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

1263年,4月20日,立夏29日,高麗,江華灣。

搞定了馬匹的事情之後,符凱偉並沒有立刻帶着它們前往濟州島。這個季節風向不好,頂着東南風開過去恐怕得折騰一個星期以上,路上不知道得死多少馬。所以,他只是把領來的馬扔給部下,讓他們每天巡邏本土海域的時候拉上一批馬,給它們做做航海適應性訓練,自己轉頭就領着一支外交船隊去了高麗。

實際上這纔是他的正常日程安排,高麗外交是他的主要職責,之前去青島找呂澤要馬只是順路罷了。

船隊規模並不大,以逐日號爲旗艦,伴隨兩艘星火級,又捎帶上了王國昌的三艘商船,早就收拾妥當,很快便出發了。

高麗開京在膠州的東北方向,正如博多之於明州,無論是冬季西北風還是夏季東南風都可通行,除了颱風盛行的那陣子,幾乎全年暢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高麗離東海本土甚至比萊蕪都還要近,這更彰顯了開拓高麗市場的重要性。

立夏26日那天船隊出了膠州灣,三天後就到達了高麗海域,足見兩地來往之便捷。這還是要照顧船隊中王國昌的舊式商船,不然逐日號和兩艘星火級滿帆疾行的話只需要兩天就夠了。

“報告船長,經緯度已測知,東經5.4度,北緯37.7度,與高麗外海座標一致。”

江華灣中,逐日號的艦橋上,一名海軍實習軍官放下了六分儀,另一名實習軍官迅速整理出了紙上記錄的數據,計算出了經緯度,報給了符凱偉。

測量緯度的的六分儀現在東海商社已經能自制了,只是必須由高級工匠手工打磨,產量不高,但供應海軍還是夠用。然而測量精度的航海鍾他們到現在也還差得遠,就是普通的鐘表都做不好呢,目前還不得不依賴舊時空的精確計時儀器。

“很好,”符凱偉讚許地點了點頭,“把東西收起來吧,打出信號……算了,王國昌看不懂,吹號讓他過來吧。”

不久後,王國昌乘着小船從自己的船來到了逐日號上,還不待他對烈焰級上的景象發出讚歎,符凱偉就指着開京外海上大大小小支離破碎的羣島說道:“王綱首,咱們去開京,該從哪條水道進?”

東海商社之前與高麗的貿易,都比較保守,只在西邊的傳統海港海州(高麗也有一座海港叫海州)進行,沒來過開京這裡。而王國昌的路子更活一些,對此這片海域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他指着北邊的陸地說道:“島間水文兇險,還是沿大陸岸邊前行即可,從這裡進去,拐個彎便是禮成江,進江上溯幾裡地,便是開京港口了,咱們泊於彼處即可。提督的大船恐不耐淺水,在下願在前面領路。”

這個路線與符凱偉所想的大差不差,他表示同意後又問道:“我們就這麼直接進去就行了嗎?不需遣人先行通報嗎?”

王國昌回道:“現在高麗王不在開京,所以京畿防衛也不甚嚴謹,我們自去泊了,然後上岸知會大府寺即可。”

高麗的正式首都是開京,也就是後世朝韓邊界上的開城。不過自從蒙高開戰,蒙軍屢屢長驅直入,高麗王室便避禍於開京之南的江華島,甚至還升此島爲江都,大有定都於此的意思。到現在,王禃雖然已經臣服於忽必烈,但仍居住在島上,沒有搬回開京。這倒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金俊等權臣爲了更好地控制他,才迫使他繼續駐留在那裡,實際上形同軟禁。

就算王不在京,開京仍然是高麗人經營了數百年的根本之地,繁華程度遠超高麗其他地方(當然,也只是矮子裡拔高個,相比中原富地不算什麼)。相比海州,這裡更靠近市場,所以近幾年來直接來這裡的海商越來越多。這某種程度上還要感謝蒙古人,不是他們把王室逼去了江華島,開京怎麼會放任海商進來呢?

符凱偉聽了之後有些後悔,前幾年第二艦隊的策略還是保守了些啊。不過不要緊,現在開始補救就行了。於是他對王國昌說道:“那便有勞綱首引路了。”

於是,王國昌帶了自己的三艘船先行,兩艘星火級隨後,逐日號又放下了一艘縮小版的閃光級在前面探深,這纔跟着前面的船隊慢慢往禮成江開去。沒辦法,烈焰級寶貝着呢,萬一磕着碰着了,多心疼啊!

雖然規模不大,但高麗國也是有水師的,這支船隊靠近岸邊之後,很快引發了幾艘高麗戰船的注意,發出一聲長號,便向這邊駛了過來。

聽到號聲後,前面的王國昌停了下來,符凱偉是來跟高麗人改善關係的,自然不想展露出敵意,於是也令逐日號停下來,只是讓水兵們提高警戒。

船上一下子忙碌了起來。四名水手去了動力中心的絞盤旁邊,在一個上士的指揮下一次連接了三個滑輪,然後把住絞盤轉動了起來,隨即三根桅杆上的帆開始緩緩降了下來。其實這個動作可以藉助重力勢能,並不需要他們出力,轉絞盤只是控制一下速度罷了。剩下的人則有的開始檢查大炮,有的給火槍上了子彈,站在舷邊警戒。

