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

柳川靜雲又恢復了日本武士的打扮。

一身黑色的武士服,醜陋的月代頭,腰裡挎着兩把倭刀,赤着腳,就這樣迎風站在關船的船頭。

按照尼堪的叮囑,他的第一站需要到陸奧國的弘前藩去,弘前藩,也就是後世的弘前市,位居本州島西北端,靠近北海道。

抵近出羽國時,柳川靜雲並沒有直接去毗鄰弘前藩的碼頭,而是將船隻停靠在從奧羽山上向西流入大海的出羽水的河口。

作爲有名的武士,柳川靜雲自然不乏朋友。

出羽國,奧羽山,北秋田古道,他有一位師弟。

初春時分,西南風開始吹拂,他從宇久島抵達出羽國秋田藩的能代碼頭只花了半個月(兩千多里路)。

能代位於秋田藩的北部,再往北就是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的奧羽山,這裡,有一條蝦夷人踩出來的古道直通弘前藩,長度約莫一百里。

眼下,古道上的櫻花正是絢爛的時候,高山、流水、櫻花,作爲劍道的傳人,柳川靜雲也是十分嚮往的。

此時,由於幕府的特意封鎖,長崎之戰的消息並沒有傳到遙遠的陸奧、出羽一帶。

能代碼頭秋田藩的管事見是五島藩過來的的船隻,也是十分詫異,與五島藩相比,作爲日本北部最大、最好的稻米產地所在,秋田藩的人打心底還是瞧不上五島藩的。

不過,能擁有這麼大的關船的,不是五島藩的藩主,便是他的親近家臣,雖然是“化外”小藩,也不好得罪。

果然,柳川靜雲的名牒上寫着五島藩家臣的職位,管事循例索要了停泊費後便放柳川靜雲一行下來了。

柳川靜雲只帶了兩個同樣出身切支丹教徒的的少年,都只是十六七歲的模樣,如今都拜在他的門下修習劍道,算是他的弟子。

三人攜帶了炊具、大米、酸菜,從能代碼頭下來後便一路東行,十日後才抵達秋田古道的南入口。

三人在南出口附近的大館做了一些補給後便揹着包裹踏入了古道。

一踏入古道,柳川靜雲便發覺有些不對勁。

他隱隱約約覺得有人在跟蹤自己,不過當他靜下心來觀察時又一無所獲。

“難道是忍者?”

不過自己在秋田這麼遠的地方並沒有仇家,他一開始似乎忘記了來秋田古道是賞玩櫻花,參悟劍道,教授弟子的,在頭先的二十里路都是全神貫注、高度緊張的。

此時已經來到了大山的深處,離他少年時向一位高人學習劍道的地方也不遠了,他漸漸放鬆下來,一路走,一路細心的賞玩,一路用山泉、野菜烹飪食物,一路教授弟子,這心情逐漸又好了起來。

不多時,他從古道轉入一條小道,小道的不遠處便是一處瀑布,冬日的積雪融化後,瀑布正是蔚爲壯觀之時,配着左近的櫻花,景色煞是喜人。

柳川靜雲大喜,當即就在瀑布面前舞了一會兒“刀之祭”。

柳川靜雲本來是修習雙刀流的(鄭芝龍在日本學的也是這個流派),不過他在“一刀流”上也不遑多讓,他先是舞了一會兒“一刀流”,接着耍起了“雙刀流”。

舞到興致最濃處,刀影、瀑布、櫻花、遠處山頂的雪花交相呼應,不遠處觀看的兩個弟子不禁大呼過癮。

而舞刀之人卻在想着:“文慧,你還好嗎?”

又想到自己低調娶過門的那巴爾達奇的妹妹,這內心不禁一陣愧疚,按照此時日本的傳統,對於像滿清這樣的政權,那是十分看不起的,在他們眼裡,那可是妥妥的“蠻夷”,就如同蝦夷人一樣。

對蠻夷的鄙視,那可是融在日本上層階級的血液裡,否則歷任幕府將軍就不會掛着一個“徵夷大將軍”的名號了。

故此,滿清再是戰力強橫,他們也是瞧不上的,而在滿清之北的瀚海國更不在他們眼裡,不過在見識了瀚海國的士兵和民衆,特別是見到了尼堪本人後,像柳川靜雲這樣的人逐漸放下了自己心裡那份傲氣——雖然他是漢人之後。

想到尼堪的種種行徑,柳川靜雲由衷地佩服。

“安士桃山時代三傑之首的豐臣太閣也比不上啊”

舞着舞着,柳川靜雲突然停止了遐想,雙刀的招式愈發嚴密起來。

不多時,只見其中一把倭刀突然脫手,直奔他右面三丈多遠的一處灌木叢而去。

“咣噹!”

