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保赴廣東避風頭30年 三兄弟獲海基會協助今返臺

海基會30日指出,在廣東避風頭30年的三兄弟已經返臺,背後有海基會與廣東臺協的各方協助。(圖/取自海基會臉書)

海基會近期持續協助在大陸生活困頓的臺灣人返臺,最新消息是,有3位滯留大陸30年的兄弟,由於年事已高、生活自理困難,經海基會數個月協調,11月30日已經返抵臺灣。

海基會30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廣州臺協今年6月向海基會通報,有三兄弟30年前在臺灣替人作保,因債務人無力償債遭受牽連,只好躲到廣東避風頭。這三兄弟原本做些小生意維生,但疫情爆發後收入銳減,加上大哥突發心梗、中風,下半身癱瘓,醫療費用耗盡3人積蓄,三人均年近七旬,生活自理困難,亟待外界援助。

海基會表示,由於三兄弟30年前赴中國大陸,期間未曾返臺,依規定須先向移民署申請恢復臺籍身分返臺定居。海基會獲報後,即着手協助三人申請相關手續,並函請大哥原設籍地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協助安置事宜。

經過數月協調在各方協助下終於辦妥相關文件,三兄弟於30日順利返臺,海基會也派員前往機場表達關懷,並將需要照護的大哥交由社工送往安置機構。

海基會表示,廣州臺商協會陳啓安常務副會長從案件開始即高度關心三人狀況,定期關心慰問,給予支援,爲其證件申辦事宜奔走兩岸數趟,並親自陪同返臺。三兄弟離臺超過30年,對可以重新踏上家鄉的土地,特別感謝各界溫暖馳援。未來希望不辜負社會的善心資源,儘快可以自立生活。

海基會近年協助滯留大陸返臺的人數,有上升趨勢,「臺流」議題也受到社會一定關注。根據海基會日前提交給立法院的113年度預算報告,今年1到10月協助返臺的滯留大陸民衆就有83件,考量近年案件數有逐步增加趨勢,海基會指出已通盤檢討各項預算執行情形,進行滾動式調整,明年亦將增編此項預算,持續提升整體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