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中國海南 他接任李顯龍成爲新加坡第四任總理|人物

《科創板日報》4月16日訊 (特約撰稿 金博) 5月15日晚間,繼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後,51歲的黃循財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此前一個月,新加坡總理公署已正式宣佈:72歲的李顯龍,會在一個月後辭去總理職務,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將會接任。

對新加坡來說,李顯龍此次交棒,亦顯得意義重大,這意味着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領導團隊,將由第三代過度到第四代。

從2004年開始,從吳作棟手中接過總理職務的李顯龍,已任職20年。早在數年前,李顯龍已公開宣稱,將在70歲前從總理崗位退下來。

不過,由於2020年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亂了李顯龍的退休計劃。而原本被視爲新加坡下任總理人選的時任副總理王瑞傑,則在2021年4月宣佈,“基於年齡及健康考慮,不再擔任第4代領導團隊領軍人物”。這一變動,亦讓新加坡新一屆領導人的接班計劃再起波瀾。

新加坡本來只是一個地理面積很小的城邦國家,不過因其地處馬六甲海峽的要衝,獨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緣政治關係,自然處在了風雲際會的交匯點。在當今世界正發生鉅變的背景下,李顯龍之後,誰是這個連接兩大洋、同時受到東西方關注的要地的管理者,備受關注。

這,也使得黃循財——這位能講一口流利中英文、受到良好美英教育的新生代政治菁英,走到了世人矚目的聚光燈下。

黃循財是誰?

在新加坡,黃循財已是一個政治明星。

1972年12月,黃循財出生於新加坡。他是移民二代,祖籍中國海南。1940年代,父親從海南投奔當時在馬來西亞鐵道局當廚師的爺爺,從此留了下來。父親後來擔任一家馬來西亞公司的經理,移居新加坡。

母親則是小學老師,在新加坡一間男校從教超過35年。黃循財兩兄弟和家族裡所有同輩的叔伯小孩,都在這裡讀書成長。黃循財後來回憶說,小時候調皮,對學習不怎麼上心。“記得當年,我在母親的班上學習,以爲會有優待,結果沒把功課做好,竟當衆被處罰,從此決定勤奮向上。”

在中產家庭、普通學校能一路順利成長,最後考取政府獎學金到國外留學,黃循財當然是學霸。他1989年申請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學經濟學,1997年獲得密西根大學經濟學碩士,之後回到新加坡,然後一步步走入政壇。

在嚴謹理性的政治人物表象之外,黃循財亦以開朗個性、音樂愛好爲新加坡人所知。在instagram主頁上,他描述自己:財政部長、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之人。

喜歡音樂是他的一大標籤。小學四年級,父親送了一把吉他給他作生日禮物,引他進入音樂大門。之後幾年,黃循財定期到父親朋友家學習演奏吉他。中學期間,他入選學校合唱團。還參加教會的音樂服事,在敬拜隊裡彈吉他。

在音樂風格上,他喜歡搖滾樂和藍調,最喜歡的樂手,是美國著名吉他演奏家、搖滾巨星埃裡克-克萊普頓。黃循財說這是他到美國讀大學的原因之一。在大學裡,他看了生平第一場交響樂演出。

在大學讀書期間,室友是美國當地人,兩人都喜歡音樂,都會演奏吉他,於是一拍即合。“認識幾天後,我們就跑到學校附近大街賣藝,每個月演一次,兩小時,運氣好的話會有幾十塊錢收入。我們的演奏,也能吸引行人停留欣賞,還有黑人女士即興伴唱,這讓20歲的我感受到音樂帶來的跨越文化、階層的魅力。”

**音樂才能爲他從政帶來了加分項。2014年,在新加坡一個社區迎新年活動上,時任文化、社區及青年部代部長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的黃循財,一時興起,接過一把吉他就登臺即興演奏。這些畫面和演奏細節,被媒體記錄和傳播開來,讓他獲得了更多選民關注。

