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

1256年,10月28日,慶元府,望海鎮。

聽了史掌櫃的一番勸誘,魏萬程有些心動了,不過還是表示要回去請示才行。

史掌櫃自然表示理解,其實心裡已經覺得十拿九穩了,不由得得意起來,這可是真正的大生意啊。

他們把箱子裡的玻璃器全拿了出來,四維碗一共有三套,文具有四套。史掌櫃清點了一遍,請他們去樓下稍待,然後自己去隱秘處取了三萬八千五百貫的會子,喊來店員陪侍,鄭重地交給了這幫“東海人”。

會子雖然貶值了,但還是比銅錢方便很多,真要給三千貫銅錢,他們幾個人可擡不動。

魏萬程掂着這厚厚一疊紙,數了兩遍,又心算了一遍匯率,確定市價正對應三千貫的銅錢,便笑呵呵收了起來,對史掌櫃表示感謝。史掌櫃見狀暗自稱奇,這麼大一筆數尋常人可算不過來,這姓魏的居然沒用多久就收下了,看來是真有些本事的。

之後魏萬程又拿了一些嶗山石的樣品給史掌櫃看,史掌櫃看了一會兒,就痛快給了十文一斤的價格。東海人很高興,畢竟是把石頭賣出了大米的價格,但史掌櫃也賺了不少,因爲江南大戶時興修園林,最喜歡這種有來頭的石頭了。

完成交易之後,賓主盡歡,喝了一會兒茶,東海人就起身告辭了,史掌櫃親自送出門。

出門之後,魏萬程突然想起了什麼,回頭對史掌櫃問:“敢問史掌櫃,若要出售書畫作品,該去尋哪家店?”

蒙古入侵後,北地文藝人才凋零,很少出過什麼書畫大家,不過之前畢竟有數百年的積累,難免有名家作品流傳下來。史掌櫃有了興趣,問:“不知是什麼作品?老夫可先幫公子參謀一下,若中了眼緣,還請公子割愛,老夫就收下啦!”

“哈哈,”魏萬程從箱子裡取出一副畫卷,當街展開給史掌櫃看,“那您看看這幅畫,可否入眼?”

史掌櫃本沒多重視,可剛打眼一看,立刻被這張畫震住了,眼珠子差點要瞪進去:“這,這是哪位名家所作?”

太真實了!

畫中繪製的是一處道觀的景象,依山傍海,風格似乎和普通的水墨風景畫沒什麼區別,但觀感完全不一樣,一筆一劃將山海樓閣勾勒得清清楚楚,近處稍大些,遠處稍小些,而且這個大小關係完全不刻意,渾然天成,看起來就像真的景象一樣!

兩宋時代,中國繪畫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小尺度上能畫出很逼真的形象,比如花鳥之類的。但是對於宏觀景象,雖然也領悟到了“近大遠小”的道理,但是沒有幾何學知識,並不理解近處到底該多大,遠處到底該多小,畫出的景象一看就知道是“畫出來的”。

而魏萬程展示的這幅畫是文化部的趙阿洛繪製的嶗山太清宮的風景,運用的是領先了這個時代數百年的透視畫法的技巧,遠小近大,逐漸過渡,符合光學原理。如果給她足夠的顏料,甚至能畫成照片一樣的油畫。但是現在並沒有足夠的顏料,她覺得水墨風格就足以鎮住一般人了,於是先用鉛筆畫了個輪廓,又用毛筆沾墨畫成了水墨畫,之後就塞給魏萬程帶到南宋了。

論藝術價值,這幅畫自然是比不過歷史上的名家名畫的。但藝術價值是需要歷史積澱的,現在兩宋名家們死了還沒多久,活着的名家也有一堆,所以古典水墨畫的藝術價值並沒有積累到足夠程度。而論技術水平,這副畫可要把90%的名家都踩在腳下了!

逐漸的,周圍的路人看到動靜也圍了過來,看到畫之後紛紛驚呼起來。眼看圍觀羣衆越來越多,史掌櫃趕緊把魏萬程幾人拉進店裡,關上門不二話又點了五千貫會子給他們,魏萬程嘿嘿一笑,雙手把畫奉上,然後告辭了。

此時南宋士紳階層積累了巨量財富,又有濃厚的文藝傳統,名人字畫經常能賣出數萬貫會子的天價。當然東海人不指望能賣到那等高價,現在南宋大城市中經常有些不第士子賣畫爲生,一副新鮮做好的畫也就幾貫會子,這次能賣出五千貫算是大賺了,摺合四百多貫銅錢呢,利潤率比玻璃器都高了。嗯,下次是不是得把趙阿洛拉過來,包裝成才女打出名氣呢?

……

把這些工藝品出手之後,剩下的都是交易量大的常見商品,不用急慢慢等個好價錢賣出去便可,魏萬程等人又在望海鎮的街上逛起來,考察一下該收購什麼貨物帶回去。

過了一會兒,他們看到一家“唐記飴糖”,走了進去。

老闆看到來了一幫奇裝異服的,心道大客戶來了,趕緊擺出笑臉迎了上去。

魏萬程看了一圈,見店內陳列的都是各種糖類,他也不懂行,就隨便指着一小袋敞口的紅糖問:“掌櫃,這紅糖怎麼賣啊?”

