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北上:韶窯

1263年,7月12日,立秋19日,萊陽縣,萊西鎮。

萊西堡東,是居民自發形成的小鎮,規模不大,跟其他普通小鎮一樣,也只有一縱一橫兩條街。其中南北縱向的那條是商社修建的公路,相對寬闊,而且有交警看着,兩邊的商家不敢侵佔道路,所以通行狀況還算良好。而東西縱向的小街就完全是自發形成的了,如同其他地區的傳統道路一般狹窄、擁擠和雜亂,但也更富生活氣息。很多商家把門一敞,在門口擺個小攤,然後就地一邊做着店裡的手工活,一邊向來往行人招徠着生意。

不過隨着鎮上居民的日漸增多,這條小街顯得越來越不堪重負。前幾天下過的雨到現在也沒排乾淨,積攢在街上到處是一個接一個的小水坑,其中不但有雨水還有不少可疑的其他污物,不知道是哪家趁亂扔出來的。路人走過的時候都不禁掩着鼻子躲過去,但擁擠的時候仍不可避免地踩踏過去濺起一片污水弄髒衣物,緊接着就是一番不可避免的爭執……

或許是居民們自己也看不過去了,於是幾個有點門面的商人牽頭,領着衆人捐資在小街之北開始重修一條石板路。這條路參考了中央市的設計,從一開始就留出了四車道的寬度,兩旁還有人行道、綠化帶和排水溝,成本不菲。但現在的百姓大都是有點力氣的,各家都喊上族裡子弟參與到工程裡,只從外面買些泥灰、磚頭和石板回來,倒也不是修不起,而且至少修自己門前的時候肯定會上心的。現在看工程進展還算迅速,甚至還引來了《東海新聞》的記者進行報道,可讓各家長了個大臉。

張信從工地邊上路過,順便在小街頭買了個蘋果,然後便翻身上馬,沿着主路向東北策馬慢跑了起來,引得路邊的大媽或小媳婦們一片矚目。

……

“shao yao,韶窯……應該就是這裡了吧?”

張信沿途送了兩封信,然後渡過已經不寬的大沽河上游,又沿着一條小河向東北上溯,終於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河頭店村。

信上的地址寫的是“河頭店韶窯”,張信識字不算很多,那個韶字他就不認識,不過此村裡就一處大院冒着煙,牌匾上還很時髦地標註了拼音,那麼顯然應該就是這裡了。

張信在院外的松樹上拴了馬——這拴馬繩是帶鎖的,隨着私人馬匹的普及,偷馬賊也不可避免地冒了出來,各類防盜措施也應運而生——就走到大院門前敲響了門。

不一會兒,一個十多歲的年輕小廝開了門,見他披甲持劍的樣子,一下子眼亮了起來,問道:“咦,大俠!你可是要討口水喝?”

張信尷尬又得意地一笑,你這小子評書聽多了吧?他正了正身子,解釋道:“不,在下是來送信的,請問紀員外可是在此?”

小廝一聽,立刻應道:“紀員外?呃,正是!大俠把信給我便好,我去送與紀叔。”

張信搖搖頭,我還等着回執呢,你要是拿進去就沒了信,我怎麼說理去?於是說道:“此信須得當面交給紀員外才行,能讓他過來一趟或者帶我過去嗎?”

“行,那大俠你先等一下。”小廝說完便向裡面跑去,看來是報信去了。

不多久,那個紀員外也不拿捏姿態,自己迎出來取信了。

兩人一見面,都是一愣,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紀員外?”“你……呃……啊,這位壯士,又見面了,真是巧啊!”

原來,這“紀員外”,就是當初張信護送過的臨淄商人紀成春!

呃,不過時隔一年半之久,兩人都忘了彼此的姓名,只是張信有信件的便宜,至少能把稱呼給叫出來,而紀成春就完全沒印象了。

張信倒也不以爲忤,笑呵呵地解釋道:“紀員外貴人多忘事啊,在下張信,當初陪員外去過臨淄的來着。”

紀成春立刻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對對對,是張信兄弟啊,失禮失禮!嚯,多日未見,張兄弟英武更勝從前啊!”

張信得了奉承,也是臉上得意,這便掏出信件來,遞給他:“這也是託了紀員外的福啊。來,這是您的信,若是無誤,便請簽字畫押把回執撕下來給我,我好去交差。”

紀成春接過信件一看,是膠西城一個相熟的商人寄來的,算算時間,或許是來下訂單的,這下當即露出了喜色,說道:“好,好,真是麻煩張兄弟了。嗨,我這出來匆忙沒帶筆墨,咱們進去說話如何?順便張兄弟一途勞累也用些茶點。”

“那便有勞了。”張信也不客氣,直接跟着紀成春走了進去。

韶窯的大院有三進,進門的這一進頗有生活氣息,左邊有一些沒用完的建材,中間的空地上還有幾隻雞在啄食,右邊棚裡停着三輛四輪車,右前方有個類似於穀倉的圓形建築,外面堆着不少煤炭。此時正有一個小工裝了一小車的煤,穩穩地推着向北去了第二進那邊,透過兩進之間的門,可以看到那邊煙火繚繞的景象。

張信看得嘖嘖稱奇,轉頭對紀成春問道:“嗬,真是紅火,這就是燒製瓷器嗎?紀員外怎麼來這邊做起了產業了?”

