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

李九成如此佈置防備的主要是金國奇的騎兵,對於那支傳說中勇悍無比的白桿兵似乎並不看重。

最終他的佈置獲得了回報。

似乎很忌憚陳有時的兩千騎兵,後陣的金國奇騎兵也是按兵不動。

於是,在接近鄧玘步軍的時候,李應元突然將四角的長槍兵收到了兩側,而中間的那兩千火銃兵已經排成了十排,每排兩百人!

王洪自然不能等着被李九成的火銃兵射殺,他手下的三千白桿兵以一千人突前,兩部一左一右稍稍拖後,呈“品字形”大踏步向李應元的大陣襲來。

“砰!”

李應元陣中的火銃兵開始打響了。

與尼堪常備軍的火銃兵相比,李應元大陣的火槍聲就有些參差不齊,饒是如此,在對面喊叫着衝過來的白桿兵的影響下並沒有任何一人跑掉,而是第一排半蹲着射擊,第二排站立射擊從容完成第一撥進攻。

這樣的火銃兵,也算是難得的“強軍”了。

如此一來,一排四百杆火銃齊發,對奔跑着過來的白桿兵的殺傷還是很驚人的,原本很齊整的突前的那一千白桿兵很快便有些慌亂了,奔跑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這也是步軍的通病,都想縮在別人的後邊,實際上此時以最快的速度衝過去纔是唯一的選擇。

李應元的兩千火銃兵每輪四百人發射,發射了三輪後,王洪的白桿兵已經衝到眼前了!

此時那突前的一千人幾乎有一半都倒在前進的路上,不過一旦接近了敵人,白桿兵瞬間便變得異常勇猛起來。

只見李應元的火銃兵突然將手中的火繩槍都扔在地上,紛紛從腰間拔出了單刀!

這便是李九成的火銃兵與明軍其他的火銃兵不同的地方,火銃兵除了放銃,還能用單刀進行廝殺!

而此時,在兩側遮護的長槍兵也從側面迎上了敵方的長槍兵!

……

小半個時辰過後,終究是更爲悍勇的李應元佔據了上風,王洪的三千步軍完全被打垮了。

也是,四川總兵鄧玘麾下雖然都以白桿兵自詡,不過最強還是石柱的秦良玉,她此次並沒有過來,其他的“白桿兵”就差了許多。

王洪敗退之後,由於慌不擇道,敗兵竟然撞上了鄧玘的後陣——目前尚沒有出戰的兩千人!

鄧玘接連斬殺了好幾人也沒奏效,最後只得勒轉馬頭也向後跑。

此時陳有時發動了,他的兩千騎全部出動了,對着鄧玘、王洪倉皇的背影直衝而去。

帶着百餘親衛依舊沒有發動的李九成此時不禁頻頻點頭。

鄧玘的敗兵人數太多,倉皇而退的情況下沒準能衝散劉良佐的後陣!

不過李九成很快就失望了,只見鄧玘的敗軍在接觸劉良佐步軍的那一剎那突然向兩邊跑去。

在倉皇而退的情形下還能做出這種動作,那就只有一個原因,劉良佐早就預料到鄧玘會戰敗,在兩部之間挖掘了壕溝!

果然,李九成在馬上看到有不少白桿兵跑着跑着突然沒影子了,那多半是跌入到壕溝裡面去了,也有零零散散的逃兵被劉良佐的步軍用弓箭射殺了,這說明壕溝與劉良佐的大陣之間還有彎彎曲曲的小道相連!

不過壕溝、小道雖然攔住了潰兵,從兩側繞過去的潰兵卻也將金國奇的騎兵攔住了,就算金國奇、祖大弼膽大包天,不顧友軍的生死衝過來迎戰陳有時的兩千騎,速度必定也會大爲減慢。

“駕!”

在後面觀戰的李九成擰緊的眉毛似乎鬆了下來,他扯着嗓子喊了一聲,催動胯下的戰馬向前了。

不多時,只見鄧玘的潰兵全部涌到了朱大典的大營面前,而陳有時的騎兵繼續緊追不捨。

此時的情形時:潰兵緊緊擠在大營的北門附近,不過高起潛卻下了死命令,寧可不要這五千白桿兵也不能打開北門!

白桿兵頓時不樂意了,他們可不是在秦良玉嚴刑峻法下操練出來的以兩湖土人、苗人爲主的白桿兵,一部分人在後面騎兵的壓迫下嚇得向大營兩側跑去,剩下的一部分人卻大怒若狂,不斷推搡着用木頭搭建的營寨。

而在高起潛的嚴令下,營寨裡的士兵也不斷用火銃、弓箭向外射擊!

而這一舉措讓白桿兵更加瘋狂了,推搡營寨的動作越來越大!

眼看大營就要被撞到!

此時陳有時的兩千騎兵分成了兩撥,每撥大約千騎從劉良佐大陣的側面繞了過去,在朱大典的大營岌岌可危時,兩隊騎兵幾乎同時填滿了劉良佐大陣左右的空間。

“轟!”

