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

令狐有令環顧四周,最後將目光落到了王鬆身上。

“王鬆,孫傳庫今日一早便到縣衙負荊請罪,其實不用他自陳,本縣早已經將縣裡的大小事等梳理得七七八八,代縣名下六個堡子,其它都已經釐清,如今就剩陽明堡,你可知曉本縣爲何最後纔將鄉長等人派到這陽明堡來?”

王鬆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眼前此人明顯比孫有田等人更有威勢,他跪着爬到令狐有令面前,“縣尊,不管鄉長等人的事,都是小的沒有做好,不過這代縣靠近雁門關,歷來民風剽悍,太多狡猾刁民,彼等明明有足夠的田地耕種,可又貪圖士紳等人可以減免賦稅,優免差役,往往將田地或寄到對方的名下”

“或直接到縣衙簽訂買賣契書,寧願到大戶人家做佃戶或奴僕,爲的就是免掉那些田賦或差役”

王鬆說到“差役”兩字時還故意將字眼說重了幾分,令狐有令聽到了也是一凜。

原來的有明一代,其實田賦並不算重,不過在明末時分隨着遼餉、剿餉、練餉的出現,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似乎無窮無盡的加派,這田賦頓時立時漲到令人難以承受的地步,若是攤到往北京運送稅糧等物資的差事,路上的糧食要自備、騾馬要自備,還要穿越盜匪縱橫的太行山,就算你將糧食成功運到崇陽門外,還要接受戶部稅吏的盤剝,用九死一生來說一點也不爲過。

大戶人家還好一些,彼等讀過書,有見識,請得起護衛,運氣好的話能夠打發掉太行山的盜匪,到了崇陽門外,還能用一早準備好的銀錢打點戶部的稅吏,若是攤上尋常人家,醒目的早就拋棄家業跑掉了,懵懵懂懂的只有死路一條。

其實王鬆的潛臺詞也很明白,代縣這個地方,尋常老實人根本活不下去,留下來的無一不是有兩下的,不過饒是如此,像他這樣既有家勢,又有後臺,還與代縣文武官員勾連甚深的人物才能最終脫穎而出,否則,就算你刁滑狠厲百出,也不能將陽明堡的大多數上田都弄到自己的名下。

“大浪淘沙啊”

令狐有令心裡暗歎,前不久,山西布政使衙門終於將整個山西省的丁口摸清楚了,在天啓年間尚有丁口八百萬人,至此時只有五百八十萬,流賊、瘟疫是丁口減少的主要原因,大旱反而是其次,幸好沒有遇到清兵入關,以及後來的姜瓖反正之戰,否則這丁口至少又要減少上百萬。

因爲,在明末時分,一到大的戰事,便到了大小軍頭們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禍害百姓的時候。

也只有像山西這樣民風剽悍之地還保留了如此多的丁口,若是放到河南以及江南一帶,恐怕會減少得更加厲害。

這些事情,出生于山西代縣、後來逃荒到大夏的令狐有令自然清楚,他更清楚的是,逃荒的多是老實之人,留下來的多半是有些辦法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王鬆開脫的理由,按照皇帝陛下的密旨,以及政務院的嚴令,在分田之前,必須要將那些爲非作歹的土豪劣紳殺一批的,否則,也不可能將足夠的土地收入官府囊中,再者,就算你強弄過來了,將來也是麻煩事。

而眼前這位貌似忠厚的孫傳庫,實際上就是孫家少有的刁滑之徒,他能在短短五年時間弄到上萬畝土地,除了別人的贈送,自己也是使了不少手段的。

不過此人與王鬆不同,王鬆幾代人都是陽明堡一霸,並且親朋好友遍佈忻州府以及五臺、繁峙、代三縣,行起事來自然囂張跋扈,而孫傳庫卻圓滑得多,它多半是採用暗示、威壓的法子,明目張膽逼得別人家破人亡的事倒是沒有多少。

饒是如此,此人若是不能主動將家裡的田地交出來,整個陽明堡的分田大事時肯定完成不了的。

孫傳庫他自然處置不了,不過讓這樣一個人肉袒負荊來到陽明堡,示衆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果然,一見大夏國皇帝陛下的遠親竟然也肉袒負荊跪在地上,王鬆的氣焰便很快就下去了。

不過那王鬆祖送三代都是陽明堡的一霸,平素橫行霸道慣了,此時一見這個狀況,便知曉無論是縣尊,還是鄉長等人時準備要拿他來開刀了,這個架勢,可不是僅僅將田地讓出去就能了事了。

他很快恢復了冷靜,在縣尊、鄉長等人將視線轉向那些丫環、小廝的家屬時,他突然站了起來,還用力打了一個呼哨!

陽明堡只是一個百戶堡,自然規模不大,他這一唿哨,一看就是平素練過的,十分清亮激越。

作爲一個退伍的老兵,孫有田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快關院門!”