這種糖色澤深紅,結成不規則的小塊,看上去很便宜的樣子。

老闆看了一眼,說:“客官識貨,這是本地產的砂糖,二十文一斤。”

“哦?慶元府也產蔗糖?還有其他地方的嗎?”魏萬程有些奇怪,他印象中甘蔗都是熱帶種植的。

老闆立刻回道:“客官您說笑了,若是慶元府都不產糖了,天下也無處覓糖了。若是您不喜當地糖,也可看看南來的。”

這個時代氣候要比後世熱一些,明州一帶也是宋朝著名的蔗糖產地,與四川、兩廣、福建並列。

老闆又搬了幾袋紅糖出來,是福建廣南等地產的,看上去和本地紅糖也沒多大區別,價格在25-30文之間。

魏萬程左右看了一會兒,又發現一袋黃白色的糖,結成大大小小的晶體,半透明帶着些黃色,就指着它問:“這是什麼糖?要多少錢?”

“這是西洋糖霜,一百四十文一斤。”

魏萬程嚇了一跳,這價格差也忒大了吧:“哈,這麼貴?這糖霜沒有本地產的嗎?”

“呃……慶元府確實產不了這等糖霜,”老闆有些尷尬的樣子,又從旁邊翻了一小袋糖霜出來,比西洋糖霜稍白一些,但在東海人眼裡仍然是黃色,“不過我這有四川遂寧府產的糖霜,原先只要一百文一斤,但不瞞您說,最近北邊蒙韃攻四川,商路斷絕,遂寧糖霜現在是買一點少一點啦,當下市價可要一百七十文了。”說完,老闆又嘆了口氣。

東海衆人也陪他嘆了口氣,接着魏萬程又比劃着問:“那個……就沒有那種,雪白的,像鹽一樣的白糖嗎?”

老闆吃了一驚,你們要求也太高了點吧,連忙擺手說:“那等頂級糖霜,每甕只產一丁點,自古都是進貢用的,我這小店哪能有?”

甘蔗原產於印度,很早就傳入中國,唐太宗時曾經遣人去印度和中東學習過製糖技術。之後經過幾百年發展,到了兩宋時期,製造蔗糖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浙江、福建、廣東、四川等地都有大規模種植甘蔗和榨取蔗糖的產業。只不過,原生蔗糖都是紅色的,要經過除色工藝才能得到接近白色的“糖霜”,而除色工藝現在很不成熟,所以紅糖和糖霜的差價很大。

兩宋時,四川遂寧盛產糖霜。遂寧人王灼曾經寫過一本《糖霜譜》,裡面記載了製造糖霜的方法:把將要成型的糖漿放入特製的容器裡,自然瀝乾後,最上層是深紫色的紅糖,越往下越白,最下層就是糖霜了。

蘇軾曾經有詩讚曰:“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拿琥珀來比喻糖霜,可見糖霜也只是黃色固體,達不到後世白糖的水準。

此時印度人的除色工藝是用牛奶、蛋清等富含蛋白質的物質吸附色素,埃及人的工藝是用特製的植物灰吸附,都成本高昂而效果不佳。直到明朝晚期,中國人才發現了手工業時代最佳的除色工藝:黃泥水吸附。

據說這個工藝是廣東某糖戶無意間發現的,他家房頂沒修好,某天夜裡屋頂上的黃泥滴進了正在乾燥的糖鬥裡。這本該是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卻驚訝地發現黃泥流過的地方產生了潔白如雪的白糖。後來便有意識地在生產時添加黃泥水,經過不斷調整工藝,成功量產出了優質白糖。

老闆做成一筆大生意十分高興,又送了他們一小袋糖霜嚐嚐鮮,還發了一張名片讓他們下次再來。呃,沒錯就是名片,一張薄木片,上面用陰文刻着店鋪名稱、地址、主營業務和老闆名字,原來這位老闆叫唐季和。

幾人與唐老闆寒暄了一會兒,留下地址讓他送貨上門,就接着去別的地方逛了。

第675章 從中央王朝到民族國家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288章 認捐第90章 遭遇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78章 第三產業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475章 逐客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249章 大巡禮 二 標準化(加更2/2)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894章 內鬼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781章 維新第32章 戰後發展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114章 山河防線 三 75mm炮族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397章 巨獸後17章 圩陽第142章 不動如山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506章 入境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後7章 戰場第598章 訪問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142章 不動如山第516章 文化場所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598章 訪問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317章 圍城第671章 臨安事變 完 跳進錢塘江也洗不清了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204章 出賣 二第17章 買鐵第263章 修車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496章 上洛第735章 敵後第726章 射鵰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189章 五九軍制第819章 極點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798章 長安第425章 後勤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820章 貪婪第11章 闊馬戰役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75章 獅吼炮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9章 龍王寨第134章 寒風將至第270章 護衛 上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804章 哈密力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282章 震怒第543章 深圳堡第902章 出路第568章 通商 三後25章 破門第522章 光明 下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281章 營救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365章 利刃第266章 大變局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第336章 奇貨第263章 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