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

議完馬尼拉的事,王文慧接下來的彙報卻令人心裡一緊。

“大汗、諸位”,王文慧向尼堪施了一禮,又向各位拱了拱手,“大明這幾年實在慘不可言”

“這幾年,大概是從崇禎十年開始,按照西洋人的算法,那便是一六三七年,連續幾年都是大旱,山西、陝西、京畿、河南、山東都遭了大災”

“這還不算,不知諸位有沒有體察到,這幾年的氣溫也比往年低了很多,冬天更冷了,時間更長了,林中、漠北之人苦寒慣了,溫度稍稍降低一些並沒有感覺,不過對於中原地帶的人來說關係可就大了”

“根據在中原的眼線定期的稟報,去年那年,長江、淮河竟然破天荒地封凍了!”

“大旱,導致糧食大幅減產,加上嚴冬,逃難人羣大增,餓死、凍斃者絡繹不絕”

孫秀節站了起來,如同王文慧一樣,也先向尼堪施了一禮,接着便說道:“去

年年底長春城終於建成,長春附近原本是科爾沁人的牧場,不過如今到了瀚海國手裡,就不能再想以往那樣運作了,大汗,下官的意思,是否在長春、吉林附近開闢一些農田……”

尼堪擺擺手,“長春以北之地,雖也是廣袤無垠的大平地,不過並無大江大河,小河流雖多,不過要開闢大量的良田,非得大氣力進行堰塘挖掘、疏浚河道不可,可如今國內人手有限,想要儘快開發此地,還得有大量的人口啊”

孫秀節說道:“下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長春附近,條件怎麼說也比山南好,如今大明北境飢寒交迫,何不……”

尼堪點點頭,“正要與你等商議此事,不過如今的大明除了饑饉、嚴寒,尚有一件大事,這也是本汗暫時關閉山南、察哈爾移民通道原因,文慧,你繼續說”

“是,大汗。從去年開始,按照眼線的彙報,一場可怕的大瘟疫幾乎席捲了大明北境一帶,影響範圍包括陝西、陝西、京畿、河南、山東,此役好像是崇禎六年開始有的,以後斷斷續續反覆發作,自去年開始又開始大面積蔓延”

“大汗就是基於此,才下令關閉了上述兩地的移民通道,此時”,說到這裡,王文慧的眼裡似乎也隱隱帶有淚花,“下官的老家,通州的那處小村落,大約有三成的人死於饑饉,三成的人凍死,還有三成的人在瘟疫的肆掠下躺在家裡等死……”

衆人聽了,心裡都是一驚,特別是孫秀節、孫佳績兩人,他們都是大明過來的人,立時便有了感同身受之狀,其他人雖無切膚體會,但也是聳然一驚。

“諸位”,尼堪倒是心無波瀾,作爲後世過來的他自然知曉明末三大災害,寒冷、飢餓、鼠疫幾乎讓黃河以北的大明朝陷入不設防的狀態,特別是後者,一直肆掠到清兵入關前才堪堪穩住。

也就是說,當時的明軍、大順軍都受到了嚴重的鼠疫影響,而清軍卻由於山海關的隔離,受到的影響很小,最終輕輕鬆鬆摘了桃子。

時也命也,誰也說不清。

在這種情況下,再接受移民自然不是明智之舉,不過就這樣任憑災害肆掠也不是尼堪願意看到的。

“前幾日接到登萊巡撫楊文嶽的求救信,讓我等接濟糧草,接走難民,呵呵,這些個大明百姓也不知聽誰說的,說是我瀚海國境內風調雨順、一派祥和,又多是漢人,河南東部、京畿南部、整個山東的難民都涌到登州了,如今山東巡撫顏繼祖、登萊巡撫楊文嶽都是焦頭爛額,上書北京後也只得到了皇帝內帑三十萬”

“呵呵,三十萬兩白銀,如今糧食奇缺,這點兒銀兩能買到多少,聽說江南的糧食倒是還有不少,何不直接向南直隸求救,然後放開海禁,一切都解決了”

孫秀節心裡一凜,“大汗,您是不知曉朝廷袞袞諸公的德性,別說放開海禁了,如今大運河兩岸除了山東境內,長江以北的淮泗一帶估計還有戶部的大倉,糧食多得是,不過就是到不了京城,徒呼奈何,徒呼奈何啊”

“啪!”,尼堪又用力拍了一下高几,重新站了起來,衆人知道他又有決斷了,便跟着站了起來。

“諸位,本汗雖是出身林中,終究有着漢家的血脈,怎能眼睜睜看着同胞受苦受累?本汗決定”

“楊文嶽已經在來信裡面同意我等可在登萊沿海挑選任意一處接納難民的場所以作週轉之處,當然,彼等而爲了提防我等,將登州排除了,本汗思慮良久,決定同意他的建議”

“將週轉的地點放在這裡”

此時王文慧、楊庭棟兩人合力將一副很大的地圖掛了起來,尼堪手中的竹竿指向了一個地方。

“芝罘島!”