黃循財是愛狗之人。從2011年決定從政、參加地方選舉開始,他經常在個人臉書上發佈照片,分享對自己的黃金獵犬“夏天”的喜愛。

2020年7月,正值還在應對新冠疫情之機,陪伴黃循財16年的“夏天”走了。他在臉書上充滿感性地寫到:“再見了,親愛的夏天。謝謝你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愛和歡樂。我們想念你。”

家庭生活對黃循財影響很大。從政後他曾在貼文上描述家庭和童年:

“我在1970年代長大,記得母親是如何嚴格地管理家庭財務的。她在各方面都很節儉,但會確保我和哥哥有一個完整的童年。我們沒有去海外度假,但我們在海灘玩得很開心。我們買的東西不多,但她會縫製漂亮的衣服給我們穿。我們不常在外面吃飯,但她會去菜場買便宜的新鮮食材,在家裡做最好的菜(那時菠菜的價格是兩角錢,這我從小就吃得很多,到今天仍然很喜歡!)。”

黃循財童年時曾遭遇奇事。小學三年級,他和大兩歲的哥哥在家裡遭到入戶搶劫,歹徒將兄弟二人捆綁起來,扔到牀上,然後翻箱倒櫃搜刮一空。直到歹徒離開後,他們才得以給彼此鬆綁。

在個人生活上,黃循財曾在媒體採訪時自曝離過一次婚。他2000年跟第一任妻子結婚,但“因性格不合”,婚姻沒維繫多久就結束了。“這是一次痛苦的人生經歷。”之後黃循財再婚,妻子在私企工作。

從政之路

從美國留學回來後,黃循財即進入新加坡貿工部任公務員,此後任職財政部、衛生部等多個部門。

他的政壇關鍵一步,或是2005年出任時任總理李顯龍的私人秘書。三年後,2008年,他擔任能源市場資源管理局CEO。

2011年,在李顯龍鼓勵下,黃循財參加了新加坡的地方選舉,成功當選國會議員。

從當年開始,黃循財先後擔任過新加坡國防部長、教育部長、國家發展部長、第二財政部長等八個部長級職務,在政務領域的各個崗位多有歷練,直到2021年4月,被任命爲新加坡財政部長。

作爲一個以“貿易立國”的海洋國家,外界認爲,財政部長是新加坡政府分量最重的一個部長崗位。出任這個位置,往往意味着在新加坡政壇接近登頂。此前吳作棟、李顯龍在出任總理前,均在財政部長位上做最後歷練。時任副總理王瑞傑,兼任的也是財政部長。可以說正是王瑞傑的退出,爲黃循財的接班鋪平道路。

黃循財的脫穎而出,固然有從政多年的鋪墊因素,也得益於2020年他臨危受命,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有優異表現。

當時疫病突起,人人驚懼,新加坡政府緊急成立了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黃循財被火線點將,出任“抗疫小組”的聯合領導人。在此後的記者發佈會中,黃循財親上一線,一項項說明新加坡的各項政策。新加坡後來成爲全球抗疫表現最佳的國家之一,而由於他的鎮定、直面問題和善於溝通,他也因此聲名鵲起。

新加坡媒體曾播放一個細節:2020年3月,疫情蔓延正劇之時,黃循財在國會發言感謝抗疫前線醫護工作者,忍不住哽咽,流下男兒淚。

憑藉亮眼的防疫成績,以及執掌財政部的穩健表現,黃循財由此成爲新加坡政壇“黑馬”,一騎絕塵,不僅獲得絕大多數內閣成員的支持,也得到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普遍的黨內肯定,獲得從李顯龍手中的接棒機會。

曾有媒體報道,與新加坡其他第四代領導團隊成員相比,黃循財的中文能力並不突出。2020年,時任教育部長的他曾坦言,父母日常主要以英語和馬來語溝通,家裡缺少中文環境,所以他讀書時念中文很吃力。

不過兩年後,在一次向公衆開放的論壇上,黃循財已能以一口流利的中文侃侃而談,其語言進步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