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加快 “進村”,粵企瞄準裝配式農房新賽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伍素文 廣州報道

爲推動建築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工業化轉型升級,2016年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築。在持續加碼的政策導向下,各地紛紛加速推進裝配式建築。

在日前舉行的2024年第十六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博覽會暨建築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上,綠色裝配式房屋、MIC模塊化集成建築、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裝配式部品部件、綠色建材及裝配式裝修、鋼結構材料等關鍵性技術與產品重點展出,市場對裝配式農房、鋼結構智造、可移動太空艙等關注度頗高。

當前,農村地區的新型農房建設熱潮興起,從數字技術公司到建築相關行業,許多企業都瞄準這一新賽道拓展空間。有分析人士認爲,裝配式農房有望成爲廣東乃至全國農村建設的新趨勢。

企業瞄準裝配式農房賽道

裝配式建築主打一個“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汽車由千百個來自生產線上的零部件,通過科學的設計和精密的焊接組裝而成,裝配式建築正是要借鑑這種工業化、科技賦能的生產方式。

廣州住博會有裝配式建築領域的“廣交會”之稱。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文旅、農房領域的裝配式元素突出,建築機器人、可移動裝配式產品、智能建造技術等集中展示。

中集模塊化建築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模塊化”)自主研發的“CP System 板式混凝土系列產品”在此次展會上首次亮相,吸引了許多客商參觀諮詢。“所有模塊在工廠已預製好,出廠時完成的程度可到 90%-95%,結構、裝飾裝修、機電、傢俱、家電都已提前安裝,運輸的時候像一個個集裝箱那樣,到現場只需要進行模塊之間的連接和外牆裝飾工作,可以減少現場作業時大量建築垃圾的產生。”中集模塊化工作人員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

茂名市東綠裝配式建築有限公司主打輕質環保隔牆板等產品,針對“百千萬工程”專門推出了裝配式鄉村別墅,確定圖紙後10天就可以把毛坯房建好,兩個月建設裝修完一棟房子並交付使用。

據該公司展位人員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現在茂名市政府也積極跟我們這些裝配式工廠溝通,要求新的民房採用裝配式方式進行建設,確保民房建設質量標準及外立面審美得到提升,建設美麗鄉村,改善居住質量和環境。”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北京構力數字建造事業部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劉曉穎在同期舉行的論壇上談到,農房建設涉及多部門、多層級、多主體,存在宅基地審批週期長,村民無法獲取審批進度,農房圖集不夠直觀導致使用效率低等難題。基於此,該公司利用BIM、CIM、GIS、AI等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打造農房全生命期管理平臺,實現各方高效協同和數據支撐,目前已在湖北大冶等落地應用。

顯然,隨着“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廣東正吸引了不少像北京構力等公司前來尋找合作機遇。

多地加速裝配式建築向農村延伸

“我國農村房屋量大面廣,長期以來,以農民自建、自用、自管爲主。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建農房面積越來越大,層數越來越高,用作經營的也越來越多,大量既有農房隨着房齡的增長,安全隱患逐漸凸顯。”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4月22日《關於加強農村房屋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發佈,其中提出“各地要健全完善農房建設地方標準和技術導則,積極推進‘功能現代、結構安全、成本經濟、綠色環保、風貌協調’的現代宜居農房建設,因地制宜促進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綠色低碳技術的廣泛應用”。

作爲新材料、新工藝、綠色低碳技術等集成的裝配式建築,可以實現高質量、快速建造,縮短建設週期,節省臨籤費用等,因而近年來在多地的新型農房建設、城市改造中受到大力推廣應用,並得到相應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

譬如長沙3月底印發《關於開展裝配式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非輕鋼)、木結構農村住房建設給予適當獎補按照建築面積平均獎補400元/平方米,最高不超過5萬元/戶。

衡水2023年全市裝配式新建農房佔全部新建農房比例42.3%,提出要加快培育裝配式農房建設亮點企業,推動裝配式農房建設在全市廣大農村地區落地生根。

在廣州,今年4月發佈的《廣州市加快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五年行動計劃(2024-2028年)》就明確“在城中村改造安置房、機場三期噪音安置區、保障性住房和平急兩用、‘百千萬工程’等項目中優先應用模塊化建造技術”。

從整個廣東來看,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積極推廣農房建設領域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動農房質量安全、建設水平和農房風貌持續提升,指導各地開展綠色農房建設或改造,印發《廣東省農房質量安全風貌提升和農房建設試點行動方案》,舉行廣東省首屆裝配式農房設計大賽等。

2023年廣東全年完成建設或改造綠色農房29260棟,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支持,下達資金4億元用於推廣新建裝配式農房等綠色農房建設獎補,爲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和農房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博思數據提出,中國農村裝配式建築市場在不斷擴大,發展潛力巨大,但仍然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由於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居民對於新型建築方式的接受程度有限;另一方面,農村地區的施工條件、基礎設施等相對較差,也給裝配式建築的推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未來仍需加強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市場培育。