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從不雪中送炭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鯨研品牌實驗室(ID:JPPLAB),作者:Gawaine,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回望過去一年,發現裸辭反而與創業者走得更近了。

交流下來,很多人都覺得挺難。特別是寒氣之下,體量微小的企業根本沒有足夠的過冬炭火。更難的是,他們很難從銀行貸到款。

找資本機構融資呢?一些老闆覺得資本是萬惡的,不能碰;一些老闆覺得這兩年資本都少了,融資難。

其實,融資難並非難在於資本沒錢,真正難的是,品牌自己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企業什麼時候需要融資?融多少資合適?要選擇哪種融資方式?

一、什麼時候需要融資?

企業的長期發展,背後基本都是一個融資、發展、再融資、再發展的過程。

故此圍繞企業發展而衍生出融資方式和融資機構數不勝數,比如風投、併購、IPO、投資公司、中介代理等。

即使存在不少的方式途徑,但融資難仍是個讓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倍感困擾的問題。

因爲小企業的老闆們身後很少有專業的決策團隊,做決定大多隻能靠自己釐清。不明確自身企業情況的適配性,往往成了第一道難題。

有沒有想清楚,你爲什麼要融資?十個人裡有十個都回答,因爲缺錢。但是很少有人真的理清楚,缺的是用來幹什麼的錢。

一般有三種情況。

最壞的一種就是,企業面臨生存問題。

寒冬裡的大廠尚可節流,但疫情帶來的阻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等同斷源。因爲很多中小企業,實際上更像一個現金流中轉站。

這些企業賬面財富或許好看,但實際並沒有多少利潤,靠着現金流來維持運轉。剛到賬的錢還沒捂熱就又流轉出去,一年流水上千萬甚至過億,真正利潤連個零頭都可能不到,經營不善的企業,很多還是負的。

上游的指望着中游的款,中游的指望着下游的款,下游最終指望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一旦收縮消費,各個環節裡的小微企業立馬捉襟見肘。

當出現生產、經營難以正常進行的情況,甚至面臨破產的境地,此時要想讓企業生存下去,融資救急是必要的。

第二種情況是,企業需要突破性的發展。

當企業已經良性生存了一段時期後,就到了拓展業務或者往更高級的方向發展的階段。這個時候,資金成了重要瓶頸。

適時融資,可以讓企業順利開始高速發展。但前提一定是,企業已經跑通了良性的生存模式,且預期收益能夠超過或至少覆蓋融資成本。此時的發展性融資,纔是有意義的。

第三種情況比較樂觀,則是企業需要擴張。

企業要佔領市場,與競爭對手分蛋糕,要規模化,要出海甚至要計劃上市,都需要鉅額資金支持。在這個過程中,一旦企業資金不足,難以擴張,市場份額就會被同行蠶食。所以但凡每一個擴張起來的企業,背後全是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或求迅速佔領一門新生意,或直奔加盟上市。

中小企業在融資前應該考慮清楚,目前處於什麼境況,想要達成什麼境況,以及目前是否真的到了有必要融資的時候。

倘若尚未釐清困境,僅僅覺得錢多好辦事,但請記住資本不是慈善,也是逐利的。

資本向來錦上添花,資本從不雪中送炭。

二、需要融多少錢合理?

大多數創業者在融資時最容易想到的問題是:我能融到多少錢。一旦真的問他們具體期望是融到多少錢時,發現他們往往又算不準,只覺得越多越好。

這種想法很危險。

某火鍋品牌,拿了某資本上億的融資,最後到了給資方交賬的時候,手裡還有大筆錢沒花出去。但資方完全不會因此開出任何情面,協議要求沒達到,資方直接收掉了這個品牌。

創始人隨之出局。

所有的大額融資基本都伴隨着對賭,投資人一怕看走眼或被忽悠,二得加個DDL刺激自己投的公司努力盈利,三還要創造一個保本的機制。

即使對於小額的融資,對賭的情況也很常見。因爲詳細的風險盡調成本很高,有的投資人爲了省點前期費用,簡單調查一下即可。通過依靠對賭條款來化解風險。

天使輪例外,天使投資人因爲要了對賭條款無甚意義,所以天使輪用對賭的相對較少。

“投資人以增資方式進入,原股東承諾目標公司於某年底之前上市,若對賭目標未達成,則原股東要回購投資人股權或如何如何”是最常見的對賭條款。

但實際上指望原股東購回並不現實,公司都成爛攤子了,老闆哪還有錢回購股權,只能拿爛攤子抵債了。

所以現在某奶茶品牌把加盟費降到2萬,想盡各種辦法鋪店,不是生意越做越好了,而是距離DDL越來越近了。

他的原股東現在可能比誰都着急。一旦對賭失敗,老闆就得出局。

所以,一定先考慮清楚你需要多少錢。融資融的錢越多,風險往往就越大。

結合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融資方式對融資金額做出合理規劃,是必不可少的首要環節。

