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

大順軍的八千馬步軍已經開到了蘭州城下。

蘭州城東,是這支大軍的首領,大順建國後被封爲四品威武將軍的辛思忠帶領的三千精騎。

辛思忠,今年三十五歲,原本是甘肅涼州的一個軍戶子弟,後流落到陝西給當地的富戶養馬,在那裡他認識了高迎祥,隨即便加入到轟轟烈烈的“流寇”大軍,在高迎祥死前他的地位與李自成差不多,都是獨自管轄一營的人馬。

李自成拿下西安之後便對軍隊進行了改編。

嫡系精銳十萬稱爲中權親軍,由劉宗敏、田見秀統領,而剩餘的軍隊又分爲標營、前鋒營、左輔營、右翼營、後勁營,其中的標營又分爲前後左中右五大營。

剩下的營頭仍按照以前的稱呼,實際上就是大順軍的雜牌軍,包括賀錦收容的原革左五營的一萬五千人馬——革左五營的精銳已經劃到了中權親軍。

此次攻略隴右,統領是三品制將軍賀錦,兩個四品威武將軍黨守素、辛思忠輔之,其中黨守素是中標營的副將,該營的主將是李自成的義子張鼐,而辛思忠是左標營的主將,副將谷可成。

在五大標營裡,最嫡系的自然是中標營,有兩萬精銳,其中張鼐親領一萬兩千,黨守素統領八千,這一次張鼐並沒有跟着賀錦西進,只有黨守素的八千人馬。

中標營的谷可成也沒來,只有辛思忠的八千人馬。

加上賀錦的一萬五千人馬,總共三萬一千人馬,這便是大順軍攻略河西的全部力量。

自從拿下西安之後,隴右的明軍便如驚弓之鳥,頑強抵抗的微乎其微,大多都是不戰而降,故此,賀錦這一路幾乎沒有受到多大波折便打到了蘭州。

蘭州副將馬爌前幾日就跑到涼州去了,如今城裡除了肅王府以及知州衙門的幾個兵丁,闔城幾乎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這個消息,身爲前鋒的辛思忠已經得知了。

故此,他在等待,等待敵人主動投降。

“嘎……”

南城門傳來了一陣城門開啓時瘮人的吱呀聲,當那座高兩丈、寬一丈的包鐵木門打開時,辛思忠雖然篤定不過依舊有些忐忑的心情終於平靜下來。

“砰!”

當碩大的吊橋被放下而重重地砸在地上,激起大團的雪花時,一行人從上面走了過來。

皇甫端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接着是蘭州知州,然後是同知,最後面則是一小隊士兵,大約兩百人,不過從那服飾來看,多半是王府護衛,那些護衛並沒有攜帶武器。

再後面則是一隊騎兵,人數倒不少,約莫八百騎,同樣沒有攜帶兵刃,所有的馬匹都牽着,這些騎兵都戴着粘毛紅纓帽,隊中一名身材中等,身形卻異常粗壯的年輕漢子一手牽着馬,一手卻擎着一杆大旗,旗幟上一個斗大的“嶽”字分外醒目。

辛思忠笑了。

作爲西征三人中的唯一甘肅人,他自從崇禎五年便離開了家鄉,並一直轉戰山西、河南、江淮、四川一帶,不過對於家鄉的消息卻絲毫沒有放下,在他轉戰各處時,凡是甘肅籍的,無論是潰兵還是普通的農戶、軍戶子弟,他一直來者不拒。

一開始,由於他的營裡甘肅人最多,最後還被李自成戲稱“西涼營”,直到前不久才改成“左標營”。

三人中,人家賀錦自從山西開始便獨領一營,資歷最深,革左五營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老回回馬守應和革裡眼賀一龍,不過這兩人都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李自成做大之後,先是殺了羅汝才和賀一龍,嚇跑了馬守應,結果馬守應在宜昌附近驚懼而死,他的部隊被正準備入川的張獻忠吞併了。

而剩下的革左五營人馬倒是徹底投靠了李自成,其中尤以賀錦最忠心,饒是如此,賀錦的人馬也並沒有劃到正式編制裡,故此,賀錦名義上雖是西征的統帥,卻並不能如臂使指地指揮黨守素和辛思忠。

不過眼下大明風雨飄搖,人心思動,就算只有這三萬人馬,也足夠橫掃隴右一帶了,何況,隨着他們一路西進,還能收容大量的降兵降將。

黨守素和辛思忠兩人中,前者是李自成從陝西起家時就加入了的,又是在商洛大敗跟着李自成竄入商洛山的十八騎之一,故此,名義上是中標營的副將,不過威望還是在辛思忠之上。

雖都是義軍,還是有分別的。

別的不說,黨守素和辛思忠都是統轄八千馬步軍,都是三千騎兵、五千步軍的編制,不過黨守素的三千騎兵都有甲冑,而辛思忠騎兵的甲冑卻缺乏很多,就這一點,就令堂堂左標營的正將辛思忠有些不滿。

當然了,就算不滿也會藏在心裡,這也是橫向比較,放到以前,對於自己旗下還能有三千精騎,辛思忠做夢也會笑醒。

故此,當那些明軍騎兵牽着戰馬出來時,他的眼睛一下亮了。

八百騎都有甲冑!

