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

1258年,9月25日,膠州州衙。

“什麼,整個膠州就只有一萬七千多戶?”

孔嘉誼拿着一份從州衙冊簿中整理出的統計數據,吃驚地對旁邊那個州衙留下來的小吏問道。

這次義勇隊佔領了膠西城,孔嘉誼也帶着財政部不少干將加入了膠州工作組,不但清點各處繳獲不亦樂乎,還效仿先賢,一進城就把州縣兩衙的歷年資料保護了下來。

不過這些資料都是用的只有積年老吏纔看得懂的落後而複雜的辦法記錄的,看得財政部的人一個頭兩個大。沒辦法,只好先抓了一批俘虜的小吏過來,讓他們把整個膠州的人口、土地、財賦等東海人最感興趣的數據整理出來。

雖說現在是亂世,但膠州也安定了數十年了,這些小吏還是第一次遇到“改朝換代”的情況,不敢怠慢,硬着頭皮完成了工作組指派的任務。但他們好不容易統計出的數據,讓孔嘉誼看了一眼就產生了質疑:這膠州的人口怎麼會如此之少?

宋金時期,膠西、即墨、高密等縣,大都是人口以萬戶計的上縣望縣,雖說金末散失了不少,但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即使少也不該這麼少。

一萬七千戶,以一戶五口計,差不多隻有八萬多人。就東海人親眼所見,光即墨縣就不止這麼多人,更別說更富庶的膠西、高密兩縣了。以他們之前的估計,整個膠州應當至少有三十萬人才對。

“回老爺,”那個小吏結結巴巴地說,“這個戶數是三十年前點檢的,那時世道正亂,鄉民大都避難去了,自然就只點了這麼多戶。”

三十年前?那怪不得,正是李全和蒙古人在山東打仗的時候,人口少也是應當的。但是,孔嘉誼忍不住又問了:“那麼這三十年來,你們就沒再統計過人口?”

小吏硬着頭皮答道:“確……確實沒有。”

老爺們不下統計的命令,關他們什麼事啊?

孔嘉誼嘆了口氣,接着問:“那麼你們不知道具體人口,是怎麼收稅的呢?”

小吏對着北邊比劃着說:“我們都是劃好地塊,然後把田賦‘撲賣’出去,有鄉紳或者軍頭撲買了某地,代行收稅,只要把撲買時喊的份額上交給庫裡,多收的就歸他們自己了。”

“原來如此,是包稅制啊,也真夠懶的。”孔嘉誼聽明白了,有些無語。

這包稅制是蒙古人常用的辦法,把某個區域的稅收交給包稅人,由他們任意收稅,只需上交固定額度的稅收即可。這樣的稅制顯然有很多問題,但操作簡單,正適合沒什麼行政經驗的蒙古人。不過你姜家明明是漢人也用這種粗笨的方法,真是數典忘祖啊。

今年的秋糧已經收完了,東海商社就是想改稅制也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行。孔嘉誼放下報告,說:“行了,你先下去吧。”

小吏如釋重負,飛快地退了出去,差點一頭撞到往這邊走的孫長天。

孫長天也是商社的股東,同屬於財政部。他靈活地避開小吏,閃進了孔嘉誼的臨時辦公室,拍着一份文件說:“船差不多走光了,嘖嘖,這次收穫真是不小啊,幾艘星火級都快裝不下了。老孔,你看我們是先存到膠州,還是直接運回東海?”

此時已經臨近南下季,大沽河上擠了數百艘準備南下的商船。本來他們是要再等上一陣子,待北風穩定下來再南下的,但這次突然遭遇了膠州易主的變故,他們也不管風向尚有變化了,紛紛涌向河口,試圖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不過此時河口已經被第一艦隊佔領,他們也不含糊,只要交一成的貨物或者等值的貴金屬即可放行。

如果是平時,這個稅率商人們多半會抗爭一下,但現在膠州正鬧“賊亂”,不給你全搶了就不錯了,所以他們紛紛接受了這個條件,痛快地繳費通行,以免過幾天賊人改了主意,或者官軍打了回來,那更可怕。

當然,商人們算盤打得比誰都精,上交的大多是貨幣而非貨物。一成的貨物在膠州或許只值數百貫,但到了南方就至少得翻倍了,還不如直接交錢來得划算。而且膠州這麼一亂,今年南下的貨物量肯定大減,價格必然飛漲,所以怎麼也得多裝點貨過去。東海人也樂見此事,因爲他們收了一堆貨物上來也沒什麼用,反而現在他們面臨着巨大的軍事壓力,需要大規模擴軍,正是需要大量貨幣的時候。

只是,膠州工作組人手不太夠,是沒法完全準確地確定一艘船的真實貨值的,只能大概估算一下,然後跟船主報個稅額。一般來說,這個估算還是比較剋制的,船主爲了少生事,也不會多討價還價。商船或大或小,但一艘至少也能收個三四百貫,上千貫的大船也不少見,這幾天下來,海軍足足收了接近二十萬貫的貴金屬。韓鬆不得不感嘆,他們第一艦隊去年南下貿易,累死累活才賺了八萬貫,現在只是坐地收錢就輕鬆拿到二十萬,果然這世道還是要靠搶來錢才快啊!

不過,這些錢未必能用多久。爲了迎接姜家接下來的反撲,雖說全體大會仍未做出如何處置膠州的最終決策,但是已經在擴軍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儘快擴軍,同時將商社的產能全面轉向爲軍事服務。

所以權衡之下,勞工部做了一個大規模的人員調動計劃,把兩次戰役俘虜的近千名降兵投入到重體力勞動崗位中,再將大量女勞工從農業、後勤等部門調動到工業部門,又到即墨附近招募臨時僱工。如此一來,才解放出六百名男性勞工,編入了軍隊中(當然,勞工們是自願的)。

其中,五百人進了義勇隊,一百人進了海軍。海軍看上去吃了虧,不過從陸軍中抽調了一個排的資深老兵,準備組建一個專門的海軍陸戰隊,也算平衡了。

第739章 大潰敗第798章 長安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750章 大漠攻略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498章 關原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600章 進擊的滕國 二第571章 中央蒸汽動力工坊第766章 勸進第699章 前哨戰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165章 火帽 上第892章 遲疑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566章 通商 一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373章 正主來了第904章 泉州第324章 漸熱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237章 圍攻第114章 山河防線 三 75mm炮族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285章 步步緊逼第711章 蘄州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693章 回回炮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486章 九州島第290章 亳州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317章 圍城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889章 洶涌第206章 出賣 四第676章 射鵰計劃 上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59章 食品工業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173章 田頃法(補上加更)第868章 黑海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207章 幸福的煩惱第434章 南下:貿易第7章 即墨城第522章 光明 下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539章 出海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08章 中游防線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147章 破,破,破!(斷個尾巴不好,一起更了)第707章 黃州大撤退第79章 試炮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第804章 哈密力第18章 秋季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546章 坤甸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