說完便撲向了王鬆,不過他終究腿腳不便利,被王鬆閃了過去,王鬆閃過去後並沒有理會孫有田。

他撲向了令狐有令!

他是看出來了,院子裡的幾個人,只要拿下這位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縣令,自己至少在短時間裡有逃脫陽明堡的機會,否則,若是落到這些人手裡,就算不死也會扒下一層皮。

當然了,院子裡還有這許多人,他一人如何能辦成大事?

“噠噠噠”

院子外面傳來了一陣馬匹疾馳的聲音,沒多久這聲音便來到了院門外面!

而此時,王鬆也從靴子處掏出了一柄短刀,他離令狐有令只有一步之遙!

“砰!”

就在王鬆想着挾持眼前這位縣官,好讓自己退到自己的家裡,然後在家丁的保護下跑到五臺山上時,眼前這位看似文弱的縣官手裡突然多了一個物件兒。

一柄短銃!

短銃射中了王鬆的大腿,而短銃擊發的聲音也讓院外的馬匹大聲嘶鳴起來。

“上牆!”

這是孫有田的聲音,此時,他的身邊出現了三人,手裡頭都提着燧發槍。

“砰!!!”

這是院外王鬆的家丁撞擊院門的聲音,實際上,像這樣的事情,在大明的時候,王鬆也幹過,不過對付的不是鄉長,而是下到百戶堡的縣衙典史,那時的王鬆因爲牽涉到一件命案將典史招惹過來了。

那典史是一名補缺的舉人,年紀不大,剛剛做上典史時也是很想做一番事情的,當時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王鬆,並且還有證據證明王鬆與五臺山的盜匪有勾連,於是典史便帶着十名衙役過來了。

沒想到當天晚上百戶堡便遭遇了盜匪,盜匪“攻破”了堡子,將堡子裡“洗劫一空”,當然了,像典史一行人天生是盜匪的大敵,自然殺乾淨了事。

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來招惹王鬆了,何況王鬆還是大同總兵王樸的堂弟,在明末時分,武官正好又“跋扈”起來,於是那典史的事便不了了之,最後還是王鬆“含着熱淚”出面出了一百兩銀子將典史、衙役等人收殮了。

“砰砰…”

這次是火槍擊發的聲音,隨着這聲音的傳出,至少有三騎被擊落下馬,不過此時院門已經被王鬆的家丁撞開了!

一匹黑色的高頭大馬的闖了進來!

一切都昭然若揭,王鬆的這些家丁自然不是普通的家丁,而都是五臺山的悍匪,這些悍匪,以前都是王嘉胤的陝北“義軍”流竄山西一帶時留在當地的,彼等或者本就是五臺山的土匪,在王嘉胤來到山西后紛紛“起事”響應,或者是義軍南下河南後留在山西的。

義軍進入山西后,又有不少山西官軍加入到彼等行列,等彼等大隊南下後,彼等或者在句注山、五臺山重操舊業,或者搖身一變到了地方豪強手裡做了家丁,王鬆手下的這十人就在此列。

戰馬一闖進來,院子裡的人都是大驚失色,此時除了三人,所有的人都忙不迭地向對面的房舍跑。

令狐有令、孫有田都站在那裡,還有一人,竟然是那李二愣,不知何時,此人的手裡還多了一副弓箭。

“咻!”

李二愣手中捏着的三支箭連珠般地射出,全部命中目標。

“砰砰……”

此時,火銃聲再次響起。

這一次的火銃聲響起後,只聽得大約有兩三匹戰馬奔向遠處的聲音。

李二愣拎着弓箭還想衝出去追趕,孫有田一把抓住他,“人家有馬,算了”,接着又笑着對他說道:“不愧是軍戶子弟,使得一手好箭”

李二愣摸着自己的腦袋嘿嘿地傻笑着。

……

令狐有令將孫傳庫、王鬆都羈押在縣府,不多時,便從北京傳來了尼堪的命令。

“王鬆等人,斬首示衆!孫傳庫,全家發配安西!”

遠在北京的尼堪得知此事後,內心冷哼一聲,“孫傳庫?我的親戚?哼!”

“若是能利用此人給全天下的人一個下馬威,效果肯定會更好,若是一味地施恩,效果肯定沒有預想的好,恩威並施,威字可是落腳點啊”

至於若是有人認爲自己這個皇帝“六親不認,刻薄寡恩”,那也由得彼等,老子本就不是這個世上之人。

於是,在秋收後的一個日子裡,在陽明堡關公廟前,王鬆等七八人一字排開,隨着孫德銘宣讀完畢之後,孫有田手下那些老卒揮動手中的大刀,刀光之後,八個人頭滾了一地。

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八十二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十八章 木.野狐.禪之六:死亡阿拉善(上)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八章 北緯42度(二)北冥之鯤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三十七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上)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八章 三雄會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十二章 皮島陸戰(下)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