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騎士死傷15年新高 民團哀痛

還路於民聯盟昨天在臺北舉行沉默的騎行,追悼自行車事故傷亡者,也呼籲打造尊重用路人的道路文化,參與民衆將訴求標語貼在身上,一起從西門町出發。記者潘俊宏/攝影

自行車騎士(含電動、電動輔助自行車)交通死傷人數逐年攀升,單是去年就逾2.3萬人,15年來新高。還路於民VISION ZERO Taiwan聯盟昨晚於臺北及臺中兩地響應「沉默的騎行」活動,紀念去年在道路死亡的自行車騎士,喊話政府提倡綠色運輸的同時,也應提供安全自行車路網。

「紀念2023年在臺灣道路上殞命的229位單車騎士。」參與民衆昨晚騎自行車從西門町出發,出發前先爲故事傷亡者默哀,沿途分享去年自行車亡者資訊,大夥背上貼着黑底白字標語,要求打造一個安全永續的騎行環境,讓悲劇不再重演。

臺中場同步在市政府捷運站登場,參與者先念出去年發生的4個單車事故離世事件,氣氛肅穆,儘管參與民衆僅15人,不如預期多,沿途吸引許多路人目光,他們認爲已達到既定的訴求。

各縣市公共自行車愈來愈普及,但不少地方路段卻只有與行人或其他車輛混用車道,無自行車專用道,導致自行車死傷事故日益攀升。交通部統計,前年約有2.1萬名自行車騎士在交通事故中死傷,去年則有2萬3768人,爲15年前的2.4倍。

還路於民VISION ZERO Taiwan聯盟表示,臺灣有享譽全球的自行車品牌,自行車休閒及競技運動蔚成風氣,各地政府也挹注資源提升共享自行車使用率,但10年來,臺灣市區自行車路網建設緩如牛步,質疑各地政府欲擴增規模與量能,達到減碳目標,卻未提出市區自行車用路環境提升的具體政策,等於鼓勵大家騎單車,卻不提供安全的路。

對此,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表示,2008年以來,自行車死亡人數有輕微波動,但大致持平,去年自行車死亡229人,爲歷年第5低,以高齡者157人死亡最多;受傷人數確實上升,又以25至64歲成年人最多,5成5爲自行車騎士違規導致死傷。

路政及道安司表示,由於高齡者自行車路口事故較多,將強化路口停讓觀念宣導,另加強違規行爲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