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出現了,緊接着是兩個、三個……

最後面,已經將馬速提到最高的李九成倏地勒停了戰馬,戰馬前蹄高高躍起,等它站定時馬上的李九成不禁目瞪口呆!

只見劉良佐大營兩側的地面上爆炸聲不斷,隨着一聲聲爆炸,地面上不僅揚起了大片大片的塵土,隱隱還有一些石塊、竹籤之類的東西。

隨着爆炸聲的響起,跟在陳有時後面的李應元步軍頓時停住了,他這一停,正好在北面與劉良佐的大營隔着壕溝相望!

“轟!!!”

這次的轟鳴聲比剛纔還大,後面的李九成一見,一口牙幾乎咬碎了!

只見劉良佐大營的北面、東面、西面突然多出來了許多門火炮,正對着劉良佐大營的無論是陳有時的騎兵,還是李應元的步軍都是大片大片的倒下。

這是什麼火炮?

這已經超出擅長火器的李九成的想象了——此時利用散彈對敵的情形還非常少見。

就在李九成愣神的一剎那,劉良佐大營的各處寨門突然打開了,此時三面的火炮剛剛發出了一輪!

“這不是劉良佐……”

李九成嘴裡喃喃自語着,出來的無論步軍還是騎兵都戴着此時明軍很少見的大帽,服飾也相差很多。

只見那些騎兵從大營的後面出來了,然後一左一右分別撲向正被剛纔地面上的爆炸、兩側的火炮弄得失魂落魄的陳有時騎兵。

而步軍則是從北面沿着那些彎彎曲曲的小道出來了,直撲一樣懵懵懂懂的李應元步軍!

而在最遠處,有約莫三百騎在場上繞了一個大圈,然後從東西兩面向李九成這百騎衝過來。

好個李九成,此時若是一般明將,指定是拍馬就往後面跑,不過李九成卻反其道而行之,帶着百餘騎跑向了東邊,向一邊的敵騎迎了上去!

他打的注意是,敵騎如今殺入了地面殘破不堪的陳有時陣地,以陳有時的能耐,就算在剛纔地面爆炸、兩側炮擊的打擊下死傷慘重,無論如何也能抵擋一陣子。

而正面的步軍更是如此,他相信自己的兒子,也相信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步軍。

只要擊破一邊的少量騎兵,然後讓拖在後面的長槍兵將另一邊的騎兵攔住,等自己解決了一邊的敵騎後,再迎戰另一邊的騎兵,或許此時陳有時已經穩住了局面,而步軍也大有可能反守爲攻!

“噠噠噠”,李九成催動着戰馬,作爲善使火器的武將,他這百騎都是一樣的武器——長五尺、重七斤的三眼銃!

在接近敵騎的時候,百騎所有的三眼銃全部點燃了。

與尋常的三眼銃不同,精於火器的李九成這三眼銃點燃火繩後能自動先後發出三粒鉛彈,尋常這樣的三眼銃都是在地面上用的,不過李九成自負悍勇,將之用在騎戰上。

一根火繩連續擊發三粒鉛彈後,騎兵便可提着五尺長的三眼銃當做重武器來使用。

能好整以暇地發射鉛彈,最後還能拎起三眼銃對敵的,無一不是久經陣戰的勇悍之士,而李九成的這一百家丁恰好都在此列!

(PS:不少小說都對三眼銃嗤之以鼻,不過作者君卻以爲是明軍少見的“利器”)

對面的敵騎似乎也看到了李九成這隊騎兵手裡拿着的武器,爲首的一人見狀竟不敢上前迎戰,突然帶頭向土牆跑去。

這下連李九成也有些莫名其妙,自己這三眼銃雖然是對敵利器,不過若是敵人拼死損失調掉前面十餘騎,然後用長刀或長矛迎戰,自己也不一定討得了好,沒想到敵人竟然跑了!

以往他無論是對着金兵,還是在這次叛亂時對着明軍,來騎都會這麼幹,可眼下敵騎卻跑了!

他一時有些猶豫,生怕敵騎再搞什麼古怪。

就在這一剎那,只見那一百多騎已經完成了轉身,又整好隊形向他衝過來!

這下李九成看清楚了,那一百多騎原本是左手握着一個短柄物件兒,右手拎着馬刀,如今卻人手一杆火槍!

“孃的,上當了!”

估計是來騎一早便瞧見了自己手裡的三眼銃,多半有些畏懼三眼銃的威力,便先撤向一邊換上了火銃,不過火銃在馬上使能有三眼銃厲害嗎?

根據天工開物的記載,三眼銃在三十步(50米)可破重甲,五十步(80米)能重創敵人,百步以外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而此時明軍鳥銃的有效射程卻低於三眼銃,除非是趙士禎研製的魯密銃。

魯密銃李九成自己手裡就有一杆,不過在一般情形下他是當做狙殺敵人之利器來使用的,而在馬上,則是妥妥的三眼銃!

而敵騎火銃的式樣也不是有着細長銃管的魯密銃。

一想到這裡,李九成不禁眉開眼笑。

“兒郎們,給老子衝!”

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八章 北緯42度(二)北冥之鯤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八章 紫禁城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