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

錦州城,位於小淩河東岸,原本的廣寧左屯衛,周長約八里,其北面是廣寧衛城,南面是寧遠衛城,近處,東面是杏山堡,南面是塔山堡,實乃遼東的咽喉部位。

八里的城池,城內面積達百萬平米,可駐軍民五萬,眼下滿清爲了穩固這個據點,在城裡設置了大倉,倉裡的糧食、軍事物資是按照堅守一年來儲存的,如此保守的安排,自然不是爲了對付明軍。

原本滿清的假想敵是明軍,故此,軍力主要集中在西城,不過眼下卻將北城的防禦也加強了,自然是爲了防禦可能從北面南下的瀚海軍。

雖然可能性不大,不過依照瀚海軍那神出鬼沒的實力,還是很有可能沿着大小淩河越過邊牆的水關過來的。

滿清拿下錦州後,除了安排多鐸鎮守此城,還將兵丁門的家屬也遷了過來,小淩河以東的田地也全部分給了他的旗人,如今,滿洲八旗的旗人肯定是不用自己耕種的了,全部是由劫掠過來的漢人或朝鮮農戶以及一些個滿人罪犯負責耕種着。

當然了,一萬五千人的家屬也不可能全部住在城裡,一個牛錄裡面,尚有左右岱子(百夫長)、噶山(穆坤達,村長,哈拉達下一級)四人、管理後勤的書辦(拔士庫)四人,加上牛錄額真,一共是十一人,一萬五千人便是五十個牛錄,一共有五千五百人的家屬有資格住在城裡。

每一戶的家屬按照四口計算,這便是兩萬多人,加上正兵一萬五千人,正好接近五萬。

有這麼多家屬,自然需要一些商鋪買賣糧食、食鹽、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這些商鋪都設置在城池東南,這裡除了商鋪,也是大倉所在,城裡大十字街的其它三面都被兵營包圍着。

“傻韃子”安巴旁若無人地走在大街上,沒人理會他。

也是,安巴一幅寬面龐、小眼睛的長相,與蒙古人、女真人、朝鮮人大部分真正土著的長相完全一致。

加上他留着辮子,衣着普通、長相普通,當他走在大街上時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何況,這是安巴第二次來到錦州城,來之前,錦州城的一些個佈置都在腦子裡記着呢。

城池西北角是多鐸的王府所在,那裡也是唯一一處有兩層建築物的地方,

“站在這街心,按照手指測距法,這座城池還是大約八里的規模,沒有變動”

“附近兩層閣樓上仍有士兵守衛,也就是說多鐸的大本營依舊在那裡,更進一步說,北面依舊有強大的兵力”

“我在西面城牆上見到了鑲白旗的旗幟,這也就是說,西面也是防守重點,東面也是,只有南面是漢軍旗的旗幟,剛纔我又看到了漢軍旗的祖可法從南面軍營裡出來,這就是說,祖可法負責南城,其它三城都是滿洲鑲白旗的防區”

這是安巴在心裡默默唸叨的話語,看到這裡讀者肯定知道了此人的身份。

沒錯,這世上能用眼睛、拇指、目標物連成一線的方法測定距離的,一定是大夏國軍校畢業的學生了。

安巴,沒有更改名字,他就是原本的烏蘭烏德索倫三部之一的納哈塔部哈拉達阿林的幼子。

烏蘭烏德索倫三部中,羅佳部就不用說了,如今獨霸希洛克河中下游地區,其哈拉達羅錦的兩個兒子,大兒子羅承志是帝國皇帝的妹夫,小兒子羅繼志也封了爵位,貴爲安西都護府下轄臨潢府的騎兵旅指揮使兼知府,不可謂不位高權重。

而羅錦之弟羅秀則是帝國草原、林中篤信薩滿教衆人的“大國師”,尼堪並沒有賜他封號,不過在一般人心中,羅秀實際上就是。

而圖克塔納部的哈拉達達哈蘇將部落整體遷到了濟州島,如今他更是濟州島馬場的管理者,他的兒子達春一直帶着千騎駐守在芝罘島,聽說最近也升任了騎兵旅指揮使。

只有納哈塔部一直默默無聞,故此,哈拉達阿林對他的幼子,自小便在烏蘭烏德學堂讀書的安巴異常重視。

最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安巴竟然加入到了灰衣衛。

剛纔安巴站在街心利用在學堂裡學過的方法測定城池的方位、距離後,心裡邊篤定了,“這城池還是以前的模樣,沒有絲毫改變”

他向回走了幾步,那裡有一家商鋪,那是多鐸三福晉那拉氏的親戚所開。

那間商鋪原本是祖大壽長子祖澤潤的,錦州整體投降後自然沒有祖傢什麼事了,何況是一向跋扈的多鐸?

安巴瞟了一下,櫃檯上有一個藍色花瓶,花瓶裡插着一根雞毛撣子。

見到此物,安巴臉上略微緊張的神色便鬆了下來,他信步走到那裡,大聲用女真語說道:“買二斤燒酒!”