總體來說,企業在考慮大概融資金額的確定上,有3種角度:

1)預測資金需要量

簡單,老闆們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需求和發展,對需要的資金進行推測分析。推算出企業需要多少資金額,然後減掉企業目前持有純資金額,剩下的就是需要融資的金額。

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所以企業到底需要多少資金是一個很難精確推算出來的數字。爲了方便能合理推算,向大家推薦一種預測資金的方法——因素分析法。

創業者以企業經營項目的基期年度平均資金需要量爲基礎,根據預測年度的生產經營任務和資金週轉的要求進行分析,推算出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所需的資金額。其計算公式爲:

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比較簡單,推算起來比較容易,適合於資金用量小且經營品種複雜多樣的中小企業。

2)最佳現金持有量

企業賬戶上都會有一定額度的留存現金。當現金持有量過多,會影響企業擴大再生產,而若現金持有量不足,又會使得企業對於經營風險應對能力不夠。

所以,應該有一個最佳的現金持有量,以確保企業處在最佳狀態。大家在推算融資金額時,可以參考這一數據,合理確定融資金額。

這裡只針對中小企業的常見經營狀態給出一個推測方法:存貨模式分析法。

存貨模式只考慮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和轉換成本,最佳現金持有量即指使機會成本和轉換成本之和最低的現金持有量。

3)總資產報酬率

企業的資金利用充足,利潤大,進行融資的需求就相對較小,融資效果也就更好。總資產報酬率,是評價企業資產運營效益的重要指標。

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運用效率越好,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

通過對於總資產報酬率的計算,可以或多或少地規劃出企業需要的融資金額。

三、如何選擇融資方式

解決了需要融多少錢之外,還需要確定融資方式,確立融資結構。即通過不同融資方式融的資金的有機搭配以及各種資金所佔的比例。

企業可以採用的融資方式高達幾十種,排列組合更是數不勝數。

但從總體劃分上常規分爲兩種,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如何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種方式對實現企業盈利最大化最有利,又是一個頭疼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啄食順序理論”,美國經濟學家梅耶(Mayer)很早就提出的一個融資順序相關的理論。

簡單來說,是在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中首選內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中首選間接融資;在直接融資中的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中首選債券融資。

但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各種融資渠道的成本和門檻也各有組合,所以最終還是要結合企業情況進行最優選。

比如,國內大多數中小企業由於自身積累不足、上市融資成本相對債權要低,所以他們又反而會優先選擇股票融資方式。

其實最適合國內中小企業的,反而還是“倒啄食順序”。

縱觀國內上市公司,尤其是從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的關係看:2003~2010年內源融資比率平均爲22.76%,而外源的融資比率平均達到了77.24%。

上述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內源融資在融資結構中所佔比率較低,企業對外源融資的依賴性非常強。

其次,從外源融資結構來看,國內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比率平均爲77.25%,債務融資比率平均爲22.75%。這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外源融資中股權融資所佔比率遠高於債務融資。

綜合各種融資方式分析發現,我國內部融資規模甚小,只佔上市公司融資總額的20%左右;外部融資占主導地位,幾乎佔到了80%左右。

而同屬外部融資的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的規模又相差甚遠,股權融資異軍突起,擁有絕對的優勢。

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基本體現出“股權融資一借款融資內源融資一債券融資”的依賴順序。

這種結果與國內學者們對上市公司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即我國上市公司具有明顯的股權融資“偏好”,這種偏好則與“啄食順序理論”恰恰相反,即“倒啄食順序”。

四、寫在最後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融資成本。如果融資收益最後還沒成本大,那就尷尬了。一般也就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財務成本

主要包括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費用,比如代理費、委託金融機構代理髮行股票等;資金使用費是企業向提供者支付的報酬,比如股票融資中向股東支付的股息等。

2)機會成本

把某種資源用於某種特定用途時不得不放棄的它在其他各種用途可能獲得的最高收益。大部分情況下,企業在使用內部資金時都是“無償”的,不需要對外支付任何費用,是零成本的。但如果把這些資金投資其它領域,卻能獲得收益。

進行融資之前,務必需要考慮,相比資金的市場收益率,如果這筆資金不能在企業內部產生更大的收益,那麼從本質上來說,這筆資金的報酬率也就是負值了。

3)風險成本

畢竟,融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啊。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鯨研品牌實驗室(ID:JPPLAB),作者:Gawaine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