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中壢文化史看這本! 元智大學專書記錄6導覽路線

中平路故事館導覽員爲元智同學介紹館內的日式建築元素。(元智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元智大學出版《雙溪行旅 追尋中壢》,透過此書追尋中壢文化史以及城市發展脈絡,呈現多樣族羣的文化風貌。校方表示,元智所在地在漢人初來拓墾時,看見密密麻麻的白鷺鷥,因而將此地命名爲「白鷺厝」。往南因地形落差有一條龐大的涌泉帶,造就北臺灣最多的浣衣池和大規模埤塘、水圳及交雜間錯的漳、泉、客、原、外省、穆斯林聚落,形成文化多元、族羣繁複的走廊。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出版雙溪行旅專書,透過此書追尋中壢文化史,呈現多樣族羣的文化風貌。(元智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通識教學部主任樑家祺指出,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2017年創立桃園文化廊道工作隊,圖騰與名稱採用白鷺鷥(Egret)意象,與學校所在地歷史文化發展緊密結合。且Egret的意涵是「ExploreGuide Research and Educate for Taoyuan」,表述工作隊的使命爲桃園在地的探索、導覽、田調與教育。

樑家祺說,工作隊爲教育部啓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掀起序幕,2018年第一期「桃園文化廊道-導覽*綠社*關懷」,分成導覽培力、綠社食育、在地關懷3面向執行。2020年接續的「桃園文化廊道-導覽*記錄*共生」,以文化導覽、田調記錄、紮根共生3計劃落實,不斷在基礎上增添成果,逐漸呈現桃園文化廊道完整樣貌。

元智大學同學參加「在地生活記憶」路線於中壢中平路故事館前合影。(元智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深知在地歷史文化的重要,期許讓學子瞭解自身文化併產生認同,透過USR計劃舉辦活動、開設在地文化課程,培訓青年導覽員,發掘屬於桃園的故事;訓練學生在實踐場域投入田野調查,成果以多元形式呈現,建立在地知識資料庫;設置文化交流據點,將人才與資源引進實踐場域,創造城鄉、產學、文創新價值,向紮根社區與理解共生的永續發展目標前進,希望年輕人對在地有更多關懷與行動。

這本《雙溪行旅追尋中壢》以在地多元文化課羣每學期舉辦的聯合校外教學「雙溪行旅:中壢老城區」爲藍本,將中壢在地文化和過往歷史譜成6條各具旨趣的導覽路線,分別爲中壢新街城堡見證之旅、多元宗教文化尋訪之旅、在地生活記憶體驗之旅、舌尖上的中壢品味之旅、以文吟社漢詩創作之旅、生命關懷與環境教育探索之旅,未來學生可帶着這本參考書,走訪老街溪和新街溪沿岸,發掘中壢發展脈絡,探訪保存至今的各類文化資產。

樑家祺分享,除導覽路線景點整理,書中對中壢歷史的另類詮釋、3次中壢事件的詳述、以文吟社的文學樣態、老街溪掀蓋整治的歷程描繪等,生動連結古今,相信能爲想了解「澗仔壢」文史與演變的夥伴,提供深具參考價值的史料。大學不僅是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基地,更應以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爲宗旨,扮演地方智庫,投入深耕在地產業、文化、城鄉等發展議題,期許未來能彙集更豐沛資源,呈現桃園文化廊道上多樣族羣的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