“哈哈哈”

當皇甫端帶着一行人來到辛思忠面前,並將肅王府的大營、蘭州知州衙門的大營以及賬冊呈送到辛思忠面前時,辛思忠從戰馬上跳了下來。

眼前的這兩人,正是他辛思忠苦苦期盼的“大才”!

皇甫端,十年前就蜚聲隴右一帶,以三十歲的年紀成爲肅王府的長史也曾轟動了隴右。

原本,隴右的李家、皇甫家一直長盛不衰,不過自從大明國開國以來,楊家便崛起了,隱隱有與李家、皇甫家分庭抗禮之勢,不過隨着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皇甫家漸漸又有擡頭之勢,而皇甫端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再就是岳家了,此時的岳家在甘肅還是一個小家族,不過岳飛後人的名頭還是很響的,何況,這一世的嶽鎮邦不僅武藝高強,還頗能帶兵,岳家在他手裡大有飛昇之勢。

若是能將皇甫家、岳家這兩個代表人物納入囊中,他辛思忠便能在闖營屹立不倒!

“皇甫先生,辛苦了”

辛思忠鄭重其事地將皇甫端扶了起來,接着他便說道:“先生,您的情況我之前曾與賀錦大將軍說過,有兩個選擇”

“一個嘛,就是甘肅節度副使,或者蘭州防禦使”

賀錦、黨守素曾與辛思忠商議過,拿下整個甘肅後,若是甘肅巡撫林日瑞能主動投降,則甘肅節度使非他莫屬,不過一向頗有名聲的肅王府長史皇甫端則被辛思忠極力建議至少要做一個防禦使,另兩人自然也無不可。

“另外一個嘛”,辛思忠笑道,“不瞞先生,我也是甘肅人,先生若是不嫌棄,可加入我左標營,掛五品守旅職位,專司打理左標營文書、輜重諸務”

看着辛思忠殷切的目光,皇甫端心裡一陣惡寒,不過他面上卻沒有絲毫波瀾,他略想了想便答道:“願入將軍的幕府”

辛思忠大喜,這可是自己的諸葛亮啊,趕緊又將皇甫端的手放在自己的左手裡,右手還不斷輕輕拍打,驚喜之意不禁溢於言表。

接着在撫慰了知州、同知諸人後,他趕緊來到嶽鎮邦的面前,將單膝跪着的他扶起來後,又好生說了一些話。

當他擡起頭來時,不禁眼睛大亮。

在嶽鎮邦的身後站着兩人,一個比嶽鎮邦還高一些,身形挺拔,雖在極力掩蓋,一臉剽悍之氣卻依然溢於言表。

另一人便是擎着“嶽”字大旗的那位壯漢,眉目間看似年歲也不大,身高與嶽鎮邦差不多,不過卻粗壯得多,此時正是隆冬,北風正猛烈地狂嘯着,此人單手擎着那杆大旗卻沒有絲毫費力的模樣。

辛思忠一下便喜歡上了這兩人,他笑着說道:“嶽將軍,這兩人……”

嶽鎮邦趕緊介紹道:“這位是甘肅楊家的後起之秀,楊廷玉,夜不收出身,如今是末將的副手,安寧堡的副千總,這位嘛,不瞞大將軍,卻是一位韃子,很早便投靠了末將,叫安巴,是末將的掌旗手”

其實,這個時候,有大量的蒙古人來到關內討生活,還多被明軍收容,張獻忠、李自成的軍中也有不少,尋常被稱爲“韃子”也很平常,辛思忠聽了,心裡不禁說道:“難怪,如此強壯之人,我中原男兒裡確實少見”

他想了想,“這支騎兵隊伍無論如何也要抓到自己手裡,先不說這些騎兵一看都是精銳,就憑岳家、楊家的名頭,就能讓自己在甘肅打開手腳”

故此,半晌後他對着嶽鎮邦說道:“這樣吧,嶽將軍帶着一半人馬進入本將的騎兵營前營,若是立下功勳,便可成爲前營的主將,如今前營的主將還是由本將兼着,職銜嘛,五品守旅,你看……”

嶽鎮邦不明所以,不過剛纔皇甫端也就是五品守旅,自己一下便與蜚聲隴右一帶的皇甫端平齊,還能說什麼,趕緊彎腰抱拳施禮道:“多謝大將軍!”

辛思忠拍拍嶽鎮邦的肩膀,又看向楊廷玉、安巴,“楊兄弟就帶着剩下的人馬進入中營,並作爲本將的親軍,作爲六品親軍都尉,安巴也進來吧”

這便是辛思忠的高明之處,嶽鎮邦這八百騎如此精悍,若是讓其依舊抱成一團,饒是岳家名聲素著也不行,而將職位略低,名聲卻一點也不低的楊家子弟納入到自己的親衛隊,絕對是事倍而功倍。

“騎兵都尉?”

楊廷玉心裡浮現出了一絲笑意,面上卻是一年肅然,他單膝跪下道:“但憑將軍做主!”

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亞(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五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4)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十五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二)姬甲傑的秘密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八十二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