符凱偉對這秩序井然的備戰流程比較滿意,又拿起望遠鏡觀察起那三艘高麗戰船來。

這三艘船不算小,形制與南宋常見的四百料戰船相仿,船身瘦長,應當是平底淺水船型。船體兩側有多根長槳伸出來,船舷護板很高,上面留有射箭的方孔,甲板中央還有高聳的箭塔式船樓。樓頂一根桅杆,艉部又有一根桅杆,都掛着正統的方形硬帆。雖說現在看來已經落伍了,但放在冷兵器時代還是一款合格的戰船,畢竟能護得王室在江華島苟延殘喘,高麗水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當然,在東海海軍看來,它們並沒有什麼威脅。

三艘高麗戰船慢吞吞地趕到了東海船隊附近,先是與前面的王國昌交涉了一番,不知道王國昌跟他們說了什麼,總之兩艘船就留在外圍,另一艘掛着彩色旗號的戰船朝逐日號劃了過來,停在了離船百米外的位置,又放下一艘小艇,載着幾人繼續朝逐日號划過來。

符凱偉放下望遠鏡,對身邊一個實習軍官說道:“周信,你去叫上李浩民,去接待他們一下。看看他們的態度,如果不客氣,那麼你也不能丟了面子,但若是他們沒找什麼麻煩,便客氣點,該送點紀念品就送,不卑不亢,先禮後兵,明白嗎?”

實習軍官制度是東海軍近幾年軍校開始有了成果之後建立起來的制度,也就是將應屆軍校生派到正式軍官身邊,協助他們處理一些事務,同時也學習指揮和戰場經驗,等到有了一定經驗之後,再給予正式軍銜放下去帶兵。

目前看來,這套制度運行還算良好,這個周信就是符凱偉很看重的一個人才。他是膠州某海商家族的庶支子弟,家教很好,被家裡送去了黃島海事學院就讀,表現突出,在62年畢業的那一屆中綜合評定爲第5名,所以得以在新銳的烈焰級上實習。實習表現也很好,符凱偉準備過段時間找個機會就把他放出去歷練一下。

高麗那邊乘小船來的人級別不可能太高,遵循外交對等原則,符凱偉自然也不會屈尊迎逢,就指派了周信過去接待。這倒不是他好面子,而是外交的潛規則,你要是過於禮賢下士了,說不定對方反而因此看輕了你呢!

“是!”

周信雙手接過符凱偉遞給他的一個小布袋,便下到船艙裡面,叫了一個穿着不倫不類的陸軍制服的中年男子上來。此人身材比較高,理着常見的東海式短髮,上了甲板之後一直眨巴着眼看着周圍的新奇景象,直到周信跟他簡單講了現在的情況後,他纔看向逐漸靠近這邊的那艘高麗小艇,昂首挺胸做出一副自信的做派來。

此人原名李憨兒,現名李浩民,原先是高麗水手,當年撞了大運被東海海軍俘虜,後來在東海本土當了幾年長期契約勞工後鯉魚躍龍門成了正式勞工,後來又成家立業,成了一名優秀東海公民。今天他在這裡,是因爲符凱偉需要幾個翻譯,就把當下已經學了一口流利漢話的他給徵來了。

不久後,高麗小艇到達,幾個水手放下繩梯,將他們拉了上來,然後站到一邊排成一排警戒起來。

三個高麗軍將從繩梯上爬了上來,其中領頭那個披着簡易的皮甲,看上去是個低級軍官,後面兩個光腳赤膊,只是普通水手。他們剛纔看着巨大的逐日號就有點發怵,現在上船之後,不免地被船上現代化的景象所震懾,一時說不出話來。

周信見他們這一副土包子的樣子,便帶着李浩民主動迎了上去。

李浩民成了東海人之後,自覺已經比先前的同胞高了一等,現在看到老鄉,更是優越感橫生。他走到人前,正回憶着當年家鄉老爺們的做派,想着該用什麼詞開口,那邊的高麗軍官便主動用半熟的漢話開口了:“這,這可是東海國的封舟嗎?”

第325章 交易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864章 海峽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709章 龜船第474章 國使第819章 極點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769章 一、擁有下列四座城市之一:……第74章 金口鐵廠第336章 奇貨第860章 節日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844章 安西省第732章 陷盧龍第536章 銀行學第92章 騎兵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557章 沙漠風暴 五 沒翼公第352章 崩解第855章 鑿空 十一 玉龍傑赤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364章 商業船第249章 大巡禮 二 標準化(加更2/2)第415章 東進:仁川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646章 兩洋霸主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370章 騎炮兵第37章 渤海沿岸第75章 獅吼炮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650章 奈何大宋有高達第843章 星星峽第592章 彈幕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123章 李庭芝第324章 漸熱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22章 南印度第843章 星星峽第187章 歸來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348章 剃髮易服第781章 維新第769章 一、擁有下列四座城市之一:……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548章 華羅城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640章 大戰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682章 臨時約法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212章 大鐵廠後26章 回到羅馬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126章 鯨魚第908章   逃生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755章 西進第541章 覺醒第492章 惡黨們正在沿澱川前進第47章 舟山海盜第623章 蒲甘第135章 封凍!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743章 閉關居庸後11章 新年第646章 兩洋霸主第75章 獅吼炮第707章 黃州大撤退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