“芝罘島港口條件優良,又是不凍港,冬日也就是略有浮冰而已,可常年駐泊”

“不過已經出現症狀的難民就不能放在此地了,在內芝罘島東南不遠處有一個小島,名喚崆峒島,面積不大,不到千畝,正好用來隔離已經出現症狀的患者”

孫秀節插道:“大汗三思,這些人若是來的太多,將我等也傳染了則如何是好?”

尼堪擺擺手:“這次是大明官府主動找上門來,平素是絕對不會的,就算讓他們餓死、凍死也不會主動讓給我們,以往陝西、山西的難民都是偷偷跑出來的,機會難得,我等必須抓住,何況,我等也不是沒有萬全之策,王文慧,你說說”

“是,大汗。首先,先將他們分成幾類,年老的、青壯的、婦孺的,大致分成三類,按照大汗的意思,青壯身強力壯,多半能捱得過疫病,年老的以及婦孺身體差一些,就只能聽天由命”

“三類人中已經出現症狀的立即轉移到崆峒島,我等抵達芝罘島後,立即開始隔離據點的修建,按照大汗的意思,多修建多層的、多處的簡易木屋,難民一旦進去,不得隨意行走,糧食、蔬菜、油鹽等有我國準備”

“某處房屋一旦出現新的病患,立即全屋送到崆峒島”

“大汗的意思是,像這樣的瘟疫,非藥物可以治癒,不過吃好、睡好,再給他們開一些清熱解毒、強身健體的藥物也就是了”

“重點在芝罘島,崆峒島讓他們吃好喝好,接下來就看老天爺的臉色了”

“這樣下來,一個月後,若是某棟房屋的人口沒有任何症狀,便可以乘坐我們的大船先行出發,先到濟州島再觀察半個月,此後再無症狀出現便送到內陸,也就是長春附近”

“咳咳”,孫秀節說道,“大汗仁義之舉可昭日月,不過以下官愚見,年老之人、婦孺不如暫不挑選,單挑選青壯就是了,下官想楊大人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如今登萊、山東官府都是焦頭爛額、壓力巨大,能少一些難民他們就會燒高香了……”

“不!”,尼堪又走到了大廳中間,此時正透過窗戶看向外面,院子裡有一株梨樹,原本已經死了,不過這幾日從根部又長出了新新芽,“老人、婦孺能出來,肯定有青壯扶持,若是捨棄了老人和婦孺,就算青壯願意跟我們走,今後終究在心裡埋下了疙瘩”

他忽地轉過身來,面向衆人一字一頓地說道:“但凡是人,都是從幼小長大的,都有父母,都有老去的一日,聖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然要收留,就要一個不拉”

“何況我等已經做好了周全之策,老人、婦孺、青壯分開居住,避免了互相傳染的可能,已經大幅度地保護了青壯,食物供應無缺,加上培根固本的藥物,爲的就是保證他們能依靠自己活下來”

“至於崆峒島那裡,好吃好喝,能活下來多少就算多少吧”

王文慧接着說道:“此次彙集在山東各處的難民只怕有百萬之衆,不過無論是芝罘島,還是崆峒島,能吸納的人丁有限,職部算過,芝罘島可容納三萬人,崆峒島可容納萬人,再擠一擠,最多五萬人”

“剩下來的難民還是要在原地救濟,我國也只能提供一些糧食罷了”

“考慮到到時候難民可能會一窩蜂涌到芝罘島,屆時會抽調濟州島的一千騎兵到那裡維持秩序,當然了,我等也會在芝罘島離大陸最狹窄處建造圍牆,以防難民隨意闖入,在圍牆之外再設置軍營,騎兵四處巡邏以防有漏網之魚”

“諸位”,王文慧此時眼睛顯出了幾縷光芒:“大汗爲了此事,可是將常備倉的三成糧食拿了出來,還有大量的藥材、木材,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等物就不肖細說了,加上往來轉運,最終常備倉的一半糧食就會消耗掉,幸虧如今天氣暖和,否則還要準備冬衣”

“不妨”,尼堪接過了話茬,“這百萬難民,能活着走到芝罘島的恐怕只有六七成,六七成中,一個月後完全治癒了的也最多六七成,這樣看來,最多有五成的人口能平安抵達瀚海國境內”

“若是在瀚海途中患病死亡,恐怕又要去掉一成,對了,佳績,本汗讓你對所有船隻進行清洗、滅鼠的事情辦得如何了?”

孫佳績上前回道:“在返回海參崴的路上就已經完成了,如今每艘船上都有五隻貓,老鼠保管待不住”

待不住尼堪點點頭,“這樣吧,爲了儘快溝通消息,你讓一艘雨燕號儘快去登州,知會楊文嶽,另外一艘按照原定計劃南下去呂宋!”

“是!”

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楔子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八章 海參崴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五十七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3)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