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業營運規模創新高 產業逐步走向大型化、多角化

根據租賃公會最新完成2023年統計,整體租賃業營運規模2023年續創新高,突破7,500億元。 (路透)

根據租賃公會最新完成2023年統計,整體租賃業營運規模2023年續創新高,突破7,500億元,來到7,518億元,較2022年增加266億元,年增率約3.7%,雖然因爲升息衝擊與之前疫情紓困近尾聲,影響新增業務成長趨緩,但整體租賃業營運規模持續成長,隨着租賃業逐步走向大型化、多角化,營運規模仍可望持續創高。

根據租賃公會統計整體租賃業的締結契約金額,也就是涵蓋設備租賃、分期付款等營業項目的業績總量,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迄今,均維持正成長的走勢,甚至在疫情期間都有兩位數的強勁增長,從2020年全球疫情興起,締造全年業務量突破5,000億元,創下5,172.2億元的歷史新高後,2021年在大幅成長23%,達到6,379億元,2022年突破7,000億元大關,來到7,252億元, 2023年續創新高,業績總量再增至7,518億元,但在基期漸高下,成長幅度則是放緩。

租賃業近三年業績概況

根據租賃公會統計,2023年整體租賃業累計承作業務金額較上年度增加266億元,其中,設備租賃業務量來到1,118億元,分期付款則仍是主幹,達到6,399億元。

如以標的物來看,統計顯示向來爲業務主幹的車輛與運輸設備,2023年罕見出現微幅衰退,爲3,743億元,略減1.3%,其他像商業事務機器與原物料也都是下滑,成長最高的則是醫療設備,年增幅度25.6%,其次爲短期融資即資金貸與部分,成長幅度約15%。

租賃公會表示,車輛運輸與商業事務機器設備生產性事業投資減少,以及生產機器設備僅微幅增長不到1%,與升息衝擊企業資本支出減少以及疫後復甦緩慢等有關,因而使得相關契約規模成長不多甚至衰退。

租賃公會並分析,整體租賃業者業務近年來逐步多角化發展,包括佈局綠電領域帶動穩定現金流入等,以及尋求股票上市、大型化發展帶動下,租賃業預期仍將持續成長、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