正在櫃檯的夥計卻是一個多鐸王府的漢人包衣,他見了安巴這模樣,還以爲他是一個城裡士兵的家屬了,或者本身就是城裡輪休的士兵,這副寬臉面、小眼睛、身材強壯的模樣如今在遼東的滿人、蒙古人、朝鮮人中一抓一大把。

他能用這樣的語氣說話,肯定不是朝鮮人,那自然不是蒙古人就是滿人了。

“好咧”

那夥計轉身就準備從後面貨架上取下一個裝着二斤燒酒的陶罐,“撲”,正好與從後面出來的一人撞到了一起。

“喲”,那包衣奴才正欲發怒,不過一看眼前這人不禁咧着嘴笑了,“原來是二櫃,小的得罪了”

“無妨”,那人約莫二十多歲,也是一幅漢人模樣,不過長相也普通得很,他看了看站在櫃檯前面的安巴,略略點了點頭,然後對小夥計說道:“國公爺府裡要的茶葉我都包好了,你去後院取一下,這時候彼等應該會來人取了”

國公爺,自然是一直輔助多鐸打理鑲白旗的圖爾格了,如今鑲白旗的兩個固山額真,就是滿清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的兩個兒子圖爾格和伊爾登了,他們都在錦州。

不過在錦州,能稱得上“國公爺”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後世被稱爲滿清名將的圖爾格。

那夥計一聽趕緊去後院了。

那人拿出一瓶燒酒遞給安巴,安巴接過酒瓶時明顯感到酒瓶底下還有東西,他不敢耽擱,衝那人點了點頭便拿着燒酒遠去了。

回到客棧時,趁着上茅房的機會,他將酒瓶子底下那東西拿了出來。

那是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一行字。

那是用天干地支的順序寫就的一行數字,外行人來看肯定是摸不着頭腦,不過安巴默默記了一遍後便將小紙條撕成更小的部分扔到了茅坑裡,最後還用攪屎棍將所有的碎紙片攪到完全看不到才離去。

回到房間後,安巴從自己的包裹裡拿出一套大夏國自己雕刻出版的《三國演義》,隨便翻了幾下,這心裡便有數了。

“十王有異志”

十王,便是多鐸了,多鐸能有什麼異志?安巴雖然系統接受過灰衣衛的訓練,不過對於這樣的“大事”依然是一頭霧水。

想來想去,他也沒個頭緒,不過他們灰衣衛也不是什麼都要弄明白的,只要將認爲重要的消息傳送出去就行了,何況,在瀋陽,灰衣衛還有其他人在,幾相印證之下才有結論。

至於剛纔商鋪那人,不用說就是上次皇太極大掠關內帶回來的諸多“青壯”之一了,受過灰衣衛的培訓,那察言觀色是必須的功夫,加上還會一些書寫,自然大受滿清上層的歡迎,多半成了包衣奴才。

而之前與負責旅順防務的宋國輔、石明雄接洽的那人還是內務府的包衣奴才,可想而知灰衣衛已經滲透到何等程度了。

這也是尼堪來到這個世界後除了軍力、作坊超人一等外,另一個大大高出其它勢力的地方,用“降維打擊”來說也不爲過。

次日,城門剛剛打開,範永和便帶着大隊繼續向東進發了,雖然在錦州城卸下了糧食,不過依舊還有大量的其它物品需要運到瀋陽,何況,大量的人蔘、皮毛也需要從瀋陽運回來。

此時從錦州去瀋陽,並非一條直路,而是先斜着向東北,最後從巨流河驛站(新民市)折向瀋陽,路程長達四百里。

這麼走,自然是因爲眼下以滿清的實力以及心思,根本沒有放到水利建設上來,從錦州開始,大量的河流來到平原地帶後,在遼河平原一帶形成了大量的河汊、沼澤地、水窪子,想要順順當當沿着直線抵達瀋陽抑或遼陽並不容易。

十日後,商隊才抵達瀋陽西郊。

這裡,範永和需要盤桓至少半月才行,皮子、人蔘、東珠等物需要會見大量的滿洲商人,而自己攜帶的布匹、茶葉等物也需要與城裡的商人議定一個好價格。

時至今日,在上次柳川靜雲、王文慧之事發生後,雖然是“降維打擊”,不過皇太極還是責成如今掌管細作的希福、鮑承先好好在瀋陽等地搜索了一番,不過收效甚微,灰衣衛外圍的線人倒是抓了不少,不過依着他們的水平,想要順藤摸瓜抓到一個貨真價實的灰衣衛還是很難的。

明國錦衣衛自然在遼東也有密探,當時沒抓着灰衣衛,倒是將錦衣衛牽連出來不少,也算是無心插柳了。

不過自那以後,皇太極便下了嚴令,瀋陽城裡,不許漢人商家進來,最後城池的西門附近特許商家往來,幾年下來,那裡竟成了不亞於城裡的繁盛之地。

緊挨着城門的地方,已經形成了一條寬約三丈,長約半里的街市,街道兩側,買賣關內貨物、關外特產的商鋪鱗次櫛比,而範家在裡面還是最大的。

範家商隊抵達沒有多久,內務府的人就首先上門了,商隊裡有十輛大車裝載的全是綾羅綢緞,專供皇宮的。

作爲採辦夥計,安巴有幸參與了與內務府接洽諸般事宜,在這過程中,安巴又接到了一個小紙條。

“大酋沉痾難起”

這下安巴明白了,自從皇太極鍾愛的妃子海蘭珠病死後,他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最近更是時常暈厥。

如此來看,那多鐸的“有異志”,便是奪嫡了。

可皇太極兒子也不少,肅親王豪格更是春秋方盛,輪得到多鐸嗎?

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二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1)上都新城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八章 紫禁城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四十二章 玄武青龍決之五:囂張的死神(1)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三十七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上)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