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因應大國博弈 臺灣應有戰略智慧

尼克森訪中五十週年,中國盼以史爲鑑

50年前的今天,1972年2月28日,尼克森與周恩來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雙方聲明將推動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尼克森形容他的破冰之旅是「改變世界的一週」;50年後,俄烏戰火爆發,美歐各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衝突加遽,全球再次迎來可能「改變世界的一週」,儘管議題的本質不同,但臺灣都是備受關注的政治焦點。

上海公報50年 臺灣備受關注

中美雙方在《上海公報》各自表述立場;中方強調臺灣問題是阻礙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美方則聲稱兩岸中國人都認爲只有一箇中國,應由兩岸中國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對當時已被迫退出聯合國、隨後與日美斷交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歷史性的《上海公報》正是臺灣外交困境與挑戰的新起點。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佈成立3天后,美國依然承認當時播遷廣州的中華民國政府仍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這項聲明直到尼克森敲開中國大門,纔出現鬆動。在冷戰結束、世界戰略格局快速變遷之後,華府的「一中政策」與北京的「一中原則」,即成爲深化臺美關係、突破兩岸僵局必需應對的政治課題。

尼克森當年的對華政策,從圍堵走向接觸,從接觸走向交往,以對話取代對抗,都是基於「任何美國之亞洲政策必須密切掌握中國之事實地位」的現實認知,並堅定相信美國「聯中制蘇」的均勢戰略,是當年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戰略利益的重要基礎。臺灣在國際格局變化過程,自然成爲大國戰略較量積極運用的棋子。

50年來,國際格局跌宕起伏,地緣政治詭譎多變。中美從戰略伙伴走到戰略衝突,這是中國快速崛起對西方社會所形成「中國威脅論」的必然趨向。長期穩居國際外交霸主地位的美國,不分民主共和兩黨,近年來充分運用「臺灣牌」作爲牽制北京的槓桿,就如同當前運用烏克蘭制約俄羅斯,都是典型的大國戰略博弈。

國際地緣政治急遽變動,臺美中關係正在經歷新時期的動盪,臺灣如何在中美衝突、合作過程,維繫自主性的戰略抉擇,更顯重要。民進黨前立委洪奇昌就認爲,美中關係的關鍵性轉移,並不意味着臺灣可藉美中矛盾盡享戰略利益。反之,臺灣夾在美中地緣政治對抗前線,隨時可能陷入更嚴峻的國家安全困境。

審慎面對中美競合 尋求互動

儘管中共處理兩岸關係,仍以「融合發展,和平統一」爲政策訴求,但並未承諾放棄武力解決歷史遺留的兩岸問題。因此,俄烏戰事爆發,國際議論北京對臺政策選項,就格外受到關注。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法蘭西斯‧福山近日在與臺灣學界視訊會議時就示警:「越來越多關於中國以軍事手段收復臺灣的討論,在未來可能不只是想像。」

在《上海公報》發表前幾天,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會見尼克森時曾說,「我們應該談哲學問題。」毛澤東的意思是雙方應從戰略高度與長遠目標看待中美關係。當年擔任尼克森翻譯,後來曾任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的傅立民近日即強調,尼克森與毛澤東給大家上的最重要一課就是:「可以爲了共同目標,擱置意識形態,開展合作。」

《上海公報》是國際外交的標誌性事件,它反映了尼克森、季辛吉主導地緣政治的戰略眼光,也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對中國融入世界的超前部署。50年後,雖然中美戰略衝突加遽,軍事較量升高,但雙方緊密的經貿關係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臺灣應審慎面對中美之間的競爭、合作與對抗,尋求建構對臺美關係、兩岸關係最佳的互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