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化鵬》臺灣小吃蚵仔煎與林語堂

左化鵬》臺灣小吃蚵仔煎與林語堂。(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常聽人說,大陸客逛臺灣夜市,老是三五個人共享一盤蚵仔煎。店家喜孜孜地看得到人影,卻賺不到白花花的銀子。

蚵仔煎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以往逛臺北的士林夜市、饒河夜市和高雄六合夜市,我總也會點上一客,只覺得南北各地的蚵仔煎,味道大同小異,並不如之何的特別令人嚮往。

2016年,在金門民俗村,友人請我吃當地著名的蚵仔煎,才終於知道,甚麼是真正的蚵仔煎,領略到箇中鮮美的滋味。

據說,蚵仔煎最早起源於廣東潮汕地區,後來傳至閩南,不知何時,漂洋過海,來到臺灣,落地生根,成爲本地著名的傳統小吃。

我始終覺得,夜市和餐館的廚藝不地道,想自己試做一番,在菜市場買了一些鮮蚵,根據食譜,調好了太白粉,成漿後,用平底鍋翻炒一下,打兩個土雞蛋,均勻鋪在太白粉漿上,再加上些許白菜,蛋黃微焦後,翻面再煎。

如此這般,依樣畫葫蘆。OK啦,總算是大功告成。我拍拍手,淋上蕃茄汁。未諳姑食性,先遣內人嘗,她才入口,就眉頭直縐:「這黏呼呼的是蝦米東東」。唉唷,老子道德經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我連小鮮都烹不好,今後豈敢再談甚麼治國。

提到蚵仔煎,我想起了最愛吃蚵仔煎的幽默大師林語堂。有一回,我坐車經過陽明山半山腰「林語堂故居」。我問隔座一名文化大學學生,認不認識林語堂,他望着我,一臉茫然。

最近,林語堂在大陸十分紅火,他的名著《京華風雲》,改編後拍成連續劇,一播再播,在大陸可說是「天下何人不識君」。他選擇陽明山做埋骨之所,生死不離臺灣,可是他卻已被臺灣人逐漸的遺忘。

林語堂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文學家。原先居住在美國,人生最後的十年,選擇在陽明山定居,他對臺灣的蚵仔煎情有獨鍾。他的女兒林相如回憶說,有時廚娘已備好了飯菜,林語堂卻突然心血來潮說:「走,進城去吧,陪我去吃蚵仔煎」。進城,指的是臺北南京西路的圓環,他除了蚵仔煎,還會加一盤炒米粉,再配上一碗竹筍湯,邊吃邊舔嘴抹舌,大呼過癮。

原籍福建龍溪的林語堂,還有一特殊癖好,就是邊吃蚵仔煎,邊豎起耳朵,聽隔桌的臺灣人口吐三字經,這些「X林老母、X林娘」粗鄙不堪的髒話,聽在他耳中,卻如聞天籟,通體舒泰。他在來臺後的「二十四件快事」中說,「這些罵人的閩南語,北方人不懂,我卻懂,不亦快哉」。

2016年,暢遊金門,好友黃任伯兄,特地請我到俗稱十八間大厝的山後民俗村,品嚐著名的「王阿婆蚵仔煎」。鮮味十足的蚵仔煎,配上滿滿一大碗蚵仔湯,那才真正是人間至味。

此行,於願足矣。只可惜林語堂老先生,已駕鶴西歸,不能和我共享。我要代他多吃一盤,不亦快哉。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