倭刀似乎擊中了一枚鐵質的物件兒,電光火石間,柳川靜雲雙手握着另一把倭刀撲到了灌木叢面前。

只見一個農夫打扮的瘦小漢子從灌木叢裡跳了出來,那人戴着一頂此時日本鄉下常見的斗笠,面容隱藏在斗笠裡,一身灰色麻布短裝,手裡拎着的也是一柄鋤頭。

剛纔被柳川靜雲擊落在地的也是一柄鐮刀,不過那鐮刀上帶着繩索,一看就是兩用的。

倭刀對付鋤頭,按說柳川靜雲應該很快拿下那人,不過此人與他接戰後便漸漸退到叢林裡,一到林子裡,那人似乎如魚得水,就憑着着一把鋤頭、一柄菜刀依託着林子裡的石頭、樹木、土包等物與九州劍道名家柳川靜雲打得難分難解。

不多時,柳川靜雲又失去了此人的蹤跡。

半晌,一柄倭刀突然從天而降,柳川靜雲趕緊接住。

雙方又是一陣大戰,不過此時雙方都在用刀較量,柳川靜雲反而佔據了上風,不多時,他手中的倭刀將那人手裡的刀磕飛了,並趁勢將那人頭上的斗笠打掉了。

還是普通農夫的頭型,一副尋常農家面容,不過柳川靜雲見了卻大喊了一聲。

“芳夫,果然是你!”

那人見被他識破了,只得訕訕地笑道:“靜雲,果然了得”

石田芳夫,柳川靜雲的師弟。

“芳夫,你爲何入了忍道?”

“唉”,那人嘆了口氣,“師門之中,我資質最差,不過先師說過,我忍耐力最強,修習忍道倒是一條出路”

“先師也會忍道?”

石田芳夫點點頭,“靜雲,如今我叫大道寺芳夫,不叫石田芳夫了”

“大道寺?”,柳川靜雲突然想到了什麼,“你加入弘前藩了?”

眼下弘前藩的家老是大道寺政繁,當前藩主津輕信義的母親,德川家康的養女(侄女)滿天姬嫁入津輕家時還帶着一個男孩兒,後來這個男孩成了大道寺政繁的養子。

後來此子長大後起了想復興父家的心思,並跑到德川家光那裡申告,結果被自己的母親毒死了。

而石田家,出自豐臣秀吉麾下有名的“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眼前這位石田芳夫便是三成的孫子。

當然了,德川家上位後,滿天下追殺石田家,石田家的後裔多半隱姓埋名,而無論是弘前藩,還是秋田藩,都是受過石田三成恩惠的人,都收留過石田家的人。

眼下的弘前藩藩主津輕信義,便是前任藩主與石田家的女兒生的。

也就是說津輕信義與石田家也有割不斷的聯繫。

想到這一層,柳川靜雲有些明白了。

“你現在在幫信義藩主做事?”

“嗯,他是我表弟,身上流着一半石田家血脈,自然要看護着”

……

得知柳川靜雲要去拜訪津輕信義,石田芳夫卻搖了搖頭。

“靜雲兄,若是在弘前藩置辦商館買賣貨物,與家老、我的義父政繁說說就行了,如今出羽、陸奧、越後、常陸、能登等地的商戶都有在藩國做買賣的,甚至三河、近江也有人過來”

(出羽、陸奧、越後、常陸、能登等藩國靠近弘前藩,三河、近江隸屬於關中平原,是德川家的基本之地)

“五島藩到出羽做買賣,雖然有些駭人聽聞,不過也說得過去,但弘前藩靠的就是稻米,農戶一個個都盯得很緊,況且,信義雖是藩主,底下還有諸多武士,手中最緊要的事務就是土地和農戶啊,完全沒有可能讓出哪怕一戶來”

“那就搶!”

柳川靜雲斬釘截鐵地說道。

石田芳夫皺了皺眉頭,半晌才說道:“農戶雖然卑賤,終究是天皇陛下的子民,況且一旦被藩主知曉了,你的生意也做不成了”

柳川靜雲面無表情:“能登海賊還有嗎?”

石田芳夫面色一變,“你的意思……”

“若是能登海賊還在,就假扮他們進行劫掠,稻種我花錢購買就是了,聽說出羽、陸奧的稻米都是冷水稻,弘前藩的稻米更是一絕,我既然來了,豈能錯過”

石田芳夫思慮良久才道:“好吧,不過我要告訴你,農戶以十戶爲限,超過十戶,你就是我的敵人,我將拼死捍衛藩主!”

柳川靜雲點點頭,“十戶夠了,瀚海國的農戶多得是,只要有人指點就行”

石田芳夫說道:“靜雲,如今你是一門心思投到那裡了?聽說那裡蠻荒無比,還不如嚇夷地,你怎地……”

柳川靜雲搖搖頭,“那只是一個傳說,你若是得閒,不妨到瀚海國境內走一走,那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啊,何況,瀚海國大君如此器重於我,士爲知己者死,我豈能須臾辜負?”

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四十二章 玄武青龍決之五:囂張的死神(1)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八章 北緯42度(二)北冥之鯤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