果說乙室部是專屬後族的話,那麼拔也古部便是專屬王族妃子部落。

而拔野風便是這一部的後裔。

耶律、蕭、拔野,在大遼時代,實際上支撐着整個草原部落,在以前的小玉茲,便是他耶律興遼、蕭承翰、拔野風三部了,如今蕭承翰、拔野風都加入到了大夏國,只有他耶律部還在那甚小玉茲聯盟裡。

羅繼志西進後,原本在喀爾喀西邊烏列蓋的拔野風旅開到了臨潢府,而原本在庫蘇古爾湖以南木倫城的安童旅則調到了烏列蓋。

當然了,對於加入大夏國他耶律興遼一點也不想,他仔細觀察過加入到大夏國的託音部,彼等也就是日常用度比尋常部落好一些罷了,其它的服徭役、兵役一點也不比哈薩克汗國少。

這當然是他想象的,因爲他經常看見大夏國修葺道路,而牧民也必須在一年時間至少抽出三個月的時間當民兵,不過與哈薩克汗國不同,大夏國的修葺道路採用的是招募制,參加人員不但食宿全免,還有不菲的津貼,服兵役時也無須做自己整備兵器、甲冑,期間的食宿也是免費的。

這一切,都不是一個遠離大夏國的契丹聯盟部落所能瞭解的。

饒是如此,耶律興遼不像米扎爾、阿齊茲,對於這個崛起於以前契丹國土上的大國還是有些嚮往的。

故此,當他得知羅繼志的大隊東行至雅茨克時,不僅沒有收商稅的打算,還奉上了牛羊草料作爲軍資。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羅繼志接手他的牛羊、草料之後還以市價向他支付了銀幣——那種如今在裡海、黑海一帶已經大行其道,將原本在此地流行的奧斯曼銀幣、波蘭茲羅提驅趕得無影無蹤的上好銀幣!

又見到羅繼志大隊騎兵那耀眼的裝備,嚴肅的軍紀,瘮人的殺氣,耶律興遼一時有些氣餒了。

在羅繼志走之前,他抓住他的手說:“老弟,聽說你是烏蘭烏德的索倫人,而我大契丹國在敗於女真人之手後也有不少向北竄入林中,估計有不少都融入到索倫人裡”

羅繼志笑了笑,按照皇帝陛下的說法,那甚達斡爾、錫伯實際上就是契丹人的後裔,他這話倒是沒有問題,不過一想到尼堪的囑咐,他還是謙遜地說道:“比官,我瀚海軍中,有一位大將,叫蕭阿林,就是契丹後裔,如今可是瀚海軍排名前幾位的大將”

又看了看耶律興遼身邊的親兵,見他們的裝束比哲德烏爾聯盟差一些,知曉彼等與那個聯盟相比,並不精於商道,便說道:“比官,來之前,我家大汗也託我向您致意,並帶了上好騎刀一百、騎槍一百、火繩槍一百,聊表心意”

這就是赤裸裸的示好了,不過在草原上,上好的武器是任何一個部落都缺少的,耶律興遼趕緊說道:“此次西去,你等肯定要經過察裡津,正好我部在其附近有城寨,我讓桃花石帶一千騎跟着你等去,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羅繼志趕緊謝過了——此去察裡津至少有五百里,一路上雖多是契丹聯盟的地盤,不過與以前的喀山汗國部落、諾蓋人部落犬牙交錯,自己有三千騎自然不會怕彼等,不過有耶律桃花石在,多少會少一些麻煩。

這裡提一下,察裡津,此時控制在俄羅斯人手裡,城裡有督軍,不過守衛察裡津的主力正是上次敗在瀚海軍手裡的諾蓋人頭目達爾漢,他也是在阿提拉河(伏爾加河)中游最大的草原部落,而察裡津以下直到裡海,都是土爾扈特部落的地盤,羅繼志隊伍裡還有朋楚克,也就是那位當今土爾扈特部落(彼等已經自稱汗國了)大汗書庫爾岱青的長子。

