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

1258年,9月25日,膠州州衙。

“什麼,整個膠州就只有一萬七千多戶?”

孔嘉誼拿着一份從州衙冊簿中整理出的統計數據,吃驚地對旁邊那個州衙留下來的小吏問道。

這次義勇隊佔領了膠西城,孔嘉誼也帶着財政部不少干將加入了膠州工作組,不但清點各處繳獲不亦樂乎,還效仿先賢,一進城就把州縣兩衙的歷年資料保護了下來。

不過這些資料都是用的只有積年老吏纔看得懂的落後而複雜的辦法記錄的,看得財政部的人一個頭兩個大。沒辦法,只好先抓了一批俘虜的小吏過來,讓他們把整個膠州的人口、土地、財賦等東海人最感興趣的數據整理出來。

雖說現在是亂世,但膠州也安定了數十年了,這些小吏還是第一次遇到“改朝換代”的情況,不敢怠慢,硬着頭皮完成了工作組指派的任務。但他們好不容易統計出的數據,讓孔嘉誼看了一眼就產生了質疑:這膠州的人口怎麼會如此之少?

宋金時期,膠西、即墨、高密等縣,大都是人口以萬戶計的上縣望縣,雖說金末散失了不少,但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即使少也不該這麼少。

一萬七千戶,以一戶五口計,差不多隻有八萬多人。就東海人親眼所見,光即墨縣就不止這麼多人,更別說更富庶的膠西、高密兩縣了。以他們之前的估計,整個膠州應當至少有三十萬人才對。

“回老爺,”那個小吏結結巴巴地說,“這個戶數是三十年前點檢的,那時世道正亂,鄉民大都避難去了,自然就只點了這麼多戶。”

三十年前?那怪不得,正是李全和蒙古人在山東打仗的時候,人口少也是應當的。但是,孔嘉誼忍不住又問了:“那麼這三十年來,你們就沒再統計過人口?”

小吏硬着頭皮答道:“確……確實沒有。”

老爺們不下統計的命令,關他們什麼事啊?

孔嘉誼嘆了口氣,接着問:“那麼你們不知道具體人口,是怎麼收稅的呢?”

小吏對着北邊比劃着說:“我們都是劃好地塊,然後把田賦‘撲賣’出去,有鄉紳或者軍頭撲買了某地,代行收稅,只要把撲買時喊的份額上交給庫裡,多收的就歸他們自己了。”

“原來如此,是包稅制啊,也真夠懶的。”孔嘉誼聽明白了,有些無語。

這包稅制是蒙古人常用的辦法,把某個區域的稅收交給包稅人,由他們任意收稅,只需上交固定額度的稅收即可。這樣的稅制顯然有很多問題,但操作簡單,正適合沒什麼行政經驗的蒙古人。不過你姜家明明是漢人也用這種粗笨的方法,真是數典忘祖啊。

今年的秋糧已經收完了,東海商社就是想改稅制也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行。孔嘉誼放下報告,說:“行了,你先下去吧。”

小吏如釋重負,飛快地退了出去,差點一頭撞到往這邊走的孫長天。

孫長天也是商社的股東,同屬於財政部。他靈活地避開小吏,閃進了孔嘉誼的臨時辦公室,拍着一份文件說:“船差不多走光了,嘖嘖,這次收穫真是不小啊,幾艘星火級都快裝不下了。老孔,你看我們是先存到膠州,還是直接運回東海?”

此時已經臨近南下季,大沽河上擠了數百艘準備南下的商船。本來他們是要再等上一陣子,待北風穩定下來再南下的,但這次突然遭遇了膠州易主的變故,他們也不管風向尚有變化了,紛紛涌向河口,試圖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不過此時河口已經被第一艦隊佔領,他們也不含糊,只要交一成的貨物或者等值的貴金屬即可放行。

如果是平時,這個稅率商人們多半會抗爭一下,但現在膠州正鬧“賊亂”,不給你全搶了就不錯了,所以他們紛紛接受了這個條件,痛快地繳費通行,以免過幾天賊人改了主意,或者官軍打了回來,那更可怕。

當然,商人們算盤打得比誰都精,上交的大多是貨幣而非貨物。一成的貨物在膠州或許只值數百貫,但到了南方就至少得翻倍了,還不如直接交錢來得划算。而且膠州這麼一亂,今年南下的貨物量肯定大減,價格必然飛漲,所以怎麼也得多裝點貨過去。東海人也樂見此事,因爲他們收了一堆貨物上來也沒什麼用,反而現在他們面臨着巨大的軍事壓力,需要大規模擴軍,正是需要大量貨幣的時候。

只是,膠州工作組人手不太夠,是沒法完全準確地確定一艘船的真實貨值的,只能大概估算一下,然後跟船主報個稅額。一般來說,這個估算還是比較剋制的,船主爲了少生事,也不會多討價還價。商船或大或小,但一艘至少也能收個三四百貫,上千貫的大船也不少見,這幾天下來,海軍足足收了接近二十萬貫的貴金屬。韓鬆不得不感嘆,他們第一艦隊去年南下貿易,累死累活才賺了八萬貫,現在只是坐地收錢就輕鬆拿到二十萬,果然這世道還是要靠搶來錢才快啊!

不過,這些錢未必能用多久。爲了迎接姜家接下來的反撲,雖說全體大會仍未做出如何處置膠州的最終決策,但是已經在擴軍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儘快擴軍,同時將商社的產能全面轉向爲軍事服務。

所以權衡之下,勞工部做了一個大規模的人員調動計劃,把兩次戰役俘虜的近千名降兵投入到重體力勞動崗位中,再將大量女勞工從農業、後勤等部門調動到工業部門,又到即墨附近招募臨時僱工。如此一來,才解放出六百名男性勞工,編入了軍隊中(當然,勞工們是自願的)。

其中,五百人進了義勇隊,一百人進了海軍。海軍看上去吃了虧,不過從陸軍中抽調了一個排的資深老兵,準備組建一個專門的海軍陸戰隊,也算平衡了。

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金口鐵廠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475章 逐客第79章 試炮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140章 分兵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90章 遭遇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48章 開拓隊第625章 中途城第646章 兩洋霸主第52章 新氣象第282章 震怒第348章 剃髮易服第641章 雷神第49章 曲線第811章 丁香島第495章 將軍大人回到了他忠誠的平安京第217章 賣官 上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334章 泰山之戰 九 兵對兵,滑膛槍的極致,疾風暴雨般的一分鐘!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239章 分贓第93章 彈如雨下後8章 戰場 二第375章 刺王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548章 華羅城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75章 獅吼炮第205章 出賣 三第12章 事後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205章 出賣 三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623章 蒲甘第626章 魔都第874章 被偷家了後2章 兩個世界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532章 黑箱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652章 高達就是用來搶的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863章 東地中海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375章 刺王第732章 陷盧龍第805章 背叛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17章 買鐵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718章 天誅第844章 安西省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625章 中途城第364章 商業船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847章 鑿空 三 碎葉郡,林檎城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907章 出泉州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308章 攻取利津第175章 廢奴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625章 中途城第521章 光明 上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58章 騎兵第92章 騎兵第136章 遠程通信 上第370章 騎炮兵第536章 銀行學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