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搶籌熱情延續,2023“收官周”首日寬基ETF規模份額雙升丨ETF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2023年收官之周的首日,A股三大指數在午盤翻紅後集體收漲。至12月25日收盤,上證綜指漲0.14%,報2918.81點,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漲0.38%及0.31%。

而在指基市場,資金仍在抓緊搶籌。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週一收盤,股票型ETF的市場規模、份額分別較前一交易日增加58.31億元和17.72億份。其中曾一度於上週再度“探底”的滬深300,雖在本週首個交易日控住了跌勢,但資金的低位入場熱情依然不減,多隻頭部規模滬深300ETF日內的資金淨流入領跑市場。

12月中下旬以來,資金借道ETF低位佈局A股熱情又起,頗有再現8月“掃貨”浪潮之勢。截至發稿,今年股票型ETF的規模爲1.38萬億,較年初1.05萬億增加了3300億元,增幅超31%。

資金入場熱情延續

持續獲得了整週的資金增持後,在年內最後一週的首個交易日,公募ETF規模依舊水漲船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收盤,全股票類ETF市場淨流入額增長61.77億元,3只股票ETF獲淨流入10億元以上,市場產品總規模從上週五的13819億元增至13877億元。

與此同時,資金借道ETF增持A股資產的火熱情緒也有望一路“燃”至年末。12月25日,滬深300指數從此前的年內新低中回溫,收報3347.45點,漲幅爲0.31%,而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滬深300指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在當日漲0.26%後,依然以12.1億元的淨流入領跑市場,成交量1004萬手,基金最新規模同時也超1163億元。嘉實基金旗下的同類基金,當日同樣實現淨流入11.19億元。

縱觀12月25日淨流入額前10的ETF名單,各類寬基指數實現了絕對霸榜。除上述兩隻基金外,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亦獲資金淨流入7.05和1.75億元。淨流入名列前茅的還有華夏及易方達創業板200ETF、及南方中證500ETF等。

份額方面,在不久前的12月19日,全市場ETF份額曾首次突破2萬億份大關,以2.01萬億份的數額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股票型ETF佔據13680.8億份。也正是在上週,多隻規模居前ETF基金均開啓了份額“上臺階”,隨連續多日獲得加購,紛紛站上成立以來的份額新高點。

截至12月22日收盤,當日份額增長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易方達基金及華泰柏瑞基金旗下滬深300ETF,以及華夏上證50ETF。其中易方達滬深300ETF的基金份額增加了9.46億份,淨流入額爲15.42億元,基金規模達到413.97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流入額爲24.81億元,基金規模爲1159.56億元,總份額升至340.47億份。華夏上證50ETF的基金份額增加了7.16億份,淨流入額爲16.51億元,基金規模爲771.22億元。

而繼上週獲洶涌搶籌後,12月25日股票ETF的總份額則仍繼續保持小幅升勢,日內共計增長17.72億份。

12月25日數據顯示,當日全市場有48只股票型ETF日內還在獲得千萬份以上的加購。華夏科創50ETF、易方達上證50ETF分別以5.53億份和4.5億份的增長位居前二,前述三隻滬深300ETF的份額增長也均在3億份以上。

份額增幅最爲居前的兩大行業指數基金則是華夏芯片ETF和鵬華半導體ETF,二者日內分別獲得了8260萬份和5500萬份的增量。

此外,新一週資金選擇“撤退”的ETF則多以行業類爲主,如國防軍工、傳媒和消費。12月25日,份額縮減最多的股票型ETF是富國軍工龍頭ETF,達1.91億份。嘉實科創芯片ETF和國泰軍工ETF也分別縮減了1億份以上。日內淨流出規模最大的基金是華夏基金中證1000ETF,爲1.36億元。

權益配置機遇顯現

“在股票型ETF獲得大量資金買入的背後,很可能預示着A股市場已經接近調整低點,股票市場的投資價值正逐漸得到市場各方的認可。”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指出。

而縱觀今年以股票型爲首的ETF市場表現不難發現,如果說上半年風格的快速輪動推動行業ETF此消彼長,那麼隨着三季度以來熱門賽道有所降溫,加之市場整體預期改善,資金偏好的一大特點在於普遍開始對寬基更爲倚重。

多數業內觀點認爲,隨着估值探底悲觀情緒接近出盡,在國內經濟企穩、外圍局勢緩和以及政策信號改善下,市場風險偏好將進入到與經濟數據表現同步的階段,這意味着與經濟景氣度關聯度高、有望受益於經濟復甦趨勢的寬基產品將尤其迎來黃金配置期。

8月以來,國家隊入場增持和基金費率的調降,也被認爲是ETF規模增量背後的推手之一。

東莞證券還在近期研究中指出,美聯儲降息情況下,權益資產的表現往往也相對較好。據機構援引2002年到2023年11月末的歷史數據進行統計,A股寬基風格中,美聯儲降息下滬深300平均漲幅達到18.1%,中證500和創業板指分別達到37.82%和52.6%,消費和成長風格的表現也更具相對彈性。

增量資金不斷入場之餘,作爲開源途徑的新ETF發行也有條不紊,其中不乏細分賽道的新產品。據不完全統計,12月以來已有4只創業板中盤200ETF、1只深證100ETF、一隻央企紅利ETF和1只基準做市國債ETF發行或上市。

不過郭施亮也提示稱,雖然A股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域,但市場投資信心的回升,還是需要一個複雜的過程。這意味着對投資者來說,即使投資ETF不會帶來太大的價格波動風險,仍需要考慮到時間成本的因素。此外,“越跌越買”的投資策略儘管適合股票型ETF,但仍需要滿足市場已經處於估值底部的前提條件,且並不能簡單平移到股票等其他投資品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