紀成春感慨地說道:“這不是當初我家與幾家親朋來這東海國避難嗎?當時是打定了主意去南邊的,不過來了之後,發現這邊局勢安定、政治清明,頗有些興旺氣象,再加上後來戰事漸順,我們便留了下來。既來了便不能坐吃山空,而購田置產既不方便又不合我們胃口,便琢磨着重操舊業,於是就在這裡辦起了這家‘韶窯’。託朝廷的福、朋友們賞臉,出的瓷還不錯,頗有些銷路。”

其實他言語不盡不實,他當年確實是做瓷器買賣的,但商業離生產還有段距離呢,是因爲戰爭導致東平的不少瓷窯受到了影響,他趁機挖了不少資深瓷匠過來,這纔有開辦瓷窯的能力,也算是發了一筆小戰爭財了。之後一路尋訪下來,河頭店這地方出產高嶺土,又有水路可通膠州,所以便在此地買了地皮辦起了制瓷廠。由於有資深大匠鎮場子,所以出的瓷品質還不錯,只是因爲缺少釉料而少些裝飾,只能走素色的低端路線。不過據說這反而對了東海朝廷大員的胃口,買了不少回去,所以生意還不錯。

張信聽了,也爲他感到高興,說道:“哈哈,那便要恭喜紀員外啦!”

紀成春也一回禮:“同喜,同喜。對了,張兄弟是怎麼會來這邊送信的?”

張信跟他進了左邊的一間茶室,將長劍和盔甲解下放在屋外,說道:“我本來是要去蓬萊的,順路接了幾封信送到這邊來,沒想到竟有紀員外的一封。”

“是嗎?那可真是有緣了。”紀成春招呼他坐下,又命剛纔那小廝去取了壺熱水來。

瓷窯隨時都有火,燒水倒也方便,很快小廝就搬了個鐵壺過來。有了熱水之後,紀成春擺出一套茶具,從旁邊的架子上取過一個小瓷罐,從中夾出一撮茶葉,裝入茶壺用水沖泡了起來。第一泡水直接倒掉,然後又加了一泡進去,片刻之後,茶水便成,紀成春笑呵呵地給張信倒了一杯,說道:“事出倉促,煮茶來不及,還請張兄弟嚐嚐我這炒制的‘素凝春’,也別有一番風味。”

後世普遍的將茶葉炒制後再用開水沖泡的飲茶法是明代開始流行的,在此時尚未出現,也可能是出現了但並未普及,總之這個時代的通用飲茶法相當繁瑣,茶葉要與各種佐料混合炮製,之後必須水煮才能將茶味逼出來,所以現在都是煮茶喝的。味道嘛,倒也各有千秋,但已經習慣了炒茶的東海股東們還是喝得不太慣。當年是沒辦法,後來稍有點權勢了便自己折騰着用產自嶗山的茶葉炒制了一些出來,大概是手藝不到家,味道只能說一般,但勝在方便,至少在商社內部是推廣了起來。

再後來慢慢改進了一些,商社就往市場上推出了自己的茶葉品牌“素凝春”。這種清淡的炒茶在一些保守的品茶師口中無疑是離經叛道、粗俗不堪的,但是有了實力自然就有捧臭腳的,既然是“東海朝廷大員”們喝的茶,那麼肯定有獨到之處嘛!

所以漸漸的,就有人從中“品出了真味”,稱讚素凝春曰“返璞歸真、還原了茶葉的本味,摒棄俗物混雜,是清秀的上等茶”,不少人便以飲用炒茶爲新風尚。看來這紀員外也是頗趕時髦的人啊。

張信其實對衝泡的炒茶並不陌生,因爲當年他當兵的時候喝的就是這樣的茶。但他也沒什麼講究,這下也不客氣,抓過小茶碗,吹了幾下便喝了下去,還砸砸嘴說道:“好茶!”

稍後紀成春在信上簽字,便無甚事了,他本來要留張信在這裡住一晚再走,但張信急着趕去萊陽,便不了了之了。

由於信中是好消息,又是故人重逢,所以紀成春給張信封了一份高達三百錢的紅包,用紅紙包着三張嶄新的東海儲蓄銀行發行的百文儲蓄券,還送了一個自產的小酒瓶給他。

這封紅包給郵遞員的舉動,倒也是民間的慣例了。畢竟能識文斷字還有明確地址能收到遠方來信的,怎麼也是一地有頭有臉的人物了,信件的意義比那幾十文郵費重要的多,自然得給人家點辛苦錢。不過按慣例,這個紅包有個幾十一百文也就夠了,現在一次給三百文,可真不是筆小錢吶!

張信連連推辭,但最後還是執拗不過,就拿着這個大紅包和禮物,面帶喜色地出門了。

第203章 出賣 一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274章 徵召!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206章 出賣 四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93章 彈如雨下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792章 牆頭草第664章 臨安事變 六 不要靠岸!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363章 儲蓄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364章 商業船第304章 騎射無雙!(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2/2)後25章 破門第582章 黑龍江上 完 黑龍江上第514章 東海式炫富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544章 無線電第709章 龜船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352章 崩解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546章 坤甸第537章 貧民窟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402章 火器時代後24章 全面反攻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344章 救市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後9章 新南洋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135章 封凍!第625章 中途城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692章 樊城之圍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第344章 救市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1章 劫掠第90章 遭遇第259章 傳媒 上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680章 覺醒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603章 進擊的滕國 五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304章 騎射無雙!(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2/2)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733章 清理(加更)後9章 新南洋第185章 一手槍,一手藥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415章 東進:仁川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698章 陷阱第548章 華羅城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第820章 貪婪第81章 嶗山學宮第46章 縱橫號第888章 輿情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145章 亮劍第459章 另一個世界:青花瓷第637章 壟斷第276章 重火力第891章 轉移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371章 爆炸彈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349章 鬱蔥山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445章 另一個世界:龍牙交椅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271章 護衛 下第13章 改制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