察裡津,後世的名字響亮的多,先後叫過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

此時,它是以前留裡克王朝伊凡三世對付克里米亞汗國的前哨之一,羅曼諾夫王朝接手後,保留了他的前哨地位。

五日後,大隊抵達了察裡津——沒有辦法,一行中還有大量的馬車,只能沿着有橋樑的地方通過,而察裡津便是阿提拉河上不多的有橋樑的地方,當然了,彼等修建橋樑多半也是爲了收稅的需要。

羅繼志西進的事情,如此大張旗鼓,自然瞞不過俄羅斯人。

眼下,負責整個薩日德格山以西以及南部草原地帶事務的正是彼等的彼爾姆督軍切爾卡斯基,一個以前沙皇的親戚,現任沙皇,剛剛十七歲的阿列克謝的舅爺爺。

切爾卡斯基得知消息卻是長嘆一聲。

阿列克謝上臺剛一年,如今大權都掌握在他的老師莫洛佐夫手裡,就算俄羅斯人想要打主意也是力有未逮,主少國疑,能穩住現有的疆域就不錯了,即使他將訊息報上去,如今俄羅斯的重兵都佈置在與瑞典王國、波蘭王國接壤的地方,想要抽調兵力前來對付這支膽大妄爲西進的“孤軍”,別的不說,最少需要兩個月。

兩個月,彼等恐怕已經從特蘭西瓦尼亞回來了。

不過他並不甘心羅繼志等就這樣大大咧咧從至少在表面上屬於俄羅斯國土的地方通過——雖然目前包括俄羅斯在內整個歐洲並沒有明晰的國家、國境概念,俄羅斯想要達到這種程度,還要等到阿列克謝沙皇在位幾十年之後才行,此時的他們,對於自己國內有多少人,多少土地,邊界在何處也只是一個大概。

阿列克謝,成爲俄羅斯帝國曆史上頗有作爲的沙皇之一,還有等到五年以後。

於是,他將這個訊息傳給了正在薩馬拉附近的阿明和在察裡津的達爾汗,至於這兩人會如何做他就不關心了,反正能給大夏人帶來麻煩就是了。

他最希望陰險狠辣的原喀山韃靼人阿明能出手,對於相對憨直一些的諾蓋人達爾汗他倒是沒什麼想法。

不過事情的發展往往與他想象的相反。

當喀山韃靼人餘部在上次的戰事中損失慘重後,直到今日,阿明都躲在薩馬拉附近默默地舔着傷口,他每天都在祈禱自己的部族能在俄南草原猶如狂飆一樣的東正化狂潮裡保存下來,哪裡還能想到再在瀚海軍身上再搶一塊肉。

何況,上次是薩爾蒂科夫來通知他的,薩爾蒂科夫是前沙皇的情報頭子,他不得不從,而切爾卡斯基只是現沙皇的舅爺爺,又只是彼爾姆的督軍,還只是向他傳達了這個訊息而已,坐山觀虎鬥的意圖十分明顯。

“哼,還想老子爲你等火中取栗?做夢吧”

故此,當阿明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沒有動氣心思,反而在自己的牧區下了命令。

“遠離大夏人,違者死!”

不過達爾漢卻不同。

說起來,他這支諾蓋人已經是裡海北岸最後一支正大光明自稱諾蓋人的部落了,上次戰事發生後,位於薩日德格河、阿提拉河、頓河流域的諾蓋人,無論是白諾蓋還是黑諾蓋都向他靠攏,如今以察裡津爲中心,方圓五百里的範圍實際上都成了他達爾漢的地盤,特別是頓河流域的一部分哥薩克向他靠攏後,他的部族已經膨脹到上萬戶。

雖然比起土爾扈特部落依然部族,不過在頓河、阿提拉河下游,已經是相當有實力的部落了。

達爾漢出手了。

一場十七世紀的察裡津戰役打響了。

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②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三十八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下)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八章 紫禁城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七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下)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